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从大学学霸到首席院士 > 第104章 申报数学院士增选

回到中湖大学后,叶非先是回到办公室。

叶非很久没回到中湖大学了,这一走就是小半年。

叶非心道:“全职教授都被我当成兼职的了,也是没谁了。”

当然,叶非也知道,他全不全职学校一点都不在意,只要他留在中湖大学就行。

再说,大学很多老师一年到头全球到处飞,一年在学校里待不了几天都是常有的事。

所以,叶非这种现象并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现象。

进入办公室后,谭玲玲正和别人打电话,看到叶非走进办公室,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谭玲玲对着电话说几句后挂断电话,笑道:“稀客啊,今天怎么回来了?”

“回学校有事。”叶非呵呵笑道。

谭玲玲笑道:“也是,要是没事你不会回学校的。”

谭玲玲接着道:“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姐职称要升了。”

“嗯!”叶非点头:“好事,什么时候升?”

“明年!”

叶非和谭玲玲聊了片刻后,到数学学院院长办公室。

叶非敲门进去,院长看到走进来的叶非,诧异了一下,接着笑着迎上去,问道:“你怎么回来了?”

叶非以前是学校的香饽饽,现在更是。

叶非不仅在数学上很有建树,在计算机和材料领域,都非常有建树。

对于这样多领域,每个领域发展都很好的人,学校自然是非常喜欢的。

叶非坐下后道:“院长,我来是想申报院士增选的。”

“院士增选?”院长惊诧的道:“是哦,明年是院士增选年,但是你不是才三级教授吗?好像不符合规矩吧!”

“当然,如果你想参加院士增选,也不是没有办法。”

“只要把你快速提升为二级教授,就可以申报院士增选了。”

叶非道:“我来之前找人询问过,那人也是这么说的。”

院长笑道:“其实如果你不说,今年学校不久后也会帮你提升为二级教授。”

以叶非今日的成绩,提升为二级教授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正好你现在提出这个请求,这样吧,我们走个快速通道,争取这几天将职称提升上去。”

“好!”叶非点头。

院长道:“你在学校等几天,同时,学校给你准备材料,只要职称提升上去后,就帮你申报院士增选。”

“好的。”叶非点头。

院长期盼的看着叶非问道:“你准备申报什么职称?”

叶非可申报的院士方面还是挺多的,数学院士、计算机院士和材料院士。

数学和计算机,可以申报科学院院士,材料可以申报工程院院士。

“数学院士!”

院长笑道:“好,数学院士好啊,数学院士是所有院士中地位最高的,你就应该申报数学院士。”

作为中湖大学数学学院院长,自然非常希望叶非申报数学院士。

这对叶非有好处,对数学学院也有好处。

“但你要做好心理准备,数学院士很难,是所有院士审核标准最高的。”

“你可能明年增选不上。”

“我知道!”叶非点头道:“在来之前,已经有人和我说这事了,说让我在数学上做出更高的建树,否则就要等三年后的院士增选了。”

“他说如果我明年选不上,就当有个院士增选的经验吧!”

“我也是这么想的,即使增选不上也没关系,就当做一次历练吧。”

“好歹咱也经历过院士增选,有这份经验,说不定下次就可以增选上呢!”

院长呵呵笑道:“说的是,你有这份心理想法非常的好,你还年轻,即使明年增选不上,还有后年,后年增选不上,再过几年还能继续增选。”

“以你的年龄,增选个十几次都是可以的。”

院士增选65周岁以上不能增选,叶非现在才27周岁,距离65周岁还有38年。

两年一次院士增选,叶非可以参加19次。

“嗯!”叶非点头。

离开院长办公室后,叶非回到数论小组办公室。

数论小组的人看到叶非非常惊喜。

他们现在很少在学校里看到叶非,能在学校里看到叶非,都好似中大奖似的。

韩东笑道:“你怎么回来了?”

“回来有点事。”叶非笑道。

随即,叶非看向所有人,道:“我们的研究进度还算不错,现在已经完成五分之一的研究,按照这进度,明年四月份可以完成证明。”

“但是,我还是要加快研究进度。”

“接下来,我会每天有八个小时和你们一起研究。”

叶非每日工作十二个小时,在之前,他每天会有四个小时研究数学,八个小时研究材料。

但现在,叶非要竞选数学院士。

他需要尽快的将希尔伯特第12个问题证明出来,之后再找到一个能加大数学院士增选成功率的数学难题。

所以,叶非现在要调整研究时间,每天八小时研究数学,四个小时研究材料。

众人脸上露出惊喜。

有叶非的加入,数学证明的速度会加快许多。

他们还指望着通过希尔伯特第12个问题,去获奖呢!

叶非看向林伊和王源,道:“你们最近的学习也不错,可以接手一些课题研究了。”

两人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他们自进入数论小组后,发现以前学的东西,和数论小组相比。

好似在小学一年级学拼音字母一样,而数论小组学的内容是大学高数。

差距就是这么大!

这小半年学习,让他们提升许多。

从懵懂无知到能看懂解题思路。

他们觉得,如果现在让他们再去考研,数学他们可以考满分。

叶非道:“韩东,你可以给他们两布置一些不是很难的课题,让他们两合作去做,其余人别帮他们。”

韩东很是无语的看着叶非,他们不是我的学生,是你的学生。

这事不应该是你这位老师做吗?

韩东看叶非好似没觉得自己是他们的老师,韩东很是无奈的点头道:“好的,我知道了。”

叶非道:“继续工作吧!”

接下来几天时间,叶非留在中湖大学,每天和数论小组的人一起工作。

2028年,12月25日!

由于学校走的是快速通道,所以,只是十日时间,叶非职称升到二级教授。

之后学校将叶非的资料向夏国科学院申报。

在2029年1月1日,申请对二级教授叶非教授进行数学物理学部院士增选。

在夏国科学院,分为六部。

分别是数学物理学部、化学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地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和技术科学部。

夏国科学院一共有1058名院士。

其中,数学物理学部的院士最多,达到19%。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技术科学部,都达到18%。

地学部是17%,化学部是16%,信息技术科学部是12%。

之后,学校动用一切资源,为叶非增选院士做准备。

这时候是拼能力、资源和人脉的时候。

夏国院士之所以增选难,是因为能力、资源和人脉缺一不可。

叶非也准备动用人脉,他这么多年,也积累很多人脉。

比如沙丘超算中心院长关院士。

当年在超算中心,审核超算算法的数学院士刘书全院士。

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密码学教授南国栋院士,当年叶非和他一起研究密码学,创造出密码学算法。

后来,叶非更是因为此,进入区块链领域,研发出非对称加密。

蓉城电子科技大学,宁治院士,和叶非一起研究Li-Fi。

叶非心道:“这些人脉还不够啊,要再加一位!”

“只要有五位院士支持我,再加上我的学术研究过关,那么我就能成为院士了。”

“当然,现在找他们还为时过早。”

“等到我数学研究完成,再找他们。”

叶非因为数学研究没达标,即使这时候找他们,他们也无法支持叶非。

所以,叶非的想法是,等到数学研究达标后,再找他们。

学校帮叶非增选院士申报上去后,叶非离开中湖大学,回到国家生物研究院继续学习基因学。

夏国科学院,数学物理部审核司!

数学物理部审核司,审核夏国科学院数学物理部旗下的研究院、研究所、研究中心、科学中心和技术中心提交上来的课题研究报告和基金申请报告。

还有院士增选的申请。

审核司是由两位院士领导和许多顶尖大学的教授组成的。

卫献是京都大学数学三级教授。

今年是院士增选年,最近全国许多大学,都申报院士增选。

卫献正是审核院士增选的人之一。

“嗯?”卫献看着刚刚提交上来的申报资料:“叶非?中湖大学的叶非?”

“他今年才27岁吧!”卫献诧异的道:“27岁就开始申报院士增选了?”

“是不是太早了?”

夏国最年轻的院士是卢珂,16岁上金陵理工大学,38岁成为院士,他主要研究纳米材料方面的。

同时,卢珂也是夏国获得梅尔奖的三人之一,就是叶非前段时间获得的奖。

卫献喃喃自语道:“这要是增选上,就是夏国最年轻的院士了。”

“比卢珂当年还要年轻11岁。”

“即使纵观历史,放在全世界,也都是最年轻的院士。”

“牛顿是29岁成为院士,爱因斯坦是34岁成为院士,菲尔兹奖得主唐纳森是29岁成为院士,保罗.狄拉克是28岁成为院士,彼得.舒尔茨是29岁成为院士,海森堡是32岁成为院士,霍金是32岁成为院士,陶哲轩是33岁成为院士。”

这几人全部是历史上和现代全球活着的最年轻院士。

保罗.狄拉克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主要奠基人之一。

彼得.舒尔茨是德意志天才数学家,被誉为数学界的莫扎特。

海森堡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量子力学的主要创始人,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人物。

至于牛顿和爱因斯坦,就没必要介绍了,地球人都知道他们。

卫献摇头轻笑道:“这要是让他当选上,会震惊全球的。”

“更何况,叶非当选的还是夏国的院士。”

“全球人都知道,夏国院士的含金量最高,难度最高。”

接着,卫献想到叶非的成绩,皱眉道:“以叶非的成绩,是可以进行增选院士的,也符合所有要求。”

“只是他增选的是数学院士,以他当前成绩增选不上啊!”

“除非在今年十月份前,在数学领域做出耀眼的成绩。”

“可是,数学太难了,要在短时间做出耀眼成绩,这怎么可能啊!”

卫献不了解叶非,也没见过叶非,才说出这样一番话。

要是他了解叶非,就不会说出这番话了。

叶非的研究速度是可以用世俗标准能衡量的吗?

卫献让叶非通过审核。

毕竟,叶非是符合院士增选标准的。

不管是年龄、学历、背景,还是工作年限,都是符合的。

之后,卫献打电话给审核司司长。

“司长!“卫献笑道:“刚刚我这里接到一份院士审核申请的资料,是中湖大学叶非的。”

“就是那位研发出非对称加密、发现C72富勒烯的叶非?”司长问道。

“是的。”

司长诧异的道:“叶非今年不大吧!”

“是的,今年27岁,他十一月十五日出生。”

“这么年轻就来参加院士增选?”司长惊愕的道:“他这么急吗?以他当前成绩不符合要求吧,他可以等几年的啊!”

司长不用问卫献,叶非是申报什么方向院士。

司长从逻辑上就可以推理出叶非是报什么方向院士。

第一,卫献是审核数学和物理方向院士的审核员。

那么只能审核数学和物理,这两个方向的院士增选申请。

而叶非物理方向是材料学研究,但材料学不可以申报夏国科学院院士,只能申报夏国工程院院士。

所以,叶非肯定报的是数学院士。

卫献轻笑道:“谁说不是呢,但他就是申报了。”

“他由于符合申报院士的所有条件,我已经让他通过了。”

“行吧!”司长道:“通过就通过吧,就当给他一次申报院士的经验,下一次再申报院士增选,不会像这次一样盲目的申报。”

“是的!”卫献道:“我就是这么想的。”

很快,两人挂断电话。

2029年,2月1日!

叶非结束在国家生物研究院的学习,回到石墨烯研究院继续自己的研究。

叶非心道:“接下来时间,开始实验材料学和基因方面的结合,希望有所突破吧!”

“同时,数学方面也不能落下,现在已经完成四分之一的研究,再有两个月后,希尔伯特第12个问题可以证明出来。”

“我也要趁着这两个月时间,想一想接下来的研究方向。”

“这个研究方向必须能让我数学院士增选通过。”

“今年如果增选不过,就要等到三年后了。”叶非摇头道:“我可不想等三年后。”

“三年后,我准备竞选双院院士。”

叶非给自己的规划很明确,今年当选夏国科学院院士,三年后当选双院院士。

“科学界,大部分资源只有院士才能接触到。”

“当选院士后,才算真正跨入科学界的门槛。”

成为院士后,会与别国许多院士进行学术交流。

很多国际顶尖会议,只有院士才能参加。

这里说的国际顶尖会议,不是国际某些学会举行的会议,而是一些国家举行的会议。

“成为院士后,就可以接触到夏国科学院的文献中心和科学数据库。”

夏国科学院的文献中心和科学数据库才是夏国科学界最高等级的知识,以前叶非看的各学会的学库,与夏国科学院的文献中心和数据库相比,差距非常大。

要知道,夏国科学院的文献中心和科学数据库,是集夏国所有大学,所有院士的全部知识。

“如果更进一步,可以成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第三世界,指的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才是最优秀的院士。”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