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远征欧洲 > 734 黑暗

远征欧洲 734 黑暗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2: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秦致远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的时候,皮埃尔也没有闲着。qiuyelou

和秦致远主要偏向军事不同,皮埃尔在出发前更多的要协调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

在皮埃尔获得马达加斯加总督这个职位的过程中,商人们居功至伟,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雷诺家族和洛希尔家族,以及巴黎的银行家们。

这些人之所以会投资皮埃尔,都是需要在皮埃尔上任之后获得回报的,所以当一切尘埃落定,皮埃尔已经如愿获得马达加斯加总督这个职位之后,皮埃尔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要确保这些投资者们获得想要的东西,为以后的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基本说来,马达加斯加的资源的确是非常丰富,其中目前已经开采的有铁矿、煤矿、以及金矿,不过因为当地人的不配合,在马达加斯加,还有很多地区法国人根本就没有涉足,所以只有一小部分地区经过初步探测,还有更多的地区等待人们去探索。

皮埃尔需要平衡的就是这些矿区的开采权。

要知道现在马达加斯加已经处于法国人的控制中,在马达加斯加,已经有一个既得利益集团苦心经营了多年,当然和皮埃尔周围聚集的这些人相比,马达加斯加本地的商人不管是从财力上还是从影响力上都要相型见拙,但强龙不压地头蛇,皮埃尔带着这些商人空降马达加斯加,也不可能完全占据马达加斯加所有的矿产资源。

现在的马达加斯加,最重要的矿产是铁和媒,对于老雷诺来说,这两样东西都没有多大价值,马达加斯加的煤矿虽然储量丰富,但经济价值不大,就算是开采出来,千里迢迢运到欧洲或者是亚洲,也没有多大油水可捞,这时候马达加斯加的地缘劣势就被放大,不管是想要去哪里,马达加斯加都有点太远了。

再说铁矿,在老雷诺已经拥有一部分皮尔巴拉地区铁矿的前提下,马达加斯加的铁矿对于老雷诺而言就没有多少吸引力了。和澳大利亚的皮尔巴拉地区相比,马达加斯加的铁矿无论是品味还是储量,根本就不是一个等量级上的。

至于金矿,那更是鸡肋,或许对于普通人来说,黄金无疑使最具吸引力的,但对于老雷诺这样的人来说,黄金的意义并不大,有了煤和铁这样的基础资源,想要多少黄金都是唾手可得。

这一番分析下来,看似资源丰富的马达加斯加,对于老雷诺来说居然就是个鸡肋一样的存在,这实在是令老雷诺感觉费解。qiuyelou

也没什么好费解的,和秦致远在一起的这几年,老雷诺现在已经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矿产大亨,有新巴库油田那样世界上有数的珠玉在前,又有皮尔巴拉铁矿这样巨大的财富等待老雷诺去挖掘,所以现在能让老雷诺看上眼的东西还真不多。

幸好老雷诺还有秦致远这个有力后盾,在秦致远的指引下,老雷诺向皮埃尔争取了马达加斯加东南部的矿产资源勘探权,不管老雷诺在马达加斯加东南部找到什么样的矿产资源,老雷诺都拥有50年的开采权。

在洛希尔家族和巴黎的银行家们看来,老雷诺这就是一场赌博,但只有秦致远才知道,马达加斯加东南部有大量的铝土矿资源,其中单单是在马南泰尼纳地区,就有一个储量在一亿吨以上的铝土矿。

相对于铁矿和煤矿,秦致远更加看重的是马达加斯加的铝矿。

随着航空业和汽车业的大力发展,铝作为一种轻金属,在航空、建筑、汽车等重要工业领域都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铝本身具有的材料特性,及其合金的独特性质,使得铝在工业中的地位正在愈发重要。

老雷诺进军铝行业,还有一个独特优势,因为联邦集团的关系,老雷诺能够通过艾伦和美国的梅隆家族搭上线,梅隆家族可是垄断着美国的铝行业的,肯定有自己独特的技术优势,如果老雷诺能和梅隆家族联手,那么不说老雷诺也在欧洲建立起梅隆家族在美国那样的优势,最起码能在欧洲铝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这就已经足够了,相对于美国,欧洲的形势更加复杂,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想要在一个行业中出人头地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有了秦致远的支持,老雷诺的方向马上就明确,皮埃尔并没有在这件事上为老雷诺设置障碍,洛希尔家族和巴黎的银行家们也没有和老雷诺争夺马达加斯加东南部的意思,所以老雷诺干脆利落的拿下那大家私家东南部的开采权,在洛希尔家族和巴黎的银行家们还在争夺那些现有矿藏的主导权时,老雷诺已经开始组建自己的团队,随时准备出发了。

和秦致远在一起混的久了,老雷诺做事也习惯了不走寻常路,这个时代的大资本家确实是肆无忌惮,虽然皮埃尔这个总督还没有上任,兰芳组建的非洲军团还没有出发,但老雷诺已经自己组织了一支远征军,随时准备前往马达加斯加。

现在的老雷诺做事,只要牵涉到军事这方面,肯定少不了秦致远的身影,老雷诺拿下的马达加斯加东南部矿区,本来就有秦致远四成五的份额。因此老雷诺组织的这支“勘探护卫队”,全员一共1200人,刚好是一个步兵营的规模。

仅仅是一个营,就不用重新组建了,秦致远直接从兰芳现役陆军里抽调出一个加强营,给安上“勘探护卫队”的名头,就从兰芳乘坐邮轮前往马达加斯加,准备开始对马达加斯加的殖民。

没错,就是“殖民”,现在的兰芳,已经具有了殖民的资格,这一点全世界都承认。虽然这支部队还顶着“勘探护卫队”的名头,但所有人都清楚,这是兰芳迟早要迈出的一步,和英、法、美这些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当兰芳的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兰芳肯定也会选择对外扩张。

六月中,经过英国人的协调,黑德兰港和西澳大利亚州之间的战争告一段落。

协调结果是西澳大利亚州承认黑德兰港的自治地位,在州议会中给予黑德兰港和实力相匹配的议员席位,同时不再强行征收出口附加税,保证黑德兰港的自由贸易行为不受干扰。

作为回报,黑德兰港释放所有的帕斯远征军战俘,归还包括“帕斯号”在内的所有舰船,同时黑德兰港承认西澳大利亚州政府的领导地位,还是按照战前的约定向西澳政府缴纳赋税。

客观上说,这个结果既维护了西澳大利亚州政府的面子,又保证了黑德兰港的持续发展,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但所有人都知道,纷争还远远没有结束,甚至仇恨的种子已经埋下,黑德兰港既然已经取得英国和西澳大利亚州政府承认的自治权,那么以后一定会更加的不受约束。

很出人意料的一个结果,虽然黑德兰港表现出了强大的实力,但并没有引来英国人的打压,相反英国人做出的选择很耐人寻味,甚至在整个调节的过程中,英国人的立场是有些偏向黑德兰港的。

如果只看黑德兰港这一个局部,或许会感觉英国人是吃错了药,但如果放大到整个澳大利亚,英国人的选择并不奇怪。

世界大战中,澳新军团为了英国人参战,在整个世界大战的过程中,澳新军团作战勇敢屡立殊功,在英联邦军队中表现突出。

世界大战后,澳新军团返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世界大战中的出色表现开始成为澳大利亚政府的负担。

其实所有的功劳都是用士兵的伤亡惨重获得的,表现越是出色,也就意味着伤亡越重,澳新军团在世界大战中也是同样。

战后,对伤残阵亡士兵的抚恤成了一个大问题。

澳大利亚政府在世界大战中采取了战时供给体制,这一政策调整令澳大利亚各界怨声载道,但为了对付德国人,澳大利亚人还是表现出来了忍耐。等到世界大战结束,就在澳大利亚人感觉终于要松一口气的时候,澳大利亚政府不仅没有接触战时供给体制,反而变本加厉,进一步加重了赋税。

之所以会有这种特殊情况出现,就是因为支付伤残士兵的抚恤这一问题。本来这笔钱应该是英国人支付的,但英国人现在自顾不暇,这笔钱就又落到了澳大利亚政府身上。

所以现在的澳大利亚政府对英国人颇有微词,以至于要求获得自治地位的呼声也是不绝于耳。

在这种背景下,英国人需要做的是平衡。

比如这次黑德兰港和西澳政府之间的战争,英国作为一个“调停人”的角色出现,即充分强调了自己宗主国的地位,又向澳大利亚政府展现了自己不可或缺的价值,真可谓是一举数得。

或许对于英国人来说,不断出点小事故的澳大利亚才更符合英国的利益。

随着黑德兰港和西澳政府之间战争的平息,秦致远终于可以安心的访问英国。

而就在秦致远抵达伦敦的时候,老雷诺组织的“勘探护卫队”也终于抵达马达加斯加东南部的马南泰尼纳,并且爆发了和当地人的第一次冲突。

从兰芳人踏足马达加斯加的第一刻开始,战争就已经同步启动,不管是对于马达加斯加人来说,还是对于兰芳人来说,这都注定是一段日后难以启齿的黑暗历史。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