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屠夫 > 第四百四十四章 兀那羌人哪里逃

大宋好屠夫 第四百四十四章 兀那羌人哪里逃

作者:祝家大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2: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再次出使的赵良嗣从金国回来了,就在沧州码头上的岸。

郑智恰巧就在码头之上,见得船只靠岸,便在码头之处等候。

赵良嗣下船上岸,面色大喜,即便是见得郑智,也是笑意,开口直道:“郑经略,大喜啊,大喜啊。”

郑智本以为这赵良嗣不待见自己,未想赵良嗣一下船就与自己说大喜,想来是真有大喜之事,答道:“赵中丞这一趟出使,是有何大喜之事啊?”

“哈哈。。。辽当覆灭矣,金国皇帝阿骨打正在围攻辽国上京临潢府(内蒙古巴林左旗),此战若克,辽之不存也。燕云也就不在话下,大功告成矣。”赵良嗣心中实在欣喜,辽国上京便是如东京汴梁一般,乃是辽国皇帝所在之都城,若是都城陷落,辽国自然大势已去。赵良嗣便是如此去想的,只觉得这燕云十六州唾手可得。

郑智闻言,倒是赵良嗣那般激动,只道:“辽失了东京辽阳,即便再失上京临潢,也还有中京大定府(内蒙宁城),西京大同(山西大同)与南京析津(北京),并非赵中丞想得那么简单。要想得燕云,困难重重。赵中丞此番回了东京,切莫如此话语于朝堂之上,定然要禀奏陛下备战之重。”

“呵呵。。。郑经略久经沙场,却是过于谨慎啊,只要女真破了辽上京,即便辽国皇帝侥幸也不过丧家之犬,何足道哉。你却是不知,那女真一路势如破竹,辽人实在不堪一击如此不过年余时间,便是上京也被女真人围了。契丹再也不复当初的勇武了,郑经略只需带兵上阵,切莫胆小如鼠,燕云唾手可得。”赵良嗣这一趟金国之行,最大的收获就是见到女真人打契丹人的威风,契丹已经不入赵良嗣之眼,连带郑智的谨慎也被赵良嗣看不起。

身旁牛大听得赵良嗣话语,怒从中来,开口喝道:“你可是说我家官人胆小如鼠呢?”

赵良嗣忽然被牛大呵斥,又见牛大一脸凶悍蠢蠢欲动,心中大惊,开口便对郑智说道:“郑智,你是什么意思?还要叫麾下军汉打本官不成?”

郑智听得赵良嗣话语,心中自然也是不爽,更是明白为何童贯伐辽,两战皆败了。只道:“赵中丞,契丹虽是败兵,却也不可小觑,到得东京切莫信口开河。”

显然赵良嗣是想要郑智去管教一下牛大,郑智只当没有听见一般,心中倒是担心这个赵良嗣回到东京又是这么一通胡侃,若真是唾手可得,郑智带着麾下军汉用命,哪里还有一点意义,到头来倒是被人当做捡的便宜。

赵良嗣本就不待见郑智,此时更受了鸟气,如何还听得进郑智话语,见得郑智也不管教一下这个麾下无礼的军汉,更是愤怒,起身就走,只留一句话语:“畏畏缩缩岂能得胜!”

郑智见得从自己身边走过去的赵良嗣,也只是无奈摇头。身旁牛大听得赵良嗣说的“畏畏缩缩”,心中更怒,起身便想去追那赵良嗣。

倒是郑智伸手拦得一下,只道:“口舌之徒,焉知战阵之事,随他去吧。”

在场众人皆是一脸气愤,吴用上前来道:“相公,这厮回东京怕是要坏事啊。”

郑智脑中也在思索,吴用话语自然不假,片刻之后说道:“学究,且去准备笔墨,该往东京去信一封了,定然要让恩相知晓其中利害。”

此时唯一能阻止赵良嗣胡侃的便是童贯了,女真把契丹打得丢盔弃甲不假,但是并不代表郑智麾下这刚刚训练的士卒也能把契丹打得丢盔弃甲,契丹打到如今,剩下的皆是与女真百战之兵,如何能小看。过度自大的后果必然只有失败。

契丹还有一人,便是耶律大石,此人也不是易于之辈。即便辽国灭亡之时,耶律大石带着契丹残兵也是横扫了中亚,一直打到伊朗。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在中亚称霸九十年,直到蒙古人崛起西征,西辽才在历史中消散而去。

历史之中童贯伐辽,也是败于耶律大石之手。

郑智与童贯的书信,主要还是围绕着辽国兵力战力作分析,便是怕童贯也信了这赵良嗣的话语,也要童贯把这赵良嗣压制住,不能让他胡说一气。

郑智带着吴用往清池而回,阮家兄弟与张顺便留在了船厂,待得船只舾装完毕,这些船便要往江南而去,江南还留有许多俘虏与无数的粮食,俘虏是一定要往沧州运回来,粮食自然是能运多少运多少。

赵良嗣与郑智不对付,便是自顾自先走,自己带人往东京而去,连郑智一顿招待都省了。

过得三日,郑智回到经略府,有鸟大汉郑凯已经能流利说出许多话语了。

郑智一声戎装进得内宅,正见这大汉在院内奔跑,左右两个丫鬟护得紧紧,生怕这汉子摔个人仰马翻。

这一次郑智反倒没有生气,只因为这大汉手中竟然拿着一柄木刀,与他人差不多高,正是朴刀模样。这柄小木刀倒是看得郑智极为满意。还能听得这大汉口中奶声奶气大喊:“杀啊,杀啊!”

小婵在一旁跟着,口中还道:“小乖官,可不得打打杀杀的。。。”

有鸟大汉哪里听得进小婵的话语,拿着木刀便是横冲直撞,院内的花草倒是遭了殃。

“凯儿,且来与为父大战三百个回合!”郑智拔出腰间短刃,在手中挥舞几下,挑逗着自己这儿子。

只见这小子拿着木朴刀飞奔往郑智而来,持刀就砍,口中还道:“兀那羌人哪里逃!”

郑智闻言,心中也是高兴,自己儿子尚武正合心意,拿起短刃上前一拦,口中也喊:“吃为父一刀。”

两人当真打得不亦乐乎,哼哼哈嘿,倒有几分“高手”风范。

徐氏闻得院中火拼四起,连忙从厢房出门来看,见得郑智手中一柄短刃寒光熠熠与儿子打得不可开交,心中大急,连忙喊道:“官人快快停手,切莫伤了凯儿。”

郑智闻言,卖了一个破绽,被有鸟大汉一刀砍中大腿,“栽倒”在地,口中还笑道:“英雄好身手。”

便是这一句,徐氏本来焦急的神色变成一脸的笑意,嗔道:“官人好没个正行。”

大汉郑凯也是咯咯发笑,一脸神气说道:“可知道某的厉害了吧。”

身旁一众下人皆是浅笑,牛大一旁扛着郑智的长枪也是大笑不止。

栽倒在地的郑智坐在地上,开口逗弄道:“凯儿是哪里学来的武艺?好生了得。”

“老胡伯父武艺高强,这几日都来院门外给孩儿讲故事,说父亲打仗百战百胜,天下无敌。孩儿今日赢了父亲,以后便是孩儿天下无敌了。”郑凯答道,虽然才不到四岁的孩童,话语却是说得极为流畅。

郑智闻言大笑:“哈哈。。。今日为父疲惫,所以是你侥幸得胜,明日再来,便打得你人仰马翻。”

郑智心中实在高兴,心想让老胡到这经略府来当差真是做对了,平常军汉在经略府行事皆是谨慎,老胡倒是亲近不少,有他这么一个军汉对自己这儿子耳濡目染,郑智也少了一份担心。

“孩儿今天再练几招,明日还要胜了父亲。”有鸟大汉却是也不服气,男孩听了许多热血战阵故事,习练了几下兵器,又正是好动的年龄,如此也算正常。

郑智闻言笑了笑,问一旁的徐氏道:“娘子,便让凯儿多到前院走动,与军汉们多接触一下,不要每天都关在内院之中。”

徐氏闻言,眉头一皱,心中虽然不远自己儿子每天跟着这些一身血气的军汉在一起,却是也不好反驳,只道:“官人,凯儿早慧,甚是聪明,头前官人说给凯儿找好的先生,是不是把先生请回来教授一些启蒙诗书啊?”

郑智看了一眼郑凯,也知这小子聪慧,点了点头道:“我本是想让凯儿拜伯纪为师的,伯纪乃进士及第,给凯儿当老师不在话下。凯儿要想跟伯纪学习文章,只能送到知府衙门去,却是不能把伯纪请回来。不若先让吴用在府里与之启蒙,先学一些生字,以后大得几岁便到伯纪处多学经典文章。”

徐氏提这事情,一来是与郑智商量儿子的教育问题,二来也是想让儿子少些舞刀弄枪,多读一些诗书。听得郑智话语,倒是也达到了目的,答道:“如此甚好。”

教孩子启蒙倒是吴用的老本行,劫生辰纲之前,吴用就是这么一个山村教师,教孩子启蒙赚取一些生活用度。

宋朝底层的文人其实不如明清幸福,一来朝廷取士的名额相对较少。二来也是科举过程比较直白简单,士子要想进士及第,几乎就是非要一次性过关斩将,从地方推荐开始,考州试,便是中举,然后到考尚书省礼部试,便是省试,再就是殿试。

如果省试未中,就要从头来过,又从推荐州试考起。明清之法便不一样了,童生考了秀才,就有了功名,这一辈子都是秀才,一直有资格直接考取举人,有了举人,一辈子都有资格直接考进士。一步一个阶梯,不需要从头来过。

所有在宋朝,吴用这种非士族出生的寒门士子文人,其实也是可悲的。

郑智环看一番,见得金翠莲也到了院中,却是不见李师师,开口问道:“娘子,师师出门去了?”

徐氏闻言,忽然面色带笑,看着郑智连笑几声。

金翠莲口快,上前就道:“官人,可是有大喜事了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