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帝国日不落 > 第四百七十七章:第一次长征

大明帝国日不落 第四百七十七章:第一次长征

作者:实在闲得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34: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黄明理早就得知今年暂时不跟着大部队南下,他知道如今黄家家大业大,黄家湾岛如果没有人坐镇家主会不放心,欣然同意留下。

忠明堡的地盘是黄家的,那里经过大量建设水利设施,已经拥有二百万亩良田,如今已经开始种植一部分番薯、玉米,当然还是以麦田为主,那里有两万户计七万余老百姓在劳作。

这些老百姓都是解救的曾经做过阿哈的汉民,还有几千朝鲜人阿哈,现在都成为了屯田农民,他们每家每户人口不多,生活安定下来人口会直线上升。

忠明堡是个紧靠大海的棱堡,跟广宁前屯卫千户所城构成双子堡防御体系,而且布局科学,驻守军民在战时,军人可以自由出入民居的城池,老百姓得不到许可进不来两个堡垒。

黄胜认为如此堡垒又跟大海相连,遇到建奴千军万马来袭,躲进忠明堡的军民有七八万,固守这里要比固守锦州容易许多。

黄胜倒是希望红歹是得了失心疯来忠明堡消耗,建奴打三年都未必拿得下忠明堡,他们还没有围死这里的能力。

留下一个百总火枪手由被收做学生的专用装填手时运转百总带领留守,同时留下两个百总骑兵作为种子部队发展,训练忠明堡的乡勇要不遗余力,这里毕竟是关外,武力是生存的基础。

忠明堡跟高台堡相隔不远,有庆格尔泰的几千内喀尔喀蒙古骑兵协防,这里安全无虞。

留下同样数量的种子部队驻防觉华岛训练乡勇,装填手之一的火枪手云中来百总带着队伍留下,他就是觉华岛孤儿出身,如今成为驻守觉华岛的军官一定不会如父辈那样被建奴单方面屠杀。

“华夏岛”如今有人口三十余万,大部分这个时代先进的工厂都在这里蓬勃发展,两个大船坞分别在建造战船、商船,这可是黄家命脉所在必须加强防守。

肖长贵经过几年的学习,理论结合实际已经完全掌握,他现在已经是炮兵百总指挥官。

黄家炮兵正兵都学习并且参加研究弾道学,火药的优劣,装填量的多少,炮弹的重量形状、炮口的仰角这些数据给他们,黄家炮兵就能够计算出炮弹的落点,虽然不能精确也相差无几矣!

华夏港口有棱堡和炮台,足足布置了三十六门火炮,最大口径的有十二门三十二磅跑,其中线膛炮四门,肖长贵带着一个百总炮兵留守华夏岛,他还负责训练三百炮兵学员,手上还有三十门训练用野战炮。

马五是家主第二批装填手出身,如今已经是火枪手把总,麾下管辖三个百总,如今也是挂从三品卫指挥同知衔武官,没有个大名可不行,他请边之名取了几个来挑选,最后选了马前卒这个很有意义的名字。

马五现在是文化人,他说自己叫马前卒,永远甘当恩师的马前卒。

他哥哥马三同样也是从三品武官,弟弟是马前卒,他依葫芦画瓢给自己取了马后炮这个怪名字,他言辞凿凿,他这个马后炮,是炮兵在骑兵群后面发炮射击建奴,可不是事后放空炮。

马前卒的火枪手把总六百人马留守“华夏岛”可不是混日子,任务重着呢,训练乡勇是当务之急,要争取一年内训练出合格火枪手一万人。

“华夏岛”留守骑兵是韩宽的把总,他虽然已经是广东潮州参将,但是不去上任,反正家主就是两广总督,其他人谁敢过问?

“华夏岛”这里很大足够骑兵驰骋,岛上有马场,有上万匹挽马、战马,训练乡勇能够骑马成为机动力不亚于骑兵的骑马步兵是他的任务。

“华夏岛”的防御力量有正兵、辅兵一千二百,乡勇最少两万,真的有敌人入侵可以扩军到五万以上,应该固若金汤。

这里毕竟是新领地,朝鲜、日本都近在咫尺,是留守海军的防务重点。定期巡视海疆,抓捕附近的海船每天都在进行中。

黄胜这一次之所以布置细致的防务,是因为这一次南下作战可能旷日持久,一年内肯定不会回辽东,也不会去“华夏岛”,至于何时能够拿下交趾可说不准究竟是一年半载还是三年五载。

被大越国郑氏的游击队拖在满是泥泞的安南战场也未可知。

黄明理知道自己的任务是蛰伏谋发展,低调练兵增强实力是这两年的首要任务,大明辽东官军名册上只有几百黄家留守人马,根本不可能参加辽东经略的军事行动。

当然庆格尔泰除外,但是要看看孙承宗能不能获得这个蒙古台吉信任,让他愿意跟着明军转战辽东。

早在六月六日,李大钢、顾山河、黄东海、谷一仓、王志贵已经带着五个把总三千黄家私兵以关前道人马的名义从莱州登陆经陆路向广州肇庆两广总督府进军。

这是黄家私兵第一次长征,意义不同凡响,承载者太多使命。主官都是得力干将,战士和辅兵都是挑选的精英。

这是黄胜有意锻炼麾下长途行军的能力,他们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还要适应气候的变化,学会疫病的防治,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正是如此。

走陆路千里跋涉的有一个野战炮兵把总、三个骑兵把总、一个火枪手把总,一共带上战马四千匹,挽马两千匹。

除了定编的补给车和装甲战车,还有随军医疗队,还有五百辆钢质独轮车和两个把总辎重兵,一个把总工程兵跟随。

尚慕明和黎喜明带着宣传队要一路宣传,这漫漫长路经过山东、南直隶、浙江、江西会跟太多老百姓相遇,黄家要给大明子民展示一支新军。

明末的明军大多数军纪败坏,所以民间有“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官过如剃。”之说。

而黄家展现的明军新面貌会让大家看到一支可以信赖的铁军。

宣传队还会送一些礼物给主动帮助大军的老百姓,如清凉油、一小袋食盐、小镜子、火柴、指甲钳等等小或新奇的玩意儿。

黄大人的人马军纪严明饿死也不抢掠老百姓,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扶危济困救老百姓与水火,如此走一遭,宣传效果肯定很好,政治目的当然不可外传,想想红军的长征大家就明白了。

由陆路南下军队自带的给养就可以满足三个月需要,因为考虑到一路上要用粮食救民于水火,黄家还会动用沿途的商业网络给自己的队伍补充给养。

队伍过长江时会得到大量粮食补充,来到饶州府又会有粮船提供补给,根本不需要去沿途城池打秋风,遇到山贼流寇顺手剿灭之。

四五千里漫漫长路,虽然都有官道相连,带了六千匹马和许多大车参与运输也肯定快不起来。

以平均一天行军六十里计算也需要接近三个月时间,有了这些时间,不知道可以向多少老百姓展示黄家私兵风采。

本书起点首发,如果各位看官觉得本书还行,请到起点中文网帮个人场给本书投一下免费的推荐票支持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节回报给书友们!如果手头不是很紧请正版订阅几章,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