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145章 防务新观察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145章 防务新观察

作者:红酒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6: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CCAV-4,防务新观察。

主持人:“欢迎收看今天的防务新观察节目,我是黎荔。”

另一端的沙发上,今日特邀的嘉宾张橘座也面向镜头打招呼。

“大家好,主持人好,我是张橘座。”

主持人:“张橘座,前两天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个新闻,就是说由我国民营企业独立研制的超大型巨型运输机首飞成功,很多网友都很兴奋,您对这个有什么看法呢?”

橘座:“这个运输机呢全称叫安1250,设计师呢是一个鞑靼人安德罗夫,当然现在是我们华国人了。他们设计的这架飞机很大,长度和翼展都达到了安225,前世界最大运输机的1.5倍,起飞重量更是翻了一番达到1250吨,这在整个人类的航空史上都是惊人的。”

主持人:“这么大的飞机,是拿来干什么用的呢?”

橘座:“飞机肯定是拿来运货的,而新远宇航动力公司我们知道他是,额航天企业,据他们说呢这架飞机是来运火箭和航天器的,就比如我们之前就看到H1航天飞机,比如英雄机‘团结号’就是伊尔76运的,还有像新远二号火箭等等,都是用飞机运,网上的图也不少。”

主持人:“所以他们将会用安1250来运输比这些重型火箭更加庞大的火箭,并专门为此跨行造了两架飞机?”

橘座:“航空与航天是不分家的,就比如阿美的几个航空巨头波音、洛克马丁、还有洛克达因等等,他们最著名的当然是各种飞机,但其实美军的导弹也是他们承包的,所以说航空航天之间交集很深,其实不算跨界。”

主持人:“在安1250出来之前我国最大的飞机是自主研制的运20运输机,载重量达到了66吨,那么安1250的载重量达到了运20的六倍,这是否意味着军方也很需要这样的运输机呢?”

橘座(语气开始含糊不清):“需不需要是看需求的,比如运20的目的就是为了运一辆主战坦克制造,不过理论上来讲,运力自然是越大越好。”

主持人:“按照已经公布的数据,安1250的长度和宽度都非常大,那么是不是绝大部分机场都无法起降它呢?”

橘座(逐渐认真):“这个问题其实不存在,绝大多数大型机场都可以起降安1250,只是说调动上存在一些问题而已,再宽也只有100多米,能起降安225基本上起降安1250就是没问题的。”

主持人:“那么是不是说,安1250其实应用范围非常广阔?”

橘座:“是的,很多有时限要求却受限于体积和重量无法进行空运的物品都可以借用安1250进行运输,而一般像这种用户根本不会在意一点点运费。

比如一些重型工程机械等等……呵呵。”

……

对于华国人来说,安1250造成的冲击丝毫不亚于2011年首飞的歼20。

尤其是航空爱好者中,无数人从蹲611所试飞机场变成了蹲B级基地的机场。

甚至不用蹲,歼20飞上天几下就看不见了,安1250这么大块头,又不是战斗机不飞高空,隔得老远那个稍微好点的正经摄像机就能拍的清清楚楚。

在4043号机完成首飞后的一周,4143号机也完成了首飞,然后两架飞机有事没事就出来飞几圈,这段时间整个新远市都能看到空地上站着的人群,不时就能听到8台XW-30引擎的轰鸣。

当初拍摄了安1250最清晰画面的飞友将其上传到NGA论坛时,还被许多人嘲笑是P的视频,指出了许多地方有明显破绽。

结果等官方验证,这一个帖子直接一夜之间多出了上万楼,安1250成为国内航空板块新的宠儿。

不仅是国内,国外更多的航空爱好者也是十分兴奋,这些主又不差钱,连夜买飞机票,来拍摄素材。

况且不少人可是拿着钱来的,更是仔仔细细的拍摄。

对于这架刷新世界纪录,超越安225一倍的超级运输机,各大航空公司都表达了强烈的关注和震撼。

新远宇航动力,听听你的名字,你是太空企业不是航空企业,不能跨行竞争啊!

安1250单从商品竞争性上当然对波音、空客毫无影响,但是它代表了新远在航空方面也有着相当可怕的技术实力。

那巨大的翼梁波音的工程师只是看了一眼就不断摇头,连说不可能。

那样大的部件传统方法只有万吨锻机锻造或者真空电子束焊接才能承受如此强度,而且难度极高,光是加工这个翼梁少说就要三个月,麻烦还特别多。

他哪里知道新远基地的3D打印框架技术,这个加工工艺也只有国内一小部分知道。

3D打印航空器机体国内可不陌生,2006年成飞就应用了3D打印技术制造歼20的主要框架,强度完全合格,效率更是远超传统锻压制造。

所以虽然新远的3D打印技术很离谱,但至少他们能接受。

更震撼的是通用电气、普惠、罗罗等发动机生产商,他们看到XW-30的简略数据后完全不明白这么一款大推力发动机是怎样快速出现并成熟的。

仿制都不可能,虽然通用电气和罗罗都有推力接近的型号,但只要看一眼就知道绝不会是泄密被仿制。

航发这玩意,当年联盟的156援华工程,老师技术资料专家全给,手把手教都是困难重重,绝不是一点资料泄露就能仿出来的。

安1250就像一个谜团,看上去全是问题,可是深究的话又不清楚问题在哪里。

毕竟实物都在,新远还在去年航展推出过XW-9,XW-10两款发动机,也不能说凭空冒出来。

但是,但是……就跟国内的几个飞机设计所一样,全是但是,就是不理解。

不过他们不理解,普通民众则不用理解。

现在人们对大飞机的好奇远大于噪音带来的困扰,不少人是携全家老小组团来看飞机,各地的摄影爱好者、航空爱好者、情报爱好者都聚集在周边,新远市的旅游经济发展又上一层楼。

蜀川省的领导也是拐着弯以考察名义没事就来新远市周边转啊转,特别喜欢看安1250。

这可是全世界最大、最重的飞机,绝大多数配套企业都在蜀川!

也正是在安1250正式首飞的那一天,许多企业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居然参与了这么牛逼的项目。

于是蜀川很多街边印刷店突然多了类似的业务,就是定制“安1250巨型运输机零部件合作供应单位”的招牌,挂在厂子最显眼的地方可劲宣传。

这跟军机不同,安1250是纯粹的民用项目,不涉及任何保密问题,可以随便宣传。

而对安1250持异态度的就是全世界的飞机设计制造商了。

二毛的安东诺夫航空科学技术联合体据称在准备材料,要起诉安1250对安225的侵权问题。

虽然安1250看起来确实就是安225的放大版,但任何一个航空人都知道,这玩意哪是山寨出来的,顶多算是参考而已。

空气动力学是一门全靠吹的学科,气动外形方面绝对不存在侵权一说,因为根本没法抄,只能说选择的技术路线相同。

安东诺夫设计局其实也心知肚明,只是想讹一讹新远,顺便蹭蹭热度,想吸引目光完成安225的二号机。

新远可不是基辅,背靠全球第一工业国,拥有全套产业链,只要他们想,安1250可以造一千架都没问题,绝不存在唯一一说,可以使劲用、随便用,废了换新的就行,不像安225那么小心翼翼。

所以安东诺夫设计局对安德罗夫这个俄语里与康斯坦丁诺维奇·安东诺夫同名的家伙很是羡慕,能有这样一个地方发挥自己的才能。

国内科学界也做出了巨大反应,安德罗夫以及安1250项目组的几个副总师直接被内定今年的科技进步奖,虽然是在体制外,但也有聘为工程院院士的倾向。

毕竟,安1250潜在的用途太大了。

即使林炬透露的成本就接近50亿元,但是在高原等道路不便的地区,人们就明白空运恐怕比陆运的时效甚至经济效益更高。

而安1250机舱360吨,机背载重500吨的指标,还能快速运抵,在军事上就相当重要。

国内很多地方同样也有需求,比如电网、工程抢险等部门,所以虽然安1250并非为了商业而生,但刚刚露面就迎来了相当多的订单。

女票病了,每天分出来码字的时间都少了一些,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