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帝国日不落 > 第三百二十四章:闷头发展

大明帝国日不落 第三百二十四章:闷头发展

作者:实在闲得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34: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家主又要出征,这一次更加兵强马壮,虽然带了许多医务兵和急救车,好像是有恶战要打,可是黄家湾岛军民对家主有信心,来码头送行时都叮嘱子弟好好干不用牵挂家里,争取立功回来。

黄家战士在父老乡亲的祝福声里扬帆起航了,七千多人太热闹了,所有战士都高兴得如同外出旅游。

大家在拼接的船上学习、训练之余还变换着娱乐花样,歌声、笑声不绝于耳。

船队日夜兼程,三天后,到达浮山港。

千户官鲁承祖带着金劲、周强、陈景功三个百户官和已经训练了大半年的卫所军接受家主检阅,三百个使用冷兵器的汉子龙精虎猛,二百个火枪手、水手、炮手昂首挺胸精神焕发。

鲁承祖麾下没有主战船,有五艘经过改造的六号福船,就是明军水师的快船,没有装备火炮,只有四支抬枪,乘员每船十人,这五艘相当于近海巡逻小快艇,用来领航传递消息,维持港口海面治安而已。

黄大人带着一众军官视察这个新领地,看到这里到处都是生机勃勃很满意,好好夸奖了鲁承祖和三个百户官。

浮山所已经维修加固了,也如忠明堡那样修建了一个紧靠港口的小堡垒,方圆不过一百步,也是全封闭的军堡,有高高的瞭望哨在夜里点燃猛火油灯成为灯塔。

浮山所里的军民进不了浮山堡,因为有上下起落的大门三道控制着,这个堡垒只有东西两个大门,东门离修葺的港口码头只有二百步,西门和浮山所相连。

这样做还是让军民分居,防备堡垒由内部攻破的可能性。

浮山所粮库已经在修建之中,可以储存最少五千余石粮食的筒式粮仓已经完成了四个,设计的粮库要达到存粮二十万石以上,不需要一蹴而就,可以分期在三年内完成。

这里已经有了一千多户屯守,有原来淘汰下来的卫所军,有东江镇移民,鲁承祖还收留了一些流民,每一户都拥有三十亩土地。

鲁承祖完全照搬黄家的管理模式,每一户的底线是出一个乡勇参加训练,他每天亲自训练乡勇们一个时辰,只有农忙时才停下来抢农时。

由于浮山所有了小一万人口,已经有商家看到了商机,开始来这里承租店铺做生意,这个势头还会愈演愈烈,相信马上会迎来跳跃式发展。

周边的富人已经有几家准备迁来浮山所定居,如今山东的地界不太平,盗匪横行,浮山所的卫所军虽然不多只有一般千户所的一半而已。

可是他们的战斗力足以干翻三个大明千户所的卫所军,这里乡勇的战斗力也不容小觑啊!

没有人不喜欢盗匪绝迹的居住环境,这里在鲁承祖的打理下干净漂亮,很快就会形成一个繁荣的港口城市。

黄胜让鲁承祖在此地安心经营,不要怕惹事,谁敢来这里抢地盘都不行,朝廷如果来调也不离开。

当然,这样的可能性比较小,应该没有谁敢不给面子,有意折腾一个小小千户武官来找风头正劲黄胜大人的不痛快。

浮山所跟黄家湾岛来往频繁,已经有了三天一发的班船,以后还会加大班次,黄家人民来往于自家的岛屿船票钱只收取五成。

这就是如同后世的公共交通,政府其实是补贴市民的。

黄家发展客运根本没有考虑利润,是为了方便流通,人民能够动起来才会有活力,小商小贩的成本才会减少,因此船票本来就是成本价,黄家体系百姓凭着证明身份的腰牌购买船票还享受对折。

跑码头的商人都是见缝插针的精明人,南来北往的商船已经开始在这里补给,不仅仅是黄家的船队,许多外地商船也在这里停泊购物,连漕运的海船也喜欢上了这里。

浮山港买卖公平没有吃拿卡要的衙役和兵丁,兵丁不仅不欺负人,还会保护合法商人,还可以去剿灭盗匪、山贼,如果在浮山港附近被海盗抢劫,黄家水师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替商人报仇雪恨。

浮山所的安全无需担心,如果真的有什么人敢带兵攻打这里,人马来少了那是找打,因为以明军的战斗力,最少要有超过五千兵马才可以一战。

目前山东地界的土匪、山贼没有攻打这里的实力,建奴根本来不了这里。

鲁承祖麾下有卫所军四五百,乡勇一千多,还有十门战船淘汰的六磅、四磅铜芯铁炮,又是守土作战,谁来了也讨不了好。

要是打不过敌人也不要紧,只要死守浮山所城堡,三百海里而已,这里海船来往不绝,救援部队收到消息从黄家湾岛日夜兼程赶来不会超过三天。

黄胜给浮山所留下了一百支燧发膛线枪再次补充了四门六磅炮,留在这里一百户东江镇移民里有十几人做过明军炮手,这一次也让他们成为卫所军炮手领一个月一两二钱银子的足额军饷。

一直跟着黄胜的鲁承祖虽然在浮山所干得风生水起,可是他见恩师要走了特意单独找家主谈心,流露出想回到家主身边,哪怕继续做一个装填手都行。

黄胜看着依依不舍的鲁承祖安慰他道:“承祖,你其实在这里不会干太久,只要你发展到在确保浮山所防御的前提下,能够带出自愿上战场跟建奴厮杀的骑兵、重步兵、火枪手各一个百总,你就会以正四品佥事衔实授千总的职位带着麾下回到辽东战场。”

闷闷不乐的鲁承祖立刻心花怒放了,他道:“谢谢大人,卑职一定加紧扩充兵马。”

“记住,不要急躁,慢慢来,带出来的兵要对他们负责,滥竽充数可是害人害己啊!”

“大人,卑职醒得!达不到黄家人马的要求,卑职不敢拉出去丢人现眼。”

鲁承祖有信心,这里不断有老百姓投靠,这里有许多土地可以屯田,黄家不差钱在这里兴办产业,浮山所马上就能够自给自足。

有了钱粮,有大量兵源,有黄家出品的装备和武器,成功训练出一支两三千的部队应该用不了两年。

鲁承祖是黄胜的心腹,如果年纪轻轻就在这里当个正五品千户就会失去许多建功立业的机会,浮山所这里十几年都不会有战事爆发。

黄胜交代鲁承祖的任务其实就是在这里蛰伏闷头发展,有了实力就可以拉起山东的队伍去关外觅封侯。

浮山港到福建厦门有一千余海里,到舟山不超过六百海里,黄家船队如果平均保持六节航速,如今是六月份正是日长夜短,日夜兼程时夜里的船速可达不到六节,即便如此一天航行一百二十海里还是完全能够保证。

因为黄家战船冲刺时全部动力用上,顺风顺水可以超过十节航速,比这个时代同样级别的战船最少快三成。

黄胜计划用五到八天时间赶到舟山岛,因为理论上的计算虽然是可以在五天内赶到,但是要考虑到航线不太熟和天气因素,需要放余量。

总而言之风帆时代的航速很操蛋,谁也说不准航速能够达到几节。李白有诗曰:千里江陵一日还,虽然描写得夸张,也能够说明船很快,顺风顺水航速十几二十节恐怕要有。

而船慢的时候恐怕还不如步行,不然那些纤夫干什么?他们拉着纤当然比平时走路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