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学霸的培养系面板 > 第126章 极限爆肝

学霸的培养系面板 第126章 极限爆肝

作者:千越南秋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3:05: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整个比赛时间虽然有三天,但实际休息时间平均到每个人身上或许十个小时都没有,加上徐昀他们又是三个糙老爷们,基本没带什么换洗衣服。

新宿舍学校提前准备好了床垫枕头,可以说空着手来都没问题。

徐昀和自己的队友到达后,晚上一起吃完饭便回到宿舍早早睡觉补足精神。

2016年9月9日,高教社杯数学建模竞赛开始。

早上七点半学校准备的专用机房内,已经坐满了十几个参赛队伍。

大家都精神饱满凝神静气等着官网发布题目。

何教授早就详细介绍了各种规则,昨天把他们送来后便直接离开。

显然是对徐昀他们这支正规军很信任。

至于其他带队老师,早上到机房关心了几句,也很快离开。

眼看越来越临近八点,整个机房内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这时候谁也没有心情聊天交谈。

目光牢牢锁定在时间上。

刚进入倒计时,众人便迫不及待进入官网,下载这届的题目。

根据规则每届竞赛共有四道大题,前两道是本科组题目,后面两道则是专科组题目,参赛小组需选择其中一道作为目标,并在七十二小时内完成建模和编程上传,以及对应格式的论文。

往往考虑到时间紧任务重,参赛队伍不会在选题上太过浪费时间。

必须快速确定适合自己小组的题目。

这点对队长也是种考验,如果选择错题目,势必会让接下来的流程变得异常艰难。

然而当他们看到题目的那一秒,表情瞬间凝固在了脸上。

只感觉脑袋有些发懵,情况超出预料。

“A题系泊系统的设计。”

“B题小区开放对道路通行的影响。”

待回过神来后,机房内立刻变得热闹起来,吐槽的声音不绝于耳。

“今年这题有点变态啊,一个涉及到力学一个需要层次分析。”

“要完蛋,咱们队伍里可没有物院的人。”

“究竟选哪道题啊?”

“感觉哪道题都非常困难,早知道多研究点涉及力学的题了。”

“突然后悔没去听许院士的公开课。”

……

当然也有素质过硬的队伍很快调整好心态,对两道题进行分析选择。

比如周奇所在的张晓源队伍。

“系泊系统的设计涉及力学模型,周奇你对这方面掌握的怎么样?”

“大学物理我比较薄弱,恐怕很难做好。”周奇面对张晓源的询问如实回答。

他毕竟没有徐昀那种变态的学习速度,数学专业课程他或许掌握的不错,可大学物理实在没法打包票也不能打包票。

毕竟这关系到整个小组所有人,若不能实事求是的话就是在给所有人找麻烦。

得到周奇的确定回答,张晓源眉头微皱,随即便做出决定。

“我们选B题。”

“可以,我没意见。”负责编程的刘心宁表态。

确定完目标,周奇也不再迟疑,立刻研究起关于小区开放道路通行的影响这道题目具体问题,尝试进行计算和建模。

反观徐昀这边则非常平静。

朱立言和郑瑜超都是来自计院,并且只需要负责中间编程的问题,所以基本在数学建模上对徐昀起不到多大的帮助,因此究竟选择哪道题交给徐昀自己决定就行。

“队长。”

“我们要选哪道题?”

随着朱立言率先开口询问,徐昀倒没啥犹豫,直接便给出了答案。

“关于物理力学我学过不少,并且也听过许崇兴的力学公开课,我们就选择系泊系统的设计。”

这个学期里他除了学习数学专业课程外,物理方面同样没有落下。

有时遇到许崇兴的公开课也会去听。

尽管A题看上去涉及力学,且计算量比较大,但他还是有比较大把握的。

相反小区开放对道路通行的影响,需要对其进行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在建模时不见得就会非常轻松容易。

无论朱立言还是郑瑜超,对徐昀的决定肯定不会产生质疑。

选定目标后都纷纷表态。

“那开始的建模就交给你了,在力学模型上我们俩恐怕帮不了太多忙。”

“不过我们可以先保障后勤。”

徐昀知道竞赛开始的首个阶段需要他担负起建模的任务,并且为了给他们两人争取足够多的时间,他还需要以最快速度完成建模。

然后继续配合他们两人的编程完成论文。

这些分工都是最开始便确立好的,徐昀倒也没有过多担心,直接点点头回答让朱立言他们安心。

“放心吧,我会尽快完成建模的。”

说完立刻沉浸到题目中,研究题目中给出的数据以及提出的问题。

“近浅海观测网的传输节点由浮标系统,系泊系统和水声通信系统组成。”

“某传输节点的浮标系统可简化为……”

……

“分别计算海面风速为12m/s和24m/s时的钢桶和各节钢管倾斜角度,锚链形状……”

“在上述问题假设下,计算海面风速为……”

“请给出考虑风力,水流力和水深情况下的系泊系统设计……”

徐昀将完整题目研究下来,知道前两个问题应该是特意增加的,好帮助参赛学生理解问题和形成建模与求解的思路。

利用力学知识建立模型,进行求解后给出所需要的结果。

确定锚链的型号长度和重物球的质量。

使浮标吃水深度和游动区域以及钢桶的倾斜角度尽可能小。

“通过受力分析建立模型求解。”

“将锚链钢桶和钢管都简化为柔软的绳索,利用悬挂重物的三段悬链来解决。”

“把下部锚链简化为悬链线,上面的钢管和钢桶分别作为刚体来处理,由力和力矩的平衡条件来建立模型。”

“进一步将每节环链和钢桶钢管看作刚体,得到力和力矩平衡条件,给出离散递推模型。”

思维快速活跃下,徐昀心中很快便明确了解题和建模的思路,找对方向后便不再耽搁什么,立刻开始第一步悬链线方程的推导。

这道题涉及数据较多,计算量也非常大,在专注的作用下徐昀整个人完全沉浸到解答中。

依靠自身大幅度提升的能力,加快计算过程,整个解题和建模只能说是丝滑。

中间没有遇到任何被卡住的情况。

反观机房中的其他参赛小组就没这么顺利了,无论选择的哪道题都面露难色,进度推进的非常缓慢只能眼睁睁看着时间流逝。

大家都知道前期建模花的时间越短,便越有利于后续队友的编程和论文。

奈何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只能像只蚂蚁爬似的慢慢完善模型。

而整个上午要说机房里谁最轻松,那肯定属朱立言和郑瑜超两人。

本来他们还想着多少给徐昀帮点忙,也好让其更加轻松的完成建模,结果却发现压根就没有他们两个人插手的机会,想着与其到时候帮倒忙,还是老实先充当后勤角色比较好。

整天又是带吃的带喝的。

这种松闲程度和机房内其他人员形成强烈对比。

若是让外人看到,恐怕都还要以为他们俩压根不是参赛人员呢。

晚上徐昀把剩余的几个小时深度睡眠时间全部使用上让自己满血复活,并在建模完成后又对朱立言和郑瑜超的编程提供建议和优化方案,加上还要完成相应论文,可以说他自己算是一个人把三个人的分工全部进行了一遍。

饶是朱立言和郑瑜超把徐昀当做偶像,看到这种情况也不得不发自内心佩服。

不愧是能三天三夜不睡觉的大佬,这种精神头他们根本没法比。

徐昀和他的队友暑假集训这么长时间,付出如此多的努力肯定是奔着国奖去的,不把高教社杯捧回来实在对不起这份付出。

何况唐教授和秦院长那边也都对他有着那么高的期望值,所以必须要做到最好。

为此在编程和写论文过程中,徐昀他们也在对各个环节的解答持续优化。

力求做到最完美。

反正高教社杯数学建模竞赛比的不是时间,只要在规定时间内上传就行。

徐昀他们没有提前交卷的想法,所以哪怕故意放慢进度也丝毫不会担忧。

而相比徐昀的队伍故意放慢速度力求完美,其他队伍大多则是快马加鞭,生怕到时候出现时间到了编程或者论文还没写完的情况。

徐昀有着写论文的经验,加上自己又参与了建模和编程,进行起来倒也不是多慢。

时间是个很奇怪的概念,当你希望它快些过去时往往会度日如年,反倒是渴望时间能慢些时,又会飞速流逝。

所有参赛人员精神高度集中,紧锣密鼓的完成着各自任务,不知不觉间便来到了大赛的第三天。

昨天晚上徐昀考虑到已经没有深度睡眠时间后便熬了个通宵。

眼下距离大赛结束还有十个小时左右,尽管论文已经接近尾声,可他也精神开始变得萎靡,上下眼皮打架的频率越来越高。

朱立言和郑瑜超暂时没了任务,虽没有返回宿舍睡觉,但熬了个通宵并持续到第三天晚上,早已困得不行趴在桌子上睡着。

“论文现在还差一点,不过现在睡觉等清晨再写就太赶了,必须要想想其他办法。”

“对了。”

分析着自己眼下的情况,徐昀很快想到了先前抽取到的那份精力药剂,眼睛顿时变得明亮起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