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屠夫 > 第三百六十七章 地龙翻身了

大宋好屠夫 第三百六十七章 地龙翻身了

作者:祝家大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2: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下午枢密院便送来军令文书,还有几个南方向导。

营中自然都在收拾,准备明日大早往南。郑智又在大帐之中写信回沧州,这回是写给李纲的,便是要李纲代表经略府开始整顿四州政务,推行沧州的田亩政策。

如今事态,已然容不得再拖沓,书信中只传达一个态度,便是动作要快,手段要强。带兵弹压之,但凡有阻力,格杀勿论。

郑智如今也顾不得那么多,态度也是越来越硬。内政之事,郑智之前总有许多顾虑,到得如今,一切都是跟时间赛跑,唯有强压之,其他手段都太慢了。

此时祝龙进账禀报:“相公,此时起兵往南,军中物资必然不够用,此事还请相公定夺,要不要往枢密院领些钱粮来?”

郑智一边低头看着吴用写好的书信,一边凌空摆手道:“不够便往沿路地方州府去征。”

童贯头前就给了一百多万贯,如果童贯想再给,也不需郑智去要。沿途拿钱收购粮食也耗时耗力,必然是来不及的。

吴用听言眉头一皱,出言道:“相公,这般去干要,只怕沿途的州府衙门不会买账啊。”

郑智目光一凛,拿起看完的书信,确认无误之后慢慢折叠起来,说道:“不给就入衙门里强抢。”

吴用听言,欲言又止,本想说出心中一心担忧,却是看得郑智面色上的凶意,也就说不出口。心中也是知道这郑相公是聪明人,应该是胸有成竹,必然不会真去做傻事。

如今满朝大臣即将面临王黼与蔡京之争,御史台王黼顾着去办蔡京,清流之辈也会自告奋勇出力扳倒这奸相蔡京。哪里还有心思去管郑智这点破事,只要不杀人放火举旗造反,劫个州府内库充当军资的事情,谁还有空来管。

即便有人弹劾,也有童贯为自己辩驳,赵佶自然也在为蔡京之事焦头烂额,自然也会忽略这个事情。何况郑智在赵佶心中,印象极佳,这一趟来东京,最大的收获便是让郑智与皇帝赵佶有了交集。

赵佶当真就是这种任人唯亲之人。

祝龙倒是不在乎这些,事情已经禀报,郑相公也有对策,这便足够了。至于其他,也就是听命行事。

李师师直接被送到了童贯府中暂住,自然也留了一笔钱与李师师。在东京有童贯照拂,李师师必然是无忧的。

郑智也是放心的,一切安排妥当,第二日天才蒙亮,大军就南下而去,一切都是争分夺秒。

从汴梁到杭州,一路过大宋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入淮南东,到扬州、江宁(南京),再南下到杭州。路途其实比汴梁到沧州远上许多,但是沿路皆有水道。

但是郑智身边都是骑兵,有三千多匹战马,战马不能久在船中,特别是这种舱室众多的船,长途运马几乎就是要马的命。再一个便是郑智还要沿途筹措军粮,只得沿着官道飞奔。

南方官道,自然比北方修得更好,但是水网密布,不时就要乘船横渡河流。

才走得三日,安营扎寨之时,祝龙便又来找郑智道:“相公,军中存粮不多了。”

“你先入附近城镇购些军粮,出得应天府再找沿途州府筹措。”郑智终究还是有些谨慎,即便要强征粮饷,也要先出南京应天府之地,否则离东京太近了些,怕不太稳妥。

祝龙自然下去安排这些事情。

---

话分两头,在沧州的李纲收到从东京送来的书信,展开书信一看,眉头大皱。

却是李纲也注意到了落款之处的日期,这书信从东京发出,到得李纲手上,一共不过五天。

沿途送信之人五六匹快马轮换,日夜兼程一刻不停。竟然五天就到了沧州。

李纲看完书信,把书信往叠好收入怀中,起身直奔经略府。

裴宣与朱武留守沧州,见得李纲到来,连忙迎入小厅。

李纲还未落座便开口道:“郑相公差我带兵往郓州齐州之地,丈量田亩,收缴逃税。还望两位多多支持。”

朱武听言,上前道:“李知府,昨日我等也收到东京来信,也要南下接手三州防务,正在调集军将,明日大早便走,此番正好同去。”

“朱先生,你为郑相公之军师,也去过郓州,此来也是请教先生一事,此番往郓州收缴逃税,合该从哪里入手?”李纲如今对于这份工作早已熟门熟路,一处地方,工作要想顺利推行,便是要抓一个典型。这典型必然就是当地最大的家族势力,哪家势大便拿哪家来开刀,如此才能杀鸡儆猴,工作才能以最大的效率执行。

说话之间,李纲从怀中拿出书信递给朱武。朱武摊开书信快速读了一遍,书信之中的态度朱武自然也感受得清楚。也就明白了李纲所问的要出哪里入手是什么意思。

“李知府,郓州有个曾头市,可从此地入手。”朱武话语虽出,却是眉头大皱。曾头市不比寻常地方,一个不慎,便是刀兵相见,那便又是一场大战,这个事情实在不是那么好处理。

此事便如郑智刚到沧州一样,动手便把这柴家庄给破了,瞬间把掌控了沧州局面,李纲下去办差也没有很大的阻力,便是这些世家大族都知道衙门里的手段。

但是这曾头市显然不一样,曾头市虽然不是梁山这种贼寇。但是比梁山更难处理,梁山不过就是起兵去打就是。曾头市不然,虽然也是鱼肉乡里的大族,一匹好马过境,也敢直接出手强抢,丝毫不把国家法度放在眼里。

但是这曾头市终究还是世家大族,并非强人贼寇。曾头市之百姓,也是普通的百姓,种地织布的良民。

“好,我现在就会衙门里选调衙吏,明早同去郓州,此时还请经略府多多帮手。”有了熟门熟路的朱武,李纲也少了许多麻烦,差事也会顺利不少。

“李知府客气了,您与我家相公何等关系,不需如此,但凡有用得上的地方,知府直接吩咐便是。”李纲客客气气,朱武也是不敢托大,不管谁的差事,都是郑智的命令,朱武自然不敢怠慢。

三千铁骑过得应天府,便入了亳州(安徽亳州),谯县便是亳州州城所在,大军直往县城而去。

铁骑飞奔不止,官道之上尘土飞扬。

谯县北门,几个守城兵丁看着远方尘土飞扬,便是一个目瞪口呆,这谯县上百年都没有见过这番场景。

一个兵丁杵着长枪看着头前,盘查进城之人的差事也忘记了,口中喃喃问着旁边的队头道:“队头,你看北方那尘土?莫不是起了风暴?”

那队头也看着远方的天空,却是答道:“瞎说,我们亳州何曾有过风暴?”

“队头,不是风暴,那是什么?”

这队头也皱着眉头在思索。

忽然传来一阵一阵的隆隆闷响,地面都在颤动。

这队头倒是有些见识,连忙大喊:“地龙翻身了,地龙翻身了,快跑。。。。。”

地龙翻身便是地震,此时这队头感受着地面的震动,只以为是地震了,拔腿就往城门之外的空地跑去。

左右皆是大惊,十几兵丁还有进出城的百姓全部跟着往城外跑去,地龙翻身,哪里还能在建筑物底下待着,只有往空地才能逃命。

众人惊慌失措之间,远方的尘土越来越近,铁甲健马终于露出了原型。

刚才还慌不择路的兵丁连忙跑到队头身边,吞了吞口水说道:“队头,不是地龙翻身了,是东京来了军将,你看那些人,全部健马铁甲,必然是从东京来的。”

这兵丁倒是有些聪明,直以为这等装备的军将,又是从北方来,必然只有皇帝在的东京才会有。

这队头左右看了看,也觉得自己丢了脸,装作一些愤怒道:“我又不是没看到,还要你来说,南方有人造反,东京自然会派兵去剿,少与我卖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