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帝国日不落 > 第五百九十五章:乾纲独断

大明帝国日不落 第五百九十五章:乾纲独断

作者:实在闲得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34: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马香菱这段时间有些心神恍惚,心上人忽然不辞而别,传言他已经病入膏肓。

一个龙精虎猛的良人怎的在这功成名就之时遭此厄运?难道真的天妒英才?

马香菱和刘国正最是相熟,她老是期期艾艾找刘国正打听南国公近况,看着马香菱一脸憔悴,眼睛里还不时泛出泪花,刘国正心软了。

他悄悄地告诉马香菱家主没病,只是故意以此为名避免来京师……。

模特美人虽然不太明白心上人何故如此,可是欺君之罪可不是闹着玩的,她选择了沉默,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临别之时委托刘国正带上了一封厚厚的书信,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让南国公亲启。

刘国正是家主的心腹之人,如何不知这个高个子美人的小心思,他当然乐见其成,很郑重的承诺一定会把书信送到家主手中。

得胜之师回到京城,皇帝心里有底,只要暂时不偿还南国公的债务,朝廷的家底足够封赏建功归来的将士,反正大头人头赏已经兑现,剩下的花费朝廷出得起。

衮衮诸公关于如何封赏又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扯皮,但是没有人胆敢议论如何封赏南国公,很明显这个大事阁老们准备让年轻皇帝乾纲独断。

最后的结果就是虚衔满天飞,其他人不一一叙述,黄明理、黑虎、刘国正得到了武经略荣勋,鲁承祖成为加了左都督的总兵官,叶浩武混到了浙江总兵官实授。

川军将领马祥麟、秦翼明都是加右都督的虚职总兵官,马香菱也得到了正三品游击将军武职,虽然是个虚职也是如假包换的女将军。

黑虎被委任为山海关总兵官实授,刘国正果然成为了东江镇总兵,鲁承祖被委任为登莱总兵官。

茅元仪当上了登莱巡抚,监军大太监是在锦州守城一年建功的吕直。

镇守锦州一年不失,还亲自率领五千军民出城反击后金军,获得斩获两千,劳苦功高的何可纲加右都督太子少保,领锦州总兵官。

锦州军中迎来了一个监军太监,那是老熟人纪用。一直期望留在辽东杀敌的熊兆珪得偿所愿了,他升一级成为锦州正六品屯粮通判。

王应朝由于锦州大捷时跟奴酋谈判,救回不肯变节的前永平兵备道张春,已经简在帝心,他得到了厚赐继续在辽东监军,驻守地山海关。

以前太监们都怕在辽东当差,因为那时候风险不可控,好几个大太监死于乱军之中。现在今非昔比,利益已经大于风险。

况且山海关前有忠明堡这个黄家经营的屏障,可以说固若金汤。

王应朝乐得在这里继续找机会混军功,争取有朝一日混成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之一。

张春来到京师当天就主动自缚跪拜于午门,祈求皇帝治殇师失地之罪。

介于长山之战被俘的大明文官武将大部分都降奴,朝廷需要这位不肯变节的兵备道作为表率。

张春被朝廷特赦没有治罪,依旧官复原职当上了兵备道,只是不能去永平府上任。他在长山丢了许多永平籍将士,实在没脸去。

朝廷也知道要换一个地方安置张春,让他去登莱任职。简直是两世为人的张春感激涕零,在皇帝面前磕头不已,发誓今生今世会跟东奴不死不休。

成大事也高升了,他接替了茅元仪的宁前道兵备官职驻守宁远。这完全是因为他在崇祯三年正月独守小小抚宁县城得关内斩获头彩简在帝心的缘故。

黄家动用了关系网,成大事有拿得出手的政绩和军功,宁前道这个位置比较危险,宁远经常被建奴包围,可不是什么香饽饽,成大事上位水到渠成。

叶成经虽然家族的关系网遍布朝野,但是由于资历不够没有能够接替成大事的永平府台大人一职,只不过混到了永平府通判官居正六品。

皇帝已经提防黄胜的权势蔓延,可惜有时候却是不得已,因为跟南国公走得近的文官武将都有实打实的军功和政绩,不给实职实在难以堵住悠悠之口。

黄胜力争低调,没有拉帮结派,可是“党内无派千奇百怪”,错了、错了应该是,朝臣无派千奇百怪!

和南国公利益息息相关的文官武将渐渐地自然而然形成了派系。

皇帝已经开始忌惮,可是最后的封赏结果还是让许多黄胜这个派系的官员上位,辽东这个经常发生恶战的地方,几乎所有的将领都出自南国公派系。

锦州有已经一心向着黄家的何可纲为大将,宁远有约等于黄家私人的成大事驻守。天下雄关山海关的总兵官又是黄胜帐下猛将黑虎。

忠明堡有庆格尔泰这个已经被册封为内喀尔喀大台吉挂名驻守,这里即将有黄家隐藏的千军万马,黄胜已经做到了实际控制辽西走廊西段。

所有的立功人员都得到了封赏,京师的许多大人也沾光加官进爵,就是功劳最大的南国公封赏旨意迟迟看不见。

黄胜不来京师,大部分文武都心知肚明,事不关己没人议论此事,他们不敢触怒皇帝,也不愿意得罪南国公,一个个等皇帝一锤定音。

这段时间,不断有南国公麾下的家将去兵部、户部要求偿还家主替朝廷垫付的军费和安置银,把两位尚书大人搞得一个头两个大。

民间开始有市井闲言传出,暗指朝廷寡恩,南国公为了朝廷殚心竭虑都累得大病不起,而天子不但没有兑现南国公的封赏还赖着不还应付的军费,简直就是过河拆桥。

一时间谣言四起众说纷纭,很快就传到了宫闱,举棋不定的崇祯皇帝准备乾纲独断了。

操作舆论、散布谣言这样的运作只不过是小儿科,北直隶军情处已经在京师存在了七个年头,可谓触角遍布京师各行各业。

钱猛和左守权、武义等等黄家特务头子这几年又得到了许多退役的战士补充,军情处已经成功渗透山西,武义带着几十人已经随着“华夏大钱庄”去了延绥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