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帝国日不落 > 第六百五十二章:罄竹难书

大明帝国日不落 第六百五十二章:罄竹难书

作者:实在闲得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34: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天后,五省总督洪承畴得知左良玉被琼崖郡王的家丁缉捕,大惊失色,连忙派两个随军给事中来找黎喜汉要人。

洪承畴认为国家用人之时当不拘小节,琼崖郡王孟浪了,可是人家位高权重且自成体系犯不着得罪。

他是个玩弄权术的高手,当然不会唧唧歪歪,他连弹劾黄胜越俎代庖的奏疏都没写,只想吃个哑巴亏把人捞出来后井水不犯河水。

两个给事中带着一队骑兵找到批斗左良玉的黄家人马之时,左良玉一干人等已经被群众揭发罪行十八天。

黎喜汉自从被黄胜从海盗船舱里救下性命,早就下定决心今生今世跟着家主打天下,眼睛里根本没有朝廷,况且他本来就不是大明子民,而是旅居吕宋的汉民。

洪承畴是什么东西?他写了帖子就要带左良玉走?黎喜汉根本不搭理什么五省总督,当然没有交人。

只交给了两位文官控告左良玉的状子副本一千余份,上面记载着直接或间接死在左良玉手中的冤魂超过两万,证据确凿的屠村惨案不下百起。

两个进士出身的给事中才看了十几份诉状就按耐不住火气,大骂左良玉不是人死有余辜。

他们不要人了,改弦易辙立刻写了弹劾左良玉的奏疏,请求圣天子把左良玉千刀万剐。

墙倒众人推,这时许许多多中原州府的言官弹劾左良玉诸多恶事,送往京师的奏疏已经如雪片一样飘到崇祯皇帝龙书案。

深挖左良玉罪行的批斗大会依旧在进行,老百姓声泪俱下的控诉让本来还无所谓的左良玉发现被揭发的罪行越来越多,意识到情况不妙。

琼崖郡王太狠了,照这样下去,即便逮捕自己不是皇帝的意思,朝廷为了堵住悠悠之口恐怕自己也难免菜市口一刀。

贼将军开始告饶,求祖宽带信给琼崖郡王,他愿意从今往后效忠,他还有许多财产奉上。

财产?黎喜汉跟着黄胜这么多年,掏海盗、山贼老窝不知凡几,最擅长缴获财产。

左良玉的亲兵被逮了三百多,心腹将领和儿子被一网成擒,他的藏宝地早就被为了保命的这些人交代得干干净净,军情处特工已经带着乡勇分头起赃、逮拿附逆去也。

历朝历代,古往今来,只要是官九成九都有大小不同的贪墨和以权谋私行为,海瑞那是个例。

为什么要抓贪官?好处太大了,老百姓拍手称快有了精神寄托,下手的政府得到了实惠偷着乐。得了财帛还顺带着捞了民心善莫大焉,自然乐此不疲。

可惜打击贪腐大多数是为了消灭政敌而已,当权者换汤不换药主要组成部分还是贪官。

打贪官收缴的赃款哪里去了,老百姓可见不着,让没有被打的贪官继续来贪墨也大有可能。

历史上就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笑谈。

据说历史第一巨贪和珅所聚敛的财富,约值数亿两白银,超过了满清政府十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也不知是不是夸大其词,反正老百姓没见着一文好处。

黄胜不干这样的混账事,起赃的财帛留下三成准备送给苦哈哈的崇祯皇帝,余下的七成用来安置战争难民。

注意,这些难民属于不愿意跟随“战神”南下海外拓土的,他们不是黄家体系人民,而是大明子民,凤阳府境内这些人太多了,黄胜将要给他们发放口粮。

如若不然,这些失去赖以生存粮食的老百姓活不下去奈若何?他们只能够选择铤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等得到大明朝廷的救济粮到位,有可能是下辈子的事。

一个月而已,每天被揪斗的左良玉已经颓萎得不成人形。

这可以理解,连坦坦荡荡、英勇且心直口快的彭大将军都吃不消无休止的批斗,左良玉一个人渣一个贼将军当然如同被抽去了骨头的癞皮狗。

祖宽本来还有些可怜这小子,可是随着批斗深入,左良玉犯下的累累罪行被大量揭发,让他这个也曾经杀良冒功的祖家军头目瞠目结舌。

祖宽发现自己跟左良玉比起来应该属于好人,不对应该属于大好人。

同时祖宽也受到了教育,以后在琼崖郡王麾下混,真的要做到如军纪歌里所唱:“饿死也不抢掠老百姓。”才行,否则镇抚官大有可能直接一枪嘣了自己。

洪承畴悲催了,他的人马本来就是杂乱的地方军居多不堪大用。

左良玉部是洪承畴剿寇的倚仗之一,战斗力和人数是十几路人马里的佼佼者,因此洪承畴明知左良玉部为非作歹都睁一眼闭一眼。

谁知有人眼睛里不揉沙子,居然越俎代庖把一个堂堂总兵官逮拿。

失去了主将和诸多高级将领,左良玉部土崩瓦解,那是因为“战神”家丁追责到底,又去左良玉部驻地抓捕了几百纵容作恶的军官和许多兵痞。

已经变成一盘散沙的左良玉部更加人人自危,没几天这支部队消失了,大部分被其他将领收容,有些逃亡了,有些干脆落草,还有一部分投奔了流寇。

洪承畴平白少了一支人马,气得大骂“战神”家丁混账,国家用人之时怎么可以不懂得变通,战时就不应该清算将领的小节。

在这个位列满清二臣传甲等的洪承畴心中,老百姓连蝼蚁都不如,难怪他投降建奴帮着主子打下汉人花花世界,最后死了大几十年,还被灰孙子乾隆啐了一脸吐沫。

紫禁城西暖阁,崇祯皇帝刚刚得知“战神”又出幺蛾子,居然逮捕大明总兵官,气得把龙书案上的奏疏一把扫落,飘了一地。

“岂有此理,琼崖郡王意欲何为?他这简直是目无尊上,无法无天……。”崇祯在不断咆哮。

王承恩默默地跪在地上捡奏疏不敢搭腔。

就在这时司礼监秉笔太监曹化淳小跑着来到了西暖阁,手上捧着一堆奏疏。

曹化淳跑得满头大汗,内心充满愤怒,那是左良玉罄竹难书的罪恶使这个良心未泯的大太监被刺激了神经。1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