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帝国日不落 > 第七百五十一章:监督机制

大明帝国日不落 第七百五十一章:监督机制

作者:实在闲得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34: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尚可喜道:“不然、不然,在‘战神’将士眼里我等是叛贼、逃兵,大清国乃是反贼,送上门去被一刀杀了还算轻的,被送去京师菜市口凌迟也大有可能。”

在座的前东江镇将领不由自主想起李应元、陈光福等等被“战神”逮住解送京师后被朝廷凌迟的惨事,一个个背后汗毛耸立。

尚可义大笑着站起来道:“兄弟们不要想太多,今晚我请大家喝酒乐一乐,明天我带着几十个亲兵下海去黄家湾岛走一遭,如果回不来今晚这顿酒就算永别了。”

孔有德立刻表态道:“我晚上一定和可义兄弟好好喝两杯,不要说泄气话,‘南明’方面不会不分青红皂白胡乱杀人,兄弟此去无惊无险。”

尚可义无所谓是不是有危险,他已经受够了人不人鬼不鬼的汉奸生涯,想乘此机会投降南王,即便不能成功被杀也认了。

他敷衍道:“自家兄弟,此时总要有人出头,如果能够使大清、‘南明’签订兄弟之盟冒些风险还是值得的。”

尚可喜见兄长执意出头觉得有蹊跷,因为以前尚可义完全是一副混吃等死的样子,从来没有积极主动要求做事。

他虽然有些担心安全问题,但是决定在没搞清兄长目的的情况下不再开口。

第二天,一艘藏在岸上的哨船由百十兵丁推下水。

以前东江镇战船、货船都不少,投降满清后被“华夏海军”穷追猛打之后幸存的海船寥寥无几。

孔有德发现海上太不安全,干脆把几艘好船拖上岸隐藏,有水手们定期上桐油保养,如今船舶的状况不错。

十几个水手是从千百人里挑选的,技术、体力都没得挑。

东江镇的兵丁里能够操帆、行船的比例很高,这跟他们的大本营大多数是海岛不无关系。

东江镇旧将都来到码头送尚可义出发,尚可喜拉着哥哥的手千叮咛万嘱咐,让哥哥千万不能跟“华夏海军”接战,发现人家有动武的意思赶紧逃跑。

心里早有打算的尚可义让诸位兄弟敬候佳音,带着三十几个亲兵升帆向南往黄家湾岛航行。

刚刚出海航行不到五海里,海面上出现了一艘“南明”哨马船。

只有十一人的哨马船见到了尚可义乘坐的哨船立刻摆出作战模式,船头四磅炮炮口对准在船头站立的尚可义全速逼近,大有一炮结果对方的架势。

尚可义早有准备,他取出白旗挥舞,口中大叫:“明军兄弟,本官是皮岛旧将尚可义,有重要军情求见你们主将。”

还好哨马船的船长不莽撞,见对方打出白旗,立刻制止了炮手打响船头炮。

两船接近到一箭距离之外时船长大声呼喝:“来船将领听着,落帆原地等待不可擅动,我们片刻回来。”

尚可义乖乖服从指令,吩咐手下落帆,同时也松了一口气,看着黑通通的炮口对着自己时他也发毛,担心对方先打炮后说话。

听见自己的喊话后,“华夏海军”的哨马船掉头走了,由此可见,他们应该是回去请示上级或者是联系附近的战船前来监视。

果不其然,半个时辰后,那艘哨马船回来了,后面还跟着两艘哨马船,一艘草撇船。

一个半时辰后,尚可义的哨船被领航进入黄家湾岛港口。

崇祯十五年初黄胜决定出兵辽东彻底解决建奴,千军万马的调动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情报收集必须提前完成。

经过十几年发展,军情司多次扩充已经很庞大,黄胜亲自担任最高领导,有五个副司长,分别是张有禄、边之名、荷香、刘国正、黎喜汉。

下设的军情处已经有了三十几个,囊括了“南明”和大明的所有省份,最远的已经去了欧洲、南北美洲。

军情司的谍报工作常抓不懈,不仅仅针对外国或者敌对势力,本国的情报收集也是重要环节,对体系内文官武将的监督也要不遗余力。

工作具体到明察暗访甲长、里长是否处事公允,因为黄胜认为最基层官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政令是否能够上通下达。

平民百姓往往见不到县太爷以上的官员,他们只会认为身边的保长、甲长、里长这些经常在眼前出现的官吏代表政府。

因此“南明”政府一定要接地气,杜绝官官相护导致老百姓有冤无处伸,更加要把坑老百姓的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

军情司特工和“近卫营”战士不分家,来自老百姓的优秀战士去田间地头和农民打成一片当然会了解到真实的民意,基层官吏的优劣当然会大白于天下。

如果一个县治下,亭长、里长、甲长营私舞弊的现象不少,充分说明这里的县太爷不称职。

至于是县太爷能力有限、还是不肯用心做事、又或者就是他参与营私舞弊需要进一步调查,军情司的特工把经过筛选反馈的官员按照轻重缓急继续深挖就有了方向。

最后被调查的官员军情司会给出结论,触犯法律的会被逮捕法办公开判决,不肯做事的会被革职回乡,能力有限的当然给予降级处分……。

一个州府出现被处理的县太爷比例高了,知州、知府当然难逃其咎,他们对治下官员的督察应该属于人浮于事,当然也不称职,升职不可能了,等着降级吧。

由于多出军情司的督察机制,导致各州府不敢懈怠,自查总在进行时,有了监管的权力真的被关到了制度的笼子里,这不仅仅是对老百姓的爱护,其实也是对官员的保护。

免得官员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欲壑难平,贪婪的手越伸越长,最后东窗事发落得个身首异处。

督察官员一定要常抓不懈,必须做到防患于未然,这是对所有官员负责也是对国家负责,反腐不靠运动靠法制才会警钟长鸣。

“南明”监督体系不断完善,带来了巨大好处,有能力的好官不会被埋没,混日子的庸官再也混不下去,贪官当然都进了矿区劳动改造。

相对公平的社会氛围已经慢慢的形成,老百姓再也不是沉默的羔羊,参政议政的热情高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