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屠夫 > 第三百六十二章 皇帝赵佶

大宋好屠夫 第三百六十二章 皇帝赵佶

作者:祝家大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2: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佶见得郑智来了,回头开口笑道:“郑将军,且上前来看看这副画。”

此时赵佶,丝毫没有了刚才在朝堂之上的怒气,看起来心情大好。连带郑智也轻松不少,起步往前见礼。

等到郑智一礼再抬头,面前五米长的画卷映入眼帘,看得极为眼熟。

再细看几眼,郑智脸色十分惊讶。对于画作之道,郑智从来都没有一丝一毫的了解,但是对于面前这幅画作,郑智却认得出来。

赵佶见得郑智等着这幅画看得入神,还面露惊讶,开口笑道:“郑将军,此画技艺如何?”

回过神来的郑智连忙答道:“活灵活现,细致入微,当真是汴京的活画卷,把整个汴梁城门一景画活了。”

“哈哈。。。这幅《清明上河图》是朕画院之中一个名叫张择端的人所作,刚刚递上来与朕观瞧,这张择端倒是并不出名,画得这幅大作,当真花费了极大的心思啊。”赵佶显然也才刚看到,对于这种画法也是新鲜。

郑智听言,忙道一句:“此画当世第一也!”

这句话倒不是奉承,而是郑智心中就是这么想的,这幅《清明上河图》,后世无价之宝,人人都夸。连郑智这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画的人,也有意无意看到无数次这幅画的图片。

赵佶一听,看得郑智一眼,随即笑道:“郑将军看来是只通诗词,并不懂画作啊。此画胜在新奇,技艺也是不差,但是离当世第一差得太远。你看这些建筑,多是横平竖直,再看这些贩夫走卒,过于写实。技艺虽然堪称绝顶,却是格局太小,写实如此,已然就落了下乘,还多画贩夫走卒之人,便又落了一乘。只能作玩物尔,上不得大家之眼。”

郑智听言一愣,实在没有想到赵佶竟然如此评论这幅《清明上河图》,真正是与后世截然不同的评价。

却是郑智不知,《清明上河图》在这个时代属于尺画、工画。并不能上得大家之眼,唯有技艺与新奇上的出色,才让赵佶看了许久。也是因为技艺与新奇,还有画作中花费的心思,才打动了赵佶,没有弃之如敝履。

这《清明上河图》就是这个时代的街道照片,在赵佶看来失去了一份艺术感。

郑智自然不懂这些,开口问道:“微臣驽钝,多习武艺,陛下见笑了,不知陛下心中,何等画作才是绝佳之作?”

郑智心中也实在是好奇,也有一份好学。连这《清明上河图》都被赵佶说落了下乘,郑智便是真想看看到底什么画作才算上乘。

赵佶听言一笑,两袖一转,说道:“也罢也罢,便让你看看何等大作,才能堪称绝佳。把那幅《千里江山图》拿来上。”

梁师成拱手之后,往楼里隔间走去。片刻再回来,一副画卷稳稳抱在手中。

此时左右太监与侍女更是忙碌起来,一张一张的条案从各处搬了过来,拼接在一起。

郑智看着这个场面,哪里还不惊讶,不过是看一幅画而已,面前条案便摆上了十来张,全部拼接在一起,直有十几米的长度。

梁师成轻手轻脚把卷轴放在条案之上,解开锦布,慢慢摊开。

蓝黑白色相间,还有淡黄其中。映入眼帘便是高山耸立,随即江水浩渺。奇树怪石之间,点缀几间亭台。

再慢慢摊开几米,一种滂沱大气直扑面门而来,山势连绵不断,水磨长桥,茅屋村舍。

再有隐士行旅,飞鸟行船。慢慢展开,雄浑壮阔。

郑智看得有些呆了,两辈子从来没有欣赏过什么画作,再看这幅,实在看得人心旷神怡。

郑智步伐随着画卷展开慢慢往前而去,处处皆是景色,处处都用心非常。世间竟然能有人作出这样的画,惊为天人。

直到画卷止住,已然十几步之远,这幅画作,十米不止。

“郑将军,此画如何?”赵佶开口问道。

郑智慢慢往回,又走到画卷开始的地方,也感觉此画比之那幅“照片”,更显不凡的气势与作者胸中的格局,慢慢回道:“陛下,此画堪称当世第一,微臣今日长了见识。”

回话之间,再看开篇题跋,字迹圆润丰满,下笔柔和有度,正是蔡京手书,内容只说一个事情,便是这画作是一个叫王希孟的十八岁年轻人所作。

郑智看后更是惊讶,一个十八岁的少年,竟然能作出这么一幅绝世佳作,便是用天才也能以形容。

赵佶见郑智正在看跋,开口笑道:“郑将军,这王希孟能出得此画,也不负朕花了半年时间慢慢调教,天才也。”

郑智哪里还能不懂,便是这个王希孟就是赵佶的徒弟。赵佶话语也是在显示自己,徒弟尚且如此,师傅必然更加高明。

“陛下高明,这王希孟能得陛下亲自调教,此生大幸啊。能出此图,当流芳百世。”郑智也不是拍马屁,此时当真是佩服至极。

《千里江山图》流放百世,也是不假。保存得极为完好,千年后人,犹能瞻仰。

郑智又看得一会,蔡京不知写了跋,在画中留白处,还赋诗一首。只是这诗文写得一般,非景非感,便不赘述。

赵佶听得郑智评赞,更是开心,又道:“朕观古今千幅,此图天下无双。”

《千里江山图》看罢,梁师成又上前慢慢卷起十多米的画卷,手脚之间显得格外的小心。

画卷收好,条案撤去。赵佶又唤来纸笔,已然兴致大起,便要亲自挥毫。要让郑智见识一下自己的手段。

郑智站在一侧,心中慢慢平静,看着面前兴致勃勃的赵佶,挥毫泼墨之间,潇洒至极。

郑智看得久了,看得乏了,慢慢看得也没有多少兴趣了。郑智终归与赵佶不是一类人,郑智终归是一个武夫,能背几首诗词也全是上辈子义务教育的功劳。郑智可以背几首出来显摆,却是实在附庸不了这种风雅。

赵佶召唤郑智来,不谈国事,不谈战事,也不问公事。便是如此让郑智看着他作画,看着他写字,看着他潇洒的文人才气。。。

郑智心思,不复之前的好奇与惊叹。站在身后看着赵佶,忽然只想回去与鲁达史进几人吃上几杯老酒,说上几句闲谈。

赵佶心中,自然以为郑智这般文人,必然看自己作画看得津津有味,更是有感与敬佩之中。哪里会想到郑智心中,其实多是不耐。

良久之后,大作已毕。长约三尺之作,桂树明月,一名绝佳的仕女调音微弹,背景之上,楼阁窗台,冷榻其中,几缕熏香袅袅。

赵佶放下画笔,拿起一支细笔狼毫,端正其中,左手微微撩起右手衣袖,瘦金之体,跃然纸上,正是昨日郑智那首《浪淘沙》。

写罢之后,取怀中私人小印加盖。

摊开在条案之上,只等墨干。

“郑卿,你且上来看看。”赵佶开口说道,称呼已然从郑将军变成了郑卿。

郑智等候许久,一直站着等赵佶停笔,此时听言上前,看得片刻,只道:“陛下此图,比之《千里江山图》更佳!”

赵佶听言大笑:“郑卿好眼力,此图昨夜就在朕心中构成,今日下笔如神,毫不停顿拖沓,一气呵成,线条柔美,意境与你的词也是极为相合,也是朕今年最好的一幅了。”

“陛下书画双绝,当世无人能比。”郑智这句马屁拍得也是极为随意。似乎并没有多少心思去欣赏这幅大作。

赵佶听言,俯身吹得几下还未干的墨迹,开口道:“此图便赐予你,望将军与战阵之中再立新功。”

直到此时,郑智才听得赵佶口中终于说得一句正事,便是让郑智在战阵之中再立新功。郑智只得连忙答道:“拜谢陛下恩赐,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为国效力。”

赵佶想到战阵,面色微沉,站起身来开口问道:“郑卿可知这江南为何有人要造反?”

赵佶终于尽了自己的雅兴,此时才开口说得正事。

郑智毫不犹豫,直言便道:“方腊起事,打出的旗号便是诛杀朱勔,江南之地,应者云集。”

郑智不如满朝文武那般瞻前顾后,也是站了许久,有些不耐烦,开口便把这事情说得透彻。诛杀朱勔,其中隐情不就是直指花石纲?

赵佶听言,没有一皱,却是似乎没有听懂郑智话语中的意思一般,问道:“朱勔在江南,可是做了什么天怒人怨之事?”

郑智听得赵佶这一问,楞得片刻,抬眼看了一下赵佶,想来这赵佶还真没有把事情往自己身上去想。只道:“这些微臣便不知晓了,微臣多在沧州,对于江南之事并不了解,不敢乱自猜测。”

郑智已然把话语说道这个地步,赵佶再不懂,叫郑智如何再说。

赵佶皱着眉头慢慢卷起墨干的画作,心中自然也在思虑,赵佶对于朱勔自然是极为宠信的,这个艮岳,大部分都是朱勔的功劳。却是也不知朱勔到底做了何事招人如此痛恨,心下想定便是准备招朱勔入京问个清楚。

卷好画作,赵佶便往郑智递来,郑智双手接过,再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