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屠夫 > 第五百二十章 珠星璧月、跨凤乘龙

大宋好屠夫 第五百二十章 珠星璧月、跨凤乘龙

作者:祝家大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2: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高丽,有些让郑智失望,高丽也并非一个富庶之地,北边多是山地丘陵,往南来慢慢平整,没有繁华的文化传承,没有发达的工艺技术,与大宋远远不能比。

城外皆是低矮的房屋,惨淡的色彩,简易的建筑。百姓看起来也是又黑又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模样,服装更是简易,即便是冬日,也是简单的麻布长裙,盘在头上的简易发髻也像是十年没有清洗过。

便是光州城,也显得极为小气,连渭州甚至灵州的城池都比不上。低矮的城墙,城楼虽然也是矮小,但是建筑风格倒是与汉人没有什么区别。

城墙上无数人大呼小叫,城门处本还有来往的行人,却是一多半被关在了城墙外面。

留在城外的这些人看得远处道路上奔来的铁甲,更是四散而逃。

郑智看着这些逃跑之人,也不理会,只是吩咐部下开始整队。

郑智看着这低矮的城墙,心中极为的失望。光州这里,其实就如大宋的南方一样,和平了许久,不见战争,军备自然懈怠。

若是高丽北方,倒是还有些坚固城池,只因北方边境从来没有安稳过。辽人的威逼利诱,女真人的摩擦,战事也起过不少。

从马车上卸下来的四门小炮被架在了头前,一群没有穿铁甲的水手开始操炮,清理炮膛,倒进火药,然后滑入炮弹。

郑智这边在准备,光州城内自然也在准备,弓弩士卒也有不少,皆上了城头。

城内忽然射出了一支羽箭,羽箭上绑着一块白布。

白布自然不是投降的,而是写满了字迹,郑智差人上前取过插在泥土上的羽箭。

白布也就到得郑智手中,一笔汉子写得工工整整,上书:高丽光州知州敬上,敬问阁下是何处兵马,到此有何贵干?

郑智看得简易的书信,直接丢在地上,也懒得回复,只是开口说道:“快快开炮!”

能到高丽最南端光州来的兵马,也只有三种可能,一种是倭人,一种是宋人,还有便是辽人。

但是忽然出现了几千人马在这里,似乎哪种可能都不现实。若只是少数几百人,宋辽倭皆有这个能力。几千人的投送,宋辽倭皆没有这个能力。女真人便更不可能。

郑智大军连个旗帜都没有,不禁更叫人疑惑。

城头之上见外面久久没有回应,几个人便在城头之上大喊大叫,叽里咕噜,郑智也听不明白。

回应的便四门火炮,巨响而起,郑智座下的麒麟兽也微微一惊,郑智伸手轻轻安抚两下,麒麟兽也就不再左右而动。

显然这些马匹也慢慢习惯了火炮巨大的声响。

城门瞬间被击出了几个大洞,却是也屹立不倒。火炮接着怒号,城门处木屑横飞。

城楼之上忽然变得一片安静,过得片刻又是一阵叽里咕噜的大呼小叫。

城门终于倒塌,郑智只在城头未动,也未立刻发出进攻的命令,而是下令:“进城之后,所有人不准交谈,看中的东西就抢,有反抗者便杀。鸣金之时便撤!”

令兵打马飞奔左右,待得命令全部传到,郑智方才下令:“进城!”

左右八百骑士当先飞奔往城门,城门处也挤满了高丽士卒,这些士卒多穿皮甲,手持类似与唐刀的长刀,口中呼喊不止,却是没有一人能听懂话语。

郑智一动不动打马伫立阵前,看着左右士卒往前而去,身边还有一人便是王汶,郑智忽然回头问得一句:“头前那些高丽人在喊些什么?”

王汶面色全是不忍,不忍直视,却是又不敢不回郑智话语,战战兢兢答道:“他们说不准进城,进城者死!”

郑智点了点头,又问:“你是不是也想过王位?”

王汶闻言身形一震,却是不知说什么是好,还在踌躇着该怎么回答郑智的话语。要说没想过,显然是骗人的。要说想过,显然也不是一个流放之人该说的话语。

郑智又问:“你们高丽都城叫什么?”

显然郑智对于高丽国的事情并不了解,甚至是一无所知。

王汶连忙答道:“回上官,高丽都城在开州,称之为开京。”

“若是某攻入开京,让你当这高丽国王,如何?”郑智再问。

王汶闻言更是震惊,内心似乎都被触动了,口中却是连连答道:“上官玩笑,小人不敢多想。”

郑智闻言也发出了笑声,只道:“不敢多想,看来也是想过的。某倒不是玩笑,过得几年再来高丽,便帮你谋个王位坐一坐。听闻高丽盛产人参,你便拿人参与某来换。”

郑智话语半真半假,便要挑起王汶的内心。

“回禀上官,开京附近就盛产人参,如今多进贡给辽人,也有送到汴梁的。”王汶下意识不去回答郑智的话语,却是又下意识的表露出了一些内心的真实。开京就在现在的朝鲜开城开发区,附近正是盛产高丽参的地方。

这个王汶倒是对大宋有些了解,毕竟他读的书,写的字,说的汉语,都来自大宋。却是大宋之人,鲜少有真正了解高丽的。

郑智点点头也不再多问,却是也问到了自己想要听到的。只是抬头看着冲入光州城的士卒。

健马飞驰而入,撞得堵在城门处的高丽士卒飞出几步之外,这个高丽最南端的光州城,显然没有多少士卒,挡在铁骑面前,只是螳臂当车。

这个光州城也没有多少人口,一两万而已。士卒入城,郑智却是并不入城,也知道这座城池并没有什么特别,也不是多么富庶。

郑智对于不富庶的高丽,心中极为失望,不富庶也就代表了没有多少好处。劫掠这种地方,除了人口之外,也不会有多少收获。金银钱财兴许有一些,如果真的控制住了这里,还有一种收获,便是征粮,最大限度的征粮,海路运粮比陆路有效率得多,在高丽征粮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把江南的占城稻引到高丽来种植,就让高丽人为郑智种粮也是不错。也可以在郑智需要的时候,提供劳动力。

城内早已鸡飞狗跳,郑智对于麾下军汉们肆虐外族之地从来不加以控制,但是也明令禁止肆虐汉人之地,擅杀汉人百姓,唯有军法从事,立斩不赦。

这条军令也早早颁布了下去,就如当初在杭州,军汉们不曾骚扰百姓一分一毫,郑智的收获也全部来自于方腊,方腊搜刮了整个江南两浙,最终大多是为郑智做了嫁衣。兴许郑智还真要感谢方腊,若不是方腊,郑智哪里养得活这么多兵将,哪里还能支援西北的战事。

天色已黑尽,大军已在城外,依旧把光州城围得水泄不通。

一夜之后,天色刚明。郑智已然开拔,直往木浦而回,木浦码头之上还有那八艘大船,只是再上船又多了两千多人,把船舱底层挤得满满当当。

东京之中,今日童贯皱着眉头直往艮岳面见赵佶,心中忐忑不止,却是已然收到了风声,知道今日所为何事。

赵佶于绛霄楼中,身边有赵缨络相随,面前还站着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官员,身旁还有道士林灵素。

四人闲谈之间,只等童贯到来。

待得童贯到来拜见,赵佶开口说道:“北方战事在即,也是时候安排用人事宜,领军之将自有郑智,但是监军与宣抚调度之事也该定下人选,童贯你可有想法?”

童贯其实已然听到了些风声,本来这件事情是板上钉钉的,这大宋能出去监军宣抚的,也唯有童贯一人,此时皇帝赵佶拿这个话语来问,显然就不止自己一人了,童贯忙道:“陛下圣明,胸中沟壑之广,臣远远不及也,便请陛下定夺。”

赵佶闻言哈哈一笑:“哈哈。。。童贯,人朕已经给你选好了,就是蔡攸,你看如何?”

童贯连忙抬头看得站在一旁的蔡攸,开口答道:“陛下深谋远虑,蔡学士乃蔡太师之子,必然有其父之风,可当此重任!”

原来这个一直站在赵佶面前,五十岁左右的人便是蔡京之子蔡攸,蔡攸还真不比蔡京,蔡京至少是正统的进士及第,还是这宋朝四大书法家之一,书画造诣皆是绝顶。蔡攸便是连个进士都没有考过,上位之法与王黼之辈无异。但是这蔡攸竟然被赵佶赐了同进士出身,官拜龙腾阁大学士,实在可笑。

龙图阁大学士本是赐给包拯这种人的,如今到得徽宗临朝,连个进士都考不过的人也能任龙图阁大学士。

蔡攸也是宋辽大战期间,混了几个所谓的功劳,从此正式进入了大宋权利中心。甚至开始有资本与自己的父亲在政治上互相倾轧。

林灵素也是出言说道:“陛下,贫道夜观天象,时有珠星璧月、跨凤乘龙。又有天书云篆之符应,以证上天之意,此战辽人必败,蔡学士乃陛下符应受篆之人,派蔡学士监军宣抚,战事必然更加顺利,士卒也能少两万死伤。”

赵佶闻言大喜,连赞:“极好极好,此番便派蔡攸为童贯副手,共掌北地战事。”

林灵素这般为蔡攸说话,只因蔡攸对林灵素帮助极大,不仅想方设法帮林灵素证明一些天道变化与神灵之事。还以龙图阁的名义,在全国各地大力修建道观庙宇。林灵素自然也要投桃报李。

要说蔡攸崛起,虽然有蔡京余荫,却是完全走的另外一条路,王黼阿谀奉承之时,蔡攸多随在王黼身边讨好赵佶。又另辟蹊径交好林灵素,如此也就在赵佶面前印象极好。没有功名就赐同进士出身,没有上升渠道就封龙图阁大学士,显然也是为了拜相做的准备。

童贯此来,心中早已了然,却是也没有办法。只得硬着头皮拱手认下了,在赵佶心中,童贯显然不如林灵素重要,童贯给赵佶带来的是一些事情上的顺利。林灵素给赵佶带来的却是心灵上的“升华”。一个家奴,一个“心灵导师”,不可同日而语。

童贯也就知道自己对于今日之事反驳不了,只能顺其自然。好在自己为正,蔡攸只是为副。这赵佶还是能分出一个主次的,还没有糊涂到让蔡攸为正,童贯为副。

赵佶的意思童贯也是明白,就是让蔡攸跟着去捞一些功劳,回来好加官进爵。童贯也只希望蔡攸能真的安分守己,捞一些功劳即可,不要对军务上的事情指手画脚。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