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屠夫 > 第四百六十一章 必解此围

大宋好屠夫 第四百六十一章 必解此围

作者:祝家大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2: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会州新城,战事焦灼,党项人攻城,与以往一样,依旧悍不畏死。即便十岁出头的孩童,攀爬起木梯,也是奋不顾身。

党项与宋,结怨近百年,党项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上阵伤亡之人,这种仇恨,已然难解难消。

就如那十岁的孩童,拿着腰刀,冒着箭雨落石快速往城头攀爬,也只因为他的父亲几年前就在此地战死。

战争的悲哀!不外乎双方世世代代互相敌视仇恨,直到一方彻底失败,败得家国成空,也就是仇恨的终止了。

党项自从建国以后,便与大宋打得不可开交,却是也不知党项人为何是这么一个国家策略。党项人不往西不往北,只是南下与宋死磕,其中道理,真正难以理解。

若是西夏往西开疆拓土,必然比与宋恶战近百年要好得多,也要有收获得多。回鹘等地,自然不是党项对手。兴许党项一族受得汉人文明影响太多,李唐之时更是臣服于中原王朝,便是文字都是汉字的结构与笔法,心中也有了中国这么一个概念,蛮荒之地大概是不入眼中。

又或许,党项战端,也是为了疏解内部压力,党项虽然是拓跋部一家独大,但是也还有其他七大部族,唯有战争才能团结内部,有效控制其余七大部族。党项拓跋皇族,后姓唐李,也是现在的嵬名。只是这些还是不能解释党项人为何非要与北宋死磕,战争的目标有许多,北宋对于党项来说,自然是最没有战略价值的目标,也是最强大的目标,乱战这么多年,党项大多是得不偿失的,反而越打越被动。此事原因已然成谜。

党项一族,也并非真的就是一族,其中大部分是各部羌人,而党项拓跋氏,应该是鲜卑与羌人杂居的后代部族,而今这八族统称党项,但是西夏境内,也有汉人、回鹘人、吐蕃人、回纥人等等少数民族。

刘法也不上城头,只在墙根地下落座,年纪大了,已然不能在这城墙来回上下。

厮杀哀嚎皆入耳中,却是不能让这员老将皱一下眉头,令兵在城中各处来回奔跑,禀报之语,刘法也只是轻微点头回应。

十万党项,先是正面强攻,第二日变成了四面围攻,随后几日皆是强攻。党项伤亡也是惨重,却是攻势越发猛烈。

刘法稳如泰山,即便高墙之内不过两万余人,但是这高墙便是天堑,城内箭矢还有不少,墙头檑木滚石也还有余,一切都还在掌控之内。

待得这些东西慢慢用尽,便是肉搏的开始,党项人终归还是要爬上城头的。

刘法对于这一切的节奏了然于胸,对于麾下的士卒也多有信任。

郑智带兵渡过了洛水,心中一块石头也终于放下,渡得黄河与洛水,便只有官道驰骋了,过得永兴,便是秦凤。

待得兵马重新整队,郑智正欲下令开拔。

两个斥候带着另外两骑飞奔而来,上前禀报:“相公,杨可世将军已从华阴渡河了,正往北来,这两人便是杨将军麾下的斥候。”

郑智闻言,连忙问道:“杨将军带了多少人马?”

“回禀相公,将军带了亲兵七百,一日之内可到此处。”杨可世麾下斥候答道。

杨可世在江南剿完宣州等地的方腊余部,刚刚北返不久,在东京听得党项寇边,自请带兵回援,家中老小皆在湟州,一路心急如焚,动作也是不慢。

熙河兰湟,乃四州统称,熙州、河州、兰州、湟州。其实也还有西宁州,积石军,廊州等地。秦凤再往西,便是熙河兰湟。

郑智闻言,吩咐道:“你且速速回去禀报,某便不在此处等候杨将军了,命他速速我那个渭州汇合。”

“小的定然把军令传到。”斥候答话之后,起身上马,便又往南赶去。

郑智也是快速开拔。过得两日便进得庆州,已然就到了种师道原有的势力范围,郑智麾下也多庆州老卒。

庆州之中,又聚集了两千多庆州老卒,还有三千延安府老卒。郑智一到,自然带着一起上路。

过境原州,又聚两千。

渭州就在眼前,郑智一路赶来二十日,苦了麾下儿郎,更苦了座下健马。

渭州还是那个渭州,只是渭州再也没了种家相公。

到得近前,郑智拉了一下马匹,吩咐麾下往城外军营修整,自己带着亲兵直往城中而去。

城门口处一人远远便认出了郑智,飞奔上前来迎。

郑智看得一人飞跑而来,定睛看得片刻,也是认了出来,待到近前,郑智开口笑道:“雷达,你倒是眼尖得紧啊,这么远也能认出我来。”

雷达也是一副笑脸,拱手开口道:“早早听闻郑相公要来,小的在这城门处守了二十多天了,终于把相公盼来了,种相公去了东京,北地又在大战,城中人心惶惶,都盼着郑相公能早日到得渭州啊。”

郑智看到古人,心中也不差,问道:“你这捕头倒是忙得紧啊,原来还只是打扫城中羊粪,现在却开始守城门了。”

“唉。。。城中士卒都抽调走了,如今城门皆由衙差把守,听闻北地战事越发焦灼,小的也是每日心神不宁,若是种相公还在西北,我等也不会如此担忧。”雷达话语之中自然是埋怨,种师道在的时候,不论北地打成什么样子,也轮不到渭州城担忧。

郑智闻言,眉头也是皱了起来,种师道坚壁清野之策,郑智在童贯手书之中也知晓了。策略自然是没有问题的,若是郑智来谋,此计也是最佳,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但是这坚壁清野之策,必然要让出大片地盘,这事情到了东京,便是祸根。

郑智回头一想,若是直接在开始的时候就把这个策略奏到东京定夺,会不会是另外一个结果?不论时间来不来得及,先奏再做,种师道是不是就会少了这一遭劫难?

答案大概也是否定的,一切迫在眉睫,待得跨马来回三四十日,且不说再撤退来不来得及。即便来得及,东京赵佶大概也是不会同意这个计划的,只因东京那些相公与赵佶心中皆以为,西北还有几万大军,党项不过强弩之末。赵佶哪里愿意放弃这好不容易才到手的大片土地,哪里会放弃这个在史书之中能大书特书的开疆拓土的丰功伟绩。

即便是童贯,大概也是这般想法,党项都被赶到沙漠西边去了,精锐损失殆尽,不足为虑。不在实地,终究难以知晓全局。胜利太多,总会让人产生一种藐视敌人的错觉。

这个计划若是在东京通不过,种师道只得一城一池去驻守,西北大概会陷入满盘皆输的结局。那个时候的种家就不是回京述职了,那个时候的童贯只怕也会落得一个凄惨不堪。若是计划既没有通过,种师道又这么干了,后果也是一样,还另外加了一条抗旨不尊的大罪。

此事在童贯举荐种师道之初,似乎也就注定了结局。

真要从中找出关节所在,兴许没有从东京来的许仕达,这一切大概也不会如此。

郑智入得渭州,经略府还开门办公,筹措粮饷,组织士卒,一切运行得有条不紊,显然也是种师道走的时候安排得极为妥当。

只是这经略府已然没有了经略相公。

没有了经略相公的渭州,对于郑智的战事来说,也就没有了什么意义。

郑智入得经略府,发出几封往各地的文书,催促一下兵将聚集之事。随即便打马出得城中,又回到军营修整。

杨可世终于赶到了,麾下七百来号湟州亲兵。直入营中拜见。

第二日大早,郑智便带兵背上往平夏城,途中又搜罗了镇戎军州与顺德军州老卒两千。

平夏城内,刘正彦每日焦急,彻夜难眠,父亲在会州新城鏖战,郑智左等不到,右等不到。

如今新城被围,便是军情战报都出不来,刘正彦能收到的消息,只有斥候带回来的话语:城池未破。

坐立不安的刘正彦正在大堂左右踱步,令兵飞奔来报:“小刘相公,郑相公大军到了,离城还有二十里。”

刘正彦听言大喜,口中说得一句:“快,快,快快随我去迎。”

说完刘正彦飞奔出府,打马就走,左右十来个亲兵跟随而出。

“在下刘法之子刘正彦,拜见郑相公。还请郑相公快快带兵往会州新城解家父之围。”刘正彦几乎是从马上飞下来的,下来之后单膝跪于地上,心中只想面前这位郑相公快些往会州去,快点去救自己的父亲。

郑智闻言,心中稍安,便是从刘正彦言语之中知道新城还未陷落。开口只道:“你且先上马,速速入城详谈。”

刘正彦连忙上马,郑智看得刘正彦面色上的急切,马步也快上了不少。

城内衙门安坐,郑智开口便问:“刘老相公在会州坚守了几日?”

“家父在会州已有二十日,开战至今也有十来日了,鏖战不止,党项人日日强攻,便是书信也出不来一封,城中将士此时必然陷入苦战,城破在即,还请郑相公快快支援。”刘正彦话语之中不自觉加了一句“城破在即”,也是刘正彦心中的担忧,日夜担忧这新城会破。

郑智闻言,点了点头,开口道:“你放心就是,刘老相公最善守城,此时新城定然无忧,待得士卒们修整片刻,立即启程往新城而去,必解此围。”

郑智话语之中也在安慰刘正彦,却是心中也知,十日高强度的围攻,城防大概也到了临界点了。

但是麾下这些士卒,一路赶路,实在疲惫不堪,临阵之前,必然要多休息一下,不能仓促上阵。

新城在会州与西安州交界之处,从平夏去,快马两天必到,只要一到,大战既起。

平夏城中,也还有一人正在焦急等候,正是许仕达,但是他等候的自然不是郑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