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屠夫 > 第六百三十一章 清君之侧

大宋好屠夫 第六百三十一章 清君之侧

作者:祝家大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2: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郑智一条一条的命令而下,书信还在众人手中传阅。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如今开战,再也不是某个人的谋划决断,已然成了大多数人的共识。

女真人已经深入高丽,党项人也在高丽。高丽显然撑不住多久,若是战事定妥。郑智便也要在北方面对女真,面对轻松就能聚齐十几万大军的女真人。

河间府内,大军还在集结,后勤辎重也还在准备,五万五千多大军,一万五千铁甲骑兵,两万达旦轻骑,两万党项轻骑。给郑智的后勤带来的压力是最大的一次。

裴宣与祝龙忙得昏天暗地。

圣旨河间府外的巨大工地都停工了,无数人被暂时抽调出来,打造新的车架,搬运所有物资。沧州到河间的路上,一队一队的车马,源源不绝。

战争的涉及面实在太广,钱粮永远是第一位的。

河间城西,一片军中的营帐,却也并不多。门外也有零星的士卒巡弋,但是这里怎么看起来也不像是大批军队驻扎的军营。这里便是新一期的讲武学堂所在地。

年轻的方石头,十几岁的汉子,身体也才刚刚长成,却已经战争几番,立了三次战功。

当方石头听得大军调动的消息,早已喜上眉梢,飞奔往上司处去请战。

闻战则喜,乃是形容赳赳老秦纵横天下的士卒对于战争的心态。因为老秦是最早真正创建了极为丰厚的军功封赏体系。

而今似乎郑智麾下的士卒,已然也有这种心态。比如方石头,家中的田地,手中的银钱,入讲武学堂准备升官进爵的机会,无不来自战争。战争,让一个农家闲散的贫穷汉子成为了人上人,让他能读书识字,让他能有家有业,让他能受人尊敬。

郑智战争机器的每一环,已经都有了雏形。战争机器一旦真正完成,用在内战与用在外战,总是有区别的。

就如方石头,此时只想上阵去拿人头。且也不管是谁的人头,面对同胞之时,这份心思,多少有点可怕。但是面对异族敌人之时,这份心思,便是值得褒奖赞扬。这当也是矛盾所在。

河间府衙,忙碌非常,便是学部主事赵明诚这种真正的治学文人,也开始忙碌于战事,军中文书不够,一份一份的军事公文要书写,要送出去。赵明诚必然也要被抽调来做这些事情。

郑智手拿大印,不断阅读着一份一份的公文,不满意的,指导几句发回重新书写,满意的便加盖大印,命令军汉快马送出。

一旦要准备战争,郑智必然比任何人都要忙碌。在这个位置,便不能偷懒,只要偷懒了,必然造成军政命令与郑智真实想法的差池,长久以往,后果不堪设想。就如当皇帝的赵佶,偷懒的后果便不用多言。

“殿下,门外顺德帝姬求见!”牛大进门禀报。

郑智闻言轻轻抬头,却又接着埋下了头,一边看着公文,一边想着要不要见上一面。此时赵缨络忽然主动前来求见,原因便也不用多猜,满城皆是来来去去的甲兵,大小军将,人人皆知战事将起,便也不需要打听了。

“叫她进来吧。”郑智叹了口气答道。

牛大出门请人,赵缨络随着牛大走了进来。

郑智便也没有起身行礼,只是示意赵缨络坐到一旁。

赵缨络却是也没有坐,而是往前几步,站到了郑智左边头前不远。

“帝姬殿下此来所为何事?”郑智依旧在忙碌,却是也知道要给赵缨络一个话头,让赵缨络把事情说出来。

“燕王殿下可是要与朝廷开启战端?”赵缨络声音不大。

此时的郑智头也不抬,公文无数,皆关系到人员与兵马的调动,公文发出去的快慢,便也决定了大军开拔的时间。却是郑智想好了应对之语,只道:“此时与朝廷开战,乃军将们翘首以盼之决断。种相公在东京皇宫之内死得不明不白,某之麾下十有**都来自种相公麾下,多念种相公恩情。便是某也是受得种相公抬举方才有今日。这一趟,某当亲去东京,向皇帝陛下讨要个说法。这天下忠义之臣,无出种师道者,何以让种师道死得不明不白。岂不是寒了天下军将之心?”

赵缨络便也不懂这些,闻言只是落泪,自己未来的夫君与自己的大哥兵戎相见,怎么都不是一件让人接受的事情。

赵缨络面对郑智,心态早已纠结,不多想还好,多想了些,也是痛苦。赵缨络为何会被赐婚给郑智,其中缘由,不需多说。但是赵缨络私人感情人,对郑智又多有好感。这些东西在一个少女心中,便只有哀愁悲伤。

但是这段时间还好,郑智多与异族作战,赵缨络不免也自我安慰,便是想着将来郑智也当是一个为国为民的柱石之臣,也就没有了那些纠结。却是这份心思才起,赵缨络也才把纠结放下,在李清照与李师师的陪伴下,赵缨络也真的开始往情爱方向多想。

转过头来,郑智又要与朝廷打仗了。这份纠结又出来了,甚至比之前更甚,让赵缨络鼓起勇气来见郑智。

“燕王殿下,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不论是河北,还是东京,都会有无数人死去。同室操戈,何以心安。”赵缨络已然开口来劝郑智。

便是听得这句话语,郑智方才再次抬头,看了看赵缨络,开口也道:“同室操戈,何其心安。若是异族为祸呢?兴许某现在拔刀自刎,让这燕王府土崩瓦解。便也就没有了同室操戈的事情了,便待异族南下,纵横中原,那才是生灵涂炭。”

说完郑智又埋下了头。

便听赵缨络又道:“燕王殿下可是想夺取大宋的天下?”

郑智闻言,抬头浅笑,笑得有些无奈,无奈这赵缨络不懂这些事情,或者无奈赵缨络本身就有既定的立场。又道:“若是要说争夺天下,某有太多更好的选择,某便不要那燕云了,也不处在这腹背受敌的局面之中,便让女真占据关口,待得年余,女真必然兵临东京,家国沦丧之下,某再出来收拾这破碎山河,名正言顺,天下归心吗,岂不更好?要说这天下,谁真正把百姓放在心中?不是你父皇赵佶,更不是你大哥赵桓。而是某,是某与麾下的军汉用一万五千条人命保得中原百姓安宁。”

郑智话语,多少也有一些无奈之感。仓促开战,也并非郑智心中真正的意愿,但也是郑智可以接受的事情。种师道被赵桓害死了,这件事情在郑智心中也过不去,不走一趟东京,何以为人?

要说郑智心中真正的想法,四分想战,六分不愿战,也是感性与理性的争夺。郑智麾下,皆是种家出来的军汉,郑智必然要给这些人一个交代。人心如此,郑智自己也能接受,便也就没有什么纠结的了。

至少战争怎么开始,怎么结束,还依旧是郑智一言而决的事情。军将之心,经过这次之后,当更加牢固,再也不用担心什么反贼人心的问题,只有这一次这么干了,才有郑智将来的随心所欲。

因为这一战,能让郑智真正代替种家在军将心中几代人累积的威严。这份威严与人心,就是郑智以后随心所欲的基础。

郑智还有什么理由不战?

赵缨络在这种问题上,自然是争不过郑智的,一个对于政治或者战争没有丝毫了解的人,如何能与郑智辩论。赵缨络话语是说不过的,却是赵缨络有自己的立场,也是变不了的。

“燕王殿下说这些,璎珞听不懂。却是也知道燕王殿下是真要与朝廷争夺一番了,今日璎珞此来,本是想能劝解殿下罢兵,想来也是没有什么意义。不知燕王殿下可否带璎珞随军南下?”赵缨络面色发白,话语最后,竟然提出了这么一个要求。

郑智想了片刻,点了点头道:“随军不行,但是可以随行在大军之后。”

赵缨络闻言点了点头,擦拭了一番泪水,看得郑智并不抬头,福了一礼,慢慢退了去。

前线鲁达,已然与濮阳之兵合在了一处,面前是滑州城墙。

由种师中亲自写的檄文已然从河间飞奔而来。檄文之内,大意简单,便是一份清君侧的檄文。

种师中显然知道这檄文该怎么写,也知道如何能让郑智有一个说得过去的名头。先言种家几代之功劳,再数种师道之功劳,最后说种师道在皇宫之内死得不明不白,矛头直指带兵截杀种师道护卫的李邦彦。

清君之侧,这个名头,古往今来被人用了太多次。再用一次也无妨,李邦彦背了这个锅。

檄文从城头之下射到滑州城内,山东等地也被抄写无数,到处散发,京东西路,京西北路,已然传遍。

更有军汉在官道之上,只要是往南去的商旅行人,皆有发放。便是也让檄文传到京畿,传到开封汴梁。甚至传到淮南,传到江南。

不论名头多么好听,对燕王口诛笔伐者,才是主流。只要能认识字的,没有一个不是大骂狼子野心,郑智当天诛地灭。

东京之中,已然也乱成一团,当鲁达攻陷安利军黎阳城之时,东京便是轩然大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