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快穿之非常生物见闻录 > 第七十一章:誓与观音争业绩(36)

最后的最后,徒明辉也没能拗得过他爹,只能同意让他爹跟他一起种田。

但这么一来,新的问题就出现了。

他爹不摄政,谁来管理朝政?

由他那些兄弟王爷搞八王议政,他肯定是不愿意的,所以徒明辉只能找来文武百官, 让他们讨论一下,是挑某一位皇子监国,还是说挑几位皇子一起监国,又或者轮流监国,众大臣来辅政。

不过不管怎么说。

反正监国的得把这一年撑过去。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就行。

除此之外, 徒明辉还有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亟需解决, 那便是他下旨要求工部制造一批最为优良省力, 同时能用牲畜之力,就尽量用牲畜之力的农具。

往年耕种耤田的时候,徒明辉就没跟他父皇学,象征意义铲一铲子土,撒点种子便结束,而是真真正正的耕种了整整三分地,所以种田有多累,至少种三分地多累,他还是相当心知肚明的。

正因如此,他其实是能够想象的出自己回头种三亩地,三十亩地,甚至于三百亩地时, 会多么费事, 多么要命。

但这田又不能不种, 更不能给别人种, 别人种没他这效果,为了自己的历史名声,以及江山稳固, 他必须得种。

还得能种多少种多少。

只要累不死, 就往死里种。

这种情况下,省时省力的各种农耕工具无疑就相当重要了,尽可能使用牛马,减轻人力劳动的工具也十分重要。

在徒明辉自己理解看来,别人帮他耕种,或者替他耕种,肯定是没有效果的,但是他驱动牛马,带着工具耕种应该没问题,毕竟一些普通老百姓也有用牛耕田的,他总不能连百姓都不如吧。

皇帝那边下了死命令。

再加上这一次制造的农具,都是要给皇帝本人使用,同时还与皇帝最终能够耕种出多少耤田,获得多少得到石榴娘娘赐福的高产农作物种子息息相关。

工部官员和那些个工匠们,真真是拿出了毕生所学,绞尽脑汁的思考如何改良农耕工具,使之更加的节省力气。

或者尽可能用畜力替代人力。

除此之外,他们还对外发布了征集令, 希望天下之人都能积极响应,不论是提供更好的农耕工具, 还是提供更好的农耕工具想法设计,都有大功,如果最终确定有用,能够给陛下使用的话。

更是可以封爵或封官。

总之,这应该能算是本朝,甚至于过去历朝历代,最为重视农耕工具,以及给予奖励最大的一次官方征集令了。

再然后当然就是百姓纷纷响应。

无数好设计如雪花般飞至。

不得不说,古代是真的一丁点都不缺少聪明人,只是他们缺少足够的动力往正确的,应该发挥他们聪明才智的地方施展,聪明人都琢磨当官去了,当工匠的可能字都不识几个,哪能有发展。

普通工匠们大多都是靠着常年经验积累,或者偶尔发生的一些意外,获得些许技术提升的知识,然后还不一定能传承下去,指不定稍留一手就留没了。

这种缓慢发展下的科技进步。

跟聪明人扎堆往某一个方向一起发力,共同研究的进步是完全不能比的。

曲洁的这番操作,连带着新帝徒明辉,以及工部的宣传配合,至少让当朝农耕工具发展速度往前快进了两百年。

涌现出了许多优秀农具设计。

唯一有些可惜的是,很多工具虽然十分好用,但对畜力消耗极大,估计只有少数特定人群,家大业大的能用,普通老百姓们根本就买不起,也用不起。

但不管怎么说,总归也是进步。

而且如今牛马数量增长,想来以后能用得起的人会越来越多,或者一个村子合力购买然后一起用,效果也一样。

不能指望前一个月还是在用牛马耕地,后一个月就用上蒸汽机和燃油机。

没外挂,科技发展哪能这么跃迁。

如今这局面已经相当不错了。

……

徒明辉的整个准备过程大概持续了两个月,从祭天结束一直到过完年,这时候土地虽然还有些硬,没到正常春耕的时候,但为了能够多耕种一些耤地。

他还是带着他亲爹,护卫人群,伺候人等,包括史官等等,一起去耕地。

不得不说这也是千古奇景了。

太上皇和皇帝两个人,用小鞭子抽着牛马,带动农具耕地,边上围了几百个大内禁军保护,几十个宫女太监提着食盒餐具酒水时刻准备着,除此外还有带着各种急救药物的太医,以及记录皇帝言行的起居郎,和负责正史的史官。

这还不是全部,因为除了这些人之外,边上还有不少农官,引导他们如何正确的使用农具,更轻松的准确耕田。

以及解答其他与农业相关的疑惑。

之后认种育种都需要他们。

事实证明,这些准备是有用的,相比较于还处于青壮期的徒明辉,太上皇徒眷他是真的有那么一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事干不了多少,光会拖后腿。

第一步,学习耕地他就很慢,他儿子都已经耕了一亩地下来,他那边还在磕磕巴巴的学着,关键是教他的农官也不敢说啥,只能一遍遍复述,上手教。

学不会,还怪人家农官不会教。

等他好不容易学会,开始上手,各种问题就更多了,比如说甩鞭子劲用大了,牛马不太听话,又比如说不太会操纵方向,或者说力气不太够准确操控方向,导致他犁出来的土地七扭八歪的。

再然后是两三亩地一耕种,开始气喘吁吁的让太医替他诊脉,要喝水,要吃东西,擦汗,哎呀,麻烦事一大堆。

相比较于他这又不想干活,又想要名声的糟老头子,他儿子徒明辉确实不错,不但学得快,活干的也不错,在有无数牛马可供驱使的情况下,不但从早到晚没叫过累,还一天就犁了百亩地。

本来可能算不上多优秀,但有他爸在做对照组,无疑就显得相当优秀了。

最关键的是他虽然很累,第二天都快爬不起来了,却还是在让太医替他按摩了半小时后继续,继续耕更多的地。

不管他心里有没有骂娘。

但至少人家表现的相当好。

恍若明君圣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