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帝国日不落 > 第三百四十四章:以物易物

大明帝国日不落 第三百四十四章:以物易物

作者:实在闲得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34: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没有那一个海盗头子敢带着本部人马离开魍港,他们都害怕那一支不知躲在何方的大明船队忽然出现干掉自己。

就在郑一官联盟自己吓自己的时候,联合船队已经在去吕宋岛马尼拉城的路上,这个时代苏禄王国已经被西班牙殖民者黎盖斯比在五十年前征服,马尼拉成为了西班牙殖民者的首府。

吕宋岛地区被西班牙人叫做菲律宾,这个名字,可能是西班牙人谐音他们的国王菲利普二世而来。

而菲律宾南部的苏禄群岛、棉兰老岛、巴西兰岛和巴拉望岛成为苏禄王国摩洛人盘踞的领土,他们信奉伊斯兰教跟天主教徒西班牙人战争不断。

黄胜带着联合船队不是来跟西班牙殖民者打仗的,马尼拉城在西班牙人经营下,其实比苏禄王国时期不知繁荣、先进多少倍呢。

大明现在风雨飘摇,黄胜哪能舍本求末,他认为汉人最大的灾难就是被来自通古斯的野蛮人建奴殖民,在没有消灭建奴的前提下树立任何海外强敌都是不可取的。

等灭了建奴,以后会慢慢收拾掉一个个西方殖民者后去美洲殖民。现在只不过是敲山震虎,让大家公平交易,大发洋财。

如此大规模的船队来到了马尼拉港,让这里的最高长官西班牙总督惊愕莫名,他们的战船只不过有十几艘在港口,这个时候仓促调战船前来恐怕为时已晚。

况且西班牙王国已经今非昔比,他们正在走下坡路,国力军力拿半个世纪前根本不好比。他们面临荷兰人、英国人的巨大威胁。

西班牙总督今日才发现亚洲居然也有如此强大的敌人,他们此时突然发动攻击,自己祖国远在天边,这该如何是好?

马尼拉城里圣.奥古斯丁教堂的钟声敲得让人心惊胆寒,西班牙总督宣布全城戒严,让所有西班牙人都拿起武器对抗异教徒入侵。

眼看着战争一触即发,谁知就在这时那个庞大的船队派来了使者。

西班牙总督接见了使者后心花怒放,原来不是被异教徒攻击,而是大明上国的水师来消灭南洋海盗,为子民的商船武装护航。

大明这一次来了庞大的贸易船队,带来了许多瓷器、丝绸、布匹、茶叶、工艺品等等货物,都是欧洲市场的紧俏物资。

大明上国是古老文明的国度,西班牙总督比较了解,这个国家可不是如菲律宾那样不堪,那是天朝上国,这位总督小时候就读过《马可・波罗游记》。

大明方面派出的阮诞、黎喜明、边之名、叶成经为代表的贸易洽谈代表跟西班牙方面进行贸易谈判。叶成经也联系上了以前交易的一些商家。

公平买卖,双方互利互惠,大明船队带来的所有货物都脱手了,回头货装了不少,黄家获利颇丰。

黄胜还是采取少带银子多买货的风格做事,糖买了一万石,铜买了二十万斤,还购买了香料、苏木、苏麻离青石、胡椒等等,还收购了十万石大米,每石价银六钱银子,玉米以每石不到二钱银子收购了十万石。

其实以船队的载重,再装三倍也富裕,可惜马尼拉没有如此之多的现货,没办法只能装了五万两黄金。黄家带来的粗笨瓷器、玻璃制品、松江布和一些香皂礼盒,成本不到二十万两银子,利润有超过三倍。

西班牙方面得到了许多大明货物也兴奋异常,他们如果运回欧洲也会得到最少三倍的利润。他们都答应以后收购大量的铜、金、镍、蔗糖、棉花来和大明交易。

西班牙人此时有南美洲殖民地在手,那里有大量的金矿、铜矿,因此西班牙人有太多铜,只不过马尼拉这里存货不多而已。

作为殖民者,西班牙人是最恶毒和贪婪的,他们的海外殖民完全是**裸的掠夺,用盖伦船组建专门运输金银财宝珍珠玛瑙和各种贵金属的武装船队运回欧洲。

他们根本不肯在殖民地投资兴办产业,只不过是原材料粗加工,精加工都是在本土完成。

其实西班牙人也比较蠢,他们掠夺了无数的财富却不知道如何利用,把这些巨额资金的大部分用来修建宏伟的大教堂。

许多欧洲的小镇不过几千人,他们的教堂大得可以容纳整个小镇的居民同时来教堂做礼拜,有些教堂美轮美奂需要修建几十上百年。

他们就这样把财富白白浪费掉了。

以后取代西班牙的英国相对就好了许多,他们其实殖民一个地方带动了这个地方的产业升级,一直到后世,英联邦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等的繁荣程度就可见一斑。

当然所有的殖民者都是掠夺者,这没有什么不对,一切为了自己的国家,以自己的人民利益最大化考虑很实际很符合人性,帮助全世界贫穷的阶级兄弟才是愚蠢的王八蛋行为。

以后黄胜领导的大明也是掠夺殖民地,不在殖民地深加工,大明地大物博,人口优势不是西班牙弹丸小国可比,完全可以靠巨大的财富支撑起百万雄师,拿着冷兵器光着膀子的殖民地反抗军不可能翻了天。

西班牙商人见找到了有实力的大买家,当然会大量运货来马尼拉交易,也由于他们运回欧洲的贵金属太多,冲击了市场,铜和黄金、白银一直在贬值,因此这一次黄胜购买的铜价比从日本购买还便宜两成。

西方跟大明的贸易其实存在很大的贸易逆差,他们可以运来销售的东西少之甚少,而欧洲需要大量的大明瓷器、丝绸、布匹、茶叶等等。

他们能够运金、铜、镍等金属来交易当然求之不得,最起码往返货船的载重平衡了许多。

黄胜有意不用银子结算货值,因为所有的西洋商人都知道银子在大明就是货币,价格太透明。

而是通过谈判以物易物,蔗糖、棉花、粮食交换丝绸、布匹、瓷器等等都谈妥了交换比。

黄胜出货拿到的黄金经过重新计算跟白银的价格比变成了一比七,后世黄金跟白银的价格比是一比六七十呢,现在大明的比值也在一比八到十之间。

黄胜这样谈判无形中又多争取了利益,而且以后会大量囤积黄金,完全可以坐等黄金升值。

大明商团跟西班牙商人敲定了长期合作契约,这是黄家获得的第二份外贸大订单,大明和西班牙官方命名“马尼拉合约”。

黄家第一份长期合作契约是跟日本人敲定的“三八协定”。

黄胜心情无比轻松,有这两份合约在手,会获得数百万两计的贸易额,会提供大明数十万就业机会,会获得百万两以上的利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