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远征欧洲 > 636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远征欧洲 636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2: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唐家鼎不甘心的时候,徐世昌心里同样是不甘心。qiuyelou

“醇亲王就是这么说的?”徐世昌逼问自己的秘书,表情有点凶狠。

“是,醇亲王的意思是绝无可能,紫禁城是爱新觉罗的祖先留给爱新觉罗一族的私产,醇亲王绝对不会让溥仪搬出紫禁城。”秘书表情苦涩,但回答的非常肯定。

经过秦致远开导,徐世昌确实是下定了决心,要把溥仪从紫禁城中赶出去。

赶出去是要赶出去,使用什么方法还有待商榷,在徐世昌想来,如果溥仪愿意主动搬出去那是最好,不管是爱新觉罗一族还是北洋政府面子上都过得去,所以徐世昌派人去找醇亲王先探探口风。

“我就说吧,好话说尽根本就没用,对付这种遗老遗少,就是要果断强硬,不给他们任何扯皮的机会。”总理秦云鹏还是习惯军人作风。

“爱新觉罗一族毕竟还是皇室,咱们以前和他们签下的《清室优待条件》,虽然规定了宣统帝可以暂居宫禁,日后再移居颐和园,却没有规定具体时间,这就给醇亲王他们留下了足够的借口,如果不找个合适的理由,怕是说不过去,毕竟《清室优待条件》里还有有关‘清帝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待以各外国君主之礼’的规定,如果是强行驱逐,那恐怕咱们面子上也过不去。”徐世昌私交好友,总统府特别顾问沈希夷的顾虑多。

“唉,袁大总统英明一世,在对待清室这个问题上确实是错了。”秦云鹏对袁世凯有怨念。

袁世凯这人吧,的确是精明了一辈子,但临到老还是不免晚节不保,这也算是个毁誉参半的人物。

“当时的情况特殊,倒也不完全怪袁大总统。”沈希夷能理解袁世凯的苦衷。

说起这个《清室优待条件》,在诞生之时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所以现在虽然看上去有点不合时宜,但说实话只要是明事理的人,对这个《条件》并没有太多怨念。

毕竟在当时那个环境下,也只有袁世凯才能让清政府接受这个《条件》,换成别人也不可能做得更好。

当然了,这里面更多的是“人艰不拆”的问题,官官相护嘛,这算是华人世界的传统。qiuyelou

“现在争论这个已经没有意义,关键问题是怎么让溥仪从紫禁城里搬出来。”徐世昌已经开始直呼其名,看来对于溥仪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

“这个,如果不使用强硬手段,难难难!”秦云鹏用了三个“难”,来形容这件事的难度。

“倒也不是不行。”沈希夷发动思维,履行身为顾问的职责。

“哦,先生有何妙计,快快教我!”徐世昌顿时大喜。

秦云鹏虽然没说话,眼中的期盼已经表明了态度,如果真的能不用大动干戈就把溥仪请出宫这当然是好事,秦云鹏也不愿意为了这事闹得沸沸扬扬,那样北洋政府面子上也没有多少光彩。

“不是说紫禁城里的宫殿大多都已经年久失修吗,既然是已经年久失修,那就需要修缮,总不能眼睁睁看着紫禁城成为一堆废墟,如果醇亲王不想让溥仪搬出紫禁城,那好,就让醇亲王出资修缮紫禁城里的那些年久失修的宫殿,如果醇亲王要是不想出这个钱,那就咱们出。”沈希夷摇头晃脑,如果手中有把羽扇,那会更有气氛。

修房子吗,肯定要大兴土木,那么紫禁城就会变成一个大工地,到时候溥仪如果再住在紫禁城里,那恐怕就不太合适。

目前的紫禁城里,虽然已经不允许雇佣阉人,但毕竟还是有不少太监在宫里生活,想要修房子靠那帮太监肯定不行,必须是专业的工匠才有那个手艺。

嗯嗯,这年头的修缮,并不是简单翻新就行,那都是要雕梁画柱的,而且画得不好看了还不行,必须是巧手工匠才可以。

这样一来,就不免有很多工匠会进入紫禁城,工匠可是下九流,这些粗人如果要冲撞了宣统帝那可就大大不好,所以还是暂时搬出去比较合适。

只要溥仪能从紫禁城里搬出去,那还能不能搬回来就要两说了,说不得这一修缮,连续修缮个几十年都不稀罕。

“好,此计大妙,如果那溥仪真的从紫禁城搬出去,先生当居首功。”徐世昌不吝表扬。

“呵呵,当不得首功,分内之事而已。”沈希夷谦虚,眼里的得意掩饰的很好。

谋士嘛,就是端这碗饭的,没事躲后面出个主意,帮东主解决个问题什么的,这就是谋士存在的价值。

“那就明天,明天找个得力干将去处理这事,不管溥仪怎么说,必须把溥仪赶出紫禁城。”只要有个借口,哪怕不是那么完美,徐世昌也一分钟都不想忍。

“好办,让冯焕章去,他可是早就看那帮满人不顺眼了,为了那帮无所事事满京城乱晃的遗老遗少,冯焕章没少找我告状。”秦云鹏还真能找出人来,而且还是位名人。

冯焕章,原名冯基善,直隶青县人,张勋复辟时,曾率部入京击败张勋,导致宣统皇帝的复辟匆匆收场。

冯焕章是基督徒,有“基督将军”的称谓,所以冯焕章对于皇权非常反感,曾经数次找秦云鹏要求把溥仪从紫禁城中赶走。

“冯焕章,嗯嗯,这个人不错,就让他去,如果大功告成,加官进爵不在话下。”徐世昌有点兴奋过头。

就算是冯焕章顺利完成任务,徐世昌倒是有权利给冯焕章加官,想要进爵就不可能。

中华民国成立后,正式废除了《清室优待条例》范围内之外的一切世爵制度。

此后,在“宣统复辟”和袁世凯复辟期间,都曾经大肆封爵,但都没什么人承认,这之后除了少数民族地区和宗教有封爵外,爵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当然了,华人对于“加官进爵”的希望一直都没有减少过,特别是可以承袭的爵位制度,更是令人向往不已。

目前的京城,并不乏恢复爵位制度的呼声,但一直无法在国会中取得多数人同意。

好吧,民国的国会也是个奇葩,他们不仅仅是无法通过关于爵位的提案,他们几乎是什么提案都无法通过。

华人对于权力的向往真的是无极限的,当初皇帝被废除的时候,所有人都感觉这一次终于是人民当家做主,于是总统、总理、内阁、国会什么的一窝蜂的全部上马,结果就是各自为政互不相让,最终都沦为扯皮的名利场。

听上去或许是有点悲哀,但在华人社会,真的不适合玩西式民主,很多华人虽然嘴巴上反对独裁,但内心深处还是崇拜权威,崇拜那种独裁式的权利,所以如果在华人世界搞民主,那只会导致民主演变成民粹,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作用。

嗯嗯,这也是已经被现实所证实的。

“派冯焕章过去,完成任务固然可能性很大,但依冯焕章的性子,估计也会不自觉的粗暴,到时候还是免不了咱们的额面子上受损。”沈希夷还是有疑虑。

“那也是顾不得,总不能因噎废食,就算是担个骂名又如何,只要能把溥仪赶出紫禁城,把紫禁城收归国有,变成咱们全体国民的博物馆,就算是担了这个骂名也是值得的。再说了,除了那些个遗老遗少,又有几个人还记得溥仪?恐怕有一个旗人骂我,就会有十个民人赞我。”徐世昌倒是打得好算盘。

清政府时期,用“旗人”称呼满人,然后用“民人”称呼除了满人之外的其他所有民族,这也算是请政府版本的“种族歧视”。

徐世昌说的差不多就是事实,现在的京城已经不是民国刚成立那会,现在的遗老遗少们的日子越来越难过,社会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弱,如果徐世昌真使用武力把溥仪赶出紫禁城,那徐世昌还真会赢得一片叫好声。

“把宣统帝从紫禁城里弄出来放在哪也是个问题,如果放的地方太远,那难免会鞭长莫及,给有些有心人创造机会,但如果放得太近,估计又会和京城里的遗老遗少沆瀣一气,还是免不了麻烦。”沈希夷想得比较多,同时也比较现实。

在曾经的历史上,正是冯焕章把溥仪赶出了紫禁城,然后溥仪就去了天津静园,随后逃往东北,成为了满洲国的皇帝。

在这个时空里,日本人已经自顾不暇,估计没工夫来给民国找别扭,但要防备其他的某些有心人,比如说:英国人,美国人,甚至是民国内的某些当权派,这些人都有可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到时候未免还是贻害无穷。

“简单,就放到醇王府里,如果出了什么问题,那就正好一锅端了。”秦云鹏还是心狠手辣,干脆祭出“连坐”制度。

清帝国的那些遗老遗少,就是以溥仪和他爹醇王爷为首,如果有机会,秦云鹏不介意一网打尽。

嗯嗯,说起醇王爷,那个醇王府也不小哦!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