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帝国日不落 > 第三百六十三章:百兽震惶

大明帝国日不落 第三百六十三章:百兽震惶

作者:实在闲得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34: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高智谋跟黄胜已经是死党,当然不会让自己人吃亏,认真记下了几个人的名字。

高第关心这个给他家带来许多好运气小老弟的学业,主动问道:“黄大人,不知你对春闱可有把握?也不知本官可能够帮得到你?”

“阁老放心,下官胸有成竹,这一次会特立独行,只是有一事相请。”

“哦?黄大人但讲无妨,老夫定然不遗余力。”

“如果圣天子点阁老为主考,您可千万要注意废卷,下官的考卷有可能言辞激烈,怕被考官废黜了。”

“老夫记着了,只要老夫成为主考,每一张废卷都亲自看过才行。”

高第跟黄胜交情不浅哪怕有可能帮着黄胜作弊也在所不辞,如今只不过请他如果成为考官时注意费卷而已,多大点事?他当然会留心。

黄胜隔天又去了王之臣府邸小酌,同样嘱咐一番,王之臣当然满口答应,最后两人喝高兴了,干掉了三瓶西风烈。

大才子回到家发现醉了,这酒后劲十足,没有去大妇的小楼,去了蓝彩儿的幽澜雅居,把这里淡淡的兰香搞成了满是酒臭,胡天胡地了不知多少回,害得美人次日睡了整整一天。

崇祯元年的大比在二月中旬开科取士,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崇祯皇帝钦点了三位大臣为主考,其中黄胜的死党就有两位,高第、王之臣居然都成为了主考官,还有一位同样是不结党的翰林侍读学士温体仁。

崇祯皇帝知道王之臣和高第是无党派人士,他已经感觉朝堂东林党势大,有意搞平衡,让高第、王之臣,温体仁成为主考,免得这一科又取了太多东林党人。

崇祯也知道高第、王之臣曾经督师辽东跟大才子有些交情,他心里其实希望这一科能够取了才名满天下的黄胜,特意用这两人成为主考也有故意放水的小心思。

大明朝的科考可是一个绝对受罪的苦事,相当于坐牢,一人一个一步见方没有门的小屋子,吃喝拉撒睡都在里面完成。

黄胜面子大还好些,又是独一无二的当朝正四品官员参加考试,得到了许多特权也没有一个举子敢唧唧歪歪。

虽然不用自己弄东西吃,几位主考官吃什么黄胜就吃什么,有杂役帮着倒马桶,就这样几天下来黄胜还是被虐得精神恍惚,回到家蒙头大睡了一天一夜。

黄胜在舒舒服服睡觉的时候,批改朱卷的考官有了太多争执,朱卷就是把举子的答卷由许多书吏用红笔重新誊抄后交给阅卷官打分,目的是防止阅卷官认识考生笔迹作弊。

为什么出现了争执?因为许多大人阅读了一篇根本不符合考试格式的锦绣文章,一大半人认为当推为会元,一小半认为制度不可废应该判为废卷。

废卷?三位主考中两位来了兴致,要来这位举子考卷细读,王之臣马上被吸引了,摇头晃脑读出了声:“……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这当然是黄胜盗版了人家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精选后加以修改专门给少年天子量身定制的锦绣文章,虽然满篇空洞无物,但是读起来却是无比吸引眼球。

在这之前他还经常带着四百少年招摇过市,让大家都知道自己就是这样做的:少年强则大明强,少年智则大明智,少年进步则大明进步……。

高第、王之臣对望一眼,他们对大才子的行为了然于胸,这时已经有了默契,这无疑是黄胜的惊世华章。

不要说他是自家人,即便不认识这一位举子,也不能让这一篇可能成为绝唱的文章成为废卷,这样做岂不是让明珠蒙尘也!

温体仁现在还不是阁臣,他来主持科考当然排名在两位阁老之后。

他跟黄胜仅仅见过面而已没有交往,当然猜不到这篇文章出自哪位举子之手,他也是饱读诗书的进士出身,自认为写不出如此好文章,如此大作就应该不拘一格方显特色。见两位阁老有了破格取士的心思也举手赞成。

于是乎,三个主考齐刷刷来找少年天子圣裁,崇祯皇帝读了特意写给他看的文章如何不喜欢?

他正是少年,一上台就轻取忠心耿耿为了朱明皇室的那个权势熏天的九千岁,自以为能力超群,正踌躇满志不拘一格提拔了先帝弃之不用的人才袁崇焕,准备等着五年平辽的好消息。

这一篇洋洋洒洒文章里的少年就应该是自己啊!对,就是自己,“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这明明是隐喻自己刚刚继位就拿下了魏孽,消灭了阉党,让宵小震惶焉?

会元非他莫属,状元也可以有啊?这位举子是谁啊?

高第、王之臣都是官场老油条,他们知道是谁故意不开卷,就是为了在皇帝面前证明自己大公无私,他们让阅卷官拿来墨卷,也就是名字被蒙上举子的原考卷,当着皇帝面拆封。

当黄胜字沂州的名字出现时,在场的人都感到实至名归,皇帝很高兴,连两个大太监曹化淳、王承恩都兴奋异常。

大才子果然不同凡响,如此文采当为大明第一人。

放榜了,京师又是万人空巷,许多人就是为了来看看才高八斗的大才子是不是榜上有名,这一次来看榜的人比往年多了十倍都不止。

以前京师老百姓根本不关心谁中了进士,因为这离他们太遥不可及,来看榜的都是举子的家人好友,今年多了太多升斗小民看榜,他们都是大才子的粉丝团。

当人们发现黄胜高中会试第一名都欢呼起来,一个个都挑大拇指,认为朝廷处事公道,有才华的俊杰得到了赏识高中会元。

后来的殿试,大才子又是不拘一格的一篇文章,让少年天子大呼过瘾,许多饱读诗书的大人都黯然神伤。

崇祯皇帝问计于得中的举子,出了一个比较另类的试题,如何使大明河清海晏?

黄胜写了一篇论文,“民以食为天”,以一条条论点阐述粮食的重要性,还建言献策,无非是兴修水利、改良土壤、研发高产农作物、修建安全粮仓等等不一而足。

但是,这里有但是哦!

黄胜只字未提大明亡国的根本,土地兼并、税赋流失、文恬武嬉、贪墨成风。因此他的文章有观点有内涵又不得罪人,赢得了满堂彩,进士及第黄胜大人值得拥有!

状元公横空出世了,而且是连中两元。历史上的状元刘若宰变成了榜眼,何瑞征屈居探花郎,管绍宁只好以第四名享受进士出身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