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消防兄弟 > 第290章 沧源纯马

消防兄弟 第290章 沧源纯马

作者:日月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53: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穆天宇和张乐童慢慢游览着古崖画廊,看着太阳出来之后与没有光照时,崖画的颜色在不断变化,可能还与清晨比较湿润,太阳出来之后干燥了一些有关,崖画让人感觉很神奇。

张乐童说道:“我们这的老人说过,崖画色彩变幻是有规律的,一般是一日三变,早红午淡,晚变紫。”

“嗯,的确很神奇,”穆天宇突然又想到什么,扭头对乐童说:“乐童,你会骑马吧?”

“当然,我妈有四分之一的半游牧佤族血统,从小就骑过马。”

“那就太好了。”

“怎么,穆哥哥想骑马?”

“是呀,8、90公里路,不骑马怎么行?”

“好吧,沧源马还是比较名贵的血统马,我妈有一个马场就在附近。”

“真的假的?那也太给力了,说什么就有什么。”

穆天宇和张乐童,刚从马场骑走了两匹马,英荣叶那就赶到了。

从老场长那里了解到情况,十分愤怒,马上给女儿打电话,训斥道:“告诉过你今天不要进山,就是不听,还骑走了我的马。”

“妈,今天为什么不能进山呀,穆哥哥就要回家了,不去看看多遗憾呀!”

“遗憾个屁,长辈们流传下来的忌山日,是不能破坏的规矩,连政府都尊重。你们还是赶紧回来,把马还回来。”

“妈,我们骑的可是我和我哥的马,怎么这您也要管?”

“胡说,这两匹马可是我调教出来的宝马,你不能随便乱跑,你哥也不行。”

“妈,怎么不讲理呀!”

“乖女儿,听话啊,赶紧回来,不然我真的生气了。”

“好,好,好,妈,我和穆哥哥会尽快回去的。”

张乐童说完,赶紧把手机挂掉,她笑了笑,对穆天宇说:“穆哥哥,我妈就是这样,非说今天是忌山日,不能进山,要我们赶紧回去。”

“怪不得今天山里一个人影都没有。”

“不过,小时候,我妈总是在忌山日的时候带我和我哥出来练马,栈道上没有人,比较安全。”

他们骑着马,在山路上行走着,视野更加开阔,更加有了古代茶马古道上的感觉。穆天宇想着乐童说的话,那英荣叶那似乎并不在意什么忌山日,她很可能正是利用每月的这一天,进行贩毒交易的。

穆天宇侧身又对乐童说:“我总觉得,你妈主要是急着想用这两匹宝马。”

“可能吧。”

“乐童,刚才老场长好像说,这两匹宝马有灵性、速度快、耐力好,是整个马场最好的马,”

“那当然,这两匹血统最纯正。不过还有两匹小马,也和这两匹一样的,叫玉玉和女女,是我妹和我弟的。”

“哦,我算是知道了,你家兄妹四人,正好是金童玉女啊,哈哈。”

“穆哥哥,你是在笑我妈和我爸很土气吧!都能想到给我们取这样的名字。”

“不土,不土,我可没有笑话的意思。单独叫乐金、乐童、乐玉、乐女,真的非常好听,都是好名字。”

“嗯,我也这么觉得,穆哥哥,您可真的不许笑话我!”

“真的,我发誓!”

英荣叶那正如穆天宇估计的那样,她赶到马场,发现金金和童童都不见了,马上找来老场长问话:“你不知道每月忌山日,都是我驯马的时间吗?”

“可是东家大小姐带着男朋友一起来牵马,怎么能不放行呢?”

“看你也是老糊涂了,谁承认那个男孩是乐童的男朋友了?”

“东家太太,乐童自己说的啊。我虽老了,但不糊涂,那男孩真的不错,跟乐金有得一比,帅气、有礼貌,一看就知道是好孩子。”

“得,得,得,算了,我看你这是存心气我。”

“不敢,东家太太。”

“牵两匹好马给我,现在就去追他们回来。”

英荣叶那带着张辉在临沧的管家,骑着马也很快进了山。

当这个英荣叶那一骑上马,她那种农村暴发户家里的家庭主妇形象,一古脑全抛到了九宵云外不见了踪影。

她俨然成了一个新潮的女大侠。

“我们得再快些,”英荣叶那对管家说:“误了时间可不好了。”

管家虽是中年男人,但他是张辉带去的汉人心腹,骑术可没有英荣叶那一半好,他有些吃力地跟着夫人,还怪罪着马匹不行:“夫人,这马怎么跑不起来,您得等等我。”

“这马虽比不过金童,但也是沧源纯种马,老于,你给我用心点。”

“夫人,您加快点,别误了时间,我会跟紧的。”

“好,驾!”英荣叶那一夹腿,那马速度更是快了起来,一溜烟把管家老于甩掉很远。

由于英荣叶那担心乐童进山碰到不该碰到的事情,更不想让外人穆天宇知道什么。她开始发现乐童和穆天宇把两匹宝马骑走了,就赶紧联系乐童,让他们快些返回来。

又派人出去寻找,想拦回他们。

但都没有结果,乐童还把手机关机了。她无奈,才换乘另外两匹马直接飞奔了过来。

到了预定的地方,在一个山脚转弯的地方,非常避静,有一个小凉亭一样的棚子,凉亭四周拉上了木帘子。

她远远看到完整的竹木帘子,就放心地更加快了马速,她不能迟到,那是铁一样的老规矩。她早已把管家老于甩开得看不见了人影。

这个貌似凉亭的地方,实际上是佤族人的木鼓房,是佤寨重要的、也是标志性的建筑物。每个村寨都会有一个或者几个这样的亭子。

木鼓房是用6根柱子、3根横梁及竹片或茅草搭建而成的、四周没有墙壁的小棚子。虽然面积不大,结构简单,但由于是存放木鼓的地方,所以相当神圣,具有其他民族庙宇的功能与地位。

木鼓是佤族的象征,是佤族人民崇拜的神圣之物。佤族当地的老百姓们都认为,木鼓是“通神之器”、“通天之鼓”,“生命靠水,兴旺靠木鼓”。

因此,除了祭祀报警和节日喜庆等,平时,这样的木鼓房,是任何人都不能随便进去的。

求推荐,求收藏,求订阅,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