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屠夫 > 第六百八十二章 死士仇深,必杀国贼

大宋好屠夫 第六百八十二章 死士仇深,必杀国贼

作者:祝家大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2: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秦州与渭州交界处,定边寨,从秦州奔来了三千多铁甲骑士,加上寨子之内的两三千人,定边寨里的秦州军已然超过了六千之数。

折可求麾下精锐总共不过一万多人,一半之数都到了这座几十年前的边境要塞。

从平夏与渭州出来的军汉,也都往寨外聚集,人数也是越来越多,铁甲也有好几千,便是厢军,也到了万余。

一场大战,似乎一触即发,双方都在等候,等候着越来越多的人马聚集。等候着各自主帅的到来。

郑智昨日才到河间,今日大早便往城外而去,每一次大战之后,城外的讲武学堂就会新报道不少人,这些人大多是刚刚立下了功勋,自然要加官进爵,加官进爵便少不了要到讲武学堂来走一遭,这已然是一条铁律。

不能从讲武学堂毕业,即便是天大的功勋获得了晋升,也会在官职前面加上一个“代”字,代都头,代指挥使。

郑智这次去讲武学堂,还有一事,便是这讲武学堂要进行小小的改革,扩充三个新学科。

一个便是操炮科,凌振编的《火炮操典》越来越全面,操炮手的训练也就越来越简单了许多,操炮手的晋升自然也需要到讲武学堂来走一遭。

第二个便是水军航海科,这个科目将来必然极为有用,海军的人员培训向来都是一件麻烦事。从船长到大副二副三副,火炮指挥,导航科学等等,皆是专业性极强的人。原来都是找现成的人手,而今自然需要自己进行培训,其中也涉及到人才的供应,忠诚度的问题,还有许多东西的保密问题。培训的人员也来自普通水手中的优秀者。

最后一个科目,便是军事武器研发铸造学科,显然就是匠人的培训。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让所有的匠人也能获得武官职位,都尉、校尉、将军之类,也开始封赏给匠人,凌振便是首当其冲,封为从四品,宣威将军。之下的将军都尉之类,便也要有一个安排。甚至还要真正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

这么做,显然是增加匠人的待遇,也增加匠人的荣誉感。设立这个学科,还有一个重点。中国匠造,自古没有真正的专业科学记录书籍,其中主要的工艺皆是师傅传徒弟,许多工艺与技术,一时出现,一时失传,如此反复。有了这个学科,便会有越来越多的科学门类能有更好的传承,专业的书籍自然也会越来越多。这也将最直接的促进科学的发展。

这些科目,如今都在讲武学堂起步,将来也会慢慢分出去,形成一个一个的军事学堂与科技学院。这显然也是郑智心中对于未来的规划。

郑智带着百十号骑士出城而去,讲武学堂在城南十来里处,一片不小的场地。为何要把讲武学堂的选址定得那么远?

也是因为讲武学堂的各科培训需求越来越科学。其中的建筑也有不少,校场也越分越细致。步兵校场,从平原到山岗丛林,也还要有河流。骑兵校场,便需要大片的空地。炮科便更需要纵深来进行操练,大炮一击,远的五里,近的两里,还要少人烟,以免误伤。水军操练,便需要一个不小的湖泊,将来大概也会直接设立在海边的港口。

满足这些条件需求,选址自然是近不了的。

一路之上,郑智皆在马上沉思,任由马步顺着道路前行,想着这讲武学堂将来需要做的改革。也在想着关于科学这件事情的未来发展,这些真正前瞻性的战略规划,这个时代,还真没有人能帮助得了郑智,唯有郑智自己思索。

显然郑智也不是专业的,这个事情,郑智也是感觉有些棘手,便是更加耗费脑力心力,想定什么事情,只要有空,便是立马施行,绝不拖沓。这也是郑智为何要在河间府停留两日的原因,而非直接快马往西北而去。

走了几里官道,转入一条刚刚修建不久的道路之上,这条道路也修建得极为宽敞,再行六七里,直通讲武学堂。

小道两边,皆是低矮的林子,林子虽然低矮,却是极为茂密。再行六七里,便也进入的戒严的区域,六七里之后,没有通行文书之人,便是不得进入之处。火炮之类,威力巨大,甚至也有些不受人控制,误伤人命之事,自然要杜绝。

百十号人往新道路而入,这条路有二十里左右的长度,除了进出之地的六七里,便是贯穿整个讲武学堂。

郑智低头沉思,百十号铁骑皆是摇头晃脑跟在身后,马匹脚步不快,所以马匹在空闲之时,还低头啃食着路边的青绿的嫩草,口中咀嚼个不停。

路口之处一个农汉扛着锄头在一棵小树之下停留,喝着手中的竹筒里的清水,擦拭了几番脸上的汗水。见得这一队骑士走了过来,却是也不害怕,抬头看了看头前打马之人。

便看这农汉先是一愣,随后面上露出一丝惊喜,又抬头仔细看了看,似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般,直到再次看清那马背上的人,确定几番,方才立马低头不再去看,也在掩饰着他心中的情绪。

低头的农汉,若是仔细观瞧,甚至能发现这人手掌都在颤抖。那惊喜之后的表情,已然被紧张所占据。

百十号铁甲缓缓行过之后,这农汉方才起身,便是锄头都不要了。往林子里飞奔而去,在林子里不断穿行。这农汉在附近已经等了整整两天,便是听说郑智要回到河间之事,这农汉就在这里等候了。

农汉在林子里飞奔两三里,翻上一个低矮的小岗,连滚带爬往另外一边而下,心跳的速度已然到了极致,摔下这小山岗,便听他口中大喊:“来了来了,国贼郑智来了?”

再看这小岗之下,一个浅浅的山凹,前后左右皆不过三四十步,却是挤满了人。这些人大多带着兵刃,兵刃都被各种东西包裹得极为严实。身上皆穿的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衣物。众人极为有序的坐在地上,若非如此比肩接踵有序落座,便是这个山凹都容不下这三四百号人。

一个身着普通麻布衣物,头上却是文人发髻的年轻人早已站起,听得来人话语,面色大喜,口中声音都颤抖起来:“皇天不负有心人,本以为这两日等候大概是徒劳无功,未想那国贼真到这里来了。”

话语说完,这年轻人一边解开手中长刀的包裹之物,一边激动地说:“诸位,为国效死,就在今日。诸位随我赴死,换国贼项上人头,换我大宋朗朗乾坤。”

话语之中已然说出了这些人在此处潜伏的目的。年轻人一口的开封口音,便更是说明了这些人的来路。想要行刺燕王郑智,哪里会有机会,这些人从开封化整为零而来,走遍了河间府,甚至也派人去了燕京。

方才知道想行刺郑智何其难,甚至找不到任何机会。直到听说城外这里有一个讲武学堂,方才寻到这里,找到了这么个地方。便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也不指望着郑智会到这里来,完全是最后碰一下运气。

兴许当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没想到等了两日,还真把国贼郑智等来了!

这三四百人,领头的却是一个年轻文人,其中有少数东京禁军之下的高手,有一些家族蒙难的世家子弟,也有一些人是受了大家族的厚恩。郑智入京之时,手段实在太过狠辣,这些人便是来报仇的,血海深仇。

至于组织这些人报仇的幕后之人,也不需多猜想。便是那真正把郑智的话语听进去了的皇帝赵佶。郑智当面与赵佶说过,所谓文人成不了事,要死士方有可能,或者赵佶自己勤练武艺。赵佶当真是一字不差听进去了。

门下侍郎朱勔不断引人去见赵佶,其中主要就是今日这件事情。

在场众人此时全都站起身来,低头解着自己手中兵刃的包裹之物,有人视死如归,有人紧张得手都在发抖。有人一脸义愤填膺,也有人面色惨白。

却是领头那个年轻人,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忽然开口问道:“国贼身边带了多少人?”

却是这领头年轻人,此时才想起这个问题,问话之间,面色也有担忧,便是怕那郑智身边人数太多。

那盯梢的农汉连忙开口道:“只有百来人。”

“好,好,好,天赐良机,上苍有眼。”年轻人一脸激动说得几语。拔出长刀,双手在空中劈砍几下,似乎单手握不住一般。劈砍几下之后,便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回头看了看,喊得一句:“随我诛杀国贼!”

说完话语,年轻人一手拖着沉重的长刀,手脚并用,往那小山岗爬去。三四百人,尽皆随行而去。

林中的兵刃明晃晃,反射着初升的烈日,每一柄兵刃皆是打磨得锋利非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