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帝国日不落 > 第五百九十二章:静观其变

大明帝国日不落 第五百九十二章:静观其变

作者:实在闲得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34: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如此响彻云霄的歌声该是多少人在齐唱?”崇祯喃喃道。

王承恩连忙道:“陛下,奴婢估摸着那里不下十万人在高歌‘伟哉大明’,奴婢清清楚楚听见,‘大明、大明,有多少英雄武士都来把你敬仰……’。”

崇祯脸上涌出潮红,他仰望天空大声道:“朕要扬大明国威,朕要让万国来朝,朕早晚让东奴飞灰湮灭!”

王承恩见天子意气风发,做激动不已状跪下大声道:“吾皇万岁万万岁!”

京师的庆祝活动在蓝彩儿主导下进行了足三天,朝廷反而是被动配合却又无可奈何,南国公在锦州解围成功并且重创建奴已经是家喻户晓。

鬼灵精蓝彩儿还不失时机广泛宣传圣天子早就做出承诺,自家老爷南国公只要成功击退包围锦州的后金军就会厚加封赏,言下之意直指郡王爵位。

彩儿做的一切真的不是黄胜指使,有可能这个人精想着更进一步。

南国公爱妾的身份拿大明郡王侧妃比,可相差着十万八千里呢,彩儿在为王侧妃的名分努力着。

如今的京师街谈巷议都是南国公载誉归来朝廷该是如何厚加恩赏,恐怕唯有册封为大明异姓王才是首选。

太多黄家的粉丝叫好不绝,太多王恭厂商业区的商贾期待下文,京师老百姓都说“战神”成为郡王实至名归。

市井之言传入紫禁城,崇祯皇帝觉得很被动,认为南国公有些急不可耐,朕根本没有准备食言而肥,为何还要搞得满城风雨?

悠悠之口已然如此,朝廷也无可奈何,朝臣都觉得异姓王即将出现在大明官场,只是这位异姓王如何安置?

是按照朱家郡王给封地让他醉生梦死,还是继续用他南征北战?

衮衮诸公很好奇,一个个静观其变。

许多没有去过“华夏岛”的文官武将都不看好异姓王,都认为这应该是取死之道。

几天内“华夏大钱庄”的大额存银违约提取了超过一半,这些人宁可损失利息作为活期存款也坚决拿银子走人。

黄家现金流充沛,集中提现根本没有造成什么大影响,反而省了太多利息支出。

但是所有的违约者都会被记录在案,以后他们的信誉度会大打折扣,再也不可能享受到利息高达年息百分之十的大额存银待遇。

跟达官贵人恰恰相反,升斗小民认为“华夏大钱庄”的东主即将成为大明独一无二的异姓王,更加提高了对大钱庄的信任度。

老百姓都选择把血汗钱存入“华夏大钱庄”,这几天为了赚取一点点利息的人在钱庄门口排起长龙。

这符合国情,每一次发生什么大的单位倒闭,跟执政者狗打连环先知先觉的资金肯定先行一步撤离了,最后损失惨重的往往都是升斗小民。

可惜这一次恐怕是聪明人办了傻事,他们注定会吃亏,连皇帝内帑都没有撤离也不知这些权贵瞎操什么心?

京师全城狂欢的同时,锦州城也是热闹非凡,军民高歌取醉,“南国公万胜!”的口号声不绝于耳。

可惜这里没有南国公,他此时已经在“华夏公爵号”战列舰上,舰队正驶往黄家湾岛。

很快辽东文官武将都知道了缘由,呕心沥血强撑着指挥解围锦州的南国公旧疾发作,如今奄奄一息恐怕命不久矣。

他弥留之际想见一见远在琼州的结发妻子,担心坚持不到那一刻,船队连夜往海南岛航行而去。

本来还喜笑颜开的辽东军民一下子觉得黑云压顶,许多人痛哭失声,太多军民焚香为南国公祈福。

大太监王应朝、锦州监军吕直,茅元仪、何可纲等等辽东文官武将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都写了奏疏派出六百里加急呈报天听。

朝廷召南国公回师的圣旨还没有出京师,“战神”病危的奏疏已经送到龙书案。

英国公府邸,张维贤听了管家报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大笑道:“贤婿病了?好、好、好!”

老夫人得知女婿再建奇功知道黄胜很快会获得王爵,心里说不出高兴,认为女儿真的慧眼识珠,可是好事多磨,女婿的身体却在最关键的时刻掉链子,正在感叹美中不足。

闻听此言大怒道:“老爷你说什么呢?女婿积劳成疾还不知吉凶,你怎么笑得出来?”

在旁边的张之极见母亲发怒,连忙笑嘻嘻上前把她搀扶到后堂耳语,没多久老夫人就笑得见牙不见眼。

紫禁城御书房,崇祯皇帝在细看几份奏疏,满腹疑窦。

可是将死之人想在弥留之际见见结发妻子有什么好指责?崇祯皇帝无语了。南国公已经去了海南岛,如果不死一来一回也过去了大半年。

那时再召见南国公进京恐怕他又会说北方天寒地冻,自己受不了寒冷,等到春暖花开才能成行,如此这般一年时间就没了。

皇帝不傻,大体猜到黄胜是有了心病,即便如此一时间也是束手无策。

黄胜不需要用计谋,只需依旧以时间换空间,只要皇帝动了召见自己的心思。

自己就会突然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可抗拒因素不能成行,时间久了皇帝和满朝文武都会心知肚明。

这就是非暴力不合作,任谁也不会去捅破这层窗户纸,导致互相反目剑拔弩张最后落得个兵戎相见。

大家心照不宣,互相提防尔!表面上依旧维持君君臣臣,私下里黄胜走独立自主的道路。

黄胜不称王依旧是大明的臣子,封地的税赋照交,朝廷调兵剿寇照派,只有一条,王不见皇,无论朝廷如何宣召,就是不去京师。

明太祖朱元璋成就霸业的路子可以鉴戒,“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同样适合黄胜的发展。

没多久,大明兵部收到了一份账单,十几页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这一次救援锦州花费的银两。

这些银子都是南国公私人代朝廷垫付了,如今锦州解围完美收官,南国公要求朝廷报效账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