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502章 千机编队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502章 千机编队

作者:红酒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6: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B级基地。

杨维轻车熟路地刷脸开车进入基地,停好车后坐上基地的无人摆渡电动车,进入了大门半开的总装库房。

一架昨天才完成组装的C810空机被地勤拖出去,这架C810是第一架根据海军要求制造的改型,将会飞到611那里接受其他设备的安装。

但杨维的目光不在它身上,而是快速锁定了它后面的大家伙。

经过了一个月的时间,第一架腾云原型机已经完全组装了起来,正在进行各项子系统的测试。

谢廖夫带着安全帽不时进进出出进行检查,因为雪鹄的零件质量事故,基地现在又加强了对于外部供应链零件质量检查。

在周围忙碌的工人群体中还能看见几个机器人的身影,不是工业机器人,是人形、穿着工装服的那种。

配合雪鹄科幻的巨大机体,它们为这里添上了浓重的未来色彩。

“杨总。”

谢廖夫和他打了个招呼就继续开始忙活,杨维也很快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工作。

腾云的首次地面开车测试定在未来一周以内,如果全部正常就将择机进行试飞,参与进来的总师们都高度重视,纷纷亲自出马监督不产生质量问题。

一整个上午就在一百多人的忙碌中快速过去,中午的时候几位总师边吃饭边交流着技术问题,突然听到了外面嘈杂的“嗡嗡”声。

这是螺旋桨飞机的声音,而且听起来数量还不少,现在已经响彻在整个基地的上空。

“咦,不是说基地这里俱乐部禁飞吗,怎么有那么多飞机?”

谢廖夫:“没有从这里经过,只是飞机太多了,再忍个四五天,之后就好了。”

杨维好奇地走到大门前往外看,然后就见到远处的天空中被一团可怕的乌云完全遮蔽,连强烈的日光都被削弱了不少。

飞机,一眼望去难以计数的飞机正在以密集编队经过,无数桨叶产生的噪声让人感觉地面都在震动。

拿着烤面包的谢廖夫这时候也才慢慢走了出来,举起手机拍了张照片后解释道:

“不是现在都开学了吗,基地跟市里商量了下统一了所有的高校和中学军训时间,准备组织一场巡游飞行。

我们组织了400多优秀学员,再加上宇航员储备、基地员工,还有技术不错的飞行爱好者,总共凑齐了1600架飞机,表演一下千机大轰炸。”

杨维:“……”

“哦,空军也参加了,老板说天天看老美棒球赛开局有军机,国内也得更上,和空军拉扯了好久才办成的。”

杨维:“林总也在?”

谢廖夫:“没有,他被扣在京城了。”

“……”

……

京城。

林炬其实很想回去给2017届新生做个表率给他们飞一次的,但不知道怎么着消息泄露,最后硬是被繁忙的处理事务留下来了。

前两天,灵犀公司的第一批低轨卫星全部制造完成,经过最后检测后装机发往了九泉,发射它的双曲线三号火箭已经准备就绪。

现在国内的一众民营航天全被他带进了月球开发的大坑,不断地为月球建设添砖加瓦,在计划中玉树基地有30%的部分都由他们研制生产,显著降低新远和航天局的压力。

所以现在国内航天界反而成为了制造业挫折中唯一还算亮眼的部分——后者现在正处于艰难的转型期。

约翰的工业法案已经开始正式实施了,进入新的一月,往阿美的大量出口业务纷纷遭到了海关的拦截,超过15%的相关企业被税务问题和倾销嫌疑起诉,本月前一周的贸易出口量比起上上一周跌了42%。

国内对此的应对措施也在上个月阿美三**案通过的时候推出了,那就是向第三世界增大出口量。

现在大半个东盟都与国内建立了更加紧密的贸易联系,中亚那边的消费力也在近年来肉眼可见地上升,这两大地区的经济总量虽然远无法和阿美相比,但庞大的人口也还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市场。

国内专家预计,对美出口量可能会维持在往年40%的水平,而加大深挖国内市场、增加对新兴不发达国家出口能够弥补这部分缺口,但需要一到两年的转型时间,称之为出口业务“短暂的挫折”。

被寄予厚望的东盟倒也配合地提出了多项有利于国内出口的政策,并且陆续表示了与大陆进行互免签证的意愿。

希望“转型期”之后确实能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吧……

林炬自己能做的就是尽可能让联合矿业成为下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只要能够在月球上找到利润,国内自然就会自发地朝着无垠潜力的太空转型。

从现在到12月的三个月是整个月球计划最后的规划和准备时间,围绕着它衍生出了几百个直接项目,林炬就这么一直忙活到了9月10日,然后才被一个消息打断:

嘤国佬来了,除了五名准备送来培训的的载荷专家和宇航员以外,还有他们国内200多名各界学者、专家组成的交流团。

带嘤抓住了矿场爆破的机会顺势和联合矿业谈成了关于月球建设和资源开发的深度科研合作协定,与国内多个院校进行合作开展月球科研项目,总体来说有利无害。

但让所有人都没没想到、同时带嘤也没有照会的是两个非常出名的物理学大师也在飞机上,其中一个名气更是享誉世界:史蒂芬·霍金。

霍金、彭罗斯两人都以对黑洞与广义相对论的研究而闻名,不过他们到目前为止都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彭罗斯会在三年后因为证明黑洞是广义相对论的直接结果而获得此奖项。

但他们未获奖的理由并非是因为徒有虚名,而是研究过于高深基本都是无法证实的理论猜想,而瑞典皇家学会的颁奖更倾向于应用。

这两人携手到来让整个国内都非常意外,但更有意思的是霍金在下飞机之后就提出要求希望参观航发委的火箭和航天器,所以林炬又有的忙活了。

他并不了解两人的来意,但仅仅是凭着他们的名气就足以让林炬亲自去迎接,尤其是霍金……这老兄可没多少日子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