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413章 华阴条约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413章 华阴条约

作者:红酒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6: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长安。

在航天六院的试车台上,YF135-双向摇摆可复用样机正在进行1500秒长试车点火测试。

流量达到110%的发动机输出了超过400吨推力,每秒钟就要消耗超过2吨燃料,一台发动机的动静就地动山摇。

在这样的情况下液压摇摆机构还在控制信号的作用下不断偏摆,在各个转向范围中测试着发动机的性能。

“这就是我们正在开发的新一代超大推力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它的海平面最大推力超过4000千牛,和K380发动机并列。

但相比K380,YF135在体积结构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并简化了生产工艺,也是世界上单燃烧室推力最大的煤油火箭发动机。”

唐伟天的介绍加上壮观至极的试车场面,让一群不同肤色的老外有了不同的表情。

露西亚的专家在讨论YF135与RD181的技术差距,髮、意的人员面色凝重地思考着YF135核心涡轮泵的恐怖功率,至于其他的8个小国代表只能表现出一脸崇拜的表情了。

“YF135也仅仅是个开始,在它的基础上我们将会改造一款液氧甲烷发动机,单燃烧室推力将达到300吨以上,最大可能支持450吨推力,成为当前世界上最强大的液体引擎。

这同样也是一款可复用引擎,未来我们的一切液体火箭发动机都将是可复用的,将在目前的基础上将运载火箭每公斤单价再降低25%以上。”

11个国家的代表纷纷鼓掌,不管听不听得懂,反正现在的华国航天很厉害就是了。

现在是6月28日,与航天局有载人航天合作的十一个国家,包括东盟四国、西亚四国、以及露、意、髮三国的代表团齐聚长安,一起参观这里的发动机生产基地。

这里不仅仅有发动机,技术发生飞跃的六院也规划了相当多的庞大计划,让一众代表看得叹为观止,一整天处处看到的都是惊喜,也深刻感受到了脚下这片土地强大的航天力量。

到了晚上,他们被送到当地机场,一架C919正在这里待命,它将带着代表们先飞往WN市,然后再转车去华阴市,在那游山玩水几天,并准备参加在那里召开的多国航天合作及太空开发、小行星防御问题计划会议,签订共同条约。

华阴市是仰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春秋设邑,战国置县,已有2300多年历史。

其境内最出名的是五岳之一的华山,风景独特,历史悠久,是经过评定后的最佳会议场所。

会议日程预计在7月1日到7月20日:开始的时候曙光三号飞往月球,结束的时候差不多也赶上宇航员回家,非常完美。

会议的目的是为多国以后的太空合作提供明确的框架和任务分配,并共同承担太空小行星防御需求。

按照一般以会议地点命名的惯例,最后达成的条约应该叫做“华阴多国航天友好合作暨太空共同防御约定”,英文缩写HAFO。

……

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

阿美中部时间6月28日凌晨4点44分,京城时间6月28日17点44分。

距离长征十号发射时间还有:65小时16分钟。

从SLS从海上运抵卡拉维拉尔角的那一刻起,这里的灯光就从未熄灭,源源不断的工程师从洛克希德·马丁和波音的各大工厂里赶来,成为环绕SLS火箭的发射台上众多人头中的一部分。

经过不眠不休的努力,SLS火箭的整体电气系统和各个连接件检查已经完成,。

虽然极其仓促,但所有的检测项依然一个不少的全部完成,只发现了部分装备缺陷和个位数的电气系统安装错误,现在已经全部纠正过来。

强烈的白光照射在SLS的箭体上,SRB的光滑外表面反射的光线让克莱尔·博登终于有机会揉了揉酸胀的眼睛。

不断有戴着白帽子的工程师从他的身边经过,他们步履匆匆很少停留在某个地方,从最开始的吵吵嚷嚷,现在已经只剩下了机械和纸笔的声音。

即使是轮换工作,这里的平均休息时间也很难超过四个小时,发射中心买空了周边所有饮料店的咖啡,每隔一会儿就有叉车将货车送过来的一箱箱咖啡取下放在一边,然后在不到一个小时内被人拿空。

副局长吉姆·弗里从保温箱里拿起一杯,掀开盖子一饮而尽,然后捏扁空杯子扔到一旁,成为废纸杯堆的一部分。

温热的咖啡让他的精神又好了些,重新翻了一遍刚刚看过的检测目录单,果然发现了一个错漏,赶忙跑向出问题的工位。

克莱尔趴在60多米高空的栏杆上冷静地看着像是蚂蚁一般聚集在糖附近的工程师,在心中浮现出一个数字:30。

如果在两个小时后的复查里依然未发现任何缺陷,那就可以开始给火箭加注燃料,进入准备发射状态了。

考虑到最基础的冗余调整时间,40个小时后应当可以满足发射要求。

也就是京城时间6月30日9点44分,阿美时间晚上20点44分,比起长征十号的公开发射时间还要早55个小时,但从阿美民众的角度看,肯定是比长征十号提前了一天。

在不出任何意外、一切顺利的情况下,领先差不多一天,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每隔3个小时总统府就要打电话过来问一次进度,现在总算是可以交差。

整个参与到阿尔忒弥斯二号的人员中,恐怕也只有四名宇航员被要求强制休息,而现在克莱尔即使困意重重,却也根本没有睡觉的兴致。

等下他还得远程指挥“蓝月”登陆器和在轨加油模块的对接,根据休斯顿的报告,前者刚刚进入了400公里环月轨道,将会先对接加油以后再机动到“门户”空间站上对接,等待宇航员的到来。

当然他还知道这个时候的月轨应该还有两个航天器也在准备进行对接,那是“乌兔”的两个部分,其中有一个舱段用途比较奇怪,说是燃料存储和加注舱,可既然是用新远二号火箭发射过去,那么质量应当在20吨左右。

然而那个舱段的体积不比50吨重的载人生活舱小多少,空重最少也得十二三吨,送过去那么一点点燃料有用吗?

难道说准备以后再运燃料过去?但这可并不划算,而且他也实在想不出这样做的必要性,完全找不到理由。

自从曙光计划开展以后,华国航天就变得越来越奇怪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