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屠夫 > 第六百三十五章 反贼。。。反贼。。。

刘延庆终于带着先头部队赶到了东京,永兴军比秦凤近了许多,一路从京兆府沿黄河而下,到得东京不过二十日。

却是到了东京的刘延庆,心中也多有忐忑。接到圣旨出发之时,满心欢喜,以为自己终于熬出了头,一步登天,从此前途无量。

快到东京之时,一个消息就成了刘延庆的噩耗,加官进爵的欣喜,已然就成为面对郑智的担忧。

更有一些消息也让刘延庆心中惴惴不安,便是听说了童贯下狱,正在等待朝会之后处置。种师道也死在了皇宫之内。

这两个消息,便是让刘延庆有一种对于自己的担忧。

刘延庆先拜见了李邦彦,两人方才寒暄几句,李邦彦便带着刘延庆入宫觐见。

对于李邦彦内心来说,对于童贯也是有一些羡慕的,特别是这种乱世兵峰四起的时候。李邦彦便也学着童贯的手段开始拉拢人心。

刘延庆便是李邦彦要拉拢的人选,刘延庆也将是李邦彦将来立身与朝堂之上的资本之一。

所以在送往刘延庆的圣旨之中,李邦彦也附上了一封私人信件。信件内容自然就是说一下刘延庆能够调入枢密院任副使的原因,便也是旁敲侧击说出自己的举荐之功。

刘延庆当然也听得懂其中含义,所以入京之后,便是谁也没有拜会,直接就去拜见了李邦彦。

随刘延庆而来的,还有刘延庆的儿子刘光世。这个历史上被与岳飞韩世忠并列的名将,也被称为南宋中兴四将,此时年纪不大,却也是意气风发的模样。

三人一道往皇宫面圣。

刘延庆到了东京,赵桓自然是欣喜非常,东京的战事终于有了依靠。

拜见之后,便听赵桓笑脸直接问道:“刘卿此来,不知带了多少精兵悍将入京?”

刘延庆面见天子,拘谨非常,听得问话,连忙毕恭毕敬答道:“回禀陛下,臣此来东京,为了赶路,先带了五百铁甲骑士。大军还在道路上,应该五六日之内便能赶到东京。”

赵桓闻言又问:“刘卿一路飞奔,着实辛苦,忠心可鉴。不知五六日后还有多少军将入京?”

赵桓便是只关心这一件事情了,军将越多,赵桓才能安然入睡,北地而来的战报如雪片,若是没有足够多的军将拱卫东京,赵桓寝食难安。

“回禀陛下,臣麾下精兵三千六百人,此番皆带了过来。五六日之后,三千多步卒便能到达。”刘延庆不疑有他,便是如实回答。

却是这话语一出,李邦彦面色一垮,更是紧张往赵桓看去。

赵桓笑脸一止,更是阴沉下来。一两万精兵变成了三千六百人,这个差距实在有些大了。

刘延庆也不傻,看得两人面色上的变化,已然知晓原因所在,连忙又道:“陛下,兵不贵多而贵精,臣麾下三千多人马,皆是与党项人战过几番的精兵,军阵之中,比两三万厢军更有战斗力。攻伐之间,皆是一往无前,奋不顾死之辈。”

刘延庆说到这里,赵桓面色方才好看了一些,却是口中只道:“反贼麾下,便也多是精兵悍将。刘卿可有把握与之一战?”

刘延庆听得此语,眉头一皱,稍显犹豫。反贼是谁,刘延庆岂能不知。要说与郑智打仗,刘延庆实在有几分心虚。

刘延庆虽然与郑智并未有多少交集,但是郑智第一次攻陷灵州城的时候,刘延庆随着老种就在军中,郑智勇武之威,印象实在太过深刻。

李邦彦见得刘延庆还在犹豫,连忙开口说道:“刘将军,虽然你麾下只有三千多人,但是东京城内有新老士卒七八万之多,折可求也该接了圣旨,便也会启程来援。此番面对反贼,军力之上便是优势。”

刘延庆听得李邦彦的提醒,便也知道此时在皇帝赵桓面前不该显得犹犹豫豫,连忙开口说道:“陛下,臣与郑智在军中虽然没有打过多少交道,但是素来听闻其善战非常,也见识过一两次。此番若是与之野战于外,臣不敢保证。若是仗着东京高墙而守,当有胜算。”

赵桓闻言面色更好了几分,刘延庆这一语,至少保证了赵桓的安危。便听赵桓再问:“若是想把反贼一网打尽,可有谋划?”

赵桓与李邦彦早已有过对谈,便也说过要把郑智一网打尽。此时这个问题到了刘延庆这里,便成了真正的为难。刘延庆怂是怂了点,便也不是傻,一年多前,西北运往河北的马匹,在永兴路的官道上绵延不绝,押送的党项俘虏,便是连尸体都布满了官道两侧。

刘延庆还带人到官道之上去收拾过那些被迫迁徙的党项人尸体。

便听刘延庆说道:“陛下,若是想将反贼一网打尽,还需折相公入京之后再详细商议,议定计策之后,再来向陛下禀报。”

刘延庆大概也是权宜之计,至少刘延庆知道刘法之子刘正彦可是一心向着郑智的。折可求的态度便也能大概猜测几分。要把郑智一网打尽,这件事情,怎么都看起来有些不现实。却是刘延庆也不敢直白去说。

赵桓闻言倒是也不再多问了,只道:“那便等折可求也到得东京,再谋划剿灭反贼之事。折可求麾下四万西军人马,当是一大助力。”

刘延庆躬身拱手,却是觉得这件事情越想越不对劲。带着儿子随李邦彦退出大门,刘延庆眉头皱在一处,脑中也在思量。

郑智,种师中,折可求,刘正彦,杨可世。。。

事情似乎越来越复杂,远超出了刘延庆之前的想象,也就更是棘手,而今这些事情忽然都压在了刘延庆身上。

刘延庆意味深长看了李邦彦一眼,又与自己儿子刘光世对视一眼。心中大概已经有些后悔了,好好的在西北自己地盘里待着好好的,怎么忽然就身陷东京这处旋涡之中?

此时的折可求,也正在为难之中。刚刚接到了东京的圣旨,命他带所有兵将进京勤王。勤王之事,折可求已然有个了解。就是去跟郑智打仗。

折可求之为难,不仅在郑智,更在刘正彦与杨可世。若是单纯带兵进京,折可求兴许会欣喜非常,新君登基,若是能获得新天子的信任,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不说别的,就是开口要钱要粮也不知方便了多少。

此番入京去,以刘正彦的态度,局面当真不是折可求能想象的。兴许勤王不成,反倒会助了郑智一臂之力。那当如何?

所以折可求拿着圣旨,左右军将本来准备去叫刘正彦与杨可世前来相会,却是被折可求挡住了。

这份圣旨,当真烫手。

折可求可没有要翻天覆地的心思,更也没有多想这大宋倾覆的结果。若是这大宋真的倾覆了,对折可求而言,并没有多少利益可言。此时折可求虽然多有拥兵自重,或者是当一方土霸王的心思。主要的需求也在钱粮之上。

所以这么一个大宋朝相对而言对折可求是有利的,若是换成了郑智当家作主。岂能容得折可求这么一个土霸王的心思?更容不得折可求阳奉阴违的行事办法。

这西军,也不是折可求一个人的西军,虽然明面上折可求为帅。但是军中派系是分明的。派系分得也简单,就是地域分别。刘正彦继承了刘法麾下的士卒,平夏城的驻守军队皆在刘正彦麾下。

杨可世来自熙河兰湟,麾下也多是熙河之兵。

折可求麾下,大部分是秦州兵,也有种家的军汉。

折可求此时可以如臂指使调动刘正彦、杨可世与种家的军汉,那是因为大家都有一样的利益。若是在真正意见相左的时候,这份领导权大概也会立马分崩离析。

折可求捏着这份圣旨,犹犹豫豫,思前想后,实在没有一个办法。

传旨之人也还在营中等候,等候着折可求回复一句,然后启程快马回京。

折可求看着麾下几个心腹军将,已然踱步不止。

片刻之后忽然开口问道:“尔等谁知种相公在淮南招了多少兵马去东京?”

一个军将上前来道:“相公,末将倒是有听闻。说是种相公一个多月招了五万人回京,最近当地衙门又送了一万多人去。招满了十万就不招了。”

折可求点了点头道:“那便是东京城有六万多人,加上东京禁军,怎么也有个十来万人。守卫东京想来是足够了的。”

军将不明所以,开口问道:“相公所言?莫不是。。。”

折可求点了点头道:“传令全军,聚兵攻城,与反贼王庆决战。”

“相公,这般如何与那几个钦差回复?”

折可求闻言并不着急,只道:“就再演一出戏给他们看一下便是。”

军将也不多问,心中自然是无条件信服折可求的,只道:“可是让小刘相公与杨将军也全面攻城?如此这王庆怕是支持不了几天了。到时候怕是没有理由再找附近这些州府要钱要粮了,也无法找东京要钱粮了。”

折可求脸上皆是成竹在胸的样子,经过刚才一番思索,便也有了定计,只道:“郑智已然南下,经此一战,朝廷当真正感受到郑智的威胁,将来朝廷必然更需要我等保持军力。卸甲之事大概是不可能了。此番与王庆决战,便是要避过与郑智作战的事情,把王庆灭了,当也有不少的钱财收获。一举两得之事。”

折可求思虑得周密妥当。不去那旋涡的中心,便是避免与郑智作战。更避免了刘正彦作出什么出乎预料的事情。东京那般的城池,十万大军防守,折可求心中想郑智大概是不能打破的。

何况全国各地皆有无数军队进京勤王,郑智必然更难得逞。最后的结果兴许与之前一样,郑智再威胁一番好处,兴高采烈撤兵回去了。

当然,折可求也不会想着郑智会兵败山倒。

如此结局,最符合折可求的个人利益。既能有朝廷的倚重,又能有郑智的交情,还能剿灭王庆收获一番钱财。当真是长袖善舞、左右逢源。

折可求不可谓不聪明。此时瞒着刘正彦与杨可世,所有人都是折可求的棋子,都为折可求从中谋利做贡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