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武夫大文豪 > 第五十六章 青山武馆

武夫大文豪 第五十六章 青山武馆

作者:祝家大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09: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五十六章青山武馆

养伤许久,已是深冬,过不得十几日便是年关春节了。qiuyelou沙洲祝宅已经在开始收拾着准备回祝家庄过年了。

青山祝文仲也是亲自带着祝强还有二三十个老兄弟来接,前番出了大事,此时却是格外小心谨慎。

祝振国也是满了十三岁,见到祝文仲也是深入交流了一下习武方面的事情。之后又是交流了一下与虎头帮南山派杯葛一事。

祝文仲之前的私盐上家基本都是虎头帮下来的,所以对于虎头帮的事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于侄儿遇袭的事情,心中更是气愤难当,要不是祝振国之前已经有了安排叮嘱,此番只怕早已经与虎头帮闹翻了天。

祝文仲从祝振国六岁时候给自己出谋划策之后,一直到现在对于侄儿的话都是比较在意的,也会用心去思考一番。

此时与虎头帮还未彻底翻脸,现在祝文仲与虎头帮接触时候也多是装作不知,而且最近虎头帮似乎也是受到了不少官面上的压力,对于祝家庄的事情也是暂且压了下来。

祝振国却是知道事情不会平静太久,只要风头一过,虎头帮与南山派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若是之前还只是杀了虎头帮一个堂主,祝家庄这边只要肯低头赔礼,拿出足以让人动心的赔偿,事情还会有所回旋。

现在却是又杀了南山派的一个高手,已经到了打脸的地步了,此事已经事关南山派的脸面,更是对南山派这个掌控大江地下势力的龙头门派发起了挑战,这种事情就不是用钱能够解决的了。

过不得几日,祝家庄众人便启程回乡了,阖家团聚过春节。

春节刚过,祝振国却是又带着人到了沙洲给自己老师拜年,带了满满当当两马车礼物,当然没有什么贵重东西,大多都是乡下土产。

更是需要向欧阳正报告一下最近读书心得,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收获,欧阳正也是在书房找了十几本书与祝振国,让他带回去研读,读完还是要来报告读书心得体会的。

年一过完,祝振国与祝文仲两人好好谈上了一次。祝振国也暗示祝文仲自己是会与这虎头帮好好做过一场的,所以让祝文仲多准备好刀与弓弩,还有马匹,有能力也准备些简易铠甲。

祝文仲心中也是憋了一口气,知道此事不能善了,心中热血已经开始翻腾起来。祝振国更是嘱咐要祝文仲把自己那些小伙伴也要好好训练。

与祝文仲谈完事情,祝振国又把百来号发小伙伴召集起来,叮嘱几番武艺操练事情。

最后安排祝文仲备上厚礼,春节之后给虎头帮送去,但却不说事宜,只作私盐生意上的酬谢。

回到郡城,祝振国便要进学了,此番是要入这文昌学院读书,便是祝文广与祝文远兄弟二人也没有资格入这文昌学院读书,而只是在官办的郡学上挂了名单。

要说这文昌学院,说直白些就是贵族学院,却又不都是贵族,这个贵只在推荐人的贵,必须要有上了身份的老一辈读书人推荐才能入学的地方。但是也不代表文昌学院学生档次不行,相反学生的文才却是顶尖的,这个时代读书人单论读书这件事情倒是很有底线的,也关乎自己的脸面。

所以能入文昌学院的学子,大多都是凭借自己不一般的文才来打动长辈,从而获得入学资格的。类似祝振国进学这种模式。当然文昌学院的师资却也是最好的。

这种模式的进学却是对保证世家豪门的地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一是保证这些大家族自己的后人能有更好的学习机会,二是就算平民家族的优秀子弟也会被大家族用这种方式拉拢起来。这个时代读书人最重尊师礼仪,更是不可能做违背老师的事情。这也保证了大家族的地位稳固传承。

而郡学,虽然有学名,却更多是一个组织统计的地方,组织各地学子汇合的作用更大,一年到头却是没有多少课程,只在考试之前有老一辈读书人来教授一些考试方法与注意事宜。

文昌学院对于祝振国唯一能有吸引力的地方便是这学院里有教授墨义、策论的写作格式,放在古代中国就是臭名昭著的“八股”,只是这个世界的格式还未到八股那么死板的严格。却也是有自己的一套写作方法的。

这个是祝振国最需要弥补的地方,便是有再多的见识,再好的施政对策,写不出来却也是白搭。

祝振国每日与欧阳文峰开始进学了,却是还有一事正在筹备,便是在这沙洲开武馆的事情,此时之前就在家与祝文仲商定妥当的。青山县城、咸宁府城,沙洲郡城,各要开一个武馆。

武馆场地却是不需要太繁华地方,而是直接在平民居住区买下了一个较大的院落,要是放在十五年之前,开武馆这种营生只怕是要喝西北风的,却是最近十年反倒盛行起来。

一是整个大华社会开始不再那么安定,武人慢慢能有得一份不错的谋生。

二来就是这大华承平皇帝也是尚武,朝廷也开始注重武科举人考试,不似以前门路早已走好,只是走个过场。连一个月上不得十天早朝的承平皇帝都亲自参观过武举考试。

最后便是这城中平民百姓的营生问题,一般住在城里的百姓,一没有田地,二没有门路,大多营生都是在城里做些服务行业的事情,这武馆也是提供了另外一条谋生的路子。

祝振国对于开武馆的事情也是与祝文仲深入探讨过的,后续还有规划,就是还要开起镖局事业。武馆培养的人以后也会为自己服务,这个时代拜师的约束力却是比契约什么的都强,这关乎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问题。

铁牛四人与祝强还带着十几个祝家庄的人便开始在着手武馆开业的事情,武馆名字显然就是“青山武馆”。过不得一个月便也是支开了一个局面,陆陆续续也有穷苦一些的人家孩子送到武馆来习武。

初开的武馆倒不像是武馆,更像是一个托儿所,缴了极为便宜的学费,把孩子送入武馆,不仅有人帮忙看上一整天孩子,还有两顿饭吃,却也是省心不少。

这些普通百姓家的孩子,想要送去读书,却是不那么简单,不说别的,就是这笔墨纸砚的费用以及买书的费用就不是一般平民家庭所能接受的,何况拜个夫子进学,那也是要交一笔不菲的学费的。倒是这学武省事,一来练个强健的身体,而来花销也小,三来还有人看着孩子供应两餐饭食。

要说开武馆赚钱,祝振国倒是没有想过,只要收支平衡也就够了。一切都是为以后打算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