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帝国日不落 > 第二百三十九章:布局沿海

大明帝国日不落 第二百三十九章:布局沿海

作者:实在闲得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34: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浮山所名称来源是因其位于浮山脚下,因山得名。所城周三里、高二丈五尺,厚度四步,为土夯城墙,有三座城门,所城内置衙署、仓廒、庙宇等。

浮山所只有三个靠海的百户所,辖有四个军寨、十八个墩堡,另有军屯九处,土地两千余顷,有在册大明卫所军五百多屯守。

吴襄知道黄家的船队在跑海运,他马上明白了黄胜选中拿下胶澳的目的,赞叹道:“大人真是奇思妙想,下官佩服,以后在胶奥多了一处海船补给地,又会方便许多啊!”

吴襄没有表示为难,而是耐心听黄胜的下文。看着长腿将军的态度,黄胜知道他一定心里有数,干脆不旁敲侧击了,把自己的条件开出来。

“吴将军,本官给你四百八十七级真倭首级,都是青壮,倭寇的铠甲兵器一应俱全,还有千斤佛郎机火炮十一门。本官要浮山所千户实授,下面三个百户所四个军寨的武官都是本官麾下担任。”

吴襄跟山东登莱将门的关系好得很,他走私的粮食就有许多是登莱的军粮,胶奥这个地方在明末太贫穷了,根本没有什么武官有意活动去那里任职。

驻守武官的位置都是沿着大运河最实惠,好地方是北通州、临清、扬州、淮安等富裕的地方。

黄胜给了如此大的军功可不得了,不知道可以运作多少人升官,活动一下把胶奥的军官提升个半级挪一下窝太简单了。

那些军官有能够离开浮山所的机会,只要不去辽东或者其他边镇都会高高兴兴前去任职。

吴襄拍胸脯保证道:“黄大人如此出手下官还办不成事情岂不是白混了这许多年?您放心,不出年底定能办好,明年正月您就安排麾下走马上任吧。”

黄胜对胶奥志在必得,因为倭寇斩首数的军功比嘉靖年差得太多,为了吴襄办事方便,特地挑选出了历次缴获火炮中规格比较特殊的十一门算作缴获。

黄家使用的火炮质量和口径必须统一标准,这样既方便管理又容易形成战斗力,达不到要求的就是准备回炉的废铜废铁而已,哪怕这些炮还可以打响。

谎报军功的各路人马有了火炮的缴获,配合实打实的真倭首级不由得核功的大人不相信,黄胜要达到目的自然水到渠成。

黄胜留着倭寇首级根本没有什么大用场,加上一些废铜烂铁就可以获得一个港口和一大片地盘,以后会变成一个繁华的港口城市,黄家的投入比和后期得到的实际利益简直是石头换黄金也!

吴襄到手了如此之多的实惠,忙不迭要去变现,急匆匆去办事了。他心里雪亮,干劲十足,这一次不但能够完成黄胜的托付,还可以趁机运作许多朋友上位,以后的好处又会增加不少。

黄胜准备提拔已经是正六品百户衔的鲁承祖去浮山备御千户所任千户,从第一批来黄家的十三个辽东汉民,现在是黄家重步兵军官里挑选三个百户官去鲁承祖麾下任职,带上五百户百姓去那里落地生根,以后还会往浮山所大量移民。

沿海开发的路子是必须走的,后世沿海城市为什么发展势头强劲,就是因为得天独厚的运输条件,而明朝的城市都有意远离大海,就是因为被倭寇骚扰怕了。

黄家把发展海军作为重中之重,根本不怕海盗的劫掠。以一个港口城市为点,可以带动附近一大片地方共同发展。

如此这般慢慢布局,黄家的实力会逐步显现,每一个港口城市都不怕敌人来攻打,因为黄家发展强大的水师是必由之路。

黄家的舰队从海上增援被围困的城市,以火炮、火枪这样的热兵器打击来犯之敌,这个时代的大明没有任何部队吃得消。

送走了吴襄,黄胜在几个蝎子岛大师傅的陪同下视察兵工厂,那里的工匠大都认识家主,只要能够放下手里活计的都来问好,黄胜已经不许自己体系的人民轻易下跪,大家都互相抱拳问候。

蝎子岛秩序井然,工匠们干劲很足,燧发枪,火炮和各种用途的车辆都在满负荷生产,钢铁厂的倒焰炉用的是吴襄购买的焦炭。

因为炼焦炭太污染环境,黄家自己不干,直接购买成品。明朝早已用焦炭冶炼金属,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焦炭的国家,而欧洲直到十八世纪初才开始炼焦。

钢铁厂的工人用滑轮组提起坩埚把融化经过充分搅拌的液态钢水倒入模具,钢材刚刚成型可以拖拽时就被拉到畜力或者水力锤锻打,用这样的流程增加钢材密度事半功倍,省了再次把钢材烧红花费的时间和燃料。

畜力锤很笨重,就是一个被钢铁支架架起的两千到六千斤的钢家伙,由粗钢丝绳配合滑轮组,利用几到十几头健牛不等提供的拉力转换为提升的力量,然后沿着既定轨道自由落体砸向需要锻打的钢材。

几个水力锤的工作原理大致如此,最大的水力锤六千斤,战船龙骨的锻接就是如此完成,需要太多滑轮组来提升,因为龙骨是由多个一丈五尺的工字钢材锻接成十丈甚至更长的整体钢材。

钢铁厂到处都是轨道和铁轮车,有许多用人力推着走的龙门吊,这样的吊具完全可以利用滑轮组起吊一万斤的重量,在后世不过是一个五吨级别的小龙门吊而已,在大明可是绝无仅有,只有黄家钢铁厂才有这些大家伙。

锻接全钢龙骨越是到最后工作量越大,几百铁匠和壮劳力一起挥汗如雨的场面很壮观,安全事故也就不可避免了。

在没有火力和电力的情况下,大明的能工巧匠能够生产出整体工字钢龙骨已经不容易,黄胜不能苛求完美,只要求各级主官强调安全意识,厚待因公殉职的工人,黄家赡养所有致残的工人一辈子。

在船坞亲自监督安装‘辽东号’火炮的赵时敏得知恩师来了蝎子岛,赶来报告了一个好消息。

兵工厂的双管燧发膛线短枪已经生产出了一百多支,这些都经过测试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可以列装部队了。

黄胜把这样的短枪命名为‘双管短铳’,制造的原理和击发方式和黄胜设计的燧发膛线枪并无二致。

只不过不使用米尼弹,而是普通铅弹,坏处是装填不易,要用通条硬揣进去,好处就是别在腰上骑马奔驰也不会让铅弹掉出来使火药洒落。

黄胜认为,‘双管短铳’理论上近距离可以快速打出两颗铅弹,相当于自己的战士多了一倍以上的战斗力,是否有时间来得及第二次装填暂时不考虑。

因为在近几年内黄胜都会避免这样短兵相接的战斗,这样的武器只配发给从七品以上的军官和自己的亲兵队。

领到‘双管短铳’的所有人对这样的武器都是爱不释手,射击场上都是噼里啪啦打短铳练习射击技能的汉子,连荷香和赵蕊,篮彩儿都缠着老爷要了一支,每天放铳不已。

这三个月黄家又出厂了几百支燧发膛线枪,减去报废的现在装备部队的有了一千二百支,配发给了赵时敏领导的黄家湾岛乡勇一百支,顾山海麾下乡勇一百支。

本书起点首发,如果各位看官觉得本书还行,请到起点中文网给本书投一下免费的推荐票支持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节回报给书友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