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纵兵夺鼎 > 第一百零四章 议定迁都

纵兵夺鼎 第一百零四章 议定迁都

作者:夺鹿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32: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燕将军,他不回来吗?”

刘协已经习惯生活在惊恐之中,即便如今那些把持朝政的西凉诸侯皆已毙命,但他们过去带来的恐惧仍旧让汉家天子夜不能寐。

现在,当刘协见到伏完形影单只地返回温县官寺时,那种久违的惊恐再度袭上皇帝心头。正如皇叔刘豹说的那样,没有燕北,他们无法通过两军交战的河内东部抵达魏郡。

就像杨奉说的那样,朝廷官职混乱。盖因局势混乱,此次东迁之际,王邑等沿途侍奉的共十三位得到列侯的赏赐;董承等沿途共甘苦的大臣则亦官职封赏、爵位加赐不绝,在更为艰难的长安至函谷关的路上,不少大臣早上刚得到列侯的尊贵,晚上就被李郭杀了,这等混乱之际,刘豹仰仗高祖与光武的血脉得到皇叔的称谓也不奇怪。

毕竟他不单单是汉室宗亲也是匈奴人,在官职与爵位上都不合适,倒是这种言语上的口头尊敬更容易也实在些。

皇帝也不是傻子,他不能只依靠董承那样的凉州旧将,亦不能单单依靠伏完、杨彪这种学者大儒。当下的局面,没有手握兵马的重臣性命便只在朝夕之间,攥着匈奴左贤王部的刘豹就是刘协在危难时能够驱驰的唯一力量。

尽管司州、并州一带通往冀州的路并不只有这一条,但现在他们还能选择什么呢?难道要带着皇帝去走太行八径吗?且不说在燕北授意下黑山军会不会让皇帝通过,单单蜿蜒回转的太行山道与口粮不足带来的危机,就足够让满朝公卿为之却步。

等他们抵达冀州,这七八万人还能剩下多少?

“陛下,燕将军去意已决,不过他也说了,他仍旧是汉家臣子,若陛下欲迁都邺城,他也不会阻拦。”伏完这么说着,给刘协身边惊慌失措的皇后伏寿送去安心的眼神,拱手说道:“前将军的兵马在济水河畔等待三日,是邺城还是洛阳,他交给陛下裁决。”

交给陛下裁决!

这话听着刘协心里真舒服!长久的时间里,董卓四年,王允一年,李傕四年,这天底下什么事轮得到他这个皇帝亲自裁决了?他八岁登基,又无母后相佐,就连娶谁亲谁都不得自己考虑,想不到亲自裁决的第一件事,竟是迁都这般的大事!

为此刘协当即再度召集百官于温县官寺,问道:“洛阳年久失修,近畿田地荒芜,已不适合作为国都。朕欲迁都邺城,诸公意味如何?”

说实话,若在先前燕北在时皇帝提出这样的要求,诸多公卿多半以为是燕北胁迫皇帝迁都,打从心底便不乐意。可如今燕北都负气离去,洛阳又着实难以作为国都,这下子便教这些朝臣各个哑口无言了。

就连先前对燕北十分不放心的钟繇,此时也没有做声。他本想借着燕北在的时候与他好好谈谈,看看他是否有足够的治国方略,毕竟如今主少国疑,天下又时局动荡,钟繇也生怕皇帝所托非人——进了冀州,便是将刀柄交给燕北,他所行何事,可就在无人能约束了。

只是他没想到,燕北竟将对董承的怨气猛地全都发泄出来,更是负气而走引得朝中带兵诸将除了匈奴人竟是一个不剩皆鸟兽散。

这又何尝不是让他认识到如今朝廷的局面,并非是燕北强逼着朝廷迁都邺城,是朝廷求着燕北迁都邺城才对啊!

虽然相通了关节所在,钟繇心里还是对燕北这样拥兵自重的诸侯感到不快,只是现在却说不得什么了。除了燕北,朝廷再无其他选择。

有心劝皇帝前往兖州,虎牢关的道路却为燕北部下将领徐荣把持,何况如今曹操还在河内与燕北军交战,这让诸多公卿对此时仍抱有疑虑。至于荆州更是不必想了,张济正率领兵马大掠南阳,华山底下就那一条路,除非他们能战得过凉州骁锐,否则荆州根本不可能。

其他州域,更是指望不上。

如今能保全皇帝威仪的便只有迁都邺城一途,再无他选!

许多朝臣的心里同钟繇想的一样,而更多的人如今则只寄望于迁都邺城后能吃到些像样的饭菜,不必与人同挤一张床榻或露宿荒野,当即堂上一片附和之音。

自然也有对此感到不快的,伏完一直盯着董承,眼见他左顾右盼寻不到能够说话的同僚便想开口,连忙率先打断道:“董将军最好还是不要开口了……燕将军在济水等着您,想要问询阁下在关中向皇后拔刀的事呢。”

伏完轻飘飘一句话,吓得董承面无人色。

在函谷关以西时,李郭相攻,董承带皇帝逃出大营步入野地,六宫妃嫔都步行出营跟随。伏皇后手持细绢数匹,董承见到后威逼伏皇后交出细绢,不过稍有迟疑便引得董承大怒,喝命符节令孙徽持刀相逼,斩杀皇后左右侍女,血都飞溅到皇后衣襟之上。

这件事伏完知道,却不敢在行军队列中责骂部下有千余西凉兵的董承。就连皇帝在逃难中都顾全不了自己的性命,又哪里敢去惩处有救驾之功的董承呢?直到燕北帐中问他董承可有跋扈之举时才和盘托出,引得燕北大怒。

此种事件,说大可大说小可小,可偏偏董承最怕的就是这种事被燕北知晓。他三番五次触怒燕北,如今这事便正像是将刀子递给燕北让他将自己杀死!

此时伏完说出这话,董承哪里还敢再说什么,满脑子都在思虑自己今后的退路。

没了董承多嘴,皇帝的迁都邺城提议转眼便在朝臣中得到众多支持,当即飞马传信济水河畔,告知燕北这个消息。

尚未行至济水的燕北收到皇帝诏令,脸上这才露出复杂而踌躇满志的神色,当即安排杨奉等人前往济水排出适合行军的仪仗,亲领六百武士前来温县接驾。

回告皇帝的书信一同飞马而还的,还有燕北对随行百姓的安排……这次迁都邺城,因为需要穿越战场,他只带皇帝、三公及百官中年过六旬者,其余人等数万皆要先由河内郡安置,待战争结束再派遣兵马前来接应。

在燕北前来温县的头天夜里,甚为燕北所惊骇的董承卷了沿途各地太守进贡给皇帝的金玉器物,领其麾下六百余西凉兵偷开温县西门,向南投奔攻打南阳的张济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