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 第三百一十五章炼焦改革利弊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第三百一十五章炼焦改革利弊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4: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三突然想起自己带来的辣椒说道:“钱进,你还记得过年时候吃的辣椒么?”

钱进眼睛一亮问道:“三哥说的辣椒现在有了?”

张三点头说道:“恩,现在只能少量供应,只能供给义兴和记搞几种特别的小吃,明年开始就可以大规模供应了,到时候可以作为一种稀有调料供应。”

钱进听过眼睛一转说道:“这样一来那几个模仿我们的就要抄不着了,三哥你不知道,现在有还几家小瓦子都在学习我们的样子也搞免费看戏卖小吃,甚至连台上的戏都是从我们这抄的,要不是我们现在名气大,就被他们比下去了。”

钱进生气道:“他们不光模仿这些,他们也搞棋牌室,还有赌场,现在京城很多人都喜欢来麻将或者打扑克他们可是抢走了我们不少客人。还有我们的十六香也开始有人模仿。”

张三笑笑说道:“无妨,最近我要出一份报纸,到时候给咱们的生意都打上广告,到时自然名气大增,这些人就是挣点小钱,不必计较。”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钱进总体上的成绩还是不错的,张三勉励了他几句,他就带着辣椒粉去研究用法了,张三算了一下,本来晚上准备听开会汇报的,但是现在看来所有的项目都已经跟自己汇报了一遍,晚上事情就简单多了。

下午的时间张三在附近工坊里转转,看来一下各个工坊的生产,窑厂那边又增加了炉窑,张三来的时候正看到李四再这边和老窑工研究烧制路砖,张三看着他们正在按照图纸上路砖的样式制作模具张三也没有打扰。

接下来就去看了下炼焦炉那边,以前因为和自己关系不大,张三也没有太在意,现在既然成了自己的产业,张三自然要仔细研究一下。

现在这边所谓的炼焦根本没有什么炉子的概念,还是原始的堆焦炼法,就是挖坑堆煤,封炉浇水几个步骤,不过出焦率不足百分之四十,而且焦炭纯度不高杂质含量大。

像贾家高家这样的大户有自己的炼焦厂,他们有自己的运焦船,庞顺不敢动。这些焦炭是东京普通打铁作坊的主要焦炭来源,所以这里的焦炭质量就决定了整个东京铁匠铺里生产的铁的质量。

张三互让想起一个自己忽视的问题,自己在东京炼出了高品质的焦炭,那么下一步炼钢炼铁的质量将会大幅度提高,短期内看似给自己带来丰厚的利润,但是长期来看这种行为简直就是资敌啊。

其实古代的枪炮生产,关键就是一个设计理念还有材料的问题,如果优质钢铁大规模普及,然后宋军在战斗中又缴获了自己的武器,仿制那简直就跟玩一样。

张三擦擦额头的冷汗,还好去年庞顺没有自己直接跑,否则自己真的可能脑子一热,把炼焦炉还有大型炼钢炉搞出来,到时两只火器部队对撞的画面简直不要太美好。

张三立刻招呼管事,把一些没有生产的炼焦坑回填,土地平整出来,这边要逐渐减产焦炭,焦厂空出来的工人都安排到窑厂去,下一阶段窑厂才是主要。

接着就是调料作坊,离院子还有一百多米一股浓重的香料味道弥散在空气之中,香料作坊不断扩大之后,张三已经有把它独立的打算,所以这个院子是专门为他建造,因为保密的原因这边的监督比其它作坊要严格一些。

进到第一个跨院里是一辆辆牛车驴车在装载货物,现在纸箱还没有研制出来,所以所有的香料都是用木条箱盛放,箱子是长宽高都是一尺半的正方体木箱,张三看着工人们一箱箱往车上抬,箱子上印着十六香、五香粉、秘制卤料等等。

再往里面走则是包装车间,前面则是混料车间,再往前就是各个磨房了,每个石磨固定的磨制一种调料,而配置工艺则掌握在放心的人手里。

目前这个作坊是猴子他娘在管理,而原本的香料作坊现在则给了老人居住,毕竟一进大院就让人家看到满院住的都是老头老太太也是不合适,所以老人搬到东跨院,孩子住在前院。

下一阶段张三会在学校旁边的空地上建一个专门的养老院,而暂住这边的孩子也会搬到码头新建的集市附近,这边的房子将作为核心弟子的住宿和训练场地。

随着炼焦区适量减产,一直困扰张三的空气污染问题也得到了解决,窑厂设置在了整个作坊区的东北两里地之外理论上东京一年都刮不了两地东北风。

最后张三去了炼铁坊,原本张三打算从东京挑选一批优秀的铁匠骗到海鲨岛,谁知道江南也有很多的铁匠铺,所以张三现在不急于做这件事了。

这边的铁作坊已经扩大了很多,首先有几十个炉子专门用来生产打煤器和农具。还有一部分在生产日用的物品例如火剪、铁定、门轴、铁锅等等。

火剪一直被张三所忽略,张三自己也没有亲自试用过炉子,所以一直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直到有一次看到厨房换煤球时用连根烧火棍去夹,才想起这么个东西。

这边除了原本的铁范铸造区之外,又增加了专本的农具锻打区,虽然高家送来的几个铁匠带来了退火回火工艺,但是铁范铸造始终不如锻打的农具质量好,虽然价格低,但是性价比并不是很高。

张三现在一直想让铁匠们提升铁范铸造的质量,为此许下了五百贯的赏钱,但是几个月以来丝毫不见起色。张三当然不知道美国人在工业革命以后研究这种铁范铸造差不多用来将近五十年。否则他恐怕要考虑停止这个研究。

相对于铁模铸造工艺迟迟不能得到解决,沙模铸造的工艺确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张三给出型砂比例之后,沙模铸造在一些大型物件的铸造上显示了它巨大的优势。

首先相比泥范动不动要一个月的干燥周期,沙模几乎不需要等待随造谁用,而且因为泥模总是容易残留水汽影响质量,沙子的透气性比泥土更好,所以铸造的犁等物几乎没有气泡而且很少产生裂纹。

除了这个大铁匠作坊之外,张三还去看了小作坊,这个小作坊是用来生产兵器的,所以规模不是很大,最近张三也没有了数量上的要求所以这些人都是精益求精,张三不希望他们打造出神兵利器,但是至少要保证兵器件件上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