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屠夫 > 第五百八十章 巧言令色,鲜矣仁

大宋好屠夫 第五百八十章 巧言令色,鲜矣仁

作者:祝家大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2: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渤海之外,阮小二把大船停在高丽半岛江华湾上,江华湾本是高丽首都开京西边的海湾,海湾之上也有许多岛屿。

阮小二的大船经常在这些岛屿之中驻扎,一些大岛屿上也运来了不少党项人,而今这片海域早已被阮小二控制,高丽人的船已然出不得海。

三千多党项汉子拿着兵器,坐着小船已然登陆到开京沿海地区,大肆劫掠。耽罗岛上,还有百万人嗷嗷待哺。

这种事情已经开始了几个月,高丽王朝也有反应,调兵遣将开始驻防南边的沿海地区。这也是阮小二为何把主意打到高丽都城附近的原因。

都城附近更加富庶,也在半道北部,南边沿海,高丽人开始布防。如今劫掠,自然就往北来了。高丽有东西两边海岸,海岸之长,直有一万八千公里。便是中国大陆的海岸线,也不过这个数字左右。

阮小二在江华湾,而阮小五与阮小七则直接去了倭人九州岛,张横便在朝鲜半岛另外东岸。如此奔波,也只为养活百万嗷嗷待哺的党项人。

一艘新下水的大船从北边的渤海南下,直奔海湾。给阮小二带来一份公文,命令阮家兄弟与张横带着船队回沧州一趟,到清池听候燕王郑智的新差事。

阮小二接到公文,便火急火燎派人登案,召回已经上岸的党项人,准备返回。

郑智要吩咐的差事,自然是与海路商道有关,海路的暴利,由不得郑智不注重,往南往东,皆是暴利。半岛以南盛产粮食,日本倭人之地,其实也产白银。女真如今也很有钱,辽国不管是民间还是朝廷,家底都到了女真人手中。

这些事情,都需要船队来做。

刘正彦带着一队快马也已出发,飞奔往河北而去。

却是走得几天,过永兴军坊州(陕西宜君)之时,碰上了刘延庆,刘延庆之人,本是永兴军路之下军将,多随老种作战,如今老种已死,种师道与种师中又离了西北,刘延庆已然是永兴军路最有势力之人。

历史中的刘延庆本也参与过伐辽之战,便是第二次伐辽,刘延庆便为主将,带着十万大军,不战而溃,此人胆小谨慎,便是被辽人吓得溃败而逃。如今被郑智取代,反倒让刘延庆没有出得西北。却是刘延庆之子刘光世反倒成了南宋中兴四将,却是刘光世也继承了其父胆小谨慎的性格,与金人作战,往往都是退避三舍,自己更是躲在大军之后,见势不对调头就跑。与岳飞差得太远。

刘延庆把刘正彦请入坊州城中,酒肉招待。

席间,刘正彦自然豪爽说道:“刘相公,此番燕王开府,我等合该前去祝贺,老相公可以准备?如此正好顺路同去。”

刘延庆闻言,面色略微为难,开口答道:“燕王殿下开府,自然是可喜可贺,却是最近军中事多,难以走脱。若是得了空闲,必然要走一趟河北,庆贺燕王大喜。”

便是刘延庆心中明白许多事情,知道这燕王是结交不得,若是结交了燕王,必然要得罪朝廷。这种事情,胆小谨慎的刘延庆却是不敢去做。

刘正彦闻言,只道:“也是无妨,老相公备些礼物,我顺道给你带去便是。”

刘正彦心向郑智,便是觉得这西北,人人都该与自己一样,对于郑智开府的事情着重一些。

刘延庆闻言,面色又显得几分为难,答道:“贤侄啊,并非老夫不愿意,只是近来粮饷奇缺,府中拮据。燕王大喜,送些普通的东西,也上不得台面。贵重的却是又送不起。实在尴尬非常。”

刘正彦此时才觉得有些不对劲,抬眼看了看刘延庆,便是这刘延庆连份贺礼都不愿意送,便道:“老相公这般行事,只怕不妥吧?”

刘延庆立马一副可怜模样,答道:“待得东京运了钱粮来,一定为燕王准备一份厚礼送去。”

刘正彦闻言,面色一变,站起身来,便道:“告辞!”

刘正彦年轻气盛,便是一心觉得刘延庆合该与自己一样,对郑智敬重有加,却是这刘延庆身在永兴军东南,与郑智并未有过直接的交集,更不曾直接受过郑智的恩惠,自然是一副明哲保身的态度。

却是刘正彦听得刘延庆的话语,已然心中不快,起身就走。

刘延庆看得刘正彦直走的模样,却是也不出言挽留,只是起身出门送刘正彦几步。

便是这一次会面,就这么不欢而散。

第二日,沧州经略府,这个经略府以后大概也会改成燕王府。

祝龙一脸急切直奔府中而去,只因郑智派人召见,祝龙自然不敢怠慢,放下手中一堆差事直奔经略府而来。

郑智一边办差,一边考校着身边的郑凯,便是郑凯已经从李纲哪里回来了,祝龙进得厅内,便听郑智开口问道:“今日可有挨板子?”

郑凯嘟着小嘴,答道:“先生岂能不打板子,便听婵姨说,李先生就是心狠手辣。”

郑智闻言大笑,说道:“哈哈。。。你倒是学了一个新词,心狠手辣可不是这么用的,李先生可不能用心狠手辣来形容,该说李先生诲人不倦,教导有方。”

郑凯听不明白,却是也有样学样说得一句:“诲人不倦。。。”

郑智又问:“今日学的什么?”

“学《论语》第三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郑凯倒是比昨天精神好上了一点,主动背出了一句。

郑智面色带笑,见得祝龙进来,抬手示意祝龙往一旁坐下,又问道:“先生是如何给你说这一句圣人话语的?”

郑凯一脸胸有成竹,答道:“先生说,要是一个人总是说好听话,逢人便假装一脸笑意。那么这个人的品德就有问题,不能重用。还说父亲身边就没有这样的人,父亲便不会重用巧言令色的人。要孩儿多学学。”

郑智闻言,心中对李纲的教导之法极为认可,笑道:“好,先生教得好,凯儿也学得好。今日便让牛大叔叔带凯儿出去骑马玩。”

郑智自然是奖赏孩子学习的意思,郑凯闻言大喜,手舞足蹈道:“孩儿这便去寻牛大叔叔骑马。”

郑智倒是也不拦着,只道:“去吧去吧。。。”

郑凯欢天喜地往外走,郑智支开了郑凯,然后看向祝龙,开口道:“明日你随某走一趟独龙岗。”

祝龙闻言,开口问道:“殿下,下官营中公事繁重,只怕。。。”

祝龙自然是极为忙碌,一车一车的粮食与银钱,发放到每一个士卒手上,其中数目又不敢出错,哪里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郑智闻言一笑,只道:“这些事情且让裴宣代替你去做,明日去独龙岗的事情也很重要,关系到你们独龙岗三家的未来,怠慢不得。”

郑智这一趟去独龙岗,自然是要独龙岗上的三家把家中的田地都交给官府处置,然后先把土地发放给三家当兵的子弟,皆是便是分给家家户户。若是平常地方,郑智不可能亲自跑一趟,却是这独龙岗,郑智各位着重了些,也不能闹出误会,便是郑智想亲自去一趟,也要三家人参与随军走商的事情。

要一户人家把土地都让出来,本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独龙岗的地形得天独厚,田地广袤,在河北也是独一号的好地方,所以更是难上加难,郑智亲自去,便是要保证此事稳妥解决。独龙岗是一定不能用强制手段来做的,好在独龙岗也不远,几日便能返回。

祝龙听得郑智把事情说得这么重要,自然也不再多言,拱手只道:“下官这便回去与裴左官交接一下,明日便随殿下回去一趟。”

郑智点了点头,示意祝龙去忙。

再看郑智案几之上,一叠纸张,大多涂涂改改,抬头几个大字:官办学堂改革法。

显然郑智已然在考虑教育的事情,大宋朝并非没有官办学校,有小学、县学、州学、还有太学。但是读书依旧是世家大族的专利。

而今郑智便是要把学堂普及下去,待得百姓人人有田地,收入自然增加了,孩童便也不能再放任在山野玩耍,兴建更多的学堂,便是要让所有人的孩子都能读书写字。

学堂之法,读书写字只是其一,郑智深层次的想法,便是要把科学的萌芽传播下去。郑智虽然心中有不少见识,对于许多基础科学之事有些了解。但是郑智并非专业人才,也造不出蒸汽机之类让社会翻天覆地的东西。更是不知该如何入手去造。

要想社会将来能快速进步,培养人才便是其一,郑智再厉害,也比不得千万人厉害。郑智需要的是整个社会对于科学的认可,那么将来郑智只要提出一个构想,便有无数人为止钻研。如此才是正确的办法。

当然学堂之事,也非一朝一夕,却是也要有个开始。若是人人能写字,士大夫这种既得利益阶层,自然而然就会慢慢瓦解。教育资源虽然依旧向士大夫阶层倾斜,但是教育的本质已然发生了变化。这便是社会进步的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