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18章 墙角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18章 墙角

作者:红酒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6: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火箭发射后的第三天清晨,三个拖拉机厂的职工勾肩搭背地来厂里上班。

“靠,我们现在居然也是造火箭的了,前个月我还在车拖拉机传动轴呢。”

“降雨设备就这?这火箭咋降雨?”

“这就不懂了吧,气象局人工降雨是用高炮炮弹,咱这火箭一次不比得上几千发炮弹?降雨算个屁!”

“诶诶,咱们造的发动机是亚洲第一,小鬼子的都赶不上,前天网上新闻转载了他们网友的评论,那酸的…哟。”

从拖拉机厂职工到火箭工人的转变让许多人兴奋莫名,也极大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

只要想到自己造的是能上天的高科技,干起活来都不由自主地认真了三分。

职工三人走到厂门口,却发现郭副厂长……现在是郭总经理正在门口,先到的人正在依次排队做什么。

“研发部?培训?”

所有的职工到了厂里,发现郭申颁布了项新决定:

不管是设计还是加工的技术岗,统统需要参加研发部的培训,理论15天实训15天,总计一個月,理论学习期间在厂外进行。

当然,这其实是林炬的指示。

他要把所有人都拉进系统研究所,这样学习的工人就会转化为系统人员“学徒”,不仅提高了安全性而且能提升工人素质。

研究所单位只要增加投入就能获得有最低保障的提升,比起实际效率高得多。

而且外派的理论学习十五天正好用来进行工厂的二次升级,C级基地升级卡的作用时间已经提升到了15天。

根据系统说明,C级基地占地面积、加工能力和技术层次都会再次提升。

幸好拖拉机厂地皮不小,剩余的空地利用起来刚好够,这次升级后工厂至少要200名工人才能发挥全部力量,基本能叫做中型航天企业了。

随着工人遣散,工厂随即封闭,来自阿美康涅狄格州橡树工程公司的、高级外国施工团队又开来了三十多辆卡车,又以惊人的速度将工厂围了起来。

……

六院,陈荣带着几个优秀的工人,正在这里移交K120资料并解疑答问,对接也是六院的专项小组。

“艾教授。”

“您太客气,我这资历叫我声小艾就行,而且陈工你才是来指导我们的,惭愧惭愧。”

看着面前这个一脸惊诧的年轻研究员,憨厚老实的陈荣客气无比:

“哪里的话,我才高中文凭,你是博士生,喊你教授那是相当的合适,再说都三十多的人了,你们是六院的中坚力量,马上就是你们的六院,资历上也一点问题没有!”

“这……哎。”姓艾的研究员想说什么,但一想到资历两个字又生生咽了回去。

体制内最大的缺点是什么,那就是资历,让人又爱又恨。

爱的人是自认为“劳苦功高”之众,没啥大错也没啥大功,凭着老资历最后也能混的不错。

但对于年纪较轻又有一番抱负的人就十分难受了,因为上升的渠道是有限的,一个萝卜一个坑,排资历得排到猴年马月去。

这种规则是伴随体制一起出生的,几乎不可能更改,所以知道也无可奈何。

“艾教授,我老陈在拖拉机厂干了半辈子,现在也就是走狗屎运好些,真正的未来啊还属于你们这样的年轻人!”

陈荣越是夸,他就越发叹气。

“陈工,别说了别说了……”

然而陈荣一副没听见的样子,自顾自说道:

“伱是不知道啊,现在的小林厂长压根瞧不上我们这些老人咯!

那些从大学工厂拉的年轻人和优秀大学生,啥成绩没有工资就跟我差不多,年薪都是40万起……”

“四十万?!”艾研究员听到这个数字不由得惊呼出声。

“对呀可不是嘛,这小年轻就拿四十万,还就是个二流大学出来的,我跟厂长……董事长说,那我们要是招到了航天局里的高级工程师钱怎么给,你猜他怎么说?一百万!至少一百万年薪,还给股份!”

“啊……这,这好像不公平啊。”艾研究员被一百万的数字也震撼到了,跟着陈荣这个老实人一起打抱不平。

他也觉得不对,就二本里的那些人都能拿这么高,林炬实在是给的太多了。

那他过去,岂不是就是一百万那一档?还是至少。

“还好,我们这些民营企业哪招得到那些高级人才,要不然又给得出几个一百万?不过听说董事长又在联系阿美航天局的华裔……算了不说了,工作工作。”

艾研究员嗯嗯应付两声,心里却是涌现出一股危机感。

是啊,能拿一百万的又能有几个?就算对于在阿美工作过的人也不少了吧。

然而他丝毫不知道,这全然是陈荣的套路。

六院愿意放人当然不是卖猪仔一样挑两个不顺眼的赶出去,而是允许林炬一定程度上自由挖人,给放行不拦路而已,更没有在院里说。

现在都2014年了,体制内的领导也见识多了资本手段,那哗哗的现金摆在面前,几个人能忍得住诱惑?

所以林炬也不光明正大地来竖招聘告示,而是借着技术转移潜移默化地撬墙角。

陈副厂长不够灵活是在商业上不行,但活了几十年了谁也不是傻瓜,忽悠一下本就向往物质更多的小年轻还不是手到擒来?

不得不说人们总是有技术好一定是老师傅的刻板印象,航天局里的年轻人才还是不少的。

这才七八天,六院的领导就坐不住了。

四五个三四十的年轻人沉不住气流露出想走的迹象也就罢了,现在居然连五十多岁的老人也扭扭捏捏地来表示想另谋出路。

“老路啊老路,你都是成家立业的人了,怎么也要走?六院没有亏待你吧?”

面前这个路师傅可是焊接好手,六院也就四五个相同水平的,培养一个很不容易,这让领导十分头疼。

“领导,我三个儿子都要结婚了,现在一套房子都没有,总不能再跟着我挤一起吧?我知道还有指标,但是再拖下去就三十多了,姑娘都老了。”

领导扶额,先是打发了路师傅,然后立刻呼叫对接K120发动机的技术小组:

“尽快学习!必须用最短的时间学会K120的技术,再把他们留下去六院就没人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