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帝国日不落 > 第二百零二章:勋贵报国

大明帝国日不落 第二百零二章:勋贵报国

作者:实在闲得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34: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富裕的黄家湾岛吸引了许多商家莫名而来,他们在岛上承租商铺做生意,黄胜也不乱收税,按照大明律三十取一,如果哪个商家如此低的商税还不肯交,被逮到一定罚得他倾家荡产,还要送去劳动教养。

唯一不可以自由贸易的商品就是粮食,岛上的粮店都是黄家经营,黄家卖粮食可不是按照石、斗、升来计算。

而是统一按照斤两计价,岛上的粮价参照京师官价一石精米一两二钱银子的价格,折算到每斤八文钱,为了防止粮食外流,岛上军民凭粮本买粮食。

黄胜坑蒙拐骗外加抢掠,才搞了二十万石粮食左右,如今以平价供应给自己体系内的老百姓,如果不加以控制,会有商人看到差价,从黄家湾岛收购粮食卖到辽东能够获利三倍呢。

由于黄胜的搅局,天启六年的辽东历史有了偏差,辽东经略高第不仅没有被罢官还被朝廷褒奖,加了少保荣勋和兵部尚书衔,依旧坐镇山海关都督辽事。

老狐狸高第这一次没有推三阻四不肯在辽东混,他因为在过去的大半年里混得风生水起,他对于自己能不能升官无所谓,关键是自己屡试不中的两个儿子得到了举人功名,成为了从七品官老爷。

这简直是神来之笔,人老了总会想到子孙,如今儿子有了官身,老人家心花怒放,决定发挥余热,在辽东经略任上再好好经营一段时间,不但能够替儿子搏个前程,自己说不定还会以军功入阁呢。

高第的官位离成为阁老不过是一步之遥,他作为无党派人士,挨到崇祯年会更加好混,朱由检那个孩子好骗多了,先是袁崇焕玩他,后来祖大寿、左良玉这些军阀更是把大明往死里玩。

崇祯小朋友什么办法也没有,他也只能杀杀没有兵权的文官,让文官集团更加离心离德,对死活不离开自己部队的军阀毫无办法,不但不敢降罪这些嚣张的武官,还好言好语给封赏以安抚其心。

最能够说明问题的就是大明对爵位的封赏很吝啬,封了伯爵的武将就应该回京师当勋贵了,而吴三桂在崇祯年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依旧镇守山海关。

由此可见崇祯皇帝很不胜任皇帝这个伟大的工作,堂堂一国之君怎么能够欺软怕硬,区区军阀而已,自己手上有大义,有财权,还有许多军官家小的小命捏在手上。

动动脑筋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很难吗?祖大寿、左良玉、吴三桂这样的军阀完全没有后世袁世凯的实力和水平,随便玩玩也把他们玩死了,崇祯玩不了,最后玩死了自己。

高第大人有了期望值,想更进一步,他心中的倚仗自然是赞画将军黄胜大人,五月底,在京师练火枪手的黄胜派了信使告知高第大人,自己准备偷袭建奴,暂时不去山海关见他。

老人家根本不以为意,特地派了赞画将军高智谋带着军饷粮草送来黄家湾岛,辽东经略派公子主动送足额的粮饷给麾下爱将黄胜大人,如此礼遇辽东文武都看在眼里呢。

羡慕嫉妒恨肯定会有,可惜没人敢跳出来鸣不平,人家黄大人敢推着火药车撞建奴骑兵军阵,你敢吗?

高智谋见到黄胜把位置摆得很正,根本不摆衙内的谱,他其实是一个规规矩矩的读书人,没有什么纨绔恶习,只不过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好日子罢了,世态炎凉不怎么懂。

他被黄胜的英雄气感召了,主动要求黄大人不要对他客气,把他当下官使用,最好袭击建奴时真的带他同去。

高第没有下课,袁崇焕因此比历史上爬得慢了一拍,如今是挂正四品右佥都御史的宁前道主官,还是留守宁远,茅元仪已经是正五品宁前道兵备。

孙元化因为立下汗马功劳,升两级被调回京师任从五品工部营缮清吏司员外郎。原本历史上接替高第大人任辽东经略的王之臣改任辽东巡抚。

长袖善舞的政治家高第大人请辽东巡抚王之臣坐镇信地宁远,伺机恢复飞地锦州、松山、大凌河、小凌河、诸城。

由于辽东还有高第、王之臣和几个宦官的地位远在袁崇焕之上,他倒是没有什么过格的动作,老老实实在布防宁远。

他也怕建奴再来,知道唯有凭借坚城用火炮才能够和女真弓马较量,对于修建用来保命的乌龟壳不敢懈怠,每天都在不断加固之中。

宁远城在辽东的牢固度恐怕只有山海关可以与之媲美,有这座坚城钉在辽西走廊无疑有利于黄家的发展,是不是有利于大明,黄胜管不着。

哪怕大明为了经营宁锦防线把国库都掏空了,把百姓盘剥得走投无路造反了,这跟黄胜大人无关,那是孙承宗的战略,以后是袁崇焕吹牛的资本。

赞画将军高智谋获得直接领导黄胜大人的一个重要任务,喜滋滋带着家丁在六月底回到了山海关,才等了几天,从京师就敲锣打鼓来了一支外表看上去无比光鲜的明军骑兵。

这一支三千多人的队伍都是鲜衣怒马,清一色都是家丁,自然养得膘肥体壮红光满面,领头人乃是英国公家小公爷张之极,成国公家小公爷朱大成。

这一支人马在京师可是家喻户晓,连天启皇帝都高兴得赞叹不已,勋贵果然与国同戚焉,如今自发组织起来自备粮饷来带着家丁去辽东杀敌报国。

被感动得长吁短叹的皇帝下了圣旨,沿途文武必须为这一支骑兵部队提供方便,要求辽东经略高第大人万万不能折损了这一支人马。

天启帝真的不傻,他内心就认为这些勋贵带着三千多人不可能是建奴的对手。

但是他们主动去辽东杀敌造成的政治影响是空前的,如今京城街谈巷议都是勋贵思报国,主动去辽东厮杀,老百姓又不懂何为战斗力。

他们夹道欢送,人人都欢呼雀跃,他们跟着威风凛凛的骑兵浩浩荡荡出了京城一直送到十里长亭外,人人都期盼这些人斩杀建奴凯旋而归呢。

本书起点首发,如果各位看官觉得本书还行,请到起点中文网给本书投一下免费的推荐票支持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节回报给书友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