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屠夫 > 第四百零三章 徐宁,金枪班教师徐宁

大宋好屠夫 第四百零三章 徐宁,金枪班教师徐宁

作者:祝家大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2: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燕青第二带着杨可世的回信启程往江宁而回。

杨可世集结了两千人马便直奔湖州而去,过得苏州城南边的吴江,已然就算进入战区,一路皆是沿着太湖往南而行。

方腊在湖州驻军并不多,北方主要驻军之地在宣州广德一线。湖州对于方腊来说,其实算是比较靠近腹地的地盘。因为湖州往南,便能直插杭州。

苏州相比江宁而言,其实离杭州更近,而且地势也是极为平坦的,道路更加通畅。

三日之内,杨可世连克小城三座,离湖州归安城已然只有几十里路。

归安便是湖州的大本营,杨可世已然止步于此,又往江宁去信禀报。

等到燕青回得江宁,带回杨可世的回信,看得杨可世信中极为恭敬的词句,郑智心中大喜。不仅欣喜联系上了杨可世,更是欣喜杨可世的态度,杨可世能这般配合自己,战事自然更加有利。

又过几日苏州捷报传来,郑智知晓时机已经差不多了,开始着手准备发动攻势。

郑智与杨可世两方加起来不过五千兵马,却是要对史书上记载手下有百万之众的方腊发动进攻,这种事情已然有些匪夷所思。

却就是这么真实的发生了,历史上童贯剿方腊,其实也未有大军来袭,总共也不过两三万人,把这百万之众的方腊活捉入京。

也算方腊生不逢时,若是放在靖康年间,金兵围困汴梁之时,方腊兴许能成大事,却是在此时这个关头,方腊的失败也是可以预料的。

看似势力极大的方腊,其实还不如梁山发展得稳当,至少梁山可以从无数渠道获得军备物资,方腊要想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武器装备,难如登天一般。

还有一点也是方腊失败之处,便是方腊身边,并无真正熟悉军阵之人,没有一个军将是真正出身军伍的,皆是半路出家的将军元帅,大多都是江湖人物,对于排兵布阵与练兵之道,当真都是一窍不通。指挥大兵团作战,连一点能借鉴的经验也没有。

古代冷兵器作战,对于军中打仗的程序都有极为严苛的要求,便是击鼓鸣金、令旗指挥,上下统属,都是有极为成熟的一套规定。方腊麾下,当真是无一人精通此道,作战之时,都是蜂拥而来,战斗之中的军令指挥下达,从来都不能通畅。

如此战法,遇到真正的正规军,实在不堪一击。

但是刚刚发迹几个月的方腊也无法短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摆在方腊面前的最重要问题还是武器军备。

等到杨可世捷报到得江宁,随着捷报一起到达江宁的还有童贯,以及童贯带的五千东京禁军。

江宁官场上下,再一次忙碌起来。童贯横渡大江,王汉之出城十里迎接。只因王汉之与童贯实在是老相识,当年童贯出使辽国,王汉之便是亲随官员之一。王汉之十里而迎,倒是苦了郑智,郑智本打算就在军营等候,但是这王汉之出了十里,郑智也只得相随而去。

王汉之能来江南富庶宝地江宁府任知府,也有童贯幕后帮忙操作。

人马渡江,大小船只来来回回,为了保持渡江集结地点的一致性,还有船工在岸上拉纤,每次船只渡江之后,都要再把船只拉到大江上游几里,再次渡江之后才能保证登陆之地在同一个地方。

如此反复,实在繁杂,也实在辛苦。这也是长江在军事上如天堑一般的原因。也是为何曹操南下,会用到大量船只的原因。便是要保证麾下士卒一次性渡过天堑,否则前后军只能隔江相望,后果不堪设想。兵书有云:半渡而击之。也是这个道理。

童贯先行过江,见得王汉之与郑智,自然欣喜,三人打马同行。

王汉之寒暄过后,出言便道:“童太尉亲自带兵南下剿贼,那方腊号称百万之众,只怕也逃不了覆灭之局了。”

王汉之话语,自然是恭维,童贯听言笑道:“哈哈。。。我此番来,还给你带了一份大礼。”

“不知太尉所说的大礼是何物?更不知下官受不受得起太尉的大礼啊。先行多谢太尉大恩。”王汉之话语客气两句,随后又是出言道谢,显然与童贯关系也是不一般。

“老了几岁,倒是越发奸滑了些。”童贯笑着与王汉之打趣一句,随即又道:“此番我来,还给你带了皇帝圣谕,江宁知府王汉之,差充江南东路安抚使。这份大礼如何?”

大宋官职,经常与这般的任命,派遣与差充。比如大名府留守梁世杰,便是派遣官,以中书舍人官职,派遣北京留守,就像是中央官员下地方任职,但是人事关系还是属于中央的中书省。

王汉之差充江南东路安抚使,就像是代职。以江宁知府的官职,暂时代任整个江南东路经略安抚使。也就是掌管了整个江南东路权职,安抚使自然是负责后勤之事。若是招讨使,那便是还要负责带兵作战的讨伐事宜。制置使又不一样,制置使便是军政一把抓的地方主官。

王汉之听言,喜上眉梢,忙道:“多谢太尉抬举之恩。临老入土了,还能升官,倒是出乎预料。当初谋这个江宁知府之时,本想着到这江南养几年老朽之身,得个晚年安宁。却是不想在江南还能遇战事。这几日又能想起当初随太尉出使辽国的时候,这一辈子当真是消停不下来了。也罢,下官便以这老朽残躯付与官家与朝廷了,以尽忠义。”

王汉之话语既是唏嘘叹息,也是在童贯这个旧人面前对自己这一生作了一个总结。年迈之人,多是喜欢如此回顾一生,也有对自己这一辈子过往的怀念。

“哈哈。。。我看你这模样,许还能活个十来年,此时唏嘘人生,岂不太早了些。与其在这里长吁短叹的,不如先帮我办件差事。”童贯笑道。

王汉之听言,松手中缰绳,拱手答道:“太尉吩咐便是。”

“江宁富庶,粮草之事便由你负责了,此来人马五千,加上郑智人马,已达八千之多,人吃马嚼,耗费实在不菲,东京是不可能有粮草支援的,唯有靠你了。”童贯说道。

官场本就如此,童贯与蔡京这种身居高位之人,能久经不衰,便是有这么多人在后面支持。打仗要打赢,也少不得这些手段,少不得有人鞍前马后奔走。

“太尉放心,下官老是老了,但是在这江宁还是有几分手段的,钱粮之事不在话下。”王汉之受了新官,自然也不会拖童贯后腿。八千人马的粮草,对于江宁府衙来说,还是能支撑一段时间的。

童贯点了点头,转来问郑智道:“时间紧迫,你来得不少时日了,可有破敌之法?”

“太尉,破敌之法已有,头前我与杨可世将军也联系妥当了,两路齐头并进,直插杭州城。太尉带的五千人马来得正是时候,苏州杨将军正是缺兵少将之时,把这五千人马归到杨将军麾下,两路齐发之下,一战而成。”郑智当真觉得童贯来得太是时候,杨可世若是再得五千人马,必将如虎添翼。

童贯听完郑智话语,反倒有些惊讶,实在没想到郑智竟然不要一个援兵,问道:“当真把东京五千人马皆归杨可世麾下去?”

“太尉容禀,下官麾下皆是精锐骑士,战马也不比其他,一日奔袭两百里不在话下,若是加了其他人马,反倒累赘。杨将军麾下多是步卒,战法也是步战之法为主,东京之兵到杨将军麾下,更能发挥作用。”郑智出言解释道,郑智便是要一路飞奔往杭州,缩短方腊的反应时间,也缩短战争持续的时间。

“也罢也罢,我哪里还信不过你,你说如何便是如何。我便一路跟随在你身后,同去杭州。”童贯本来心中想的也是来支援郑智的,带兵而来也是为郑智增加战力,此时郑智出言就拒绝了,倒是有些伤了童贯的“拳拳之心”。但是童贯对于郑智也是极为信任,自然不需多说。

郑智听得童贯之言,也感觉手脚舒畅,有童贯这等上官信任,郑智也自然更加舒服。忽然又想起一事,开口问道:“太尉,还忘了一事。在东京的时候下官曾提过要抽调东京禁军一人,不知太尉还记不记得?”

童贯脑中一想,随即答道:“记得记得,金枪班的教师,唤作徐。。徐。。。”

童贯公事繁杂,脑中想的事情颇多,却是忽然之间记不起这个名字了。

郑智连忙出言提醒道:“徐宁,金枪班教师徐宁。”

“对对,就是此人,此番也随了军,等大军都渡了江,便派人把他找来。”童贯倒是并不在意这些小事。

“多谢太尉,东京禁军都去苏州,江宁便留此一人足矣。还请太尉下个文书,此人以后便随在下官军中效力。”郑智对于徐宁自然是不能放过的,不论如何也是一员武艺高强之将。

“许你便是了,调令文书,扎营之后一并与你。”童贯此生,兴许没有多少优点,但是童贯用人方面倒是极具慧眼。北宋末年,敢战之将,皆是童贯一手提拔之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