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学霸的培养系面板 > 第232章 最没争议的杰青

学霸的培养系面板 第232章 最没争议的杰青

作者:千越南秋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3:05: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我应该算是最年轻的杰青了吧,不过这样倒是可以名正言顺的进行新项目。”

2019年7月12日,京州市,京州大学数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办公室。

徐昀坐在电脑前查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官网,看到自己的名字赫然在杰青公示名单中,随手端起左手旁的水杯边喝茶边暗自思索。

这个月他才算彻底忙完全固态电池的事,卢毅和万晓勇都已经派过去指导。

目前两家公司正在进行生产线改造,以及新电池生产基地的选址建造。

或许前期全固态电池的产能有限,但等新基地投入使用便会迎来井喷式的爆发。

后续各方面对接工作他已经交给了孟松言,因此才有时间回到数学高等研究院。

准备着手开始新的研究项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松下方面在技术授权大会失利后便宣布将研发新的技术用于提升电池能量密度。

特斯拉则暂时未公开表态接受统一规格,似乎是想在看看情况。

当然徐昀并没有把这些事放在心上,对于商业方面的操作他着实不擅长。

不过他对自己的技术足够有信心,只能说全固态电池掀起的行业变革已然势不可挡,无论新能源车企还是电池公司只有两个结果,要么选择加入进去要么看着自己的市场份额被快速占据。

而对于成功获得杰青,他倒没有多大惊喜,毕竟是早就笃定的事。

现在他最需要考虑的,是成为杰青后的项目选择。

按照规定入选杰青后可以向基金委员会申报自己的项目获得国家经费支持。

这刚好方便他进行军工方面的项目,毕竟涉及这方面不太适合让公司投资。

接下来徐昀又继续浏览起官网上的信息,不多时正当他想着过几天去帝都申报项目,门外突然响起了一道略显熟悉的声音。

“恭喜你啊小徐。”

虽暂时未看到人,徐昀还是连忙起身走过去主动打开房门。

伴随门外的身影进入视线,下意识脱口而出。

“孙院士?”

没错。

眼前的正是材料工程院士孙正洪。

测试塑形氟碳高分子聚合物涂层材料的时候,正是对方帮忙联系军队配合测试。

这段时间徐昀都待在公司的固态电池实验室,连去学校的次数都少了很多更不要说材料学院,自然是有较长段时间没有见到孙正洪。

突然看到孙正洪主动跑到数学高等研究院,心里面多少会有些诧异。

不过他很快便反应了过来,知道孙院士说的应该是他获得杰青的事。

连忙招呼对方坐下,脸上浮现出谦逊的神情。

“快坐孙院士。”

“没想到您这么快就知道了。”

说话的同时不忘倒了杯茶主动递过去。

孙正洪对徐昀自然是非常喜欢,对此倒也不会故意客气什么。

接过茶杯浅尝了口放在面前桌子上,这才用爽朗的声音讲起正事。

“我可是今年杰青的评委,上个月就已经知道你获得杰青的事了,只不过没来得及提前告诉你。”

“原来是这样。”徐昀在旁边附和了句。

话音刚落耳旁立刻又响起孙正洪的声音:“你的杰青项目有方向没?”

面对孙正洪的这个问题,他倒是丝毫不感觉意外。

毕竟以孙正洪的身份和地位,按理说不可能单纯为了恭喜他获得杰青就跑过来,敢情是对他接下来的杰青项目比较好奇。

对此他倒是未选择卖关子,直接点点头把刚才的想法讲了出来。

“已经有方向了。”

“说说看。”孙正洪满脸期待。

徐昀沉声回答:“我打算选择军工领域。”

“军工领域好啊,上次你的塑形氟碳高分子聚合物涂层材料可是有很高的价值。”孙正洪对于徐昀的回答显得非常满意,先是称赞了句然后继续追问:“有具体的项目方案了吗?”

“我在自然科学基金网站上看到有项规划是军用外骨骼装甲。”

“我想研究这个。”

“军用外骨骼装甲?”孙正洪闻声下意识重复了句。

显然他对此是有些意外的。

自从上次全程目睹了塑形氟碳高分子聚合物涂层材料的实际测试,他对徐昀就非常期待想要拉着徐昀继续进行材料方面的研究。

原本他还想着要是徐昀的杰青项目没有方向,就提议目前国家急需的材料。

结果徐昀不但已经确定好了项目,还是和塑形氟碳高分子聚合物涂层材料差距较大的军用外骨骼装甲。

正思索着这些时,只听徐昀已经详细讲解了起来。

“眼下我们对军用外骨骼装甲的研究仅限于无动力纯机械装甲,我准备研发一款动力外骨骼装甲,从后勤领域应用转变成战斗领域。”

外骨骼装甲的发展历史早在近两百年前就已经有人提出来。

但因为材料机械结构和传感能源控制等问题,始终无法形成产业化。

近年来随着各方面技术的提升,外骨骼装甲重新火热起来。

不少机构都展开了相应的研究。

国内虽然也进行了研究,可主要以无动力纯机械结构为主。

只能节省战士的力量用于后勤领域,在战斗领域方面依旧是个空缺。

他虽说之前没有从事过相关研究,可脑海中却有份自动化模块机器人图纸,完全能将之当做是动力军用外骨骼装甲,反正都是帮助战士在战场环境下拥有更高的安全率存活率,体型稍微大点也没什么。

何况外骨骼重要的机械结构重心问题,都离不开数学方面的计算。

加上他先前跟随田旭生学习的嵌入式技术,从某方面来说也算专业对口。

另外要发挥出自动化模块机器人的效果,人工智能也不可或缺。

孙正洪知道徐昀刚攻克了全固态电池,以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确实有机会解决外骨骼动力问题。

最关键的他也年轻过,知道装甲对徐昀这种年纪的男生有种莫名吸引力。

思维运转到这里,他又端起面前茶杯喝了口,脸上重新堆出笑容。

“你小子还真是喜欢挑战难度啊,不过我还倒真被你吊起了胃口。”

“看你这胸有成竹的感觉,恐怕早就有想法了吧。”

“我只能说研究周期肯定用不了四年。”徐昀并未反驳孙正洪也没有把话说满。

按照自然科学基金的要求,拿到国家经费的项目周期为四年。

他已经吃透了脑海中的那份图纸,又解决了涂层材料和作为动力的全固态电池,别说花费四年才能制造出最终验收成品,只怕最多半年时间便能成型。

“听你这么说我可是更期待了,到时候进行测试的时候可要记得通知我。”

“当然没问题。”

“说不定到时候还要麻烦孙院士呢。”徐昀嘴角噙着淡淡笑容很肯定的说。

话讲到这里下秒孙正洪又像是想到了什么,再次抛出问题询问。

“对了。”

“你的项目成员有人选没,用不用我给你推荐?”

哪怕是院士也有私心,徐昀的杰青项目先不说会有怎样的巨大成果,单是参与其中学习到的经验和知识都不是其他教授的项目能相比的。

如果有可能的话,他自然是想推荐几位自己钟意看好的学生。

不求能成长到和徐昀这样优秀的程度,只要有所提升便是值得。

可惜他显然还是低估了徐昀的优秀程度,在听到徐昀的回答后整个人顿时怔住。

“这次我打算独自完成这个项目。”

“独自完成?”

“是的。”

徐昀再次斩钉截铁的回答,证明他不是在开玩笑。

做出这种决定他显然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非脑袋一热随口说说。

首先技术方面他已经吃透,并非要从零开始不断试错研究。

相反人多往往伴随着不同观点,反倒不利于项目的正常进行。

况且他只需要制作出一副模块装甲,又不是进行大规模批量生产。

孙正洪大约愣了几秒才反应过来,虽然知道这种做法很是让人吃惊,可放到徐昀身上仔细想想却又变得非常合理了起来。

最终神情复杂的看向徐昀,忍不住叹了口气。

“哎。”

“你小子每次都能给我意外的回答。”

“看来我们在战斗领域这块的动力军用外骨骼装甲缺陷很快就能弥补。”

“你这个杰青实属是实至名归。”

几句话说完突然另外一件事在他脑海中浮现,眉头也不由得皱了起来。

“不过这样的话项目申报审批方面恐怕会有不小的阻力。”

“我帮你先打个招呼吧。”

徐昀将孙正洪的话听完,自然明白对方是真心为了他考虑问题。

感激之下连忙表示谢意。

“多谢孙院士。”

“你早点把这个动力外骨骼搞出来,就是对我最大的谢意了。”孙正洪直视着徐昀连忙摆手回答。

“这几天我会尽快整理好项目申报文件,去帝都办理手续的。”

“那我就不打扰你了。”

孙正洪听完徐昀这话当即起身,说着便朝外面走去不打算继续逗留,同时还阻止了徐昀送他的举动。

看到这段时间一直念叨的自动化智能模块机器人终于能够问世,徐昀心里轻松的同时也很期待,想到未来批量的模块机器人配合战士演练,那种场面单是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

毫不夸张的讲科技感丝毫不输好莱坞大片。

“不知道等孙院士看到我的所谓动力军用外骨骼装甲会是什么反应?”

“应该会很惊喜吧。”

直到孙正洪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视野内,徐昀若有所思的低喃了两句,然后重新回到电脑面前开始进行杰青项目的文件材料整理。

杰青的评选虽是每年一届,但获奖人员毫无疑问都是国家最优秀的人才。

加上杰青又被称作院士种子,每次名单公示出来都会有官方媒体进行报道。

以往这种新闻网友的关注度并不高,有时甚至连个热搜都上不去。

除此之外部分人员还会受到公众的质疑,认为其发布的论文质量和成果,根本不足以获得杰青这种被称作院士种子的荣誉。

可今年却是最特殊的一届,因为公示的名单中有着大家熟知的名字。

几乎是相关新闻报道出来没多久,便迅速登上了各大平台热搜榜首,虽然引起了海量用户的关注评论却愣是看不到一条负面消息。

全部都是对徐昀表示祝贺,替徐昀感到高兴。

虽说这让其他获得杰青的人成了绿叶陪衬,但学术这种东西就靠成果说话。

徐昀在多个领域取得多项成果,值得被公众赞扬享受鲜花和掌声。

“徐神获得杰青可以说是实至名归,恐怕以后都再找不到含金量这么高的杰青了。”

“最年轻的杰青,期待徐昀以后成就最年轻的院士。”

“虽然我对这个结果并不感到意外,但还是要恭喜徐昀拿到这项荣誉。”

“要是杰青都能有这份水准,何愁科技不爆炸。”

“徐神已经从京州大学毕业了,爷青结。”

“根据可靠消息,徐昀应该会留在京州大学,以后大家要称呼徐教授了。”

“不知道徐神带不带研究生,好像找徐神当我的研究生导师。”

“不到五年的时间博士顺利毕业,成功拿到杰青不说马上还要成为京州大学的教授,但我对徐神却愣是生不出任何的嫉妒心理。”

“期待徐神的杰青项目,我记得到时候应该会进行公示的吧。”

……

“真不愧是我们宿舍最优秀的存在,希望你能在这条道路上走的越来越远。”

“昀哥。”

研究生宿舍内,赵岳峰刷着手机上关于杰青的新闻热搜满脸欣喜,发自真心为徐昀感到高兴。

他们宿舍四个人如今舍长钱宇东已经毕业,他成功上岸考到数据分析专业。

周奇则依旧留在数学专业读研。

虽说几人已经渐行渐远,甚至在手机上的交流也越来越少。

但那份情感和记忆却会永远留在记忆深处。

或许他们会很长时间不联系不见面,却会在心里默默关注支持对方。

这便足够了。

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看什么呢峰子,下午王教授的课可不敢迟到,咱还是赶紧过去吧。”

这时旁边舍友传来的声音将他思绪打断,赵岳峰随之收起手机面露笑容转过头回答。

“没什么。”

“我们现在过去吧。”

说完便也不再迟疑什么,立刻和新舍友一起离开寝室前往教室。

徐昀整天都在忙项目申报材料,并没有额外时间去关注网上的报道,直到傍晚陈诗禾驱车来接他时才抽空看了眼手机对熟人的祝贺进行集中回复。

和先前获得海外的数学奖不同,杰青毕竟是国内比较有含金量的荣誉。

加上又称作院士种子,这让王春芳自然非常高兴特意让徐昀回来吃饭。

对此徐昀自然不会拒绝,不管怎么说这也确实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陈诗禾眼下已经进入深度科技公司财务部门工作,毕竟她无论学历还是能力都非常符合要求,既然自己家有适合的平台可以让其施展拳脚展现自己的能力,那又何必到处找公司去面试。

徐昀很清楚陈诗禾的性格,知道对方不是那种把事业当成唯一的女强人。

但待在家里什么都不做又不行,到自家公司上班再合适不过。

这样偶尔陈诗禾还能带王春芳去转转,照看下公司里的绿植可比长时间待在家里健康的多。

晚上两家人一起吃饭时,王春芳和陈建方还提起了两人的婚事问题。

准备将婚期放在临近春节的时候,这也是考虑到时候大家都有时间,能够让婚礼办的热闹不给双方留下什么遗憾。

面对这件事徐昀和陈诗禾自然都没有意见,毕竟只是补个形式而已。

他们家人本来就已经订婚,且生米煮成了熟饭,加上两家之间的关系,除了还没有制造出爱情的结晶外和夫妻俩没区别。

晚饭吃下来无疑是王春芳和陈建方夫妻俩最高兴。

看到自己的子女能有一个好归宿,相信没有比这更让人值得高兴的事。

关键如此距离抱孙子外孙不远了。

晚上休息的时候陈诗禾的母亲张文艳,还特意让陈诗禾留下来陪着徐昀。

搞科研之余享受了一夜温柔乡,翌日徐昀便又继续完善项目材料。

前后忙碌了差不多两三天时间,终于把相关材料完成乘坐动车前往了帝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总部。

以往获得杰青身份后,都需要一段时间才会相继申报项目申请经费。

像徐昀这种效率如此迅速,无疑让基金委员会的相关负责人非常满意,只不过在项目成员问题上着实替徐昀捏了把汗。

要不是徐昀的实力大家有目共睹,估计都还以为这是要骗经费呢。

作为相关负责人每年都会审批大量项目,有些最终也出不了成果白白浪费经费。

因此哪怕就算是成为了杰青也不是说什么项目都会批下经费。

需要经过多方面的讨论确定。

偏偏徐昀的项目成员只有他自己,这让人难免会有些担心害怕项目流产。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