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奶奶的机器人九号场景攻击 > 第十三章.缺失的跳舞点

奶奶的机器人九号场景攻击 第十三章.缺失的跳舞点

作者:法慧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2: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参谋室里的气氛非常紧张,十周,每周缺失了一次对耐心条的消减,至少多积累了十次,而且是两个跳舞点。

林久浩跟着安静,来到了会议室,还是上一次的会议室,还是上一次的那些军人,主持军人还是那位罗大校。

刚到门口,“坐在角落里,不要说话,另外注意那个秃头的胖子。”安静小声嘱咐了林久浩,林久浩看过去,角落里坐着一位秃顶的中年人。

两个跳舞点区域的地图已经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来了,并且标注了两个地点的位置。

所有人落座后,罗大校首先发言:“我们要把这一次会议当做是作战会议,不能掉以轻心,盟友的数据传递过来了,大家有什么建议,多发言。”。

“两个地点,说明什么?我们不知道呀。”军官交头接耳的议论,“是呀,这怎么分析,没有头绪。”。

“我们关心什么?”安静说话一直很直接,没有拐弯抹角。

“我们关心耐心条的减少,这是上次会议中提到的关键,因为耐心条的减少,会导致伊恩国内部系统中发生变化。”罗大校头脑清楚。

“所以,我们关心什么?”底下的人继续小声讨论。

“我们关心,现在耐心条的状态,需要知道耐心条的范围。”罗大校强调一下。

这时,安静站起身来,说道:“这个事情我们讨论过,认为这个耐心条至少是两位数,不可能是个位数,至于是不是百位数,概率不高。”。

“为什么?”罗大校问。

“个位数虽然方便控制,然而,这种外部的场景控制,像铁鸟跳舞的行为,误差不会很小,所以不可能是个位数。”安静给出了判断。

“同意,也不可能是百位数,因为,过大的阈值没有意义。”罗大校也给出了判断。

“是的,我们希望知道这个数值大概在什么位置,这需要反着推算。”安静说道。

“怎么推算?我们有办法知道阈值的大概范围吗?”罗大校问道。

“误差控制,他们一定对误差有分析和控制措施,这一点我们部门的意见是查找历史记录,看他们对误差是怎么做补正的。”安静回答。

“误差补正?”罗大校。

“对,误差补正,举例,如果他们设定阈值是60,而误差是10%,也就是每十次误差一次,因为这种方式是单向担忧,就是他们不关心内部系统的积累数值向‘少’偏差,只担心误差出现在‘多’的方向。”安静分析着。

“明白,不会担心产生十次多一次的可能,只会担心产生十次少一次的可能,因为少会诱发变化。”罗大校接着分析道。

“对,我们要先分析一下,找出误差补正的规律,监控的数据是五年的,约六十个月,这些月中,肯定有阶段性规律。”安静说道。

“这一点,在我们人工智能拟脑模型中很容易总结出来。”林久浩小声说道。

需求快速传递到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组,很快。。。

“对,已经发现这种规律了,在六十个月的时间里,不过,规律不是连续性的,中间有不符合规律的断点。”罗大校拿出了一个分析数据。

“这样就更好了,具备这些规律的时间段,军事对抗的紧张程度都差不多,而那些中断的时间段,一定是出现紧张的军事对抗。”安静早就心里有数。

“正确,我们通过误差补正发现,与你预测的差不多,每八次,误差补正一次,就是每到第八周,他们要出动两次侦察机,制造两次场景。”罗大校看着数据说道。

“嗯,每到第八周,多出来的那一次就是误差补正,紧张时间段是什么情况?”安静问道。

“只出现过一次,那场冲突五个月后的某一周,终止了一段时间。”罗大校回答。

“持续几周?”安静接着问。

“那一次是十周,然后立刻出现了一周两次的频率,持续了四周,然后继续正常每八周九次。”罗大校回答。

“十周,耐心条增加了十次,后续两周多减掉了四次,耐心条保持了多的六次,这六次有可能在后续的误差补正中被消除。”安静分析着。

“是呀,不能保证现在里面存有多的六次。”罗大校也分析道。

“不用管现在里面是多少,我们知道十次,对他们来说是敏感的数字,所以这个阈值判断应该在20-30之间。”安静给出结论。

“为什么不会是20以内?”罗大校问道。

“误差12.5%,但是,不能保证真实误差就是12.5%,而且这套系统不是只部署五年的新系统,运行时间应该不短了,里面如果已经存上了数,后果是,很容易失控的。”安静解释道。

“失控?什么是失控?”罗大校追问。

“就是不可逆,一旦耐心条突破了观察者的胸襟,信息在内部被发送,这一行为是不可逆的,所以当他们确定再次积累了十次的时候,已经达到危险区域了。”安静解释道。

“所以他们立刻通过一周两次的频率,消减了四次。”罗大校说道。

“对,然后保留里面的数字大于等于6,这个6他们认为是可控的,而且后期紧张局势虽然有所缓解,不过,还是对阿美咔国不利的局面。”安静继续说道。

“所以他们还保留了一定的热度,随时可以快速再次激活。”罗大校分析着,整个会议室的其他人,都在认真倾听。

“对,再加上近十周没有消减耐性条,我们现在可以得出,里面的数字约等于16,按照刚才的推算,应该在四周后激活内部信息的可能非常大。”安静把最近十周的情况累加里面保存的六次,得出16这个数字。

“所以我们要紧密跟踪未来四周的事态发展,尤其是军演。”罗大校忧心忡忡地说道。

“是的,我们估计四周后会有军演,因为四周内没有突破阈值,就没有激活内部信息,军演是没有意义的。”安静继续分析。

“确实,我们通过情报在查询他们的例行军演,但是,没有发现问题。”罗大校的身边一直有人协助,一旦需要信息,需求会快递传送到各个相关部门。

“大概率是临时军演,就像在朝鲜半岛那样,突然来一次。”安静分析道。

“那么,两个跳舞点,我们怎么解释?有没有可能,所有次数要翻倍?”罗大校问。

“不是,肯定不是,次数是可以控制的,如果要快的话直接不去消减就可以了,所以两个跳舞点一定是两组指令。”安静肯定的说。

“两组指令,就是同时激活了两个东西。”罗大校。

“未必,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一个是激活一组目标的指令,例如,某一个跳舞点对应的是一个行为码,而这个行为码在内部设定中的行为是,激活一组,另一个是放开被激活对象的限制的指令。”安静分析道。

“肯定?”罗大校。

“肯定,这已经是最简化的过程了,他们在设计之初一定优化了过程控制环节,所以不会出现无效的指令。”安静肯定地说道。

“很麻烦,我们不知道后续怎么做?目标是什么?”罗大校在思考。

所有人都在思考。。。。。。

“有没有可能我们想多了?”突然一位军官提出了歪楼的问题,这一个问题提出,导致下面很多军官又开始交头接耳。

“如果想多了,就会产生大量的无效工作。”另一位军官。

“是呀,现在需要跟踪的信息很多,工作量很大。”又一位军官。

“你如果不是军人,你可以不这么想,或者说我们都是妄想狂,但是在这里,必须要想,想到所有可能,想到最坏的可能,否则就是失职。”罗大校严肃的说道,一语定乾坤。

“对,如果这间屋子里的人不想这些问题,只去想如何享受歌舞升平,那么这个国家就没有人想这个问题,别人也不会替你想这些问题,一旦不好的事情发生,那个时候祈求苍天吗?”安静也严肃了,威严自然生起。

罗大校也很生气,接着说道:“还是去祈求对手不要做这种事情,抗日战争去祈求日本人不要屠杀中国人,抗美援朝去祈求敌人不要打过三八线吗?。。。荒唐。”,因为这种高枕无忧的心态,不是军人应该有的。

“我错了,我收回我的问题,我们继续吧,想到最坏的可能,做好最坏的准备,否则就是不负责任。”那个军官也明白了。

“我们也错了,继续吧。”其他几位军官。

罗大校看到大家又恢复状态,就转回话题:“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头绪在哪里?”。

“头绪就是我们最担心什么?”安静问道,然而,这个问题也一语中的。

“当然是核弹,可能被激活的核弹,那些没有密码的核弹。”罗大校很清楚。

“还有吗?”安静继续问。

“对于我们这种大国,包括额罗莎国这样的大国,常规武器巡航导弹,就算百枚千枚万枚也只是挠痒痒,所以,只有核弹是最大的担心。”罗大校回答道。

“路基的和空基的核导弹都好监控,然而,在他们的核潜艇上的核导弹,应该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安静说道。

“对,伊恩国的核弹头基本上都在核潜艇上了,一旦场景攻击对象是这些,不堪设想,这些核弹是最担心的。”罗大校肯定地说道。

会议中,还是刚才那位军官插了一句话:“我们可以认为某些导弹已经解除了密码限制,不过,这样就可以攻击了嘛?怎么做到攻击的?难道是那些核弹头都预先设定了攻击目标吗?”。

罗大校立刻给出说明:“现在的核武器只有固定瞄准的才预先设定目标,由于导入参数很快,所以更多的采用提前导入目标参数方法。”。

“这样,他们怎么导入攻击目标的参数,也是这些由场景跳舞点引发的,内部隐蔽信息传递的吗?”另一位军官问道。

“不太可能,除非开始的时候就灌入了目标信息,但是,这不符合逻辑,而且目标参数数据量较大,无法像指令一样,这些数据不容易藏在系统的芯片寄存器里。”安静分析道。

“所以,我分析,他们的目标参数还没有导入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中。”军官说道。

“应该是。”安静认同。

“后期怎么导入?”军官问道。

“我们先假设,通过底层穿透,激活了核弹的密码,核弹可以爆炸,这是一个铁鸟舞蹈点停止的作用。”安静答道。

“底层穿透?”罗大校不解。

“是的,就是用一种指令,将核弹的密码废除,表面上看有,而实际上不起作用。”安静回答

“第二个?”罗大校问道。

“第二个是解除了某些限制,例如,指令穿透,一个演习的假指令在被穿透的控制系统芯片里面,直接被认为是真实的发射指令,因为所有的指令在底层被归为一种,实弹发射。”安静回答。

“潜艇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是伊恩国自己编制的,这种指令还可以穿透吗?”罗大校继续问道。

“这要看他们的潜艇控制系统里面的设定,按照正常的设定,核弹发射装置的控制芯片可以接收多种指令,包括发射指令,包括模拟发射指令。”安静分析道。

“模拟发射就是不发射,不用到达控制芯片的层级,这不就没有效果了吗?”还是刚才那个军官。

“模拟分为几种,兵棋推演以及战备流程演练,完全是在计算机模拟环境下的,不接触实际的设备控制指令,这样的情况不会触发真实发射。”安静说道。

“哪一种情况会触发?”罗大校继续问。

“就是模拟实弹演习,指令要到达实际可操控部件,而可操控部件接到演习用指令,模拟执行后返回,模拟过程才完成,这种全过程模拟,用于测试武器系统的可用性。”安静说道。

“知道了,就像我们经常做的演习,所有指令要在系统里面走一遍,如果指令是演习,那么这些指令不会真实点火,只是在执行过程中,全过程反馈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确认系统可用性。”罗大校重点突出‘可用性’三个字。

“对,如果是这种方式,限制被取消,模拟的演习指令就穿透了控制芯片,直接变成了实弹射击,同时核弹的密码已经解除。。。”安静推演着。

“不对呀。”一个军官发出质疑。

“怎么不对了?”安静反问。

“我们的系统是模拟演习,指令输入芯片运行反馈信息,有错误就返回错误代码,没有就返回完成,这样测试了全部过程系统可用性,但是,如果发出的是真实发射指令,我们的控制芯片还需要返回一个二次确认请求,不会直接发射的,在这一点他们的也应该一样。”刚才那个军官。

“对,这是控制芯片上设定的,就怕出现误操作,但是解除这种限制的时候,把这些控制设定全部穿透,让发射人以为是演习。”安静回答。

“哦,明白了,指令全部穿透,不反馈真实信息,只返回成功的信息代码。发射的人以为是演习。”那位军官。

“在系统控制层面就是这样,指令穿透,通过演习计划把目标诸元导入核弹,然后把模拟发射指令按照真实发射执行。”安静说道。

“但是,真实发射了,潜艇上的人就可以发现了?”还是那位军官问道。

“发现了又怎么样,他们确实会发现,难道还要远程控制自毁嘛?想毁掉这枚核弹的远程起爆控制部分也被修改了,除非能够拦截。”安静说道。

“远程起爆自毁装置,师姐,他们没有密码。”林久浩小声提醒了一下安静。

“对,这种场景攻击计划,不但指令穿透不接受自毁,而且伊恩国根本没有密码,所以也无法自毁。”安静继续说道。

“确实,这样就会出现核打击,大事呀,不能掉以轻心。”罗大校明白了。

“必须监控起来,但愿是多想了。”安静接着说道。

“目标明确,我们应该监控核弹的载体,四艘无尾鲨潜艇,虽然工作量巨大,然而,没有办法,我们是军人。”罗大校下达了命令。

“对,应该把这些核潜艇纳入监控范围,我们人工智能组可以提供多元关联拟脑模型,实施自动监控。。。所以大家不用担心工作量。”安静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

“你们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这么厉害了吗?能够自动监控?”罗大校疑惑道。

“我们提供拟脑模型,其他的同事要把信息输入进去,然后我们再建立执行脑算法,让算法去监控这些对象。”安静解释道。

“如果可以太好了,这样大规模的监控,需要成立一个特别的小组,人力物力消耗非常大呀!”罗大校担忧。

“是呀,我们的人还没有面对真正的问题,就先把自己耗死了。”一位军官并不是抱怨,而是真正看到了问题,他摘下军帽,是一个秃顶。

“人工智能的作用,就是解放人力,在对抗的过程中,我们花最少的人力物力,完成任务,减少消耗。。。如果没有人工智能,纯靠人力物力往上堆,一不怕苦二不怕累也解决不了问题,不用打仗,消耗就耗死了。”安静继续解释。

“师姐,你说。。。如果我们发现了规律,是不是可以派遣侦察机去同一个地方,跳同样的舞蹈,也可以减少耐心条的积累?”林久浩突然发出了一个聪明的想法。

安静看了一眼林久浩。

“好主意,你真是一个大聪明,。。。只要你可以破译敌我识别系统,我想应该也是有效的。”安静小声回答了。

“敌我识别系统,知道了,师姐,我又大聪明了。”林久浩赶快检讨。

“一旦发生了,还可逆吗?”安静追问了一句。

“耐心条一旦突破阈值,发送信息也无法做到可逆。”林久浩摇了摇头。

“你毕竟不是专业的军人,没关系。”安静安慰了一下林久浩。

会议结束了,目标确定了,人工智能组把任务目标创建到拟脑模型中,然后由人工智能协助,自动跟踪相关信息。

走出会议室,林久浩又开始发问:“师姐,你是怎么想到的,用误差补正和规律统计去测算耐心条大概的数量?”

“其实,我们没有测出耐心条是多少,只是我们把它固定在一个范围内,而且证明了耐心条大概在这个范围内。”安静解释道。

“师姐,我说的是,你怎么会用误差补正,去思考这个问题,我是一头雾水的,直接就放弃了。”林久浩强调一下,怎么想出‘误差补正’这个思路。

安静笑着看了看这个师弟,说道:“就像有的技术人员,在面对问题的时候,直接放弃了思考,而去寻找别人是怎么解决的一样?”。

“对呀,放弃思考了,只会去寻求他人。”林久浩想起了父亲说的话,丧失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信心。

“对,所以,我们不能一味模仿他人的思维,丧失自主构建完整的思维闭环的能力,否则就会陷入机械教条思维,而当面对问题的时候,丧失自主解决问题的信心。”安静也知道这种危害。

“对呀,我就是准备机械教条的去继续统计测量结果了,继续跟踪测量,而你就能用误差补正去反向推理。”林久浩说道。

“你看过,日本著名的侦探动画片吗?学到了什么?”安静引导一下。

“师姐,你也看。。。。里面全是杀人方法,八百多种呢。”林久浩当然看过。

“对,你们看到的是八百多种杀人方法,而我看到的是一种破案方法,就是换位思考、反向推理、构成逻辑闭环。”安静说道。

“厉害了,师姐,你居然是从动画片里学会的,你简直是天才侦探呀!”林久浩吹了一个彩虹屁。

“你糊涂呀,是想到了,想到了。。。你父亲的反向态输出也是动画片里学的呀?这是一个逻辑推理道理,想通的人都明白的道理。”安静也不好意思说自己也看过。

“对呀,我老爸不看那玩意,也知道反向态输出、预设态验证,确实是一个道理。可以用来破案了。”林久浩。

“当然可以,以后公安局破案也可以用多元的理论,用预设态去破案,看预设态条件命中率。。。师弟,你说不定真能混一套警服。”安静把话题岔开了。

“知道了,你一开玩笑,我就知道该结束这个话题了。。。师姐,那个秃顶胖军官是怎么回事?”林久浩会上一直观察安静让他注意的胖子。

“你知道他是谁吗?”安静问道。

“是我的师兄?您的师兄弟?”林久浩猜测着。

“聪明。。。。不是,他不是咱们师父的弟子。”安静回答。

“师姐,你就直说了吧?是不是我们竞争对手?”林久浩问道。

“胡说,怎么可能是竞争对手?胡思乱想。”安静否定了。

“师姐,你说吧,我猜不到。”林久浩又放弃了。

“他的师父和咱们师父是一个梯队的三位元老之一,感应组的老大,你将来跟他,可能会频繁接触的。”安静到处缘由。

“感应层技术的,我们是拟脑思维层,后面还有控制层,他是感应层技术部分的头儿?”林久浩有点不相信,一个极为平凡的秃顶。

“对呀,你以为有我们的拟脑就万事大吉了,前台的图形图像声音温感触感嗅觉的监控,以及这些信息的采集处理,谁做呀!拟脑是怎么知道某一艘军舰到达某个军港了?他们感应组做的算法。”安静解释道。

“哦,明白了,他们是把感应层的多种输入转变成内容,从内容中提炼关键字形成语义组的,确实,以后少不了打交道。”林久浩明白了。

“知道了吧,我让你多关注他的意义?”安静又问。

“知道了,师姐是让我熟悉他,以后带我拜码头。”林久浩回答。

“对,同时也是让你少说话,这种会议,别一绷不住就发言。”安静。

“哦,果然,别有用心。”林久浩。

“什么?别有用心?我这是一石二鸟,一箭双雕,懂吗?”安静话说的理直气壮。

这次会议结束以后,安静管理的人工智能部门,把所有的条件都输入到人工智能系统中,多元关联拟脑模型利用‘态’计算模式,提取了大量与【场景攻击】有关的动态核心信息元O,O1、O2、O3。。。。。。On。这些动态核心信息元都设定阈值,一旦溢出的参数突破了阈值,那么。。。那个临界点就到来了。

安静部门用人工智能技术减轻了大家的工作量,给予了所有人极大的鼓舞和振奋。有些军官已经开始讨论,未来人工智能替代人类工作的畅想,不过,这种胡思乱想的思潮,被安静师姐的一个道理结束了。

‘人工智能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要与人类协同工作,可以减轻人类的工作量,把人类从繁重的重复工作中解脱出来,但是,不可以,也不能,替代人类的工作。人类与人工智能就像社会发展的两条腿,均衡发展平行进步,例如,今天,我们可以把误差补正编写为算法加入人工智能,让人工智能拟脑进步。但是,一旦有一天,人工智能完全替代人类的工作,人类就会放弃思考,完全依赖人工智能,那么社会进步也就停止了。’安静。

‘父亲也说过这个问题,社会态是需要循环升华的,如果,人类和人工智能不能协调发展,社会态就失去了循环上升的趋势,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社会态不能循环上升,则,必然会进入螺旋式循环堕落趋势。’林久浩。

下一章节===《第十四章.多方向预设态跟踪无尾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