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种田:我们全家都穿成极品了 > 第470章 大梁第一位女官

文武百官万万没想到,继年纪轻轻的户部尚书后,司玉衡又出大招。

他在朝会上提出在京城修建一座女子学院,上至山长,下到护院,一律都用女子。

这下,除了戚丞相之外,所有大臣都反对。

“殿下,万万不可,女子抛头露面,实属伤风败俗!”

“那你怎么不让你家夫人和姑娘天天待在后院别出门?”

“殿下,牝鸡司晨要不得,女子学院太过招摇,总有一日酿成大祸。”

“那你为何要娶妻娶贤?尊夫人年轻的时候好像是京城有名的才女?听闻你令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怎么你就不觉得招摇?”

“殿下,从古至今都没有开办女子学院一说,姑娘在自家族学跟着兄弟一道读书便已经足矣,完全没有开办女子学院的必要。”

“你是怕被女子比下去,所以要打压女子吗?”

……

大臣说一句,司玉衡就反驳一句,舌战群臣,完全不落下风。

百官这才发现他们的储君嘴皮子竟然这么利索!

不像往日那样引经据典,就用最直白的话,怼得他们哑口无言。

皇帝看着司玉衡力排众议、据理力争的样子,骄傲的同时又有点头疼。

不过,更多的还是高兴。

毕竟他最喜欢的就是看百官吃瘪,那种痛快,岂是一个爽字了得。

那些个老油条仗着资历,以前没少给他施压。

现在好了,老油条们有对手了!

想拿捏司玉衡?这辈子都没有可能。

大半个时辰过去,司玉衡依旧不落下风,反对的声音却越来越小。

但是司玉衡知道,他们不会这么善罢甘休的,绝对不允许女子学院办起来!

戚丞相依旧老神在在,不参与他们的争辩。

毕竟,戚家可是有先例的。

他曾经最宝贝的孙子,竟然女扮男装跑到书院读书!

幸好,她运气好,遇上了温泽洛,不然这辈子算是毁了。

所以戚丞相并不反对开办女子学院。

眼看着百官都败下阵来,戚丞相终于出列了,“皇上,臣以为,女子书院可办,但必须加以限制,不得让女子入朝为官,如此一来,便可避免了诸位大人的担忧。”

“皇上,不能让女子入朝为官,牝鸡司晨要不得。女人就该在家相夫教子,而不是祸乱朝堂。”

“请皇上下旨,禁止女子入朝为官。”

“女子生来就该为夫家开枝散叶,朝堂绝不是女子能踏足的地方,她们头发长见识短,只有妇人之仁。”

“臣附议。”

……

“原来在诸位大人眼中,女人头发长就代表见识短,除了祸乱朝堂什么也做不了,如此贬低女人,诸位大人难道不是从女人腹中出来的?不知道诸位敢不敢在令堂面前说这句话?”

一道嘲弄的声音突然从殿外传来。

文武百官都转头看过去。

只见一位有些眼熟的、穿着正二品官服的少女阔步而来。

一时间,他们都傻眼了。

少女直直走到殿前行礼,她不是别人,正是方宁。

“臣方宁,叩见皇上。”

皇帝也愣了一下,不过他很快回过神来,“平身。”

方宁躬身退到属于户部尚书站的位置。

百官哗然。

方宁竟然是女子?

他们刚刚才说不让女子入朝为官,马上就来了一个正二品的大员,还是年纪轻轻的少女!

而这位少女,还曾培育出足以改变大梁高产量稻种、让边关军事防御变强的水泥、同时还有很多官员十年也做不出来的政绩!

方宁居然是个女子!

就连戚丞相也傻眼了。

他在朝为官几十年了,从未预想过朝堂上会发生这一幕。

“方宁,朕破格提升你为户部尚书,但文武百官对此激烈反对,朕今日便给你一个机会证明自己。”皇帝淡淡说道,“希望方爱卿不要让朕失望啊。”

方宁拱手道:“回皇上,臣配坐户部尚书这个位置。只要皇上信任臣就可以,臣效忠的是皇上。至于其他大人的质疑,臣只想问一句,诸位做出了什么改善民生的大事了吗?”

“皇上,方宁女扮男装参加科举,是欺君之罪,请皇上治罪。”

“以我朝律例,方宁大逆不道,理应满门抄斩,以儆效尤,但念在方宁培育出高产量稻种的功劳上,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皇上,绝对不能开女子入朝为官的先例,臣认为,不仅不能从轻发落,还要治个大不逆才是,免得再有女子学方宁。”

……

原本就不满意方宁年纪轻轻坐上户部尚书之位的大臣,这时候就像是苍蝇见到肉那样,纷纷攻击,不把方宁弄死不罢休。

这时候,戚丞相和余下五部尚书却沉默了。

如果这个时候他们还看不明白司玉衡要做什么的话,早就死在官场的倾轧之下了。

司玉衡是有史以来最年长还未大婚的太子,他在朝中手腕强硬,很多人都已经怀疑司玉衡是不是有断袖之癖,跟方宁纠缠不清。如今看来,太子妃之位,司玉衡早早就留给方宁了!

态度已经这么明显,还开口要让皇帝杀方宁,那是要洗干净脖子等着司玉衡来摘吗?

当年想不通的事,戚丞相如今都有了答案:难怪当年方宁当年对戚意释放善意,甚至还帮戚意,原来她跟戚意一样,都是女扮男装,只不过她比戚意更加强大!

不过哪怕方宁不是被司玉衡定下的太子妃,戚丞相也做不出开口闭口让皇帝杀了方宁的事。

方宁为大梁百姓做的一切,是在场所有男人都比不上的!

虽然方宁很年轻,可戚丞相觉得承认自己不如方宁好像并没有那么难。

就在百官争论不休的时候,戚丞相再次出列:“皇上,臣有话说。”

皇帝:“准。”

戚丞相:“无论方宁是在长平县还是清安县,她为百姓所做的一切,皆是臣等望尘莫及的。虽然没有女子入朝为官的先例,但方宁功大于过,臣斗胆,请皇上饶恕方宁的同时,再好好嘉奖方宁。

“方宁身为女子尚能为国做到这样,身为男人的诸位大人难道不汗颜?对着可以说是大梁功臣的姑娘喊打喊杀,这便是你们满口的仁义道德吗?对得起那些吃饱饭的百姓吗?”

“请皇上从轻发落。”吏部、刑部、礼部、工部、兵部尚书不约而同跪下,为方宁求情。

那些情绪激动的大臣一下像是被人点了哑穴那样失声了。

皇帝哈哈大笑,“朕不妨直说了,方宁并没有欺君,朕一早便知道方宁女子的身份。朕爱才,不忍这样一位才干过人的女子埋没民间,泯然于后宅之中,特命她以女子身份参加科举考试。

“她没有让朕失望,众爱卿也知道,科举的考题是谁出的,方宁到底是不是凭真本事中的状元,这不用朕多说了吧?没错,历来没有女子入朝为官的先例,但朕愿意开这个先例,让方宁成为我大梁第一位女官。”

此话一出,方宁立刻谢恩:“谢皇上恩典,臣定会为大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臣也知道,在场的诸位大人都不服臣,臣愿意再一次证明自己,随便诸位大人出题,还请皇上赐臣这个机会。”

“准。”皇帝大手一挥,“朕给你们两刻钟的时间。”

众人面面相觑,最后由户部侍郎站出来,“皇上,既然方大人是要到户部任职,就请方大人让臣心服口服,不如就抽一本今年上半年的账册如何?”

“准。”

众人都不信,方宁难道在打理账册上还能有自己独到之处不成?

要知道天下的钱粮田地都归户部管,看看前户部尚书就知道,上任不到一年,头就秃得差不多了,方宁这么年轻,就算看得懂账册,两刻钟之内也理不清这些账!

户部侍郎以最快速度将还没理清的账册取来,给了方宁。

方宁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快速翻阅着账册。

金銮殿上只有翻账册的声音。

皇帝也不着急,等方宁证明自己。

户部侍郎其实也有些激动,既然方宁是女子,一旦过不了这一关,那么她的官服势必要脱下来,顶替尚书一位的应该就是他了。

这些账册还没呈上去,皇帝跟司玉衡都没见过,绝对不可能帮方宁作弊,而方宁也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从这本账册中看出什么问题!

就在大家都以为方宁不行的时候,还没到两刻钟,方宁就将账册合上。

“皇上,臣已经看完了。”

“哦,有什么问题吗?”

户部侍郎不由得紧张起来。

方宁看了户部侍郎一眼。

“方大人但说无妨,众目睽睽之下,下官也不要说些什么。”

“好,那我就直说了,二月初三支出……”方宁不用看账册,将账册里面的问题全部都一一列举出来,最后总结,“还有三千二百两六钱的窟窿没有填上。”

户部侍郎一开始还不以为然,觉得方宁是在胡说,随着方宁列举出越来越多对不上的数目,户部侍郎冷汗涔涔,这本账册他粗略看过,亏空的并没有这么多,怎么到了方宁嘴里,竟然出现这么大的窟窿呢?

“不可能。”户部侍郎顾不上这是金銮殿,一把抢过账册,颤抖着翻开。

“李侍郎不信,我可以当面算给你看。”方宁淡声道,“请皇上给李侍郎一个算盘。”

皇帝也惊讶方宁数术的厉害,立刻让宫人准备。

方宁将算盘给了李侍郎,她一边说,李侍郎一般拨算盘。

大殿上,只有方宁和算盘的声音在回响。

最后,方宁是对的。

李侍郎难以置信。

他在户部已经十多年了,算账算不过方宁?

“李侍郎不必受打击,我在清安县的时候,专门理出一套算账的法子,自是比你们惯用的法子更准确方便。”方宁还补了李侍郎一刀,“有些人精于文章,却缺乏数术的天赋;而有些人数术厉害,却不懂文章;但是有些人吧,生来就是全才。”

皇帝:“……”

一直沉默的司玉衡听到这话,嘴角微微上扬。

他的心情很好。

这场朝会结束后,百官都是恍惚的。

而方宁作为尚书,还要前去御书房议事。

戚丞相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偷偷打量方宁,这姑娘胆子怎么这么大呢?

以前他觉得自己孙女已经天不怕地不怕了,没想到一山还有一山高,方宁才是真正的强者啊!

朝堂要变天了!

司玉衡要办女子学院这件事,可能就是因为方宁。

戚丞相也隐隐有些担忧,像方宁这种真正的聪明人入朝之后,如果玩弄权术,那绝对能将朝堂搅弄得一团糟!

……

大梁出现女状元啦!

大梁有了第一位女官啦!

大梁新的户部尚书竟然是个年仅十八岁……不,还没满十八岁的姑娘。

整个京城都为之沸腾了。

没人敢相信,方宁会是个姑娘!

那可是个敢独闯匪窝、手刃匪首、脚踩清安县地头蛇的存在啊!

哦,是了,她还是大梁最小的状元呢。

文人都在骂方宁牝鸡司晨,姑娘都在为方宁激动。

没想到会有这么一个姑娘,将男人死死踩在脚下,一跃成为二品大员,还是手握重权的尚书大人。

比起当年方宁中状元,方宁是大梁第一女官这事更让京城热闹起来。

方宁提前安排好,让方家的人都去了司玉衡当年送给方家的庄子去了,免得连正常生活都被影响。

茶楼里,书生正在为方宁是女子这件事慷慨激昂地开骂。

“简直滑天下之大稽,女子入朝为官,玩弄权术,这是要亡我大梁吗?皇上怎么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听闻方宁是太子殿下的学生,定然是她将太子殿下迷惑了,才让太子殿下昏了头,让她入朝为官。”

“我们读书就是为了报国,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方宁为官这件事变成真的,否则将来女子不是翻天?”

……

茶楼雅间里姑娘听到这些话,纷纷挺身而出,反驳他们:

“呵,今儿个我算是见识到了,比不过女子,便是女子利用自身去勾引谁,枉你们读的圣贤书,脑子竟然这么脏?”

“方宁是姑娘怎么了?当年要不是方宁外放到北境,北境能有今天?靖临关险些被破的时候,是方宁一个小姑娘力挽狂澜,和赵大将军里应外合,重创北漠国!你们这些读书人,享受着太平,却指着她骂,书都读到狗肚子去了?”

“承认女子比你们优秀那么难?人家方大人凭的是真才实学,中了状元,可不像你们这些沽名钓誉之徒,一天到晚除了恨自己怀才不遇,还剩什么?”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