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252章 月桂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252章 月桂

作者:红酒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6: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亚洲之星?亚洲鸽王还差不多,JAXA这帮马鹿,他们和印度联合研制登月火箭?难道是想让我们的航天员乘坐牛屎飞船去月球吗?!”

当“亚洲之星”登月计划公布,且真的在后续一周内两国多次交流正式磋商的时候,全世界都有些愕然。

首先值得吐槽的就是名字,亚洲之星?华国那么大个块头盘在那里都没说自己是亚洲之星,你们两个卧龙凤雏叫亚洲之星?

肖冈田直接推特发文怒怼JAXA,你什么档次敢叫亚洲之星?是亚洲之猩还差不多。

而且H-X(亚洲之星火箭JAXA代号)火箭另一个槽点是它的构型,不能说和SLS一模一样,只能说师出同源了。

四台LE-9氢氧发动机的芯级和两根五段式SRB,往那一放妥妥就是缩小版的SLS。

况且岛国的火箭箭体和发动机技术是70年代阿美放松管制后购买的“德尔塔-1”火箭技术衍生来的,印度的S200固推技术很明显也是来源于阿美。

所以……这是阿美技术攒了个猴版SLS?

但有意思的是,起飞推力2200吨的H-X和起飞推力3900吨的SLS火箭低月转移轨道运力似乎差不了多少,前者23吨,后者27吨。

这当然不是岛国准备给H-X二级使用的两台LE-5B燃气发生器循环10吨级氢氧发动机有多厉害,而是SLS Block1的二级只使用了一台RL-10B发动机,推力只有11.2吨,大幅降低了运载能力。

当然后者不是只能用两台,而是即使使用两台RL-10B发动机的SLS Block2也不能把让蓝色起源花34亿美元开发的“蓝月”着陆器和飞船一起打过去。

SLS Block2是货运火箭,主要是把大量载荷运到近地轨道,阿尔忒弥斯计划前期登月用不上这个构型。

所以SLS火箭要是能说话肯定会指着H-X说: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但是亚洲之星计划……怎么说呢,单看H-X火箭的话似乎还真差不多,和SLS一样,所有的发动机都是现成现有的,箭体在内全是成熟技术,没有难点。

载人飞船岛国似乎也不缺乏技术,印度的加甘扬计划也从露西亚那里获取了不少资料,理论上可行性还是挺不错的。

但实际嘛……

三哥 岛国,两个航天领域都不怎么靠谱的国家搞载人登月这样级别的行动,想想就让人恐惧。

当然,也不是所有国家都不看好。

露西亚航天局局长尤里发声,表示将支持印度朋友独立自主的航天计划,露西亚可以为亚洲之星计划提供一切帮助。

三哥极为感动,航天局局长表示将不日前往莫斯科访问进行具体磋商。

航发委不说话,知道老毛子又要挥起屠龙刀宰白象了,就在一旁静静看热闹。

……

10月15日,坚定号迎来了第五次载人发射任务,再次将8名游客和两名专业航天员送往太空。

前一天,长征七号甲型火箭运抵琼州。

其总师冯睿星跟着研发团队一起,也到了琼州发射场。

基础型的长征七号是一级半构型,这次首飞的是长征七号甲,三级半构型,多了一个氢氧机的三级。

原世界线的长征七号,采用了7台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起飞推力727吨,原本在今年的6月发射。

现在的改进版新长征七号,回收模式和构型都有着重大变化。

首先是在新长七的研制过程中,为了减轻回收控制系统工作量芯级的3.35米直径箭体只用了一台YF100K,四根同样3.35米直径的助推器却各自搭载了两台YF100K。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假如是整体回收助推器不分离,那么助推器的燃料100秒出头就消耗完了,而存储了同样多燃料的芯级燃料还剩一大半?

如果要让芯级的那台YF100K继续带着死沉沉的四枚助推器一起飞那就完蛋了,这得多重啊,运载系数一定惨不忍睹。

所以经过了谨慎思考,冯睿星做出决定,反正是整体回收,那就把助推器和芯级的燃料罐联通,一级和助推器实际上共用燃料箱是一个整体。

这样就能保证9台发动机消耗同样多的燃料,然后在分离时整体关机,直到芯级的发动机启动进行回收。

这就很类似露西亚的“质子”系列火箭,你以为外面捆的是助推器,其实不然。

另外就是二级发动机,原本打算用四台YF-115富氧分级燃烧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真空推力18.75吨,总推力75吨。

YF115推力小、比冲低、推重比小,可以说性能惨不忍睹,四台YF115实际上使用一台YF77就可以代替,更何况YF77是比冲400多秒的氢氧机远超煤油机,如果用YF77作为二级发动机,性能会大幅上升。

但问题是YF77,它不可靠啊!

长征七号是要载人的,是未来航天局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的主力,万万不可冒险使用前不久才炸掉的YF77。

但冯睿星实在不想再降低长征七号那可怜的运载系数,所以在最后两个月把航天局从新远买的H80氢氧发动机拿过来用了。

H80海平面推力80吨,真空推力112吨,大了一些,但是推力大范围可调很稳定,直接取代了四台YF115。

这样一来,基础型的两级半长征七号运载能力从最初设定的20吨增长到了25吨,如果不回收的话,甚至能做到32吨运力,和老·长征五号差不多。

这下长征七号的数据就好看多了,并且发射费用没有增加,平均十次的发射费用只有单次1.55亿元,便宜到航天局流泪。

而这次首飞的型号是长征七号甲,在二级上增加了一台使用YF75氢氧发动机的三级火箭,单台真空推力8吨,上面搭载的是单颗质量2.8吨,一共三颗的月球轨道资源勘探卫星,分别是“月桂”1到3号。

这三颗卫星是新远和航天局联合制造的用于探索月球南极以及其他地方资源分布的卫星,每一颗都搭载了新远提供的1.5N大推力霍尔推进器,能够支持进行多次变轨操作进行灵活勘察任务。

相比于兼职的“鹊桥”,“月桂”的专业性要强得多。

新远本来打算用新远五号乙火箭发射,但航天天局包了不要钱。

航天局的火箭质量他们也是相信的,至少发射肯定没问题,二级的那台氢氧机都是新远造,YF100K也是K120的表亲,问题不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