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帝国日不落 > 第七百四十四章:直把杭州作汴州

很明显那几百骑应该属于“战神”骑兵,只是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不高调打出“战神”旗号?

李自成认为只要“战神”大旗竖起,他一定会避而远之。

闯贼百思不得其解,担心那一支敢战的骑兵在路上伏击自己,没敢组织人马追击,听任南阳府军民逃之夭夭。

他接下来派出大量哨马打探,最后得知中原地区再也没有了“战神”旗号,“战神”准备发动收复辽东消灭大清国的大战,根本没有理会中原乱局。

放下心来的李独眼继续他的造反大业,干得风生水起,他开始邀买人心,还到处张贴告示让读书人来考试给他们当官的机会,可惜应者寥寥。

左守权肩负重要使命,他游说了南阳府、开封府军民前往汉口城避难,南下之时周边老百姓纷纷追随,到达目的地时人数已经超过百万。

有一部分老百姓愿意出海讨生活,大部分老百姓实在故土难离,说哪怕死也要死在祖坟附近,出海说啥都不行。

宣传队在中原宣传移民政策多年,大部分不怕背井离乡的老百姓已经跟着“战神”走了,留下的十有**属于顽固不化之人。

如此多的失地农民聚集,安排他们自食其力极为重要,还好沿江水资源丰富,发下农具组织老百姓以一百户为单位进行屯垦。

短时间是否有产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让这许多人闲着,因为闲则生非啊!

安排一部分人手屯田耕种,安排一部分人去维修官道,把身体素质最好的留下来成为粮库劳工和码头搬运工。

汉口屯粮城本来就有一两千留守人员,他们不是战士,是“华夏大钱庄”、“华夏发展”的工作人员和警卫,还有一部分是粮库、码头、工厂的职工。

“南明”以武立国,驻外工作的所有人都需要通过一级乡勇选拔,因此他们有一定的战斗力。

钱庄警卫大多数是经历过战火的退役军人,他们一直是军事化管理,待遇跟正兵差不离,战斗力和指挥能力肯定不含糊。

从河南逃难来了太多老百姓,现在人口基数大了,每一位职工都必须挑选九个壮劳力组建一个小旗进行军事训练,每两个警卫都要带五个小旗合练。

接下来会有江船运送“南明”造武器装备来到,左守权会坐镇汉口发展乡勇,这些乡勇不打“南明”旗号,属于大明团练组织。

很快李中正就上报兵部批复了三个团练总兵官的职位,从总兵官到麾下的各级军官当然都是左守权带来的人马和钱庄警卫充任。

有人口、有钱粮、有武器还有大本营,相信过个一年半载,几万敢战能战之兵就会横空出世。

“战神”不需要大规模往内地调兵遣将,只要派来军官种子,他们马上就会生根发芽,接下来就能根深叶茂。

大明朝廷又会百思不得其解,没见着“南明”出动部队入中原,为何会忽然冒出数万“战神”人马?

这不奇怪,流寇尚且能够如滚雪球般膨胀,得民心、有钱粮、武器的左守权、朱荣国等等经验丰富的将领拉起队伍还会不如土包子李自成?

黄胜的死命令是确保流寇主力过不了长江天险,但是为了不让崇祯忌惮不能派兵来此。

因此安排左守权、朱荣国、易发才等等利用长江的便利,利用水师的优势,抓紧时间就地训练乡勇。

如今“华夏发展”的江海联运货运量极大,载重一百五十吨的平底江船大多数是钢铁船。

内河水师拥有船头装备一门六磅火炮,船尾装备一门四磅火炮的炮艇不下于二三百艘,水手有足八千,每百里长江段都有以二十几艘炮艇编组为三个梯队的水师巡航。

沿江城池遭受攻击在六个时辰内必然会得到炮火支援,一两天内会得到附近驻防的乡勇和明军增援。

大明操江提督乃是魏国公徐弘基,徐家早就转移许多资产去了“南明”,如今属于脚踩两条船,黄胜的内河水师都是悬挂操江提督大旗,在大明救援沿江城池属于名正言顺。

崇祯十五年春天,大明中原水深火热,连北宋都城开封都弃守了。

而出使“南明”的使团在“新杭州”真的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许多第一次见识到“南明”领地的使团成员都有了乘机投靠南王的心思。

大明使团见南王毫不犹豫答应全力以赴出兵讨伐伪大清国,并且不设前提,深感意外。为何此时南王不跟皇帝讨价还价,此时开口,皇帝不得不退让三分啊!

使团成员都找三个正副大使谈论,认为大明应该给予南王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行,甚至有人提出把两广也租借给“南明”,有人提议南王应该乘此良机面南称帝。

吴襄当然觉得南王太亏了,傍晚来王宫拜望黄胜,谁知发现梁廷栋也正在宫门前让卫兵通报。

见到了吴襄,梁廷栋老脸一红,因为他明明是以逛街景为由头溜出驿馆。

吴襄通晓人情,根本不以为意,取笑道:“阁老好兴致,来‘南明’王宫看风景,本爵也来陪您老一起欣赏如何?”

梁廷栋讪讪道:“爵爷莫要取笑老朽,你我目的相同,干脆一起求见南王如何?”

吴襄道:“本该如此,我们应该是自己人,有什么想法应该商量着来,阁老招呼不打一声自己独来独往未免不够意思。”

梁廷栋知道吴襄早在天启四年就和南王交往,属于最早的合作伙伴关系,如今相处了小二十年,关系比自己硬的多。道:“惭愧、惭愧,老朽知道爵爷和南王交情不浅,今日班门弄斧了。”

吴襄最会做人连忙道:“阁老以后切记,和南王故交之事再也休提,君君臣臣不能乱了身份。”

“那是、那是,老朽明白。”

两人心里已经笃定认为黄胜不久定然君临天下,而且即将诞生一个远迈汉唐,国土面积甚至超越蒙元的伟大国家,他们应该属于最早的从龙之臣,以后得到的好处不言而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