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屠夫 > 第四百二十一章 家国大幸,社稷有福

大宋好屠夫 第四百二十一章 家国大幸,社稷有福

作者:祝家大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2: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汴梁白矾楼,已然是秋末时节,伴随雷声隆隆,大雨将下未下。

一袖与李师师两人焚香对坐,谈论闺蜜之间的私话,说一说男人,说一说音乐。

如今的一袖,也不似之前那般日日迎来送往。有了赵佶以后,一袖也就渐渐不再抛头露面了。

李师师嫁了人,一袖也不再会客。一个嫁了封疆大吏,一个跟了当今皇帝,这一切看似极为美好,对于王妈妈来说却是损失惨重,皇帝赵佶虽然也会给钱,但是收入少了太多,赵佶并不能带来丰厚的收益,反而让长袖善舞的王妈妈没了饭碗。

“师师,姐姐是真羡慕你啊。”一袖忽然有些多愁善感,原来的一袖可不会这般,却是最近多了赵佶这么一个人,虽然隔三差五就来这矾楼私会,反而让一袖惆怅起来。

李师师心中能感觉到一袖说的是什么事情,开口答道:“姐姐哪里还会羡慕别人啊,这东京城的里花魁,哪个不羡慕姐姐你啊。”

一袖眉黛微蹙,缓缓说道:“妹妹不懂姐姐的苦,官家是个好人,但是官家又不是一个良人,姐姐羡慕的就是妹妹能得一人心,从此也算相濡以沫,也能携手白发。官家若是一个普通人,那该多好。”

李师师慢慢懂得了一袖的心思了,若是让李师师自己选,李师师也宁愿与郑智携手百年也不愿意遇见一个皇帝赵佶。至少郑智能够带李师师入得家门,也能给李师师一个安稳的生活。

皇帝赵佶却是做不到这些,甚至赵佶出宫来会一袖,也不知心中是有多少喜爱还是单纯喜欢这样一种状态。赵佶显然不可能把一袖娶到皇宫里面去,如今这种状态,看似极好,对于一袖而言,何尝又不是一种负担。

这些事情也消灭了一袖趁着还有几年青春寻一个良人的念头,却是又不能带给一袖一份真正的安稳。女人不必男人,并不是攀附了权贵就能安心安稳,何况一袖也没有主动去攀附赵佶。

但是赵佶在一袖眼中,又是那么的有魅力,与赵佶谈恋爱的感觉自然也符合一袖的心理预期。只是这一场明显没有结局的恋爱也折磨这一袖。

“姐姐勿忧,官家这般喜爱你,总会给你一个交代的。”李师师安慰一句,却是这一句安慰说得也缺乏了一些底气。在这个男权至上的社会,连王安石、苏轼这样的人都能把自己的妾室送人,赵佶又怎么可能把一个风尘女子真的看得多么重要。

一袖听得安慰,抬头看得一眼李师师,心中似乎当真好受了一些,即便是这么一句一厢情愿的安慰,也能让一袖暂时升起一些希望。

小婵从门外走了进来,福了一礼,轻快说道:“夫人,奴刚刚在外面听人说童太尉要入京了,还抓了一个假皇帝回来。”

“什么?可是真的?”李师师听言一惊,立马就站了起来。童太尉回来了,岂不就是自家相公也要回来了。

“真的呢,外面好多公子都在谈论呢,说童太尉带兵下江南,一个月时间就平定了叛乱,收复了几十个州府,把那反贼头子方腊都抓回来了,听说那方腊还登基做了皇帝,被童太尉直接绑回来了呢。”小婵说得极为快速,便是一股脑把自己听到的事情说了出来。

李师师连忙回头与一袖行了一礼,开口说道:“姐姐,妹妹先回去了,童太尉回京了,家中官人也应该马上就回来了,妹妹得在府中等候着。”

一袖面色立马也变得喜悦起来,一扫之前心中的不快,只为自己这个妹妹欣喜,也站起身来一礼之后说道:“妹妹快回去吧,郑相公征战而回,必然需要妹妹伺候左右的。”

李师师又得一礼,转身便走,心中也是急切,刚刚出门又开口问道:“小婵,你还听说了什么没有,一并说出来。”

“夫人,奴也未听说其他事情,只听闻还抓了无数的反贼,奴听到这个消息就过来与夫人禀报了。”

李师师埋头快走,出得矾楼大门,门口已有车马等候,两人上车便往童贯府邸而回。

江南战事已然进入尾声,郑智带着麾下与童贯先行回师。杨可世与王禀带兵收尾,继续攻打宣州、歙州、睦州等地。显然也不会再遇见什么阻碍,歙州应该也就一处险要了,便是那庞万春驻守的昱岭关。

杭州城内,一千多万贯巨资,几百万石粮食都还在钱塘江码头等候装船,钱财倒是已经先装船北上了,只是这几百万石粮食实在运不走,只能尽量多运,运不了的便在江南等地低价抛售,也算造福一方,至少不能让杭州城再饿死人。

汴梁就在面前,郑智面色显得极为疲惫,虽然南下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却是也让郑智身心俱疲,麾下军汉更不用说。赶路南下,接着大战连连,接着便赶路回来。便是连马匹也瘦了一圈。

庆幸的是一切都出乎预料的顺利,头前以为至少两三个月的事情,此时一个多月就回来了,也为郑智节约了不少时间。

童贯转头看了看不远处囚笼之内的方腊,开口与郑智说道:“郑智,叫人把那方腊身上的龙袍脱下来吧,入得汴京,这一身黄金龙袍实在不妥。”

郑智听言,心思一转,开口笑道:“恩相,为何要脱,依我之见,这一身龙袍正好,看似不妥,实际上极为稳妥,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童贯听言一愣,心中一想,立马明白过来,开口笑道:“哈哈。。。郑智,你倒是越来越长进了,如此去见官家当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把方腊那顶盘龙黄金冠与大印都找出来,一并带去面圣。”

郑智此番想得确实显出不少智慧,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大宋皇帝平常都不穿这般黄金龙袍,也不戴皇冠,历朝历代的皇帝,即便上朝,也不过是穿红色官服,戴翅幞方冠。

若是赵佶看见方腊穿着这么一身龙袍,不说带来多少心里压力,也更能暗示童贯功劳之大。

皇宫大殿,早已过了早朝时间,赵佶依旧与垂拱大殿正襟危坐,左右群臣一个也不少。太监早早就来禀报,童贯带着郑智马上就要入皇城了。

得胜还朝,家国大喜。大宋似乎又恢复了以往的宁静,这个国家表面上还是那般的祥和安宁。

童贯一脸风尘仆仆带着郑智大步入得朝堂,三呼万岁。

“爱卿快快免礼,此番得胜,家国大幸,社稷有福。朕能有二位如此贤良,也是朕的福气。”赵佶满脸喜色,自从有了童贯,大宋兵威越发强盛,战事越发顺利,大宋一百多年从来未像今日这般扬眉吐气。

“多谢陛下!”童贯直起身子,轻微看得一下左右,有人面色欣喜投来赞许的眼神,有人眉头紧皱心中无感,也有人似乎颇为嫉妒。

童贯也不多看,禀道:“陛下,贼首方腊已被擒获,就在大殿之外,陛下要不要把这贼首传进来问罪一番?”

赵佶连忙答道:“传!朕要亲自问问他为何要造反,朕向来治国勤勉,百姓安居乐业,朝廷何曾亏待过他。”

郑智听言一愣,心中似乎想起了方腊在被俘之前也说要见赵佶当面对谈,此时赵佶要见方腊的理由也是可笑。

方腊被绑缚上殿,一身黄金龙袍煞是惹眼,便是皇帝赵佶都看得一愣,张目不断打量着这个身穿龙袍的虬髯大汉。

郑智也看准时机开口道:“陛下,臣有东西觐献。”

赵佶听言方才回神,轻轻挥了挥手,一个小太监连忙上前接过郑智手中的东西,给赵佶送去。

送上去的东西自然就是那盘龙金冠,还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大印。

赵佶左右翻看一下,心中大怒。指着下面还在左右打量的方腊怒道:“乱臣贼子,安敢如此逾越,岂不闻天道有数,正统居中,跳梁小丑竟敢窥视宝器,实乃罪无可赦。”

方腊打量一番左右,抬头看着高高在上的赵佶,心中也是一愣,心中实在无法理解那端坐宝座之人竟然穿一身素服,看起来与平民无异。

“赵佶,成王败寇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你赵家宝器可是正统?天下德者居之,像你这般不顾百姓死活,只顾一己之私之人,哪里有资格端坐于上。”方腊心中兴许当真想过与大宋皇帝对谈的场景,只是在方腊想来,自己会是那个胜利者,而赵佶是那个失败之人。

虽然今日这般场景并非方腊心中所想,但是方腊的话语却是没变。即便自己得胜了与赵佶会面,大概也是这一番话语。

王黼听言,上前怒道:“来人,快快掌嘴,阶下之囚安敢口出狂言,给我打。”

大殿左右的军汉连忙上前,便是要打这方腊。

童贯眯着眼看着一切,却是默不作声,心中反而还有些开心。反而觉得这般闹腾挺好,越是闹腾,越是显出自己功勋卓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