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屠夫 > 第二百九十二章 吴用入了沧州

大宋好屠夫 第二百九十二章 吴用入了沧州

作者:祝家大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2: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海之滨,树林之旁。也有几百人热火朝天,建造的船坞早已成型,船坞之内便是三艘海船的龙骨,龙骨已然铺设完毕,开始建造船舱。

海船不同与内河船只。河运船只可以直接造成平底船,反而还能方便装货。

海船多少尖底,一来阻力会变小,二则是利于破浪,三用重物压船底,利于保持平衡,如不倒翁原理。还有重要一点便是尖底船遇到礁石之类不会搁浅,平底则会直接卡在礁石之上,尖底遇到一般暗礁,则会直接打转,并不会被卡。便是浅海时候,尖底插入泥沙里面也容易脱离,因为尖底旁边都还是水的浮力。平底若是浅海搁浅,基本就是动弹不得。

尖底船的制造工艺自然比平底船高出几个档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匠人的设计,从设计上船身就需要两边极为对称,建造过程也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来实施,否则容易下水就侧翻了。便是后世造船,频频都有才下水就侧翻的船只,在郑智印象中,这种事情以印度阿三最为出名,刚造好的军舰,下水就沉,全世界皆看笑话。

郑智围着船坞走了一圈,也仔细观察了一圈,身边便是童贯派来的匠吏,这匠吏本是南方人,名叫冯慧,四十多岁,脸上黑得发亮,皆是几十年海风刻上去的痕迹。

郑智看得片刻,有看得明白的,自然也有看不明白的,心中也有许多疑惑,脑中不断回想上辈子看到的船只模样,与眼前这艘正在安装船舱的海船一一比对。

郑智走完一圈,看着面前这艘主船,直有六七十米长,心中不免也有些自豪,大宋年间,竟然能造这么大的船只,自然出乎郑智的预料。

当看得这船的船头,郑智忽然有些觉得与自己见过的有些不一样,开口问道:“冯大匠,为何这船头不是尖的?”

这冯慧听得郑智突然一问,自己也打量了一下面前的大船,从来都没有想过这船头为何要是尖的,冯慧自小跟着父辈造船,父辈怎么造,冯慧便怎么造,忽然被郑智这么一问,冯慧不免有些摸不着头脑。

“相公,这个。。。难道还有尖头的船?”冯慧有些不解问道。

郑智听得冯慧回答,目瞪口呆,本以为冯慧会有一番解释,没想到冯慧来了这么一句话语。

“船头与船底一样,若是尖的,可以减少风浪的阻力,让船速更快,加固船头,加上尖头撞木,可以在作战的时候直接撞破敌舰。”郑智解释道。

却是郑智不知,宋朝年间,哪里有什么海战的事情,大宋也基本没有必要在海洋上用船来打仗,即便是在江河湖泊之上,战舰主要主要作用还是用来运送人的。因为宋到如今,南方水网遍布的地带,早已经统一平定。

冯慧脑中,自然也没有战舰作战的概念,听得郑智话语,只是连连点头道:“相公说得在理。”

便也就是在理而已,若是要改设计方案,那几乎就是整体需要重新来设计,已然不是现在去考虑的事情,朝廷也不过就是要三艘大海船去辽东之地。

郑智看得冯慧模样,摇了摇头,看着冯慧问道:“冯大匠,此船造好,留在沧州如何?某重金聘你接着造船?”

冯慧听得这话,自然满脸是笑,匠人便是匠人,用手艺来养家糊口,有人请干活,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连连拱手谢道:“多谢相公,不知相公要造多少船只,需要多少人手。”

冯慧这话语,自然是为了跟随自己来的几百个匠人考虑,若是都能留下来干活,自然是最好不过,赚钱养家的机会,哪里都是缺少的。

“某要造无数大船,此事之后,你去问问手下匠人,若是愿意留在沧州,皆可留在此处接着造船,家小皆可迁到沧州一并安排妥当。”郑智对于航海,自然十分着迷,战舰巨炮的故事,郑智也听得太多太多,心中自然也是无比憧憬的。

冯慧大喜,拜道:“多谢相公恩义,造船是小的祖传的手艺,小的二三十年来从小舢板到大海船,没有不会造的。”

冯慧有这个年代劳动人民特有的老实,老实到只要有活干即可,也不管这郑相公说的话是真是假,是不是真的要造无数的海船。却也对自己的手艺有足够的自信。

郑智听言也是笑了笑,点头应答一番。心中也在想,自己要造的海船,还真与这冯慧会造的不一样。不仅要让船身狭长,也要用到组合船帆,更要有无数的炮位,这便是区别。这也是郑智脑中对于船只模样的几个基本记忆点。

船身的狭长,便是更为符合流线型的设计,尖尖的船头便是其中一点。组合风帆,比之这个时代单桅杆风帆加上人力桨与水轮的动力组合,自然也是先进不少,炮位那便更不用多说,火炮才是海权的基础。

这样的海船,与郑智眼前看到的海船,俨然就不是一个概念了。

郑智从米氏部落到这造船之地,自然是来视察造船进度的,进度还是颇为满意。从古至今,再到未来,中国的底层劳动人民,从来都是吃苦耐劳,勤勤恳恳,可以说是世界最好的劳动人民。

郑智视察一番情况之后,带着众人直接出发往盐山县而去,盐山靠海,位于沧州东边,今夜郑智也是想赶到盐山过夜,盐山还有李纲这么一个熟人。

郑智刚带人出发不久,刚入得大道,便碰到燕青带着十几骑寻了过来,在这大道之上策马狂奔。

郑智见得燕青,也知道必然是有事。燕青如今做的就是情报之类的差事,无事不可能到这里来寻找郑智。

“相公,有事禀报!”燕青这般出门来寻郑智禀报要事,也不少第一回了,郑智的性子燕青也有了些了解,所以开口都是直截了当,并不来那一套客套虚礼。

“小乙,何事?”郑智皱着没有去看马步还未落稳的燕青,心中对于燕青也是越来越满意,人皆有长处,这燕青最擅长的似乎就着这情报一类的工作。

“吴用带人入了沧州!”燕青话语说完,却是一脸的凝重。

“吴用终于是来了,人在哪里?”郑智听言笑道,心中也知道这个吴用会来,吴用此来也就是为了把这朱仝弄到梁山上去,却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郑智心中隐约记得吴用来沧州找朱仝,应该是七月时分,正是城里中元节赏灯的时候,此时不过五月左右。

吴用为何来早了,理由也是简单,便是这梁山在独龙岗一败,急需要招兵买马,招募强人。朱仝武艺不差,又与众人都是老相识,做都头的时候郓城之内不知多少汉子受过朱仝恩惠,便是晁盖吴用宋江等人,皆受过朱仝恩惠,其余江湖汉子,那便是数不胜数,把朱仝招到梁山之上,必然也是一大助力。

美髯公朱仝,“公”本身就是极为尊敬的尊称,美髯也是夸奖。江湖人称朱仝一声美髯公,也是代表众人对于朱仝的尊敬。

燕青听得郑智问话,表情便更加凝重起来,拱手回道:“相公,此事我没有做好,吴用此时在哪,却是还未打探到,只知道他从滨州边界山路入的沧州。”

郑智听得燕青话语,此时才知道燕青为何一直一脸的凝重,笑道:“无妨,你便去清池城的知府衙门里,盯着朱仝就是,吴用为朱仝而来。只要吴用一现身,立马来报,与武松说一句,让他跟着你随时待命。”

郑智听得吴用来了,自然是高兴的,之前郑智说朱仝可杀一人,吴用自然是杀不得,但是同来还有一人,便是李逵。

郑智叫武松与燕青一起,便是知道这武松与李逵之间的过节,这事情由武松来做,自然最好不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