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屠夫 > 第四百七十六章 郑相公见谅

大宋好屠夫 第四百七十六章 郑相公见谅

作者:祝家大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2: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来人自然是舒王仁礼无疑,带着五千骑兵的仁礼回援的速度非常快,每个士卒也都配了两匹战马。在攻城伤亡惨重的时候,多余的战马倒是帮了仁礼的大忙。

否则舒王仁礼不可能来得这么快,赶路的速度甚至比郑智来的时候都要快上一些。只是不论如何紧敢慢敢,终究还是晚了。

党项斥候当然也老早发现了回程的郑智大军。

两军在慢慢靠近之中,停在了沙漠荒野对峙起来。

郑智倒是不急,回头开口说道:“小乙,把皇帝陛下的玉玺拿过来,找个会党项文的人写封圣旨送过去,且看着舒王是忠是奸。”

李乾顺内心的煎熬无与伦比,慢慢伸手挑开车帘,人也站到了车架上,往前远眺那五千人马。五千人集中在一起,看起来实在不多,并没有那等遮天蔽日的威势。就如学校操场上集合的学生,近看还觉得有不少人,远远看去并不显得许多。

李乾顺长长叹了口气,内心有些失望。此处出现了回援的军队,显然嵬名仁明是知道郑智往瓜州来的消息的。

但是眼前出现这么点人,李乾顺眉头蹙在一起,久久不松。

“皇帝陛下,可是有些失望?”郑智开口问道。

李乾顺却是不大话语,面色心事重重。

“哈哈。。。皇帝陛下不需失望,能派人回援,这李仁明也还算不错,还算有些顾忌,至少还顾忌军中一干老将的看法。回救的是那舒王仁礼,就是不知这舒王仁礼内心是向着谁的,若是这圣旨去了,舒王假装没有看到的话,那事情就不好说了,为了方便作战,某只怕也要有些手段才是。”郑智话语带笑,笑中却是一股威胁。

李乾顺哪里听不懂郑智的意思,若是舒王不顾圣旨,依旧开战。那他这党项皇帝对于郑智来说就是个累赘了。郑智口中“有些手段”,这手段不用多猜,杀人自然是最简单的。

李乾顺终于开口说话了,目视前方,一脸笃定道:“郑相公放心就是,仁礼其父,忠心耿耿,仁礼自然也是忠心之人。这大夏,依然还是朕的大夏。”

郑智闻言点了点头道:“那便拭目以待。”

郑智话语说完,手臂在空中左右挥舞了两下。三千多铁骑全部动员起来,到头前整齐列队。阵列之后几千党项人,不过留了两三百人守卫,好在多是女子,而且都绑缚得极为严实。但凡谁有异动,这些军汉便是问都不问,上前就刺。

郑智终究还是最相信自己,不论舒王仁礼是不是真的忠心耿耿,但是备战还是要做好的,万一打前来,头前五千党项轻骑,郑智心中丝毫不虚。

一封圣旨被一员骑士带着飞奔往前,过得战场中线,这骑士把圣旨往天上一抛,转头就走。圣旨随风飘落在戈壁之上。

李仁礼就在阵前,心中狂跳不止,舒王仁礼才是真正的战场新人,远远看人打仗与自己亲自列在阵前,实在不是一回事。

李仁礼心中还有更担心的事情,远远就能看见无数老弱妇孺,见这些鲜艳亮丽的衣着,已然猜到瓜州只怕是遭了难了。担心的就是大夏的皇帝陛下有没有逃出瓜州去。

此时见得一个宋人铁甲在阵前丢了一张金色布帛,舒王仁礼已然知道大事不妙,连忙开口:“快,快去取过来。”

不得片刻,圣旨已经在手。李仁礼心中更是慌张,皇帝在敌人手中,这当如何处置?

圣旨之中的内容除了皇帝被俘之外,还有叫李仁礼下马投降。这又如何处置?

“回信过去,叫皇帝陛下到阵前来。”仁礼心中还是有一些怀疑的,玉玺并不代表人,仁礼显然并不想在阵前真正看到李乾顺的身影。

回信到得郑智手中,郑智浅浅一笑,吩咐牛大把李乾顺带到阵前去。

事情还是没有如李仁礼的意,李乾顺还是出现在了阵前,左右七八个军汉,刀枪弓弩架得死死。

李仁礼慢慢从阵前退到了人群之中,从马上而下,左右踱步不止。这种情况便是换作任何人,皆是两难。

许久之后,郑智都等得不耐烦了,李仁礼的回信终于还是来了,郑智看得片刻,把书信往旁边燕青一扔,前后环视一番。

燕青接过书信,看得几眼,开口道:“相公,这个舒王倒是想得挺美的,既不投降,也不开战,还要跟着我们往东去。说的护送皇帝往大宋见我们的皇帝陛下。如此当真一举几得啊。”

郑智眉头一紧,开口道:“看来这舒王并不如李乾顺说得那般忠心啊,皇帝当前也敢公然抗旨不尊,西夏多乱臣,失望至极。把李乾顺带到后面去严加看管。”

几个军汉押着李乾顺直往后队而去。郑智一会儿称呼李乾顺为皇帝陛下,一会又直呼其名,便是两种称呼就显示出郑智内心的变化。用得上李乾顺的时候就是皇帝陛下,用不上的时候就成了李乾顺。

也不知李乾顺此时作何感想,大概也是不愿意看到舒王抗旨的,却是又想这舒王有点自己的主见。不抗旨,李乾顺心中大概是极为遗憾的,几千士卒就这么投降了。抗旨了,李乾顺内心又是极为不爽。帝王心思,实在难以捉摸。

郑智大手一举,开口大喊:“击鼓,冲阵!”

李仁礼不傻,打得一手好算盘。不投降,不开战,还一直跟着。若是郑智任由他这般,岂不是自己身边带着一个时时惦记的贼?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这贼也只惦记李乾顺一个人,郑智还要时时防备着这个贼。与其千日防贼,不如一战解决问题。五千党项轻骑,郑智丝毫没有放在眼中。若是嵬名仁明到这几万大军回来,郑智倒是别无选择,无奈只能日日防贼,但是仁礼带着五千轻骑,郑智杀人心已起。

鼓声一起,便是疾如雨点。

郑智一闻鼓声,打马就冲。左右军将皆是闻声而动,阵型紧密。

舒王仁礼倒是没有想过会忽然打起来,本还在人群之中踱步挠头,好不容易想到一个好办法,正在等候回应,听得对面鼓声大作,连忙往前上马,口中大喊:“击鼓迎敌,快快迎敌。”

小胡少了初上阵的紧张,眼睛盯着郑智不断打马。

直到郑智举起手臂快速放下,小胡的响箭也飞了出去,去除了紧张,年轻的小胡肾上腺素直冲全身,面色露出的皆是兴奋与热血。

人皆是这么矛盾,一个街坊四邻眼中孝顺大人、礼让邻里的年轻人,眨眼就成了一个面带兴奋、心中嗜血的杀手,似乎只需要一个简单的过渡。人总有许多两面性,再回到沧州,小胡又还是那个阳光少年,又有谁会知道这个少年曾经杀人不眨眼。

党项轻骑也动员了起来,拍打着马背,仓促应战。敌人箭雨已到,倒地无数。

只见铁甲洪流直入党项阵中,似乎并无多少阻力,沿途皆是党项人落地。

这些党项人,空有血性,空有勇气。终究还是战阵新手,还有许多童子军,面对郑智麾下这些如狼似虎的铁甲老军汉,实在差得太远。

若是当初嵬名仁明麾下那等铁甲骑士,五千之数在阵前,郑智必然不会如此冒险。

一阵而达,轻松非常。

冲出战阵的郑智却是并不勒马蹄再聚战阵回头,而是直接绕着大圈转向。

一切都要抓紧时间,党项人战力太差,与其慢慢驻足列队,不如快速掉头。也是怕党项人冲过去后直奔后方的俘虏去了,如此直接转向,便是不给党项人一点喘息的时间。

虽然阵型松散了不少,但是面对这些党项轻骑,郑智已然不再需要靠着紧密的阵型了,只要大军冲入敌阵,便是凿穿而过。

燕青手中砍杀不多,跟在郑智身后不远,踩着马镫不断站起身来,便是燕青留了一个心眼,要在这几千人的军阵之中去找那个舒王仁礼。

大军再入阵中,党项人大多还未转过头来,阵型也就更不谈。令行禁止的差别就体现在这里了。

燕青频频站起身来,眼神四处搜索,在几千人中找一个人并不简单。但是舒王仁礼有一个特征,便是铁甲,党项阵中并没有几个铁甲。

李仁礼第一次亲自上阵,慌慌张张躲躲闪闪冲出战阵,还来不及多想,敌人的前队已然转向又来。

李仁礼慌张的心思丝毫未减,不断去拉缰绳,便是想让马匹转向,待得马匹转向回头,阵内党项轻骑一片散乱,都在打马掉头。此时下令去调度指挥已然不现实,这些事情就是平常训练中解决的问题。

指挥大量的人员,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燕青忽然大喊:“李仁礼,在那边!”

郑智闻言也抬头去看,几员铁甲聚在一处,刚刚掉头过来。郑智回头大喊一声:“大郎,去把他擒来。”

大军转向不易,郑智身为锋矢,头前只有鲁达几人,已入敌阵,更不能轻易转向,只能认定方向,一头凿穿。此时要抓人,必然只能派少量人马突击。

史进闻言,长枪一收,挥手大力拍打在马背之上,出阵转向而去,身后几十铁骑尾随转向。

骑兵对冲,人数并不多的情况下,交手的时间实在不多,转瞬即逝。马上之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左右拼命扫刺。

史进牙关紧咬,甚至并不出枪多进攻,兵刃袭来,能躲则躲,能架则架。不做任何纠缠,还不是起身往前看一眼,一心要完成郑智交给他的任务。

舒王仁礼也是不时抬头到处去看,见得一队铁甲直奔自己而来,心中慌乱更甚,左右看得几眼,急忙拉马转向,便是想避过去。

史进哪里容得李仁礼就这般逃了去,不断拍打着座下马背,起身盯着不远几员铁甲的方向,飞奔而去,左右军将为了跟上史进,杀敌已然不是目的,用尽手段往前狂奔。

马便是有这么个好处,灵性牲畜,大多会自己避让着阻碍物,不会一头撞上去。不论敌我之马,总会下意识避开对方的道路。这也给史进平添了一些助力。

李仁礼抱头鼠窜,身边喊杀震天,唯有李仁礼想方设法去拜托越来越近的敌人。

郑智杀人无算,抬头已然出阵而去。这回出阵,郑智并未再大范围绕道转向,而是拉住马匹,聚兵列队。

李仁礼忽一抬头,一只快速而来的手臂从空中飞驰而过,手臂上还有铁甲包裹。

李仁礼直觉得自己腾空而起,随即重重砸下,胸腹砸在了一处凸起之物之上,疼痛难忍。

转头再查看一眼,眼前唯有不断后退的地面与往前的马蹄。

李仁礼终究不是嵬名仁明,不是那员金甲猛将,而是自小读书的大夏舒王殿下。

就这般被史进从马上提了起来,扔在了自己马鞍面前,马鞍的凸起让李仁礼疼得蜷缩着身体,一时间连挣扎之力都没有了。

待得史进也出了战阵,与郑智汇合之后。把李仁礼往地上一扔,一脸骄傲开口道:“哥哥,幸不辱命,这舒王给你擒回来了。”

郑智笑着点了点头,心中也有几分骄傲与自豪,史进在这战阵之上,越发的挥洒自如了。

再看头前敌阵,一去一回两个回合,已然只剩一半人还端坐在马背之上。

郑智见得对面军阵也在聚集,倒是也不心急,对地上的李仁礼笑道:“舒王殿下,又见面了,幸会幸会。”

李仁礼就在地上坐着,也不站起,口中只道:“郑智,你待怎样?”

“听闻你家在党项权势通天,一家三父子皆已封王,你父察哥为晋王,你为舒王,你大哥仁忠为濮王。古往今来都是罕见之事。”郑智说道。

李仁礼坐在地上,一语不回。父亲察哥就死在郑智手中,仇人当面,不能杀之,还能有什么好说的。

郑智见仁礼并不回话,也不在意,只道:“去把仁忠提来,便让他们兄弟二人团聚一番。顺便把皇帝陛下也一并带过来做个见证。”

军汉听令前去提人。

郑智又抬头往前方敌阵看去,只见前方党项人聚在一处,却是踌躇不前,大概也是发现了自家舒王不见了,已然在犹豫。

郑智也不下令进攻,只是在马上等候着。

不得片刻,濮王李仁忠也到得阵前,皇帝李乾顺也到了。

李仁礼连忙从地上爬起来,便是大礼去拜:“拜见吾皇万岁!”

李仁忠自然也一并拜下。

李乾顺见得战场局面,哪里还不知结果,便是主将仁礼都被擒到了面前,大势已去,嘴唇动了两下,话语终究还是没有出口。

郑智却是开了口:“陛下,抗旨不尊,不论是在大宋还是辽夏,皆是谋逆之罪,唯有一死。某便代劳了,陛下且做个见证。”

“郑相公,可否饶恕一命?朕可以用州府之地换他性命。”李乾顺听得郑智开口就要杀人,心中也是知晓这杀人之事不在于那道不是自己下的圣旨。而是在于郑智个人,察哥死后,皇族之中,就仁礼仁忠二人皆是中流砥柱,李乾顺哪里能见死不救。

郑智叫李乾顺来做个见证,摆明了是要敲打一些这个皇帝陛下,开口回道:“多谢陛下美意,州府就不劳烦陛下恩赐了,某自取即可。来人,把这兄弟二人脱到头前斩了。”

牛大带人上前,七手八脚把两人往前拖,干净利落之下,提回来两个血淋淋的人头。

郑智看得牛大提来的人头,一副厌恶模样,口中直道:“提回来作甚,扔到对面去。”

郑智显然早就打定主意要杀这二人,察哥死在自己手下,斩草除根是自然。

李乾顺把头转了过去,不忍直视,心在泣血。察哥乃李乾顺亲弟,一辈子对李乾顺忠心耿耿,这两个侄儿也是李乾顺看着长大的,此时忽然变成两具尸首,李乾顺直到此时才陡然明白过来,自己是这个皇帝已然没有了多少威严,自己已然身在敌营当了俘虏,自己似乎再也不是那个几千里江山的主人。

郑智却还笑道:“皇帝陛下,往后可要多说些话语,总是某一人说,陛下也不回几句,麾下士卒见了,某的面子也不好看。”

李乾顺终于听明白了,这人大概也是杀给自己看的,便是自己这消极的态度惹怒了面前这个郑智。却见李乾顺点了点头,轻声答得一句:“朕平日里便不多话语,郑相公见谅。”

郑智闻言浅笑,也不多看李乾顺。

一队骑士打马冲出,把两颗人头扔到敌阵面前。

再看党项阵中余下两千多人,已然在打马西撤。

往西大概也就是这些党项人回家的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