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南宋不靠谱 > 第七十章 应纯之召见

南宋不靠谱 第七十章 应纯之召见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58: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天早上,孟九成便带着梁二铁等随从,前往州府投贴求见。这时就看出结好陆承焕的好处了,有他说项照顾,孟九成没等多一会儿,便被引进府中,得到了应纯之的召见。

年轻,举止有度,不卑不亢。孟九成给人的第一印象基本上都是如此,到底还是后世那种思维和行事习惯难以改变。其实,也是内心那种自信在起作用,合则留,不合则去,穿越者即便不能兴王图霸,富甲一方、海外逍遥还是能做到的吧?

当然,孟九成也不是瞧不起古人。若论政坛游刃有余,或是在朝堂上勾心斗角,他便不敢妄自尊大。所以,他才会选择偏重于军事的道路。

孟九成拜见完毕,便把公事一一禀报。拿贼、安民、筑城、组建民团等,都是宝应县的政绩,也是应纯之提倡督导的诸项措施,自然也是应纯之“领导有方”的表现。

应纯之边翻阅着呈上来的公文,边不说问上两句,神情中虽有欣慰赞赏,却也有几分疑惑。

在楚州,他可是动员军民一起动手,在劳力数量上大大超过宝应;而宝应县主要是利用北地流民和一些当地的民众,可在工程进度上却令人感到惊讶。贾涉也很有信心,在公文中表示,争取今年筑城完毕,然后在明年疏浚望直港,直通射阳湖。

等应纯之看到公文中由孟九成整理出来的统筹管理的诸般举措,不禁捋须思索,然后微微颌首,对宝应县的政绩又相信了几分。

动员军民筑城、凿湖,当然也不是白干的,官府总要支些钱粮。但是没有划片承包,没有多劳多得的奖励机制,当然不能激发出人们的全部工作热情。若说当时人们的心思淳朴,不会偷懒耍滑,确实有些一厢情愿了。

而孟九成写得十分详细,不举列出种种举措,还说明了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好处,后面更有数据的比较,令人一目了然。

应纯之随便问了几个问题,孟九CD对答如流,与汇报的公文中一般无二。

“筑城由孟押司负责,贾知县十分满意,可是不吝夸赞啊!”应纯之的架子倒不大,且常奔波在外,颇有亲历亲为的作风,抬头微笑说话,显得很是和蔼。

“蒙知县大人抬举,卑职也只是尽职而已。”孟九成拱了拱手,表示谦逊。

“能尽职便是好官,便是好吏。”应纯之这次真是仔细打量了孟九成一番,点头道:“既年轻,又少浮躁,确是难得的人才。”

“相公过奖,卑职愧不敢当。”孟九成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各州各县的情况自是不同,在宝应行之有效的,在他地却未必好用。”

“因地制宜,确实重要。”应纯之沉吟了一下,说道:“山阳(楚州州城,现淮安)与宝应毗邻,情形倒是大体相似。北人自山东、江淮不断南渡,如能善加利用,为民为兵皆可使得。可若安置不妥,却也是地方之祸患。如宝应,便做得很好。”

孟九成立刻抓住了这个话头,沉吟着说道:“卑职觉得北人悍勇,或可成为抗金助力。若是任其为民,地少人多,地方官府恐也难以尽行安置。”

应纯之有些犹豫,北地义军虽然抗金,可也打家劫舍、寇掠州县。虽然他也认为或许可以联合抗金,但如何着手,如何处置,却也没有合适的策略。

孟九成决定继续说项,大不了应纯之不接受,降罪却是不可能的。

他向上拱了拱手,说道:“卑职昨日于酒楼偶遇一北人名叫季先,现怀远为民,曾是山东义军杨安儿旧部,与金人厮杀血拼过。据他所说,杨安儿等义军首领颇有归宋之心,只是不知朝廷之意,不敢贸然行事。”

应纯之微垂眼睑,思索着,并未立刻回答。

当时,在宋金关系变化的关键时期,不仅是朝廷决定着相关政策,地方大员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应纯之的上官,李珏与崔与之这二位坐镇淮东防务的重要人物,自然也对应纯之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李珏为江淮制置使,兼知建康府,是总管边务,负责屏障京师的重臣;崔与之则是知扬州兼主管淮东安抚公事,是负责江北防务的要角。

这两位大员都深知宋金关系薄弱,和约难以持久,而且都深感边防薄弱,对应纯之的筑城固边大加支持。

不过,崔与之强调守御,对招纳北人的态度,较为保留,审慎;李钰则积极主战,图谋恢复,有意招纳北人,甚至企图利用这些人侦察敌情、袭扰金兵,并鼓励他们从事恢复故土的事业。

而就在宋金爆发战争前,淮东便不断发生侵扰金境涟水、东海,以及围攻泗州等情事,应与李钰的策划有关。

应纯之处在两位态度并不完全一致的上官之间,朝廷又未有旨意,他又哪敢轻作决定?

孟九成当然也深知此点,现在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路,不过是备以后之用。而向应纯之说出季先的事情,也是一个顺水人情,并不希望能马上就获成功。

至于史载的季先说服应纯之招徕北人组建忠义军,孟九成认为是形势使然,并不是季先有多么厉害,应纯之有多么英明。

如果不是宋廷的默许,李钰或崔与之的支持,应纯之哪有那么大的胆子,又哪有那么大的权力,更没有那么多的钱粮来支助忠义军。

也就是说,现在如何舌绽莲花是用处不大的,只是能让应纯之知道孟九成有志于此。而应纯之也不是个固步自封的短视之辈,一旦形势有变,他自然会选择利用北人,图谋恢复。

思虑良久,应纯之并没有作出决定,而是淡淡一笑,说道:“彼等若有忠义之心,朝廷自会有所措置。然边防尚薄弱,战备亦未丰,却还要等些时日。”

很多人都看出了金国衰落之势,宋廷中强硬派抬头,应纯之自是知晓。他预计朝廷政策或有改变,他身处边境重镇,招徕北地义军,手中职权定然增长,集军政于一身也不是不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