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学霸的培养系面板 > 第403章 材料界的天花板

学霸的培养系面板 第403章 材料界的天花板

作者:千越南秋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3:05: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我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里克特研究团队对基于铜氧弱相互作用的研究方向是有可取之处,所以我们打算先从这里入手,尝试对材料进行实验合成。”实验室内看到徐昀过来的孙正洪,立刻讲述了自己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和打算。

徐昀对孙正洪的分析自然没有异议,只不过单靠尝试不断试错太浪费时间。

既然他通过大脑超频完成了大部分进度,那肯定要尽快动手补全。

起码这样做的效率更高。

对于眼前的孙正洪和其他项目成员,可以说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因此倒也不需要特意顾及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徐昀并没有卖关子,直接便向众人说出自己的打算。

“其实我已经研究出了几种合成办法,不过材料是否能达到常温超导要求还需要实验。”

如果说攻克常温超导材料这个项目的总进度是百分之一百。

那么借助大脑超频基本将进度推到了百分之七十。

甚至还会更高一些。

但想要完成剩下的百分之三十也不容易。

徐昀凭借自己的实力通过对后续进度进行摹拟确定了几种合成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具体操作实验,便能够得到全新的材料晶体。

尽管是否具备常温超导仍需实验,怎么着都要比眼下孙正洪他们的做法有效率的多。

而孙正洪听到徐昀说的这番话后,整个人则表现的很意外。

显然没有想到这点。

不过很快他便自己找到了理由释然。

下秒暗自激动的问:“你给我说实话,你是不是早就在研究常温超导了?”

在他看来徐昀能这么快确定材料的合成方法,肯定是之前花时间进行了研究,否则单凭个人哪怕再天才也不可能这么快。

尤其想到这次常温超导材料项目是徐昀主动提出。

就更加证明了他的猜测。

说不定徐昀对常温超导材料已经胸有成竹。

所以才会在发布会上公然承诺时间。

这全部都对上了。

说实话他先前确实担忧,尤其是在项目发布会上面对记者询问承诺会在一年内攻克常温超导。

生怕到时候无法兑现承诺,影响到徐昀。

但现在看来,倒是不用太担心。

“这几种方法我并没有多大把握,现在高兴可有点为时过早了。”

徐昀并没有把话说死,只是嘴角噙着淡淡笑容和对方交谈。

孙正洪自然也不会戳破,一副心照不宣的样子。

“不妨事。”

“就算合成出的材料不具备常温超导特性,也能够给我们积攒经验。”

“被你这么一说我都有点迫不及待了。”

周围站着的另外几位项目成员教授,将两人的谈话悉数听进耳中,虽说没有开口心里也都非常激动。

因为按照他们原本的项目研究方案,哪怕有里克特的论文作为参考,短时间内也无法进入到材料的具体合成实验阶段。

相当于徐昀直接为他们节省了很多时间。

如此自然也就更有机会,顺利在一年时间内攻克常温超导材料。

话说到这个份上,徐昀肯定不会再迟疑什么。

接着便拿出了自己完成的几份材料合成方法,思路均非常领先新型。

而当孙正洪等人看到这些资料后,一个个的顿时如获至宝。

也顾不上自己院士教授的形象,直接当场仔细研究起来。

并且遇到不太理解的地方,也会大方向徐昀请教。

他们都清楚徐昀在材料界的实力和成就,如果能得到徐昀的指点教导,哪怕最终未能攻克常温超导材料此项目也参加的非常值得。

徐昀除了想研究出常温超导材料外,更希望国内的科研人员能更上一个层次。

将来独当一面负责项目。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给国家培养科研人才。

主要那么多先进技术肯定不能光指望他研究,这样怕是累也累死了。

所以必须要拥有更多人才。

与此同时。

项目团队内的几位博士后助手,看到这种罕见的场面也是满脸问号。

平时在学校里哪能看到那么多院士教授的另一面。

不过在了解情况后,他们更多的却还是羡慕。

毕竟谁不想被徐昀教导。

只是以他们现在的实力水平,别说被徐昀教导,很多知识点怕是看都看不懂。

还需要沉淀。

“看完这些让我总有一种那么多年知识全部白学了的感觉,有时候不认输是真不行啊!”

不知过去多久随着孙正洪率先抬起视线,丝毫没有掩饰眼神中的复杂情绪,自己这些年在材料界积累下降优越感荡然无存。

此话也得到了身边其他人的认同,逐渐回过神后纷纷点头附和。

“这几种方法实在太精妙了,可以说是对铜弱氧相互作用的研究更上一个层次。”

“我有预感,说不定常温超导就在这几种方法。”

“徐院士是给我们大家带来了一个大惊喜,我都迫不及待想要尝试实验了。”

徐昀将眼前几人的话悉数听进耳朵,虽说大家的这些表现都在预料之内,但还是维持了一下自己和煦谦虚的人设。

“具体情况究竟如何,还要等合成出材料实验过后。”

“如果大家没什么问题的话,那便着手进行。”

“没问题。”闻言众人异口同声点头说。

就这样。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徐昀和孙正洪等人便分别对这几种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实验。

而为了确保顺利且尽可能的充分利用时间,徐昀除了亲自上手参与实验外,依旧不忘给众人解答材料合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很快时间进入十二月。

连续两个多月的奋战,众人根据方法成功合成出了几种特殊的材料晶体。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并没有采取每合成一种材料就停下来对其特性进行测试实验的方法,而是把材料的测试实验工作转交给另外一个小组。

充分展现了什么叫效率。

毕竟想弄清楚这种材料的全面特性,实验起来也是需要花费时间的。

只是令大家比较遗憾,合成出来的材料都不具备常温超导特性。

无法形成迈斯纳效应。

所以说这些材料都属于拥有不错特性的新材料,能够运用在其他领域中,可达不到常温超导实在是让人高兴不起来。

以至于给研究团队头上蒙上了一层乌云。

其实这些天他们合成出来的几种材料,无论哪一种放在其他新材料研究项目上,可以说都属于比较重大的科研成果。

能够很好的促进材料领域的发展。

可他们却愣是高兴不起来。

只能说这次项目的目标层次太高,搞得大家都开始看不上这些小成果。

不过相比其他人情绪上的沮丧,对此徐昀倒是表现的非常平静。

认为这是比较正常的结果。

毕竟常温超导真那么容易被攻克的话,也不会被称作是材料界的终极问题。

借助大脑超频常温超导材料的研究进展到了百分之七十是不假,但最后的百分之三十难度却要更大。

通过这点也更加证明,海外宣布攻克常温超导材料的言论是多么可笑。

好在眼下还有一种合成方法正在实验中,且寄托了大家的最后希望。

因为如果这项方法合成的材料晶体依旧无法形成迈斯纳效应,那么极大概率说明当前的研究方向不行,就需要把先前的努力推倒重来。

这对于整个研究团队来说,足以称得上是一个打击。

毕竟眼下所有人都士气十足,所以才能这么快搞定几种材料合成方法。

若情绪被沮丧左右的话,肯定是所有人都不希望看到的。

……

“加热时间到了,把晶体取出来吧。”

2028年12月5日,周二,京州大学材料学院实验室。

徐昀计算着时间,看向正在对混合物进行加热的设备沉声开口。

旁边早就迫不及待的一位教授,当即上前停掉设备取出里面已经合成的晶体。

随着视线落在坩埚中,只见一快只有指甲盖大小的灰色晶体映入眼球,虽看上去丝毫不起眼,在场却没有任何一个人胆敢轻视。

作为仅剩的合成方法得到的晶体,可以说承接着所有人的希望。

如果真能出现迈斯纳效应,那势必会成为材料界的奇迹。

说起来眼前这块晶体的合成方法并不复杂。

无非是把数种粉末状的材料放在一起,经过高温加热发生化学反应。

其中主要成分便是磷灰石。

不过这些材料粉末的配比却格外重要,需要不断的调试才能得到理想晶体。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之所以合成的材料只有指甲盖大小是为了节省时间,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首先更多的这种晶体实验室肯定能够合成,只是在不确定材料是否有用的情况下,若首次合成太多就全部成了废品。

关键还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

得不偿失。

眼下这个大小,已经足够进行特性测试实验。

“总算是成功了,希望这么个小东西能给我们一个惊喜吧。”

孙正洪这时用镊子将晶体从坩埚取出,可能是想到先前几次实验,不由得满怀期待颇为感慨的说了句。

接着刚从外面走进来的李有智将晶体接过,连忙开口保证道:

“徐院孙院还有各位教授,关于这块晶体的详细数据我们会尽快搞定的。”

关于材料晶体的测试工作,一直是李有智所在的小组进行负责,相对来说也有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起码绝对不会出现什么数据上的失误。

因此在场众人都非常相信,听到这话只是点了点头耐心等待结果。

自从上次被徐昀宽慰后,李有智也是想用自己的实力来尽可能帮助大家完成此项目。

在进行自己工作的过程中可以说不敢有任何懈怠。

成功拿到刚合成出的晶体后,没有任何迟疑便转身朝他们小组所在的实验室走去,准备立刻开始对晶体进行全面的数据测试。

待李有智的身影消失在大家视野中后的,孙正洪则把目光停留在了徐昀身上,略作迟疑最终还是忍不住询问道:

“你说我们这次能成功吗?”

此话一出包括王升在内的几位教授,也都满脸期待的看向徐昀。

似乎很想从徐昀口中听到想要的回答。

徐昀视线在几人脸上扫过,虽很不想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和信心,却也不得不如实进行回答。

“想攻克常温超导材料又哪有这么容易,否则也不会被称作材料界终极难题了。”

果然。

孙正洪他们听到这句话,神情不由得有些暗淡。

他们都是材料界的老人,说成是中流砥柱都丝毫没有夸大。

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常温超导的难度。

无非是心里保留着一丝念想,认为有徐昀的参与或许真有可能创造奇迹。

眼下听到徐昀也这样说,难免会感到沮丧。

徐昀这话可没有乱说,对于他自己研究出的这几种合成方法,是个什么样的层次他很清楚。

或许能作为新型材料运用在各种领域,想真正攻克常温超导还差点。

之所以全部都进行实验,就是想得到特性最接近常温超导的材料。

然后在这种材料的基础上使用科学模拟器,相信所给出的优化建议肯定会有常温超导方案。

到时候解决常温超导也就不成问题。

而对于孙正洪王升他们,可不知道科学模拟器,眼下眼神中都流露着沮丧。

甚至还隐隐有些担忧。

本来得知徐昀早就研究出了几种合成方法,他还以为常温超导能在承诺时间内完成。

谁曾想几种合成方法得到的晶体,均已失败告终。

若接下来重新确定研究方向,仅仅依靠剩下十个月的时间就想攻克常温超导,恐怕会变得非常困难。

届时徐昀也会违背自己承诺,造成影响力的下降。

“难道基于铜弱氧相互作用的方向是错误的,我们需要重新研究?”

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王升有些遗憾的说,显然不太愿意接受将先前的努力全部推翻。

孙正洪肯定也不希望这种事发生,奈何事实摆在眼前根本没有其它办法。

“恐怕大概率就是这样了。”

抬起视线撇了王升一眼,叹口气出声回答。

把两人的谈话悉数听进耳中,徐昀也觉得有必要稍微干预下。

毕竟常温超导材料的研究还没完成,就已经这样消极下去可不行。

稍微组织下语言,他看向两人说:“我倒认为目前我们的研究方向并没有问题,可能是一些原材料的选择仍旧存在问题。”

“就算这次不成功,继续实验下去我相信会有新的进展出现。”

孙正洪明显没想到徐昀还如此有信心,闻声稍微怔了两秒才回过神来。

随即很是认真的点头说:“有你徐院这句话我就放心多了。”

由于晶体的测试需要一定时间才有数据报告,大家自然不会在这里干等着,有了徐昀这句话孙正洪很快就满血复活拉着大家去讨论室。

准备尽快研究出新的合成方法,以此来保证眼下的项目节奏。

——

翌日。

当众人到达实验室,发现李有智等小组几人还在忙着整理晶体数据报告。

显然是熬了个通宵。

看到大家过来这才站起身从桌面拿起一份文件。

“幸不辱使命,晚上加了点班总算把数据搞定了。”李有智走到徐昀和孙正洪跟前微笑着说。

徐昀知道李有智的性格,虽说不太支持这种通宵工作的情况,倒也没当面讲出来。

主要身体才是一切的本钱,为了赶项目进度经常通宵工作的话,只怕到时候身体出现状况,反倒会更加影响项目的正常进度。

毕竟就算临时安排其他人顶替,短时间内也很难胜任工作。

最终徐昀看了李有智一眼,然后才接过文件垂下视线查看起来。

根据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此晶体同样不具备迈斯纳效应。

也就是说不属于常温超导材料。

尽管这种情况早就在预料之内,真正确定也多少会有些小失落。

当然徐昀也没忘记旁边的孙正洪王升他们,随即便主动把报告递了过去。

“你们也看看吧。”

说实话孙正洪早就有些等不及,在听到徐昀的话后连忙把报告接过,非常认真仔细的查看着每项数据。

约摸几分钟的时间,他才把报告递给王升,整个人颇为感慨的说:

“此晶体虽说不属于常温超导材料范畴,但从测试电阻的结果来看,表现却是之前几种晶体中最好的。”

“或许正如徐院讲的那样,只要继续实验下去肯定会有新的进展。”

孙正洪所说的这些徐昀自然都知道,这也是让他唯一感到惊喜的地方。

既然确定眼下这块晶体最接近常温超导,那么便能够以此为基础,使用科学模拟器得到优化建议,只要存在常温超导方面的优化建议,那么距离真正攻克常温超导材料也就近在咫尺了。

不多时待大家相继看完这份报告,脸上流露出的神情也都各不相同。

但徐昀这时候是没心情继续谈论下去,随即给大家简单安排下今天的工作内容,便匆匆返回自己办公室准备使用科学模拟。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