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帝国日不落 > 第六百零九章:一方乐土

大明帝国日不落 第六百零九章:一方乐土

作者:实在闲得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34: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崇祯七年来临之际,亲人们发现本以为在海南已经罹难的老爷们都回家了。?随?梦?.lā .

他们不但安然无恙,一个个都精神着呢,该是何等意外?会是怎样的惊喜?

被限制自由三年多的士大夫、随从、眷属有一千余人在“华夏城”彩云飞大酒楼欢聚一堂,赵时敏乐滋滋宣布近几日会派客船送诸位回家。

随从、眷属们近四年的劳动报酬也会结算,欢迎大家以后带着家眷来“华夏岛”观光旅游。

这些人十几天前就变成了自由人,黄家宣传队的辅兵带着他们在岛上到处观光,不仅仅让他们浏览风景,还让他们参观一个个工厂和船坞。

人群里有曾经的琼州正五品知府,其他的都是正九品到从五品不等的士大夫阶层。

这些士大夫在三年前被打着海盗“郭”字大旗的兵丁按倒捆起来时,一个个都以为吾命休矣!

接下来的情况颇具戏剧性,他们没有被虐待,家中的女眷也没有被侵犯。

后来就被送上了大海船来到一个根本不认识的地方种地,连正五品的官老爷也要下田看着家里人劳作。

每天有十几个年轻人教士大夫们重新读书,刚开始这些人充满抵触情绪,只不过无力反抗只能听之任之。

谁知每天被动听这些年轻人讲课后,士大夫们觉得不可思议,以前他们认为荒诞的言论,细想过倒是有了些许道理。

近四年的军事化管理每不定分不清麦子和韭菜的士大夫大有长进。

每天的晨练、跑操也让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强壮了许多。

人就是这么回事,凡事习惯了就好。一千多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工作、学习加锻炼身体,日子过得平淡,却也身心健康。

今天好事来了,所有人都会被释放回家和亲人团聚。士大夫们不知怎的,居然对即将回到大明感到不安和恐惧。

赵时敏告诉大家马上会获得自由回家乡,没有人不相信,可是回去后自己如何面对朝廷如何面对故旧?

这些年,所有人朝思暮想的就是回家,可是当这一刻真的来临之时却让太多人感到茫然。

“彩云飞”大酒楼有好酒、好菜、好曲、好风景,可是士大夫们一个个神不守舍味同嚼蜡。

赵时敏看着他们笑了,他道:“诸位都是我大明读书人,这几年在‘华夏岛’又读了新学,期望大家回去后为大明子民多谋生计,如果愿意来黄家谋差事,本官表示欢迎。”

黄家如今自信满满,赵时敏根本不做解释,也不和即将被释放回大明的士大夫统一口径,只是告诫大家要懂得执政为民。

没有怨恨,临别之时居然有许多士大夫泪湿青衫袖。

崇祯六年底,被郭怀一海盗俘获没有变节从贼的海南岛官吏忽然集中回家了,崇祯皇帝一时间摸不清头脑,什么版本的传言都有。

东厂、锦衣卫出马一个个请回家的大人喝茶,最后得知是琼崖郡王早就从郭怀一手中夺下他们,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扣押他们到现在才放还。

没有一个回来的士大夫愿意多谈琼崖郡王如何如何,他们情绪稳定颇有荣辱不惊的样子。朝廷没有治罪,也没有让他们官复原职,渐渐地这些人就淡出了群臣视线。

但是有许多这些士大夫的同年、故旧从他们嘴里得知琼崖郡王比较仁义,宁可费心费力养着也不肯把士大夫一杀了之永绝后患。

回家的士大夫失去了官位却没有几个愤愤不平,他们根本不怨恨琼崖郡王,相反还劝告好友们多多跟黄家亲近。

很快大明底层官场许多大人得知“华夏岛”的实际主人就是琼崖郡王,那里有彪悍的带刀子民,那里有不亚于京师的繁华,那里是王道乐土。

后来一两年,这些回家的士大夫有一大半偷偷地拖家带口从大明消失了,据他们好友说,可能是去琼崖郡王的新领地参加考试,争取做为老百姓谋福祉的地方官……。

接下来许多有理想的读书人也纷纷投奔琼崖郡王,他们可不是被生活所逼为了活命而投靠,他们是带着富国强民的美好夙愿去新天地争取有一番作为。

黄胜从来不认为知识越多越反动,对前来投奔的大明士子阶层不另眼相看,当然也不会高看一眼,所有人都会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能不能被重用靠实力讲话。

渐渐地,前来投奔的大明士子、士大夫阶层就学精明了。

他们来谋职时不急于参加统一招考,而是进入华夏大学开设的高级培训班学习新知识,跟随大学教授下田间地头、进工厂车间现场体验民生。

崇祯七年的新年黄家体系相当喜庆,家家户户都添置了新衣裳,一百余万户军民在年底消费了超过一千万枚银币银。

投资带动就业,消费又增加了就业机会,黄家体系的最普通劳力一年都能够挣二十个银币以上,一般家庭平均都会有男女劳力三四个,一年的可支配收入超过三十个银币。

黄家还有陆军、海军战士十几万,他们一年的净收入超过三十个银币,军官和各级文官的收入当然会远远高于普通战士。

黄家的技术工和管理者、民事官的收入也不比军官低多少,因此黄家的购买力愈加使得商业繁荣。

无农不稳、无商不富,黄家体系有足以让两倍人口饱食的粮食产量,有这个时代最先进的商业网络,当然又稳又富。

海南岛的几个大港口都有客船跑‘新苏州’、安南港、‘陆公岛’、舟山岛、海州港等等地区,最远的客船是跑忠明堡,北方班次跑得最多的当然是‘华夏岛’和黄家湾岛。

风帆时代的航行成本最重要的就是船只的建造和维护费,其他成本不值一提,旅客自己会承担一路上的吃用。

黄胜为了鼓励老百姓远航,减少利用地区差长途贩运做些小生意的小商贩负担,一直在贴补客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