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 第五百九十四章新年献礼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第五百九十四章新年献礼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4: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样算下来,在加上采矿和冶炼的人数,造币炼铜产业参与的人口就超过了百万,比起造船都要多,整个造船业加上伐木和各种配套产业参于的人数也不过百万。

辽国怎么想张三不关心,反正张三用过剩的铜产量换回了大批的物资,使得琉球治理下的各个城市飞快的发展,各个产业都在快速扩张。

整个琉球雇工超过十个人以上的作坊工厂超过了一万家,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张三相信只要在蓬勃发展十年,工业时代就会自动到来。

年底各种总结表彰会很多,很多活动都要张三出席参加,张三每天醒来看到秘书处整理的行程都要头大,例如今天早上要参加技师协会的表彰大会,为今年新晋升的大匠师颁奖。

十点之后要参加新琉球号的下水典礼,张三的坐舰被派去参战之后,造船厂就开始三班倒的加快新琉球号的建造,今天正是琉球号下水的日子。

参加完下水仪式,中午会在船厂和海军和船厂负责人吃饭,下午参加新船讨论会,制定下一代船舶的设计计划,晚上才会回到王宫有时间批阅奏章。

张三整理了一下仪容,陪着后宫的这些女人吃过早饭,就匆匆登上了马车,技师协会是张三在东京的时候就成立的一个组织,一开始的目的是为了给手下的技术工人评定等级好方便发工钱和提高工人学习技术的积极性。

现在的技师协会则成为了琉球的官方认证机构,指责也变成了为技师考试评级,并制定各种技术标准,大匠师作为琉球工匠的最高荣誉,自然要由张三来亲自发讲才能显示出对此的重视。

张三在车上翻看今年被评为大匠师的五个人,他们分别是发明了琉球水力纺纱机的孙云锦,成功发明第二代燧发枪的赵志成,成功设计炮舰的杜学航,成功制造新一代水压机和车床的张大明,成功验证蒸汽机毕春来。

琉球水力织布机是在张三提出设想之后,交给织布学校去实验的项目,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孙云锦依靠着对纺织机器的熟悉,还有大胆设想,终于发明了一种一次可以纺六十根棉线的纺纱机。

这使得纺纱的效率提高了数十倍,加上去年发明的棉花脱籽机,现在整个纺织行业就差一个织布机就能完成整个产业的革命了,而新的织布机也已经到了关键时刻相信不出半年就能造出来。

第二代燧发枪的发明并不是今年开始的,去年的这个时候这把枪就已经定型试验,但是这毕竟是一种新武器,效果多好还有待证实,直到今年数次大战,琉球军依靠着燧发枪取得了绝对优势,设计者赵志成才依靠这个机会成为大匠师。

设计炮舰的杜学航也是一样,作为新式炮舰的总设计师,只有武器得到了实战的检验证明是成功的,他们的荣誉才能被承认。

机床作为现代工业的代表,工业母机的研究一直是张三比较重视的领域,没有标准话的零件就没有工业化,就像蒸汽机这种机器不是说你随便找锤子敲一敲他就能制造的。

好在现在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琉球的机床工业也开始快速发展,水压机也从以前的几吨型的提升到现在的二十吨级的,而新型水压机就是由张大明设计并成功制造。

这也为琉球新一代货币冲压建立了基础,加上改进车床夹具和精度的功劳,他也成功成为新的大匠师,不过可惜的是因为动力问题没有解决,所以现在的钱币制造还是只能使用铸造。

至于验证蒸汽机的赵志成,则是张三的学生,因为听过张三的课之后一直对于这个蒸汽机惦记在心,尽管张三说过技术和材料没有成熟,但是他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的制造了第一台蒸汽机验证机。

这个验证机就是验证蒸汽机的可行性,尽管存在漏气,能量转化率低,磨损严重等等很多问题,但是这也是大家不能忽视的一种革新。

有了这个验证机,对于蒸汽机的研究也就从理论走向了实践,大家开始从各方面来解决这些问题,希望早日制造出实用的蒸汽机。

张三把几人的履历都翻了一遍,车子也停在了技师协会,大家已经等待多时,见张三来了都行礼欢迎,张三站在讲台,发表了一番演讲。

大致内容就是技术革新是多么重要,人类之所以进步一个是靠着好奇心,一个是靠着技术的进步,等等,张三甚至直接喊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引起全场掌声经久不绝。

演讲之后,张三一一同这些获得大匠师和匠师称号的人握手,并为大匠师亲自颁发技能证明和一万两黄金的琉球银行汇票。

这些人都是琉球的国宝,一万两黄金不过是十万两白银,对于他们做出的贡献这点钱只能说是万一,但是对于这些工人来说又有荣誉又有实际利益更能激发人们的热情。

张三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投身到科学技术事业,让汉人在科技领域永远走在世界的最前列,这虽然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张三确希望自己至少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加完颁奖典礼,张三又坐着马车往港口的方向赶去,那里还有新琉球号等着他去剪裁,新琉球号是通过一年多以后的炮舰海试和使用作战经验的总结之后改进而来。

排水量也达到了两千五百吨,即五万石,原本的设计方案是直接飙升到八万石即四千吨的,但是设计的过程中,发现无论是设计和制造似乎都遇到了一个瓶颈。

就连操作上吨位到了这个时候在上升反而对战斗力的增加非常有限,而且建造成本程几何倍数的增加,张三参考西方船舶的发展规律之后决定把吨位降低到两千五百吨。

降低发展速度等一等制造业的革新速度,而且两三千吨的木制战舰也是欧洲木制战舰发展的最辉煌时期,在往后虽然有更多更大的船,但是很快就被装甲舰和铁甲舰所取代。

所以张三觉得炮舰发展到这个时候就不应该追求更大,而是追求更强的火力,更灵活的操作等等,虽然新琉球号只比上一条大一点,但是战斗力一打四都没有问题。

因为新琉球号的火炮布局更加合理,抗沉性能更加卓越,航速和操作性都有提高,当然这些都是设计数据,真正的战斗力,要等到海试完成后才知道,这次下水后会立刻进入舾装阶段,预计在明年三月就能完成舾装,六七月份张三就能用新琉球号作为坐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