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屠夫 > 第五百四十五章戴罪回京受审(五千六,多谢熹梵s万赏!)

鲁达南去,涿州城内枕尸无数,城内被无数铁甲戒严起来,也有宵禁,不准任何民众出门。还有许多州府士卒打扫战场。

几万尸体的处理,并非简单的事情,涿州城外正在挖掘的深坑,也有十几个不止。

刀枪甲胄之物,堆积如山,城中的粮草却是没有多少。显然之前涿州还并没有未这场大仗作多少准备。便是耶律大石之兵,也只在马上带些许口粮。

这个情形,更说明了辽人准备不足。兴许辽人心中也有侥幸,读圣贤书的辽人心中也指望着同样读圣贤书的宋人会恪守盟约,也未想到宋人真的撕毁了这百年好合的盟约出兵伐辽。

其中也有辽人军事重心都放在北方的原因。本该五月之后才会开打的战事,因为郑智的原因,二月就开始了。辽人也因此丧失了三个月的准备时间。

此战也注定了辽人会败。即便郑智不攻涿州,不去争取时间。而是围困涿州,城外的耶律大石与城内的万余大军,也坚持不了多久。过不得十几二十天,城内也要断粮,耶律大石也会远走去寻找粮食。

郑智之所以要开这一战,显然也是不想耶律大石麾下的七千骑士走脱了,以免在燕京城下更是为难。

过得三日,大战之后的善后事宜才慢慢接近尾声,辽人的尸体掩埋干净,宋人的尸体都经过辨认之后,编写了名册,每一具尸体上还挂着一个写着姓名的小木牌。尸体也被整齐安放好,待得大战之后,慢慢往河北运回去。

好在还是冬日,天气虽然转暖了一些,气温却并不高,尸体的保存变得简单许多。

傍晚时分,大帐里聚集了二三十员高级将领,简单的饭菜直接送到大帐之内,众人皆是狼吞虎咽起来。

郑智也是边吃着饭,边开口说道:“明日大早开拔,闻鼓聚兵。祝龙负责拆卸营帐。另外王禀带领部下留守涿州,再调拨五千州府禁军听从王禀号令。如今已深入辽境,涿州城虽然攻下,左右皆是辽人城池,易州、蔚州也还有辽兵,此番定要保住涿州城池。”

众人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开口答是。

郑智说完话语,也是低头连吃几口饭食。军中本也有酒,却是这个情况也不允许众人喝酒。

“报!营外有一队人马求见,说是易州郭药师麾下士卒,皆说汉话。”一个令兵从大帐之外走进来禀报。

郑智闻言一愣,开口问道:“郭药师?此人可是辽人大将?何以此时派人前来?”

郑智话语自然不是问的令兵,吴用开口答道:“相公,此人乃汉人,因识得如今燕京城里的辽人皇帝耶律淳,得以领兵。耶律淳之前在北地镇压渤海人高邦昌反叛之时组建了怨军,此人就在耶律淳麾下怨军中为将。如今耶律淳在燕京登基,便把怨军大部分付与了此人统辖。而今驻防在涿州之西易州。其官职却是涿州留守,其家眷似乎都在涿州城内,只是头前查明之时,派兵巡查,并未在其府中寻到,大致是藏在城中某处,学生已经派人在找。”

吴用显然是做了许多的功课,郑智却是少了几分了解,也是因为这个郭药师才刚刚因为耶律淳登基,所以才得以领兵南下。易州就在雄州以西保州对面,也是前线之地。

“那怨军战力如何?”郑智开口又问道。

“相公,怨军组建之初,起的这个名字也就是抱怨女真人之意,却是与女真人屡战屡败,听闻怨军最初有近三万人,而今不满万人。想来战力并不强横。”吴用答道。

却是郑智一听,连连摆手道:“学究此言差矣,如此看来,这郭药师麾下之兵,只怕战力不差。与女真人战了几番,余下来这万人,不可小觑。”

郑智的预料自然是准确的。郭药师还真是一个能战之人。历史上童贯此次伐辽失败之后,又起了二十万大军伐辽。而且还偷袭了燕京城,还打入了燕京外城。偷袭的主力就是郭药师麾下的士卒。只是最后也以失败告终。

郭药师一生事三国,本是辽人之将,因为辽国太尉李处温私通宋人被处死之后,辽人对于在朝的汉人就开始不信任了,郭药师这个汉人也进入了不被信任的名单之中,郭药师听说此事,立马率部投降大宋。之后又投降了女真,为女真攻城拔寨。

药师乃佛名,乃药师佛,古人很多人喜欢取佛名。如李世民的皇后观音婢,就是佛名。辽国第六代皇帝耶律隆绪,也名文殊奴,便是文殊菩萨。其实李师师也是佛名,只因为李师师小时候在一个庙宇里面寄居过。所以才有师师这个佛名。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黄药师,便也是如此来的。这种取名字的风气,魏晋南北朝到唐这段时间最为盛行,敦煌的佛窟壁画,也主要是这个时期修建的。

按照历史进程,这个郭药师降宋,应该是发生在五月之后。

“把人带进来!”郑智开口说道。说完之后,连忙加快了吃饭的速度。

待得众人吃完饭食不久,门外走进来三人,一个汉子身着甲胄在前,身材高大。左右更有两个汉子,左边一个矮了几分,却是极为的健硕,一脸虬髯胡须。右边一人显得年纪轻轻。

“在下常胜军郭大帅帐下甄五臣,拜见郑相公。”领头一人上前见礼。左右二人随之拜见。

郑智打量了一下甄五臣,开口问道:“郭药师麾下不是怨军吗?何以又成了常胜军?”

甄五臣连忙解释道:“回禀郑相公,头前我家大帅刚刚改的名字。怨军实在不好听,便改成了常胜军,取常胜之意。”

其实怨军改成常胜军这个事情,乃耶律淳所为。却是被甄五臣说成了郭药师所为。

郑智闻言面色一笑,开口道:“屡战屡败,改个常胜之名也好,也算是个好兆头。郭药师遣你来,所为何事啊?”

甄五臣听得郑智的玩笑,也尴尬笑了笑,随即答道:“回禀相公,大帅遣小的来,主要是因为归降之事。头前几日,大帅接到大宋陛下檄文,深感自身为汉人之躯,不愿再依附异族效力,特派小的前来寻相公商议此事。”

郑智闻言,开口问道:“既然归降,何以不见郭药师亲来?”

其实郑智心中也明白,这郭药师显然是为了涿州城里的家眷,所以才此时来投降。

甄五臣闻言,只道:“大帅就在来的路上,大军行军较慢,特派小的先来,想问一问是否大宋皇帝陛下会依照檄文所言,还能保得原有的官职部曲。”

皇帝赵佶的檄文之中说得明白,只要燕云来投者,都能官复原职,还要送钱送豪宅。郭药师自然也是看重这一点,打了一些好算盘。此时来投,即可官复涿州留守,或者涿州知府。又能保住家小,还能保住麾下部曲。一举几得。

历史上对于郭药师的归降,赵佶也是按照檄文之中这么去做的,还许诺了郭药师数量巨大的粮草军械。致使郭药师势力急速扩大,麾下士卒扩充到五万以上,也不再听赵佶之命令。

那个时候的郭药师俨然自成一方势力,尾大不掉,赵佶为了安抚郭药师,更是准备封郭药师为燕王,世世代代镇守燕云。奈何郭药师转头又降了女真,为女真攻城拔寨。

郑智自然不会做这种搬石头砸自己脚的事情,更不会把这涿州给郭药师,涿州乃郑智大军的退路,岂能给一个不信任的人。

“陛下檄文所言,只在表达仁德之心,此番大战当前,一切都只能在大战之后再行封赏,能不能官复原职,且看郭药师自己的造化,若是立下了功勋,自然不难。且叫郭药师亲自到某大帐来降。”郑智开口说道。

甄五臣闻言,面色立马变得难看起来,回头看得一眼身后,随后说道:“郑相公,大宋乃礼义之国,何以能出尔反尔。我家大帅此来归降,也是念在大宋仁义,若是不能保得官职部曲,只怕。。。”

甄五臣说话之前往身后看了一眼,郑智也不由自主去看了看随着甄五臣进来的两人,目光更是停留在了后面那个虬髯胡须的汉子身上,打量之后,心中似乎有些猜测,却是也不多说,开口只道:“你也不需多说,此番某带大军前来,辽亡在即,既然身为汉人,降者自不亏待,若是不降。待得燕京告破,某回军自会往西去取易州。其中利害,你回去禀明就是。”

郑智可不是赵佶,也不是屡战屡败的大宋军将,并不倚仗外人之力,对于郭药师投降与否,郑智自然并没有多少看重。也不可能许诺郭药师多少好处。别说涿州的官职,钱粮军械也不可能给。

甄五臣闻言,又回头看得一眼,不知说什么是好。

却是郑智又开口说道:“既然来都来了,何必藏头露尾。”

郑智已然把事情点破。只见甄五臣身后那个虬髯大汉往前走得几步,开口说道:“郑相公见谅海涵,末将此来,关乎身家性命,不得不谨慎一些。郑相公麾下军将,善战非常,末将也知燕京在南北夹攻之下,朝夕难保。此来归降,只望相公能留得末将在军中,带领麾下兄弟为我大宋上阵杀敌,还望郑相公多多提携抬举。”

郭药师显然是亲自来了,胆气也是不小。却是也被郑智看破了痕迹。既然看破了,郭药师也知道瞒不住,却是那些原本想好的条件在郑智这里也不可能达到。唯有退而求其次,便是要保住麾下的部曲,留一个立功的机会。

郑智闻言哈哈一笑,站起身来,左右看得一下,开口说道:“米真务,往利德,你二人先锋之职要让贤了,便让郭将军领兵为先。”

郭药师闻言连忙拜倒在地,口中说道:“多谢相公,常胜军下八千士卒,必为相公效死于前。”

郑智点头答道:“极好,燕京一战事关重大,攻城先锋便都付与郭将军了。便请郭将军速速回去,连夜带兵前来汇合。明日午饭之后随军开拔北上。”

郭药师闻言连连点头,却是面色上又有几分为难,支支吾吾说道:“相公,不知可否把末将家小送出涿州城,已安末将忐忑之心。”

郭药师话语虽然发虚,却是也有一点拿捏之意。却是郑智并非旁人,此时的郭药师对于郑智来说完全处于劣势。郑智又岂会如他之意。

“郭将军放心就是,明日你带麾下将兵赶来,家小自然团聚。”郑智开口说道。

郭药师面对此时刚刚大胜的郑智,实在没有谈判的资本。低着头又拜一下,起身又是拱手。

郑智也不多说,只是挥了挥手示意。郭药师只得慢慢转身出得大帐。

郭药师一走,吴用连忙上前来道:“相公,学生这就去加派人手搜查城内所有的住户。赶紧把郭药师的家眷都找出来。”

未想郑智摆摆手道:“把巡查的人都撤了,且让他们今夜都好好休息一下,明日叫郭药师自己进城去找就是。”

郭药师出得大帐,一边往外走,一边左右打量着营寨之内的情况。

待得走出寨门,甄五臣立马开口说道:“大帅,宋人出尔反尔,不若今夜我等袭了宋人营寨,救出大帅的家眷,带兵回燕京去,必能得陛下厚赏。”

郭药师眉头紧蹙,开口说道:“此番我等奉命前来救援涿州,还未赶到,却是不想涿州一战而破。耶律大石几千铁骑损失殆尽。你看着宋人营寨之内,铁甲士卒无数,那郑智大帐之中二三十员军将,个个虎狼模样。我们不过八千士卒,还多是步卒,如何能袭得这座营寨?”

甄五臣闻言,又道:“大帅,那是耶律大石不堪一用。我常胜军下士卒皆是百战之兵,你看那个郑智,得意洋洋模样,毫不把我等放在心上。今夜袭营,必然攻其不备,不求胜败,只求救得大帅家眷。如此带兵回防燕京,岂不是大功一件?”

郭药师看得甄五臣说得眉飞色舞模样,开口呵道:“你这厮当真没有脑子,你再回头看一眼,看看宋人营寨有多大,里面有多少人马。你可知晓那郑智是何许人?党项几十万大军都被他打得溃不成军,西夏皇帝也被他亲手擒拿。你道郑智是好相与之辈?即便如你所说,今日侥幸救得家小,你道我等还回得到燕京?郑智麾下铁甲几千,尾随掩杀,何以逃脱?此番大辽已然穷途末路,女真之威你我皆知,如今又来一个虎狼郑智,要想保得身家性命,必然要寻一条后路。还好我等皆是汉人之身,否则连条后路都求不得。”

郭药师能在这乱世之中保得身家性命,能在三个国家都有富贵,就是靠着他这识时务的性格。如今郑智势大,郭药师倒是看得清清楚楚。

甄五臣闻言,低头不语,却是也知道郭药师说得在理。三人走出大营不远,汇合了一队几十人的骑士,快马往西而去。

常胜军离涿州还有百里,便是郑智麾下的斥候往西也未出百里之地,往北倒是出了一百多里之外。郭药师要想在明日中午之前带领大军赶到,想来也是要费一番大力气。

第二日大早,东京城中,垂拱大殿之上,又是朝会。

朝议之事,先说南方开春播种的事情,此事关乎今年税收,关乎府库钱粮。自然重大,商议之下,派了几路钦差天使南下督导。

又议论了一下春闱大考的事情,终于又到了取进士之年。安排主要考官与辅助官员,礼部也要开始忙碌。周邦彦自然也在做着准备,却是这周邦彦每日苦读,并不觉得艰苦,红袖添香夜读书,有荣小容在侧,想来也是极为享受的事情。

诸事议毕,赵佶也未说几句话语,主要是蔡京主持安排,赵佶点个头便是。

接着也就要退朝了,却是赵佶忽然开口问道:“蔡攸这几日可有奏疏回来,怎么北地之事一点消息都没有了?郑智可是已经领兵回了河北?”

蔡京闻言面色为难,开口答道:“回禀陛下,最近两日臣也在担忧此事,原本准备再等两天,未想陛下圣口先问。臣心中也多有疑惑,按理说臣子蔡攸不会这般不识大体,不知轻重。兴许事情有些反复,难以预料。童太师也未有奏疏回来,怕是其中真有些蹊跷。此番也只有待得河北的消息回来了。”

赵佶闻言大怒,心中也莫名有些心虚,开口怒道:“岂有此理,蔡攸没有奏疏回来,必然是北地事情并未妥当,想那郑智肯定是没有带兵返回。所以童贯不敢上奏,蔡攸大概是在沧州拿人。”

蔡京看得赵佶勃然大怒的模样,连忙安慰道:“陛下勿忧,想来郑智的家眷已在来京的路上了。蔡攸大概在沧州坐镇,如此也能控制住军将家眷。童太师不上奏,大概真如陛下所言,郑智只怕还在辽境。想来童贯也把此事知会了郑智,一家老小之命,那郑智必然也不敢违抗。陛下安心,过不得两日,定然有奏报回来。”

赵佶闻言,怒气不减,开口说道:“乱臣贼子,如此谋逆大事,岂能再坐等下去。速派钦差带圣旨金牌往河北去,命童贯速速拿郑智革职查办,进京受审。”

蔡京闻言,心中欣喜,却是表面上并未有一点波澜,开口还道:“陛下,大军在外,若是阵前革职查办主帅,怕是会引起军心动乱。且叫郑智回京述职即可,到得东京再拿他问罪不迟。”

蔡京话语,自然是有道理的,也是避免直接在军中引起动乱。蔡京心中思虑,若是直接在军中给郑智上枷锁铁链,郑智万一带领心腹抗旨不尊,十几万大军哗变倒是不可能,却是就算郑智在哪里落草为寇,亦或是降了辽人。那便得不偿失了。

未想赵佶完全听不进蔡京话语,开口又道:“此事不需再议,速速拟旨发出去,拿郑智革职查办,戴罪回京受审。”

赵佶话语,只显出了大宋赵家的心虚。对于领兵之人极为不信任的心虚。

这也是有宋一朝会有太监执掌二十年军事大权的主要原因,古往今来,就此一例。

蔡京闻言,也知多说无益,只得拜了一下。

赵佶已然拂袖而去,传来太监退朝之声。

此事朝议至此,已然满城风雨。东京城内,四处都在谈论此事。

那个剿河北呼保义宋江、灭江南圣公方腊、亡党项之国西夏的郑智,带兵北上伐辽,竟然转眼间就成了谋逆之人。

东京百万人,人人都在谈论着此事,人人都是唏嘘不已。叹这世道多变,也说君子如虎,伴君如伴虎之言,果不其然。

记住手机版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