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 第四百零八章鸟粪肥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第四百零八章鸟粪肥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4: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没错张三想到了鸟粪肥,传说鸟粪肥富含氮磷钾,绝对是粮食增产神器啊,而这海上寻找鸟岛绝对不是什么难事,只要搞到了好肥料那对张三的意义就太大了。

不说每亩地增产一倍就是增产一半,那就相当于一个人从原来能种出两个人的口粮变成种出三个,绝对相当于扩大了一倍人口的效果。

当然一个小岛生产的粪肥数量可能不会很多,但是张三也不需要有多少,只要头几年产量增加了,扛过去了,以后人多了土地开发完善了没有肥料一样种的够吃的。

所以说这鸟粪肥对琉球岛开发的初期绝对是有战略意义的一种资源,想到这个,张三立刻安排人去寻找鸟岛,还有琉球岛上有没有鸟类聚集地之类的地方,甚至蝙蝠洞里的蝙蝠粪也行。

看过罐头厂之后,张三又去了旁边的炼油厂,虽然张三已经让捕鲸船对鲸鱼做了预处理,但是这种大规模的熬油还是有一些怪味,不过也不是很臭就是了。

动物尸体很容易发臭,但是处理好的猪肉牛肉确能保存的更久一点,这个就是因为动物的尸体里面有很多的器官,特别是肠道里有大量的细菌,细菌的加速繁殖引起内脏快速腐坏,然后尸体就迅速腐坏了。

预处理之后,虽然减缓了肉的腐坏,但是鲸鱼的肥油都是用来熬油的所以并没有用盐腌制,这样几天下来,还是有一本分很快坏掉。

张三捏着鼻子转了一圈,来到成品油库区,这里一大缸一大缸的鲸油放在那里,张三让人取了一点当灯油试试,果然是又亮又少油烟。

张三满意的点头,立刻命令木匠坊加紧木桶的制作,但是因为木匠坊要干的工作太多,根本抽调不出太多的人手专门做木桶。

不过在木桶装的没有制作好之前,张三想到了自己偶然看到的满山毛竹,干脆张三打算搞一个竹筒装的这样还节省了人力,这样一来一个竹筒装上半斤或者一斤,反而更容易卖掉。

想到就做,毛竹在哪方生长的很普遍,所以即使在海边,也能找到大片的竹林,接下来就需要一些锯还有打眼工具,然后一个软木塞。

这个光秃秃的毛竹也不好拿有编制一个麻绳的提手,然后想想还是感觉缺少点什么,张三一拍脑袋商标,自己竟然把这个忘了。

竹子上刻字太费功夫,用火烙上去又怕把竹子给弄裂了,张三想了一下,反正这个东西要销售给义兴和记,干脆统一使用义兴和记的防伪商标就是了省的这边麻烦。

鲸油除了用来做灯油之外还可以用来做香皂,但是张三想想做香皂用这么好的油实在是太浪费,干脆先弄一批鲸油当灯油卖个试试再说吧。

至于茶油张三已经开始在杭州和福建附近的山里大量收购茶果,到时用茶油做香皂,第一批用上鲸油灯的就是张三自己的义学了,张三把海鲨岛上的义学迁到琉球之后,条件比起以前稍微又好了一点。

只是短短的三个月也只够建一批木头的教室,新的砖瓦教室还在打地基。尽管张三很想把义学用砖列为第一批用砖,但是现在需要用砖的地方太多,又不能安排太多的人专门干这个,所以现在砖窑那边还是主要生产路砖。

只有少量的普通砖用在一些关键的地方,所以义学这边只能用木头的先凑合着,反正这南方的冬天不冷,张三也不怕孩子们冬天难过。

只是孩子们学习知识的热情很高,还有一些技术工人培训白天没有时间,所以张三在第一批鲸油熬出来之后,张三就批准学校优先供应。

现在捕鲸船已经摸索出了经验,进入稳定的收获期,张三想想之后大手一挥,以普通灯油的价格往琉球岛供应鲸油,这样一来将会极大的丰富岛民的夜生活。

看过鲸油炼制工厂之后,张三又去晒盐厂转了转,海盐的生产有条不紊,工人们经过几个月的摸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张三看着雪白的盐被一包一包的堆在盐场开心不已,这些可都是钱啊。

张三曾经也试过所谓的制作精盐工艺,还自信的以为多过滤几遍之后粗盐就会变成精盐然后价格翻了很多倍,但是实际操作之后张三才知道,这玩意就是一个坑啊。

海盐苦确实是因为海盐中含有大量的杂质,但是这些杂质都是溶于水的,也就是说你过滤一百遍蒸馏之后海盐该有多苦还是有多苦。

所以这种办法制作精盐肯定是行不通的,张三知道一种物理方法那就是利用不同物质不同的结晶条件来过滤海盐中氯化钠以外的物质,但是这种高科技现在张三还没有掌握。

好友一种就是利用化学方法,让海盐中其他氯化物反应成沉淀物质,只可惜用那种物质才能做到这样的效果张三是一点都不知道。

所以比起化学方法来,张三觉得研究屋里方法更加容易一点,所以张三安排盐场这边试着能不能制出精盐,交给他们方法然后又许了重赏,这次来盐场张三想看看最近有没有收获。

只不过事实证明张三确实想多了,几个月来经管盐场的师傅一直在努力尝试但是收获确并不多,张三也不着急,能弄到也好,要是弄不出来也没有办法,反正普通的盐也不少挣钱。

这次张三开始大规模的在福建路铺设势力网络之后,私盐的销路已经不是什么问题,所以最迟半个月之内第一批的私盐就会运往福建,由私盐贩子销往福建和江西等地区的山区。

为了这次私盐销售张三还打算组织一次对福建路地区的几个私盐场进行突袭,这些煮盐场都有不少的工人,张三都不用扮演本来就是海盗。

所以把这些私盐场都抢一遍,不仅能抢到大量的劳动力,而却这些私盐场的场主都有点家底,到时绝对是人才两得,而且抢他们的好处还有一点。

那就是官府不会管,而却很多盐场主都未必会去报官,到沿海掠夺人口,不是不能干,但是确不能大规模的干,否则会搞到都风声鹤唳可能得不偿失。

而却一旦有了人员伤亡可能就会传成屠杀事件,这样对于张三接下来招人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抢这些私盐盐场还有一些半渔半海盗的渔村是张三的目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