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帝国日不落 > 第三百六十七章:战列舰

大明帝国日不落 第三百六十七章:战列舰

作者:实在闲得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34: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黄家现在淘汰下的四磅、六磅铜芯铁炮比较多,甚至送给了在抚宁当县太爷的成大事十二门。

忠明堡东西两个堡垒都部署了二十门,高台堡部署了三十二门,这些火炮都是跟大明主流火炮相差无几的笨重家伙,用来守城最适合。

黄胜根本不怕这样的火炮被建奴缴获,实战证明,在黄家线膛野战炮的打击下,这些射程才三四百步的火炮就是个摆设。

黄胜一直关心赵时敏团队设计新式大战船的进度,特地去船坞的工作室慰问辛勤劳动的大师傅,他们以后就是黄家的船舶设计师,都是国宝啊!

赵时敏团队已经完成了图纸,之所以没有找家主汇报,是因为他们这四个月完成了三个设计,三艘战船各有千秋各有利弊,实在难以取舍。

黄胜被吸引了,和大家探讨了一天,最后拍板全部建造,哪怕需要一百万两银子也在所不惜,至于以后生产生产哪一种型号经历过实战后一切就会了然于胸。

家主的决定让在场的设计师都欢呼起来,这是他们智慧的结晶,谁都想让自己的设计成为作品,赵时敏就是不好厚此薄彼才无法三取一。

因为设计的构思都很巧妙,都能够满足恩师提出安全快速火力强大的要求,只不过风格不同,无法界定谁的更好。

赵时敏有些激动,道:“大人,卑职一定不会辜负大人的信任,我们每一个设计人员都会亲自动手参加建造,明年应该可以完成。”

大明何其大也,人才何其多也,黄家厚待工匠已经名扬四海,太多又一技之长的造船人才投靠,有银子有材料有足够的人手,赵时敏当然敢打包票。

黄家还鼓励新产品研发,鼓励技术革新,太多工匠由于献出了祖传手艺得到了终身奖励,他们每月都能够多获得一两以上的报酬,让许多工匠羡慕不已。

在这样的感召下,黄家没有大师傅敝扫自珍,他们只要有独到的技术就会换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因此建言献策技术攻关成为了主流,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黄家产品自然越来越好。

黄胜安慰赵时敏和设计师们道:“时间不急,银子也不要节省,要出精品,你们不要有任何顾虑,成祖时代的造船工匠就能够建造长二三十丈的宝船,你们的设计还远远没有宝船大呢。”

“卑职知道安全性和速度最重要,您放心我们会造出大明最大的战船。”

“这已经不是普普通通的战船,这是以后纵横大海的主战舰,它们跟敌船接战时排成一列,在他们的炮火打击下没有敌船可以承受。”

赵时敏喃喃道:“首尾相连排成一列一起开火,如此战法果然妙不可言。”

黄胜盗版了人家英国几十年后的海军作战条例,自然一针见血。他道:“这样的新战船包括‘辽东号’都属于中型‘战列舰’范畴。‘扬州号’‘江阴号’等等属于轻型‘战列舰’。”

“大人,卑职明白了,咱们积累了经验还会建造大型‘战列舰’。”

家主还想要更大的战船?围着的船舶设计师一个个都两眼放光摩拳擦掌。

“你们也要懂得劳逸结合,今天起放假三天。参加设计的师傅有一个算一个每人赏半年工钱作为成功完成设计的奖励,建造成功后本官还会重赏。本官知道你们几个月都没有休假,这一次好好放松几天。”

这些设计师乐开了花,乱哄哄道:“小的谢谢大人厚爱。”

赵时敏解决了困扰多日的难题,很高兴,对大家道:“师傅们,大人让咱们休息咱们就好好休息,三天后开工建造中型‘战列舰’。”

“时敏,你也该抽时间去看看姐姐啊!”

“是,大人,卑职这就去。”赵时敏一身轻松去黄府了。

黄胜给在职的工匠们打赏不说明了几两银子,因为他不是具体负责人,不知道他们的贡献大小,大家都拿一样多的赏赐反而不公平。

而每个人的贡献在他们的工钱里会得到体现,因此打赏六个月工钱反而拉开了差距,普通设计师如果得到十八两赏银,大师傅应该有四十八两,赵时敏会得到九十六两。

黄胜看了这三艘战船的图纸,它们的个头和火力已经接近崇祯十年英国下水的“海上君王号”“海上主权号”战列舰,那两艘英国战列舰造价超过四万英磅一艘。

按照大概比值,四万英镑此时大约价值在十二到十五两白银之间,但是黄家战列舰由于太多部位设计包裹镍白铜薄板,又增加了水密舱,主副桅都是采用分段锻接、铆接有缝镀锡钢管竖立,驱动舱从螺旋桨到水下船体都是镍白铜结构。

因此造价可能需要二十到三十万两白银,还好黄家多层复合炮管的铸钢火炮已经量产成本可控,质量上乘。

相对于同时期铸铁、铸铜火炮性价比提高太多,同样口径的滑膛炮,黄家火炮射程和射速优势提高不少于一成,因为黄家使用了颗粒火药和丝绸定装火药包。

黄家已经全盘吸收了西方的软帆技术,多了黄家独有的螺旋桨驱动,应该会更加强大。

这是黄家水手不断学习和研究的结果,黄家解救、俘虏了超过五百西洋盖伦船的水手,通过让他们干一年的苦力后再选拔经验丰富技术好的水手重操旧业。

许多西洋水手都主动争取获得自由人身份,争取拿到基本饷银二两,他们纷纷竞争上岗。

他们自然不藏着掖着,拿起看家本领操纵黄家现有的盖伦船,还有西洋许多水手要求不同型号的角帆、滑轮、绞索,很快就被善于学习的汉人水手掌握了所有的西方航海技术。

东、西方技术在黄家体系碰撞了,产生出无数思想火花,貌似复杂的帆索体系能够让盖伦船逆风航行的荷兰人专利技术被黄家获取,黄家水手操典也就应运而生成为了最全面的航海教科书。

这三艘中型战列舰的设计没有抛弃中国船特有的硬帆,硬帆比较重,升帆难是它的缺点,但是落帆容易同样是它的优点。

软硬帆结合的设计使得在忽然遭遇猛烈侧风袭击时,可以迅速落下三面巨大的主硬帆,使得受风面积立刻可以减少四成,减少了被飓风吹翻战列舰的可能性。

设计毕竟是在纸面上,虽然设计师已经竭尽所能,但是最后结果如何还要看试航效果,赵时敏他们为了船体平稳已经充分考虑了降低重心,成为废品的可能性不存在。

是不是成为经典设计就不得而知喽!一年后见分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