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帝国日不落 > 第五百零四章:好戏连台

大明帝国日不落 第五百零四章:好戏连台

作者:实在闲得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34: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时敏还喜滋滋告诉恩师,早在天启六年学校科研班就开始研究家主的热气球构想,经过五年的反复试制,如今已经能够成功载人升空。

现在科研班有太多研究者热衷这个能够带人上天的热气球,团队有一百多科研班的学生,他们都是兴趣爱好者,相信不久可以运用到军事上。

黄胜很高兴,如果热气球能够升空,哪怕只能固定原地不能飞行也会起到太大作用。

高高升起一百米的热气球吊篮里上去两个斥候用高倍望远镜可以把方圆三十里是否有敌人调动尽收眼底呢。

他叮嘱赵时敏搞科研万万不可操之过急,给予科研班足够经费的同时也要督促他们注意安全,要尽可能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

谈完了工作赵时敏才回禀家主,姐姐给家主生了一个儿子,他这一次受姐姐委托请家主给儿子起一个名字。

黄胜得知赵蕊生第二胎没有遇到风险,是顺产,轻飘飘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足七斤,乐不可支,一直悬着的心放下了。

自己已经有了一个女儿三个儿子,黄胜唏嘘不已,觉得很带劲,给三儿子取名黄山。

这个名字又好听又好记,还马上知道这小子的排行,免得以后儿子一大堆搞不清谁是谁。

顾山海已经在海南岛安排修建了三个船坞,锻接龙骨的负责人是资深铁匠出身的卢平,这个从石头寨解救的家传铁匠经过五年读书识字学习管理,如今理论知识,水平、见识已经不同凡响。

卢平现在是锻接、铆接、胀接的权威,他带出的徒弟已经有三十几个,人人都是钢铁厂的生产骨干。

抢掠了一个国家,获得的财富不知凡几,黄胜不留任何金银财宝,尽可能扩大投入增加内需,让这些财富化作一座座城池、一艘艘战船、一片片工业区。

黄家真的不差钱,不仅是掏了建奴老窝、灭了大越国得到了五千万两以上的财富,而是目前所有的产业都在盈利,连屯田都有了收益,良性循环已经形成。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华夏大钱庄”的信誉已经开始显现,去年单北直隶的存银就高达八百万两,太多官宦托关系批条子期望享受大额存银年息百分之十的待遇。

有了海量的资金,当然要让资金流加速,要进行投入,以政府行为主导的大工程建设势在必行。

雇佣大量工人会缓解就业危机,大明有太多流民无事可做,给他们工作能够让他们自食其力奔小康是黄胜的追求。

离别一年多的彩儿终于见到了老爷,激动得泣不成声,见赵蕊都生了二胎自己却毫无动静简直急不可耐……。

她这一年多成绩斐然,不仅仅走遍了南直隶,还协助“华夏大钱庄”、大剧院、邮局开设到了南直隶所有的州府,连比较富裕的县城也不放过。

黄胜知道历史,江南富庶之地没有自己搅局还会有十几年的和平,这个时代有了黄家,江南被打烂的情况绝不容许发生,因此经营这个地方要不遗余力。

派出大量的特工潜伏在南直隶也必须有,慢慢的操控黄家的情报员上位,无法谋取县丞、县太爷那样的官员,谋取不入流的主簿、典史、巡检只要有银子有关系很容易搞定。

马上朝廷会大力提倡编练乡勇团练,会需要太多武官,不好意思黄家就是会练兵的武官多。

黄家有钱粮又能练出强兵,掌握各地的团练武装水到渠成,至于这些武力最后效忠于谁,恐怕不好说,反正人往高处走。

一个地方上的土著官吏大部分是黄家特工,掌握武力的巡检、团练武官又是黄家情报员,那些举人、进士出身的官员来到地方上还不被玩得团团转啊?

这些读圣贤书上位的官老爷能有几个真的有治理一方的能力?武备、财政、粮食、喉舌都被牢牢控制,最后江南花花世界的无冕之王当然是黄胜。

彩儿带着规模空前的剧组来到了新领地交趾,当然会马上寓教于乐。

“新苏州”、安南港、“安南城”的大剧院同时开始演戏,这个时代的娱乐太匮乏,升斗小民根本奢望不上。

为了使戏剧能够让黄家体系百姓共享,交趾售卖的戏票可不是令人乍舌的价格,普通戏票一百文而已,包厢票不过三百文,每场还有二百张戏票作为福利和奖励免费送给工人、农民。

巍峨华丽的大剧院早就被无数老百姓注意了,听说即将开始演戏,开疆拓土的军民奔走相告,人人争购戏票,一时间一票难求。

在黄胜授意下,彩儿一直在大明各地不遗余力挖掘、收罗演艺人才。

黄家剧组名满天下,剧组又不差钱,他们每年的净收入有几十万两银子。

有钱、有人、有名气还有官方背景还是政府行为,有了这些外挂办事太方便,南直隶太多乐师、唱家主动投效,还有专门写唱本的落魄文人被招募,如今剧组的班底又壮大了六倍余。

单写唱词、写剧本、谱曲的团队就有一百几十人,其中童生、生员占大多数,绍兴的读书人也不少。

精神抖擞的演员们每天轮换上场,“新苏州”、“安南城”、“安南港”一天三场戏,可谓好戏连台,而且场场爆满,能够容纳一千五百人的剧院座无虚席。

虽然每一场的门票收入不过一百四五十两银子而已,但是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精神食粮。

况且抛去成本剧组也能够赚票房总收入的三成银子,积少成多,剧组七八套班子每年演绎的场次不下几千场,获利十几万两能够保证。

什么产业只要能够保持不断盈利就会产生动力,就可持续发展,剧组也不例外,有了太多锻炼机会,人才会不断涌现,佳作当然层出不穷,自然会好戏连台。

刚刚移民交趾不久的太多贫苦老百姓根本没有见识,他们居然有朝一日坐在华丽的大剧院欣赏舞台上如梦似幻的演出,人人不知津津乐道多久呢。

看戏还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新领地的人民学黄家官话的热情高涨,学习写汉字可谓废寝忘食。

同时上市的连环画被追捧,老百姓争先恐后购买,因为他们手里有了余钱。

这是由于黄胜以高于给广南国的价钱收购了屯田老百姓的收成,给了五钱银子一石稻谷的高价。

黄胜在广南国买大米不过出价四钱五厘银子,收购自己体系老百姓的稻子给的价钱比大米还要高,直接导致老百姓可支配收入增多了。

比如一户家庭耕种三十亩水稻田,三熟稻子以平均亩产一石五斗至两石计,可以得五石左右。

抛去成本和地租以及自己家人的口粮,这户人家可以收入超过三十两银子,这还不算搞些家庭式的养殖业,种一些蔬菜瓜果之类的经济作物。

黄家体系大力提倡读书识字,每个保甲都搞夜校教老百姓写字、算术。

经过宣传,老百姓都知道了学文化的好处,知道他们这些庄稼汉只要学得好一样能够有前程,当上保长待遇立刻会提高太多,升任甲长、里长只要能写会算识大体也大有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