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八百三十四天章 登封报天,降禅除地

公元二零一年,在全新历史上称为新战国七年。..

一月一日。

一为始,这一日,天气很好,地面的雪已经融化,罕见的冬日太阳浮现,旭日徐徐而高升,天高气爽,万里无云。

作为大吴封禅的大好日子,从前几天开始,金陵城已经开始沸腾起来了,一个个百姓早已经守候在钟山之外,等待着这一个盛典的开始。

早晨,当金陵东郊钟山周围的封锁线彻底的放开之后,一个个急不可耐百姓涌进入了钟山连绵无尽的地域之中。

对于这一场大吴朝之中超越当年开国典礼绝世无双的大盛典,所有人都希望一睹为快。

钟山东麓的一座无名之山峰,前后左右皆然是镇守金陵城的禁卫军和北军,一个个将士抬头挺胸,列阵以待。

这一座山峰其实不算是钟山最高的山峰,但却是整个钟山地势最广阔的一座山峰,配合周围地势比较高旷的一排排山峰,可容纳百姓数以百万而观礼。

最重要,钟山的山脉形同蟠龙,而着一座山峰,其实就是龙首的位置,所以这里是最合适建立封禅台的地方。

冬日的阳光很柔和,犹如淡淡的黄金一般,映照在山峰之上。

山峰之巅,一座浩瀚壮观的封禅台拔地而起,犹如金鸡独立一般屹立,陪着周围的山脉,形态如巨龙的头顶,峥嵘出一飞冲天之大势。

封禅台乃是一座环形的建筑,上高有十八丈之高,前对浩瀚金陵城,能把金陵收揽于眼瞎,左右和后方有九大陪台。

每一个陪台可容纳兵马上万。

封禅台的台阶满百。一步一虹,一台阶一奥义。

台上有一根封禅大柱,大柱直通苍天,三人环抱之粗,周围雕龙刻凤,大柱的头顶飞扬着一面大战旗。红底,蓝纹边,金色战龙,大吴王旗。

“我们大吴终于要封禅了!”

“好壮观的一座封禅台!”

“你们看,台顶之上,大吴国的红底蓝色边纹金光战龙旗,当今大王的战旗!”

“不能叫大王了,应该叫陛下!”

“……”

大吴成立数年,对外南征百战。强势无比,对内大力发展水利,开发经济,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早已经民心所向。

随着时间过去,文武百官就位。

一座座陪台之上,站满了文武将士,左边是内阁张昭率领的文官。右边是大将军潘凤率领的武将。

后面是参加封禅的兵马,除了禁卫军喝北军之外。还有大吴精兵,陷阵营,先登营,白马义从,霸王铁骑,黑甲精骑……齐聚一堂。

张昭站在第一陪台之上,目光看着中央的封禅台,在看看后侧方向一个陪台之上屹立一道身影:“周公瑾,他怎么出来了?”

“大王亲自放他出来的!”周瑜平静的道:“他也是王族子弟,还是大王兄长。如此盛礼,亲自观礼,理所当然!”

“哼!”张昭冷哼了一声,没有继续说什么,而是静静的等待着封禅典礼的到来。

“好壮观的典礼,好大的气势,一朝封禅,帝位已成,孙仲谋算是大势已成,无可颠覆,某家也要死心了!”

孙策环视一言,平静的面容之下,心中却有一丝的哀叹和无可奈何。

这一刻,他一颗王者之心才算是真真正正死了。

在左边的陪台之上,众将林立,一个个身披战甲,皆然呈现出自己最威武的一面出来。

“子龙,说好呈现给陛下的人头呢?”潘凤低声的问道。

“失手了!”赵云昨夜从匆忙的返回,嘴角有些苦笑,微微摇摇头,到:“别说斩首了,贵霜的整个战局都不利!”

“看来我们军方想要为大王加冕锦上添花是做不到了!”

太尉鞠义微微叹气。

这一次封禅典礼,大吴七方大营的主将和全数到齐,呈现出军方是鼎盛的气势,可惜本来计划好用贵霜帝国帝君的人头来作为军方的贺礼,却失手了。

吕布贺齐黄忠等人闻言,有些疑惑的看了看身边的周泰:“贵霜很难打吗?”

“我们轻敌了!”

周泰轻声的解析了一句:“军队不是很强,但是很麻烦,语言不通,理解不足,善意也贬称恶意,他们反抗很激烈,拖垮了我们不少兵马!”

……

随着窃窃私议的声音之中,时间已经开始进入中午时分,一轮烈阳已经升上最巅峰的高空,一天之中最旺盛的气氛到来,封禅的大仪式也拉开了序幕。

铛铛裆!!!!

金陵城三十六座的大钟楼,一共三十六座大铜钟,同时的响起,连发九十九响,明亮的声波荡然方圆百里之内。

“恭请苍天,今有大吴孙氏,登封报天,降禅除地~~~~~~~~~~~~~~~~”

封禅主台之下,第九十九台阶之上,吴国第一内侍曹阳手握一柄佛尘,尖锐的声音彻底的拉开了这一次的封禅大礼。

封禅之意,在上古的时候便有已经流传,封是祭天,禅是祭地,所谓封禅,就是受命于天,代天巡视,监管天下为意。

要说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封禅来自于当年大秦始皇的泰山封禅。

秦始皇算是华夏几千年的历史之中第一个统一整个天下的帝王,他统一六国后的第三年,东巡郡县,召集齐、鲁的儒生博士七十余人到“天下第一山”――泰山下,商议封禅的典礼,以表明自己当上皇帝是受命于天。

从此之后,封禅大典称为一统天下的代表性的一个典礼仪式,不过要说封禅的资格,无论是曹魏还是如今的孙吴,都不足。

封禅最少要在泰山,才名真言顺。在如今时代,泰山被誉为中原第一山,上接苍天。

秦皇汉武都是泰山封禅,不过无论曹魏还是孙吴,都暂时做不到泰山封禅,天下没有一统。仅此一点,就是死穴,还这么媲美秦皇汉武啊!

但是如今曹魏已经走出了一步,而且是错有错着,引起的反应很不错,算是引导了天下之意,孙权也是能效仿而行事。

“苍天见证,请大吴之君,孙家仲谋!”

曹阳一声之下。引起四方的沸腾声音。

“苍天见证,请大吴之君,孙家仲谋!”

“苍天见证,请大吴之君,孙家仲谋!”

封禅台之下群臣共鸣而响,将士高叫,声波汇聚如虹儿长啸,响切在九天之巅。

孙权出现在在封禅台之下。头戴一顶紫玉平天冠,身披金色九龙袍。顺着红毯台阶,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了封禅台。

“一跪,祭苍天!”

“二跪,祭大地!”

“三跪,祭天下百姓!”

仪式的声音之下。孙权俯首而跪下,对着天地,毕恭毕敬之下,三跪九叩,向着苍天大地。而行大礼数。

然后他缓缓站起来,双手拱天,长啸而喝:“朕,大吴孙权,承苍天之庇护,得先父孙坚之传承,以领天之权,立地之朝,受天下百姓之爱戴,加冕为帝,愿大吴万世长存,永垂不朽~~~~~”

他一字一言夹带着的浑身真气,声波大气而浩瀚,回荡在封禅台的周围,清晰入耳。

“愿大吴万世长存,永垂不朽,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昭领大臣而跪,朝拜新帝,声音激昂而浩然。

“愿大吴万世长存,永垂不朽,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潘凤声如洪钟,领众将俯首,前后左右十万精锐兵马意气风发,俯首而叫,声波激荡在一座座山涧,久久而不息。

“愿大吴万世长存,永垂不朽,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整个钟山之上,万千观礼之百姓异口同声,覆盖金陵城的上空。

这时候,突如其来的一股浓烟之气随着一股微微的东风而来,瞬间笼罩着的整个封禅祭坛之上。

“怎么回事?”

众人有些的疑惑,也有些激动。

到底是天降祥瑞,还是天降惩罚?

在这一个思想没有解放的时代,封建迷信其实就是一种民心,百姓都睁大眼睛看着,想要看看,大吴封禅,是顺天而行,还是逆天而行?

“去!”

钟山的一座山峰之上,仙翁左慈领着十二道童,开坛做法,滴血燃符,长剑挥舞,直插苍天:“聚气成光,闪!”

一瞬间,天地风云变色,烈阳之下,烟雾之中,天降祥瑞于封禅台,金光闪闪之下,仿佛一条金龙的影子萦绕着的孙权身上。

“那是金龙降世,此乃大吴鼎盛之兆,天下当奉吴一统!”

有人发出长叫。

“金龙降世,大吴鼎盛!”孙权目光湛然一亮,长啸天地。

“金龙降世,大吴鼎盛!”

“金龙降世,大吴鼎盛!”

“……”

整个钟山,整个金陵,甚至方圆百里之内,都让这一股强势的声波给完全的覆盖了起来,人心沸腾之下,民心凝聚。

“呼!”

远处山峰的左慈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有些后怕:“孙仲谋好运道,今天如果要是没东风,老夫也无可奈何了!”

“师尊,还要起烟吗?”葛玄也擦了一把冷汗。

“有开始就可以了,按照孙权所说,留点悬念,不用多做,所有人立刻撤出钟山,不得留下一丝痕迹!”左慈吩咐的道。

“诺!”

葛玄点点头,迅速的把钟山周围所有的道童召集起来,退出钟山。

这时候,大吴封禅的大典已经开始进入第二个环节,大赏天下。

ps:这一章没味道,苦思两天,我实在写不出封禅的味道,封禅这个环节就算拉过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